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統分關系影響因素的探究

2016-10-17 05:49望如屆
2016年27期
關鍵詞:稅務會計財務會計

望如屆

摘 要:稅務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獨立分支學科,向來與財務會計關聯甚密。我國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實際上受到多方條件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本文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和剖解,了解二者的統分關系受到哪些因素的切實影響、如何影響、影響程度如何。在掌握了這些信息后,再進一步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的選擇。

關鍵詞:稅務會計;財務會計;統分關系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多重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是多方反復博弈的結果。筆者通過研究和思考,總結出對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影響程度較為明顯直觀的幾個因素,將在下文中做逐一分析。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成本與效益對二者統分關系的影響

(一)納稅企業的成本與效益分析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一旦分離后的成本,相對于兩者合一時一定相比而言更大。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首先,企業必須進行原始投入以建立獨立的稅務會計核算體系。稅務會計必須明確地界定出稅法和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并設計出一套處理這些差異的規范,為后續的核算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有了正確的方法論的指導,企業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按照既定方法進行納稅核算處理,并在過程中不斷完善整個稅務會計體系。在另一方面,原有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需要將工作的重心從單純的記錄、核算向監督與預測方面轉移,真正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能。這樣一來,稅務會計體系的建立于財務會計體系的升級都會產生額外投資,增加相關成本。

其次,常的賬務處理過程中也會增加成本來支撐兩套核算系統的正常運作。當二者分離后,日常處理成本也就隨之增加了。并且,企業要想真正實現稅務會計的工作任務,必定要投入資金對稅務開機人員進行專業的訓練和培養,才有可能吸引專業領域的人才或培養出本土的高精尖人士。

將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獨立出來,從財務信息提供、財務工作開展和企業財稅資源管理等各方面角度出發,有其正面效應。

首先,從會計信息的提供和使用的角度分析,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適當分離后,兩者各司其職,能夠為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質量更高、針對性更強的會計信息。財務會計一旦能夠從稅法過多條條框框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就能真正從自身的經營現狀和實際需求出發,著力于對企業的財務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和有效預測,利益相關者所做的決策可以仰賴其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稅務會計人員通過對稅法和相關制度政策的深入研究,把工作重點放在依照國家法律規定繳納稅款、正確處理納稅人與國家稅收監管機關之間的關系等與稅務工作相關的方面,做到吃透、活用稅收政策,更高效流暢的管理好公司的稅務資金。

其次,從實際的業務操作來看,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效分離能夠規范企業的稅務核算。企業的涉稅工作是一項業務性、政策性都較強的工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法規、政策和辦法的更新換代速度都比較快。設立獨立的稅務會計人員,能夠保證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順利開展,以期尋找到最小的合理納稅金額,并且減少工作失誤,充分發揮稅務資金融資作用,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此外,系統周全的納稅核算工作能夠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納稅形象,間接能夠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我國根據一定評分標準將納稅人的信用分為A、B、C、D四個等級,不同級別的納稅人享受的待遇天差地別??梢?,樹立一個良好的納稅形象在企業日常的涉稅工作中顯得舉足輕重。

(二)稅務監管機構的成本與效益分析

稅務監管機關的成本主要受到監管機關工作能力和素質、納稅企業的經營規范程度和納稅意識以及納稅信息的一致性與可比性等因素的影響。

當稅務會計沒有從財務會計的體系中分離出來時,由于稅務會計缺少獨立的核算體系,在提供全面、有效、規范、統一的納稅信息方面工作必將有所欠缺。稅務機關進行稅務征管和稽查的難度和成本也因此大大增加。而在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分離的模式下,企業能夠提供更為高質量的納稅信息,直接減少稅務機關的征收成本。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稅務會計制度有助于加強監控,增加稅收風險預警能力,為稅務機關稅收檢查提供方便,從而極大地降低審核成本。更重要的是,企業涉水信息的完整和規范有志于切實提高政府相關監管機關的工作效率,讓他們更好更高效地實現為人民服務的承諾。

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國公民的依法納稅意識還有待加強也是公認的事實,偷漏逃稅款的現象屢禁不止頻頻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過度,很可能導致政府反避稅工作難度大大上升,稅收工作秩序的混亂,國家稅收收入的穩定和充足難以切實得到保障。

二、企業組織形式對二者統分關系的影響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是自然人企業,出資者(企業所有者),要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由于自然人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統一的特點,營業收益上繳國家稅款后的盈余部分歸企業所有者所有。因此,自然人企業可以不再按照財務會計制度再計算一遍成本、收入和利潤,而可以完全按照稅法規定進行核算和計量,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能夠做到高度統一,沒有分立的必要。

在公司制企業中,情況便發生了變化。在上司公司內部,公司的經營收益需要在國家與股東、股東與管理者、現有股東與現在股東之間進行分配。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在按照國家稅法規定進行稅費核算的同時,也要為股東和管理層做出投資和經營決策提供會計信息支撐,同時,企業所有者和債權人也有權利通過會計信息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投資決策、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進行監督。國家為了保障稅收收入穩定充分,便以稅法的形式進行統一要求。同時,由于稅款來源于企業的經營收益,而經營收益的波動不收控制,因此國家為了能夠規避此類風險,保證穩定稅源,便以提前確認收入和推遲確認成本的方式要求會計進行確認和計量。另一方面,股東和公司管理者直面市場風險,不可能通過確認上的小動作來粉飾太平。因此,他們更傾向于要求會計遵從謹慎性原則,提前預計成本,推遲確認收入,從而獲得更為客觀謹慎的會計信息防范風險。由于客觀環境的多元化和瞬息萬變,以國家稅法為準繩的稅務會計便不可能滿足股東和管理者的需求,需將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彼此分開,各自獨立的提供會計信息方能滿足各方需求。

三、市場經濟的繁榮度對二者統分關系的影響

越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市場的競爭也更自由、更多元、更善變,這樣的環境下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差異也就越大,企業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各有特色。會計揭示了企業各有其特點的經濟活動,客觀的會計信息要求在確認和計量各種要素時能夠反映他們不同的特征。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因為稅務會計必須依照國家統一的稅務法規和稅收規章制度進行核算,在自由度上有所限制,此時的稅務會計應與財務會計適度分離,以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客觀真實,能夠滿足投資者、管理者和債權人的需求。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在我國800多萬的企業法人中,有超過700萬的私人控股企業法人,約占總額的86%以上,而集體控股和國有控股的企業法人的占比均不足3%,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我國企業多種所有制結構、擁有零散而非單一的投資主體的特征已經逐漸顯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的各個利益相關方都要求會計能夠客觀真實,有針對性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等情況,以支撐其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時也是他們行使監督權和知情權的重要依據。

而在另一方面,政府為保證期對經濟的宏觀把控能力,需要稅收制度來確保及穩定、充足的稅收收入。既要保證企業的良性發展和市場的正常運行,又要保證政府職能的有效實施,在兩方需求有所不同的現在,稅務會計適當與財務會計分離進行獨立核算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四、國家財政的收支情況對二者統分關系的影響

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收入。

當稅源穩定、稅基龐大時,政府可能傾向于放寬稅收法規的強制性要求,而基于市場和企業更多的自主權。這時,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差異便會縮小。但是,當財政收支情況不樂觀時,稅收法規便會變得更充滿強制性,而較少考慮的各種客觀因素,此時,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立就顯得必要了。

我國近年來一直在逐步放開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干預力度,國家的財政支出逐步從市場撤離流向公共服務領域。在這樣的大方向下,我國近年的財政收支都處在收支平衡略有赤字的良性狀態下,說明目前的財政收入額度能夠支撐政府完成職能使命和目標計劃所需要的各項支出。在財政收入的占比上,稅收收入連續多年保持在90%-85%的區間內,稅收收入仍是并將長期是我國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短時間內我國稅收法律法規和工作流程仍將保持強制性,政府通過制定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工作流程來保證企業足額、及時繳納稅款,其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宏觀調控。這樣的現實情況決定了在我國,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有其必要性。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差異與協作是一個不斷博弈的過程,從宏觀環境來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所有制結構日益多元化;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我國與世界各位的投資、貿易往來更為頻繁和常態化。這些因素都引導著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各自有其獨立的發展。

就微觀因素而言,對于具體的每一個企業來說,需要充分考慮核算的成本效益、企業自身的組織結構、經營特點等多方位的因素來權衡和處理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統分關系。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專業知識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稅務和財務人才,保證無論企業的財稅是統是分,都能夠依法納稅合理籌劃,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而政府和立法部門則應該進一步完善稅收法律制度、規范稅收監管和征收工作,引導企業妥善處理好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作者單位:蘇州大學)

參考文獻:

[1] 張詠梅.淺議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J].黑河學院學報,2011(6):53-55

[2] 劉姣.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理論分析與現實選擇[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6:31-35

[3] 羅瓊 譚彤.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差異協調——成本效益分析[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7(10):84-86

[4] 謝志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之統分與信息披露的客觀性[J].財務與會計,1999(2):27-30

[5] Judith Freedman.Financial and Tax Accounting:Transparency and “Truth”.[J].Tax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MPI Studie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Competition and Tax Law Volume 3,2008,P71-92

猜你喜歡
稅務會計財務會計
大智移云下財務會計人才的轉型探索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研究
ERP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
淺析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確認計量比較
中小型企業財務會計常見問題及治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