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民本思想的傳承與超越

2016-10-15 12:25周紫君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民本思想社會制度超越

周紫君

【摘 要】 文章介紹了封建專制社會的民本思想,分析了“工具性”的民本思想及“目的性”的民本思想。論述了當代對民主思想的繼承和揚棄,詮釋了“以民為重”的社會主義民主思想:帶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制度化;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法制化;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社會主義社會思想化。

【關鍵詞】 民本思想;社會制度;傳承;超越

一、專制下的民本思想

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呈現以兼地掠民為直接目的的戰爭。后來的歲月中在專制制度下的民本思想,是制度的工具和手段,也是目的。在這其中 “目的性”的民本思想,是指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當作最終價值,而與之相對的“工具性的民本思想”則是把保護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當作君主統治的利器。[1]

1、“工具性”的民本思想

起初民本思想的提出是為政治服務的,第一 ,民之向背,關系國家興亡。第二,民是國家的財用之源。在皇權至上的專制統治之下,統治者把“民本思想”,以暴力的手段在思想上,制度上,生活上來壓制民眾獲得所謂的民心。主要是“愚民”、文化控制和利用宗教信仰為統治手段。

2、“目的性”的民本思想

(1) 提升了人民的地位。在以兼地掠民為直接目的的戰國時期,認為民為邦本,是有意識的承認和尊重人的自尊價值,開始重視和承認人民在國家社會中的政治經濟諸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2)民本思想塑造一批清官良吏。自古以來民本思想就倡導清官政治,清官之道是道義之道,是道德之道,要求官員乃至是君主對驕奢心理的膨脹要有節制,節欲、節為,順從民情,“與民同利”。[2]如唐代“反苛政”的柳宗元,明代的“為民請命”的張居正。

(3)目的性的民本思想對封建社會專政的惡性發展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民本思想的成熟和發展受到社會制度的制約,但是在顛沛流離的年代抵抗的精神還是存在著的,孟子的“暴君放伐”認為,為人臣者殺死夏桀、商紂那樣“暴其民”的暴君,不是弒君,反而是合理的行為。這證明了傳統的民本思想包含著人民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反抗暴政的,也是一種反抗暴政的權利。[3]

二、對民本思想的繼承

直至到我們新中國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才真正開始選擇性的繼承“民本思想”,放棄了“工具性”真正的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立國興邦之要義。

1、以民為重的繼承

從新中國的建立初始到現在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始終貫穿的主線就是為了偉大民族復興而努力,真正做到人民當家作主。我黨從建立之初至今都是為了人民免于壓迫,中華之崛起,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執政能力,嚴肅黨風黨紀。

2、廉政建設的繼承和超越

(1)黨的廉政建設。我們黨從未放松過反腐倡廉建設,完善制度提高執政能力,完善監督、懲戒和保障機制政府機關。在新的時代,一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反腐和網絡反腐的聯動機制,另一方面,健全反腐的國際合作。

(2)國家機構的廉政建設。國家機構的機關和工作人員都有法律法規來規范其言行,使其更加符合為人民服務的標準。設立內外部監督機制雙保險來確保工作人員廉潔奉公。

3、對封建專制和封建思想的揚棄

我們在制度上推翻了封建制度的大山,在經濟上打破了小農經濟從而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上由敬天敬君轉變為了民為本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在文化和生活上更是破除了落后封建思想,消除君威,解放女性權力,解放農奴。使民本思想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超越。

三、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民本思想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在不斷改革發展的過程中賦予了民本思想新的內涵和意義,使民本思想更加適應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這是對原有的“民本思想”最好的超越。

1、帶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制度化

我國實行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共和政體,該制度重點提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使民本思想有了制度化的變化和保障,有了根本性的超越和發展。

(1)從當前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來看。一方面,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常態即城鄉社區協商三人談在從前的民主政治的基礎上使民本思想更好的貫穿于我國的國家機構設置,我國的政治生活從未離開過民本思想這個主題。

另一方面,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就是為了更好的治理和處置那些違背為人民服務宗旨出現的事件和黨員,能夠更好地代表廣大區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人民服務。

(2)實現了全面性的以民為主。首先,民本思想的含義更加的豐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擴展了以民為主的重要思想,徹底的消除了君主的統治,打破民貴君輕中“君”的存在,讓人民真正的當家作主。

其次,以民為本的對象的全面化,實現了五十六個民族全面性的以民為本,得到了以民為重的對待。

最后是地域的全面性,無論是我國還是世界范圍內我國都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管理和合作。

2、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法制化

在我國根本大法《憲法》明確地規定了,我們中國人民掌握國家的權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的主人。這是幾千的歷史中從未出現過的,這么明確的使民本思想有了強制性的法律保障和司法保證。

3、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社會主義社會思想化

首先,民本思想有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保障人們開始在政治認知上改變了思維方式。

其次,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實現了由君本位向民本位的變更,使民本思想具有社會主義化思想的形式和內涵。

最后,社會主核心價值觀的發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提出,我們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使“中國夢”所寄托的理想和價值觀,對“民本思想”進行飛躍性的改造和創造。

四、結語

孟子的民本思想一方面在急功近利的封建時代固然具有理想主義的特色,但不能為統治者所接受的“民貴君輕”使其不能發展壯大;另一方面因為該思想的提出具有社會制度和歷史的局限性和人類價值理性的優先性和崇高性不能夠被當代的我們全盤的繼承和發展。

當今時代,我們對民本思想揚棄的繼承,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超越原本“民本思想”的形式和意義的范圍,根據時代發展特征將民本思想發展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色彩的“以民為重”的思想。

【注 釋】

[1] 劉清平.儒家民本思想:工具性之本,還是目的性之本[J].學術月刊.

[2] 黎瀅.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與傳統民本思想之比較.理論導報,2011.08

[3] 李春明.傳統民本思想的“間接民主”旨趣及其現代轉換[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

【參考文獻】

[1] 《戰國策.序》.

[2] 《尚書·說命下》.

[3] 林紅.試論民本主義的近代形變[J].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15.9.

[4] 梁治平.民本思想源流[J].中國法律評論,2014.3.

[5] 群眾路線是對民本思想的升華.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6] 陳谷嘉.中國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徑與中國古代民本思想[J].紅旗文稿,2014.5.

猜你喜歡
民本思想社會制度超越
《孟子》折射出的契約精神
不同意識形態的社會制度對法律功能實現的影響
淺析彭德懷廬山上書事件體現出的民本思想
跨界與超越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論電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論跨文化交際教學中文化定型的利用與超越探討
基于社會平等的社會制度建構理論辨析
不受羈絆的女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