?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2016-10-14 13:51索朗曲珍
讀寫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關鍵詞:解題能力小學生數學

索朗曲珍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數學解題能力包括應用題、文字題、計算題等各類問題處理的能力,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是鞏固已學知識和進一步學習新知識的根本,所以提高小學生的解題能力就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184-01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不僅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在錯綜復雜的情境中,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對具體的問題做出有條理的分析與預測,進行創造性的思考,體驗探索與解題的過程。

一、小學生在解數學題中存在的問題

培養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我們首先得弄清楚小學生在解數學題方面存在哪些問題,以便對癥下藥。

1、欠缺敏銳的觀察力

小學生在做數學題時,常常不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以致他們在做題過程中常出現如下現象。 做題沒有明確的要求,使得觀察過程凌亂,不能準確地發現隱藏在題目中的重點;小學生在做題過程中經常會看錯題,看漏題,有些明明會做的題目,就因為看題不認真、不仔細導致出錯;小學生在做題時過于盲目,習慣以點代面,難以綜合整體來考慮問題,導致思考不準確。

2、基礎數學知識掌握不熟練

在小學生群體中,由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扎實,運用知識的能力薄弱,對許多重要的基礎知識很難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痕跡,許多公式也記不牢,即使記住了也不知道應該如何使用,這就導致題目無法做出來,做過的題目隔一段時間很難再記住,做錯的題目,老師講過后還是繼續出錯。

3、解題缺乏耐心

他們對問題不愿做長期艱苦的鉆研,而習慣于“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方法,對于一道題,還沒看完,就急著說“不會”,不善于使自己的智力活動調度緊張起來,這樣就導致作業不能獨立完成,把完成作業的希望寄托在老師和其他同學身上,甚至躲避作業,學習上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碰到難題就退縮。

4、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做題時只講速度、結果、不抄題、不仔細審題、沒有規范、詳細解答,聽課時不注重概念的理解,只聽講幾道例題,做作業應付了事、馬馬虎虎無所謂,自控能力差。

二、提高小學生解題能力的的方法

體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主要談談我的兩點體會。

1、引導學生仔細審題,真正弄懂題意

不能正確理解把握題意,是錯誤的主要原因。較為普遍的情況有以下兩種:一是小學生由于缺少社會生活經驗,認知水平較低,客觀情況也確實存在部分習題所取素材與生活不太貼近,使小學生對所描述的內容不能夠清晰地理解。另外,小學生由于閱讀能力的限制,如“增加”與“增加到”等易混淆的詞語不能夠準確區分,造成對題意的錯誤判讀,從而影響解題的正確率。教師在布置練習時,不可全盤照搬,要精心篩選習題,或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作適當的改編,對學生可能誤解的詞語要事先適當引導學生討論,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準確理解題目中所包含的信息。二是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對較弱,耐心不足,部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狀態,審題時走馬觀花,粗心大意。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滿足于學生解題方法的訓練,而應該是把培養學生優良的心理素質與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耐心和細心的品質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持之以恒的努力。

2、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策略,提倡算法多樣化

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解決數學問題是不能夠掌握和運用合適的解題策略引起的。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善于分析總結各種問題的策略,讓學生熟知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能夠結合問題的特點靈活運用不同的策略。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擺脫思維定勢,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大力提倡算法多樣化,在多樣化的基礎上倡導策略最優化。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之后,讓學生探討各種不同策略,比較不同策略的特征,理解各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舉一反三。通過討論交流,從多種方法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從而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效果。

三、提高解決問題的準確率

為了減少學生的解決問題錯誤,提高解決問題的準確率,除加強估算和檢驗外,通常較有效的辦法是要善于聯系對比,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在比較中區別、在比較中理解、在比較中提高。常用的聯系比較方法有:

1、聯系生活實際,對比課堂知識

對于一些實際問題,很多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難以產生共鳴;其實,只要把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在課堂上創設合理的生活情景,讓學生自己提取數學信息,將課堂上知識的學習和熟悉的生活進行對比,會更能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題意,有效的解決問題。

2、聯系正誤對比

有比較才有鑒別,學生解決問題的錯誤,往往錯在認識不清、感知模糊、理解膚淺上,用給出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對比如正誤分析對比、正誤解法對比等,都有利于加強學生辯證思維訓練,有利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以培養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 石維君,如何提高小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J],中國教育科研論壇,2012(09).

[2] 馬國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J],吉林教育,2011(05).

[3] 蘇巧真,淺談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1(12).

[4] 沙建忠,培養學生解決數學應用題的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01).

猜你喜歡
解題能力小學生數學
淺談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