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設計探討

2016-10-14 08:41楊靜
建筑建材裝飾 2016年6期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探討

楊靜

摘要:綠色建筑設計是近年來業內外討論的重點,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所設計出來的建筑既滿足生態環保要求,能夠給人們提供更加健康的居住環境,又能夠為人們營造一個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空間。本文主要針對綠色建筑設計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對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6-98-02

1.綠色住宅的發展背景

綠色建筑是指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的前提下,在為人類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同時最高效率地利用資源和能源,最低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目前對于綠色建筑從理論到實踐,國外運用在住宅設計中的成就比較顯著,縱觀我國國內建筑行業,綠色建筑的實踐還在起步階段,為加快我國建筑行業的綠色住宅設計理念的推廣和應用,科技部將其作為重點推廣項目,就是希望能夠將綠色生活理念更深地植入人們的生活。

2.綠色建筑要遵循的理念

2.1建筑的壽命周期

建筑從最初的設計到施工、使用以及最后的拆除,是建筑的一個壽命周期。綠色建筑的壽命周期體現在其規劃設計時就將環境因素考慮在內,而且綠色建筑不僅在規劃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并利用環境因素,而且確保了綠色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達到最低,做到了既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又保護了環境、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

2.2適應自然環境,保護自然環境

首先,建筑要充分利用現場周圍的環境條件,盡量使建筑與周邊的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周邊的水系、花草植物、地形地貌等:其次,為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考慮到當地的氣候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建筑物的選址、朝向、布局、建筑材料就要適應當地的氣候:再次,不同地區之間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它們與生態環境之間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和關聯的,因此建筑物的風格也要與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保持協調:最后,在設計好一個建筑的同時要把對生態環境的傷害減少到最低,盡量減少環境污染。

2.3創建健康的生活環境

第一,綠色住宅建筑是為居民建設的,所以建筑一旦開始設計就要優先為居民考慮,要考慮到居民住得是否舒適、是否安心、是否健康,要為居民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和質量;第二,要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和使用安全,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室內外環境質量;第三,除了考慮到居民的生活環境,也要滿足居民的心理需求,讓居民從心理上能夠真正覺得身心舒適,滿足居民的身心健康要求。

2.4節約資源,減輕環境負荷

(1)綠色建筑的建設初始,通過選擇優秀的設計和內外部優良的經營管理,優化生產和施工技術,采用適用的技術和產品以及健康的建筑材料:

(2)在施工過程中為體現可持續發展原則,就要懂得如何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改變消費方式,減少消耗資源和能源,節約資源:

(3)因地制宜,本著就近原則盡量選取當地建筑材料和資源;

(4)盡可能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節約資源,循環利用;

(5)一般建筑的使用壽命都比較長,所以要增強建筑的適用性和耐久性耐久,使建筑在其壽命期限中最大地發揮其作用:

(6)聯合國計劃對新能源做出了重新分類,所以建筑物要盡可能的使用清潔能源和再生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項目概況

某住宅項目就是以綠色建筑技術運用在低密度高層居住小區設計中的一次實踐。該項目設計時,結合區域當地氣候與建筑自身特點,選擇與之相匹配的綠色生態節能技術。從節地、節能、節水、環境質量等四大方面規劃滿足綠色建筑要求的居住區,同時也達到人員居住舒適、節能降耗、環境優美的目標。該項目已獲得了國家住房和城鄉建筑部頒發的“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住宅類二星級”。

本項目位于安徽某市,總用地面積19,44萬m2,總建筑面積50,78萬m2,容積率2,61,居住人口13785人,人居居住用地指標為14,1m2/人。本項目為純高層居住區,低密度,高綠化率,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先天條件特別優異。

基地東面與北面均為城市干道,西側位于已建成的安置小區以及風景區,南面為規劃居住區,如何用好用地周邊的優勢資源,化解劣勢影響,在用地內合理布局,便成為項目之初一個重要的著手點。

4.設計實踐

節約用地——設計最終將用地劃分為外區和內區,在沿城市主干道布置集中式社區型商業,在東面主入口附近布置集中配套綜合樓,既節約用地又完善了城市局部區域的業態,方便居民生活服務,是社區更好的積極融入到周邊的城市生活中,在提升城市片區活力的同時,又能更好的營造鬧市中安靜的居住環境,

自然通風——由于周邊環境開闊,具有十分良好的外部風環境。在西北面布置高層板樓以阻擋冬季的西北風,而在面向主導風向的東南面位置,則以布置點式的住宅為主。并在小區中心地帶布置相當開闊的中央景觀區并種植高大樹木,有效降低風速,創造舒適宜人的自然通風效果,

日照利用——西面已建成安置小區的存在,使該項目對周邊光環境的影響作用必須引起重視。通過不同樓棟形體、高度、布局角度的不斷推敲、反復分析,力求找到最優方案,將對周邊的日照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同時,在用地的北側以及局部住宅建筑的低層部分布置商業以及配套公建功能,并對每套戶型房間的開窗方式、位置、大小等進行了優化布置,從而實現了高層住宅對自然光線的最大利用。

太陽能利用——本項目在住宅中高層區結合建筑外立面造型設計了真空管式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系統,使得50%以上的住戶的太陽能設施在大寒日能連續受到4小時以上的直射日照,極大的節約了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費用。

雨水收集——本項目采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通過一系列設備收集小區內的屋頂、室外綠化及路面的雨水,集中處理后用于綠化澆灑、道路沖洗以及景觀水補充等,既達到節水的目的又美化了住區環境,

景觀設計——根據該市的氣候條件和植物的自然分布特點,以喬、灌、草結合構成了豐富的多層次植物群落,在結合局部的硬地、汀步、水景、小品等的布置,在建立賞心悅目的良好生態環境的同時,更利用景觀調節了住區的小氣候,打造了宜人的居住氛圍,項目中更大量使用透水材料,減少了植被后期維護對水資源的消耗,同時也減少了雨水的尖峰徑流量,改善排水情況。

綜合效益分析——該項目提倡因地制宜,打造以人文本,適宜居住的建筑,體現了建筑師堅持設計綠色建筑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堅定決心和信念,也反映出對于國家節能環保事業的責任與貢獻。

5.展望

建筑活動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環境影響最大的活動之一。因此,在建筑領域中,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將對人類實現永續發展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恰恰是在這個領域,可持續發展工作是最難推動,最難取得成效的。

而對國家而言,堅持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我國人口數量巨大,發展任務迫切,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資源消耗總量增長迅速,而許多資源的人均擁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

綠色建筑技術,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和社會民生的需求,是建筑節能的進一步拓展和優化。綠色建筑技術綠色建筑在中國的興起,既是形勢所迫,順應世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潮流的重要戰略轉型,又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必然組成部分,日益體現出愈來愈旺盛的生命力,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猜你喜歡
綠色建筑建筑設計探討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綠色建筑技術節能分類探討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綠色建筑暖通空調設計的技術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