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趨勢

2016-10-14 08:56羅丹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18期
關鍵詞:體制機制廣東省高職教育

羅丹

摘 要 分析第四至七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職教類獲獎成果發現,與江、浙兩省及全國總體情況相比,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成果圍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一核心主題,獲獎數量增長迅速,獲獎院校范圍不斷擴大,并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一“主體性改革”方面實現了引領,在課程教學、實踐教學等微觀領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優勢。但是,雖然部分院校獲獎數量全國領先,高級別獎項仍相對較少,體制機制等“保障性改革”突破不多。結合全國高職教育發展及廣東經濟社會改革趨勢,把握“升級”主題,創新產教融合機制,顯著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是當前及下一階段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關鍵詞 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成果獎;體制機制;廣東省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18-0047-05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對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成系統并在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方面產生明顯成效的教學活動的表彰與獎勵,是教育教學改革基本軌跡的重要展示,分析廣東省高職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獲獎情況,對于研究廣東省近年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優勢和不足,更好地把握改革趨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設計

1999年至今,我國高職教育快速發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全國高職教育教學成果獎也從與普通高校合并評選,發展為單列評選(含中職),獲獎項數從1999年的12項擴大到2014年的451項。分析這十余年間的獲獎成果,對于把握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具有典型意義。同時,高職教育的區域特點鮮明,省域比較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區域特點及改革效果?;谏鲜隹紤],本文以1999年至2014年間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為分析對象,以省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總量等較為相近的江蘇、浙江兩省為比較對象,試圖通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情況分析,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廣東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趨勢,為下一步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1999年和2013年三省高職院?;厩闆r如表1所示。

二、教育教學改革概況:基于獲獎成果數量的分析

1999至2014年,是廣東省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均GDP從11728元增長到58540元[1]。與之相伴,廣東高職教育也獲得了迅速發展,教育教學改革有效推進,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角度,呈現出下列兩個特點:

一是獲獎數量增長迅速,但高級別獎項相對較少。從2001年至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職教類獲獎成果數迅速增長,從2001年的12項、2005年的40項、2009年的86項增長至2014年的451項。廣東省獲得的職教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數量,從2項增長至45項,2014年獲獎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二,僅次于江蘇。由圖1可見,與江蘇、浙江等省比較,2005年之前,廣東省優勢較為明顯,但從2009年開始,江蘇、浙江兩省大有后來居上之勢,不僅獲獎項數迅速增長,而且高級別獎項快速突破。2014年,江蘇和浙江分別獲得8項和9項一等獎,而廣東省僅3項。

二是獲獎院校范圍不斷擴大,但成果分布依然相對集中。廣東省高職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單位不斷增加。如表2所示,2001年僅2所高職院校獲獎,2014年已有19所高職院校獲獎。

然而,與江浙兩省相比,廣東省獲獎院校的分布仍較為集中。以2014年第七屆獲獎成果為例,廣東省5所高職院校獲獎17項,占全省當年高職院校牽頭獲獎項目總數的51.6%,全國僅有兩所高職院校各有5項成果獲獎,均在廣東。

三、基于獲獎成果主題看廣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主線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主要反映當前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總體上代表了當前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平”[2]。分析其中高職教育獲獎成果的主題分布,可以看出歷年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及走勢。

(一)總體趨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由宏觀到微觀不斷深化

分析第四至七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中高職教育類成果的主題可以發現,人才培養模式、實訓基地與實踐教學、產學合作、工學結合等為重點,獲獎成果占比情況如表3所示。

仔細分析第四至七屆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主題,可以發現,每一屆獲獎成果針對的主要問題有所不同,整體上,體現了我國高職教育改革探索不斷深化的過程,見表4。

四屆獲獎成果主題分布清晰地展示出21世紀以來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歷程。第四、五、六屆成果主題從探索高職教育是什么開始,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再到課程教學改革,由宏觀到微觀,改革逐漸深入。第七屆高職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主題分布更為多元,從中可以看出高職教育升級發展的努力嘗試。人才培養模式類項目,更多冠以“模式創新”或者“重構”等字眼,表明職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始了螺旋式上升發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機制建設,是這一屆成果的另一核心主題,表明隨著人才培養模式這一“主體性改革”的深化,體制機制等“保障性改革”日益受到重視。此外,素質教育、專業標準的研制、國際化發展、職教如何更好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等主題也開始受到關注。

(二)差異分析:廣東省主體性改革突破明顯,保障性改革尚待加強

綜觀近四屆獲獎成果可以發現,廣東省獲獎成果在主題分布上,已經完成了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類型”探索,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構建,再到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單門課程的改革這樣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第四屆獲獎成果中,在特等獎空缺的情況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獲得當年高職類唯一一等獎。第五屆獲獎成果中,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憑借《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再次獲得一等獎;當年廣東省還獲得三項二等獎,主題分別是“家具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高職玩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產學合作舉辦高職教育”,表明廣東省進一步深化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全國職業教育的發展。2009年第六屆成果獎進一步延續了這一趨勢,當年廣東省9項成果,8項是具體到某一個專業或某一類課程的成果,如“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藝術設計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綜合業務實訓課程創新”“網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高職素質教育體系構建”“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建設”等,另1項為“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構建”??梢?,從2001年開始探索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到2005年重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課程體系建設,再到2009年強調具體專業或課程改革,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走過了一條從宏觀模式構建逐步向課程教學層面推進的路徑,主體性改革成效明顯。到2014年,無論與全國平均水平,抑或江蘇、浙江相比,廣東省在課程教學、實踐教學、標準建設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見表5。

表5顯示,近年來,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在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較之全國及江、浙兩省均有一定的優勢,這充分體現了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開展較早,強調落實等特點。但是,在機制建設等方面,尤其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模式建設方面,目前產生的有影響力的成果還相對較少,換言之,保障性改革突破有限。

四、基于獲獎成果完成人及完成方式看廣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組織實施

分析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成果完成單位、完成人及完成方式,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教學成果獎的產出方式及特點,改進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組織與成果推廣方式。

(一)成果完成單位分析

在20世紀初本科高校舉辦高職的時代,第四、五屆獲獎成果中,分別有4項和10項為本科院校牽頭完成;第五屆獲獎成果中,還有1項為教指委牽頭完成。而第六屆獲獎成果牽頭完成單位以高職院校為絕對主體。相比而言,第七屆教學成果獎的牽頭完成單位較為多元,如表6所示,全國451項職業教育類獲獎成果中,62.75%的成果為高職院校牽頭,14.6%為其他機構,如教育廳、教育研究院、本科高校等牽頭,中職學校牽頭獲獎成果比例為22.39%。

數據來源:根據2014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分類統計。

由表6可見,廣東省高職院校牽頭完成成果比例為68.8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說明廣東高職教育在全國處于發展較快行列。同時,廣東省中職學校牽頭完成成果比例達到31.11%,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及江蘇、浙江兩省。這表明,廣東省中、高等職業教育均有較強的實力,廣東在推進中高職銜接、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方面有較好的基礎。

(二)成果完成人分析

分析成果完成人情況,對于更好地把握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形成,更好地組織和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高職教育類獲獎項數較少,此處主要分析第五至七屆的情況。

由表7可見,2005年至今的三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職業教育類獲獎成果中,第一完成人主要是校級正副職領導牽頭。其中,第五屆成果有77.5%、第六屆有74.70%、第七屆有69.36%的成果由校級正、副職領導牽頭完成,盡管第七屆比例略有下降,但仍然占據了絕大多數。

與全國整體以及江蘇、浙江兩省相比,廣東省獲獎成果中,非校級領導牽頭完成的成果相對較多。第六屆廣東省獲獎成果中,校級領導牽頭完成的比例僅1/3,第七屆成果中,這一比例也不到1/2,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江蘇、浙江兩省。

(三)成果完成方式分析

從第六屆開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職教類獲獎成果中,合作完成成果數量增加,當年,全國共有11項成果為合作完成。其中,與行業、企業合作完成成果9項,廣東和江蘇均沒有合作完成成果,浙江有5項成果為與行業、企業合作完成,表明浙江省在校企合作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方面邁出的步伐較早。第七屆獲獎成果中,除軍事院校獲獎成果外,全國有35.5%的成果為合作完成。其中,行業企業參與完成項數達到90項。與全國平均水平以及江蘇、浙江相比,廣東省高職教育類成果31項,僅6項為合作完成,占比19.35%,其中校企合作完成僅3項。中職類14項成果中,7項合作完成,占比50%,且6項為校企合作完成。而江蘇省高職院校獲獎成果中,合作完成比例達到39%,浙江省更是達到42.42%,具體見表9。

五、總結與展望

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成系統是國家級教學成果的基本要求,代表了我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的重要方式,四屆獲獎成果的比較研究顯示,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呈現出改革基礎良好但重大突破不足的特點,基于當前高職教育發展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背景,把握“升級”主題,在主體性改革取得一定突破的基礎上,深化體制機制等保障性改革,推動高職教育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是廣東高職教育當前及下一階段的核心任務。

(一)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基礎良好,在主體性改革有效突破的同時,應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等保障性改革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著重獎勵對于教育教學中重點難點問題取得有效突破的成果,特等獎成果必須是“在教學理論上有重大創新,在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取得特別重大突破,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有突出貢獻,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一等獎則要求“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有重大示范作用,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重大影響,在全國(省、區、市)產生較大影響”[3]的成果。從目前廣東省高職國家級教學成果來看,職教改革基礎良好,主要體現在:第一,部分高職院校獲獎數量全國遙遙領先,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近四屆成果獎共獲得9項獎勵,其中一等獎2項;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等,在第七屆成果獎中,分別獲得了5項成果,成為全國單所學校獲獎數量冠軍。這表明廣東有一批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有較明顯的優勢,具備獲得重大突破的能力。第二,四屆成果中,廣東省從高職教育培養模式的探索,到專業培養模式的改革,進而到課程改革,均有領先全國的優秀成果,整體上已經完成了人才培養模式從宏觀到微觀的系統改革,并在全國有著明顯的優勢。

然而,與江浙兩省甚至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廣東省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的成果數量很少,說明廣東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同時,體制機制等保障性改革取得的突破有限,這可能會成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深化的重要制約。以第七屆獲獎成果為例,一等獎獎項中,江蘇省分別在“區域高職教育常州模式”“海上教學工廠”“信息產業園”“實訓基地關鍵資源池”“集團化辦學”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獲得了8項一等獎;浙江省則在“‘院園融合機制”“‘雙元制成人高職教育”“校企共同體”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獲得了9項一等獎。體制機制改革的突破,必然成為這些省份下一輪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重要保障。反觀廣東,僅有一項“軟件人才實踐平臺構建”與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有關,其余兩項成果在機制建設上的突破不大。因此,要在新一輪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廣東尚需要在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方面進行更為有效的探索,要從院校為主的課程教學改革和培養模式改革,走向政校企行合力完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升級。

(二)牢牢把握“升級”主題,創新產教融合機制,顯著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是當前廣東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

第七屆職業教育國家級獲獎成果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是一個熱門關鍵詞,如何基于“校企合作機制建設”“標準建設”“國際化”等途徑,提升“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能力”,正在逐漸成為高職院校探索的熱點問題。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新常態”加速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國際經驗顯示,高職教育適度前瞻發展,對于轉型升級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廣東省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改革開放“再出發”已經明確提出“升級”經濟發展模式。為配合經濟發展戰略,201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先后發布了《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的意見》等系列文件,明確提出了加快構建現代職教體系、推進職教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職教聯盟、改革辦學體制、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廣東模式”等目標任務,將其作為建設南方職教高地、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的基本內容。廣東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應牢牢抓住“升級”發展這一核心詞,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產教融合機制創新等為重點,在當前“創新強?!惫こ痰群喺艡喔母锘A上,強化政府的合理引導、監督與制度供給,進一步探索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更為緊密的職教發展路徑與人才培養模式。

(三)在教育教學成果培育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改革組織實施,集中力量謀求重大突破

對往屆職教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成果完成方式的分析顯示,合作完成逐漸成為重要方式,表明高職教育跨界協同日益重要。近幾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廣東省合作完成成果數量相對較少,第六屆全部為獨立完成,第七屆高職類僅3項成果為校企合作完成,其比例遠低于江蘇和浙江。僅此一項,即難以體現行業企業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辦學主體的地位。因此,在接下來的教育教學成果培育過程中,把握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這一重要機遇,在保持對教學一線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性有效調動的同時,廣東省應進一步強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組織實施,充分發揮主管行政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強化高職院校與行業協會、企業、兄弟院校、研究機構等力量的合作,爭取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廣東模式”、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中高本協同育人、職教集團建設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參 考 文 獻

[1]中宏數據庫[EB/OL]. http://edu.macrochina.com.cn/skins/1/stat/index.shtml?ny=1.

[2]熊怡.改革創新推動教育發展再上新臺階——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透視[J]. 中國電力教育,2014(28):10-12.

[3]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辦法[EB/OL] .(2015-03-25).http://wenku.baidu.com/view/1b8bb7d87f1922791688e897.html?from=related .

Status and Trends of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s

Luo Dan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fourth to the seventh national teaching awards has shown that compared with Jiangsu, Zhejiang provinces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Guangd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had realized rapid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award winners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In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and other microscopic fields ,Guangdong has made more obvious advantages. However, high-level award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 and not much of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erms of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the mechanism. According to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Guangdongs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s trends, how to grasp the “upgrade” theme, innovative fusion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core tasks of current and the next phase of Guangd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mechanism; Guangdong province

Author Luo Dan,research associate of Shunde Polytechnic(Shunde,528333)

猜你喜歡
體制機制廣東省高職教育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貧濟困日活動倡議建議名單
檢察機關不規范司法行為的原因分析
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體制機制探索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