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全面實行“營改增”對吉林省延邊州稅收的影響

2016-10-17 06:03張雨琪
2016年27期
關鍵詞:營改增建議

張雨琪

摘 要:2016年5月1日開始,將“營改增”試點范圍不再僅限于交通運輸業等四個行業,而是推廣到了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營業稅改增值稅不僅是我國進行結構性減稅的重要舉措,而且對于促進我國稅收制度不斷完善有著重要作用,隨著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的全面推行,其對地區稅收收入的影響不斷深化。本文以吉林省延邊州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對“營改增”全面實施后的稅收收入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對全面實行“營改增”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稅收影響;建議

一、延邊州“營改增”基本情況

自2013年8月“營改增”政策實行以來,影響范圍先后經歷了三次的不斷擴大,在這三次的擴大中,“營改增”試點的領域得到了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擴充與完善,而自2016年5月1日開始的改革中增值稅將全面取代營業稅,此次改革將是“營改增”政策實施的最后一步。2013年8月,“營改增”政策開始實行時,有關數據顯示,吉林省延邊州的納稅人數量為16485戶,而時隔兩年后,吉林省延邊州的納稅人數量增加到了18098戶。并且到2015年年底為止,吉林省延邊州在“營改增”的過程中實現了減稅,減稅總額達到了2.5億元。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納稅人負擔的稅額都有了較為明顯的減少,稅負壓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到2016年5月1日全面實行“營改增”時,延邊州范圍內由國稅征收管理的納稅人總計有30944戶,比現有的“營改增”納稅人多出一倍。在實行“營改增”政策的兩年多的時間里,延邊州的各項工作運行均平穩有序地進行,“營改增”政策的影響力不斷加深,影響范圍也不斷擴大,其減稅效果日益明顯。

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延邊州稅收收入的影響

(一)對延邊州稅收收入不利的影響

稅收不僅是國家組織的主要財政收入的來源和工具,而且其提高有利于國家的宏觀調控。我國之前實行的稅制為分稅制,營業稅由地方征收,且營業稅的主要征稅對象為第二產業中的建筑業和第三產業中除批發零售業外的其他行業的流轉額。這部分稅收經地方政府征收,作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值稅由國稅局進行征收,中央政府分享增值稅的75%,而地方政府分享剩余的25%。雖然在營改增過程中采取一定過渡政策,但仍然無法避免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緊張矛盾。對于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原歸屬于地方政府的營業稅將大部分由中央征收,這將會使地方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收入的減少也會影響到政府對于一些產業的財政性支出或政府負債增加,進而影響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為了暫時避免中央和地方的緊張關系,使改革平穩推行,目前原營業稅收入改為增值稅后原劃歸地方的80%仍歸地方所有,表面上看對地方財政收入有一定保護作用,但并不能解決財政體制的深層次矛盾。其次,“營改增”后,一些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調整企業結構的方式,合理減少增值稅的繳納,這也使得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進一步減少。如運費抵扣由原來的7%上升到11%,因而會減少繳納的增值稅。同時,原屬于地方政府征收的小稅種也會因地方稅主體的缺失而導致征收的成本加大,監管缺失,這也不利于地區經濟的穩定發展。

根據財政部統計數據顯示,從13年8月1日起,13年將有超過1400億元的稅收將被減,而同時城鎮附加稅的規模減少了200多億。從數據也可以看出“營改增”后,地方財政收入的大幅縮水,這也會對地方財政產生一定影響。

“營改增”前,營業稅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方式,但在“營改增”范圍擴大之后,地稅的主體地位將進一步降低,而監管、成本進一步加大。這也會使一些企業失去信度增長空間。由于每個地區的地方財政收入水平程度、改革范圍大小以及產業的發展程度及結構不同,“營改增”政策對其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延邊地區的第三產業比較發達,所以“營改增”政策改革對于延邊地區的影響相對較大。在政策推行過程中,政府為了緩解由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增加的稅負,設立專項資金進行補貼,以保改革順利進行。但這進一步加重了地方財政的負擔。而地區服務也水平發展的不同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地方財政政策的承擔能力。服務業相對發達的地區,該地區承擔能力較強,可對服務業進行補貼。而“營改增”后,對于服務業其發達地區通過發展服務業來增加財政收入的預期效果也不太顯著。

(二)對延邊州稅收收入的有利影響

1、從政府角度來說

(1)重復征稅的問題基本消除,促使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不斷發展。近年來,延邊州第三產業的發展勢頭日益迅猛,不斷拉動全州經濟增長,對全州經濟貢獻率不斷升高。就之前情況而言,服務業和制造業主要繳納的稅種為營業稅。先前的政策中規定將企業的營業額作為營業稅的征稅對象,而在企業的實際生產之中,環節繁多,我國先前實行的稅法中作出明確規定,不能抵扣企業各生產環節之間的營業稅,所以在企業生產過程之中,產品需要進行加工的生產環節越多,不能抵扣的營業稅額越大,重復征稅的問題就愈發嚴重,企業營業稅的稅負壓力就越大。與之不同的是,對于增值稅來說,征收對象為企業的增值額,因此,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企業由與生產需要而發生的購買原材料與機器設備等活動,不可避免地所產生的增值稅金是可以進行抵扣的。該政策的全面實施,行之有效地降低了延邊州第三產業的稅負,使企業的利潤不斷提升,有力地促進了延邊州第三產業的發展,使第三產業迎來了跨越式的升級。

(2)增值稅抵扣鏈條得以打通,延邊州的增值稅收入不斷增加?!盃I改增”使本來不夠完整的增值稅鏈條得到了完善與補充。一方面,該政策的實施使延邊州的增值稅收入得以增長,另一方面,該政策的實施使稅收鏈條緊密相扣,在生產的各個環節,能夠使重復征稅的問題基本消除,有助于稅收體系的完善。

(3)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行業的內部分工日益深化。隨著延邊州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第三產業持續發展,同時它在各產業內的占比不斷加大。在這一過程中,因為企業在外購服務等方面產生的營業稅,按照之前規定來說,是不允許進行抵扣的,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對其涉及到的服務,更傾向于由企業自己提供。這就使服務生產進一步內部化,對服務業的專業化分工造成了不利影響?!盃I改增”進行后,新的稅收政策規定了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該種部門,應從生產企業中分離,同時不增加稅負,這一舉措有效地促進了延邊州產業結構的升級。

2、從企業角度來說

在“營改增”的政策中,抵扣范圍也同時包含了不動產,這一政策的實施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內外投資,為企業的發展與成長注入了新的活力。就長遠利益來說,“營改增”的全面實施能營造一種良好的政策環境,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活力,有利于調動企業的活力,對延邊州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在尚未實行“營改增”政策時,對于營業稅的征稅對象,我國政策規定應為企業的營業額的全部,并且明確規定不能作出抵扣,而在實行“營改增”政策之后,根據相關規定,其能夠被抵扣。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它們就將不斷提升內部的專業化水平,而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并且,在“營改增”政策全面地實行了之后,對于服務貿易在出口過程中產生的增值稅,實行免抵退稅的辦法,而非從前的免征營業稅。從出口型企業的角度來看,稅負并沒有發生改變,但是應稅服務的出口退稅額增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企業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也使該種企業在越發國際化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增強了自身的實力。

因此,盡管“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在短期內會降低延邊州的稅收收入,但從長遠利益考慮,“營改增”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盈利水平的提高,使企業的稅負壓力得到進一步的減輕,強化企業的競爭力。以較短時間內稅收收入的減少,換取長期發展中企業不斷進步時利潤的“增”,隨著企業生產水平的提高與企業結構的優化,繳納的各項稅款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在延邊州相對寬松的稅收環境下,企業的實力不斷加強,進一步彌補延邊州財政收入短期內的減少。為延邊州經濟的高速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時,全面實行“營改增”有利于公平稅收環境的建設與維護,而且可以將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無形力量進行有效地釋放,有利于促進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在各個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延邊州全面實行“營改增”情況的建議

一是量體裁衣,積極進行試點研究?!盃I改增”是“十一五”期間結構性減稅大趨勢的重頭戲,國家的每一項政策都預示著新的方向和變化,因此時刻注意國家政策變化動態、做到上行下效是各級地方政府應盡的責任,同時也應當使國家政策與當地的特點相契合,因時而變,因地制宜,設計出符合延邊州民族特色和地方發展特色的相應具體規定。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本地區政策試點的過程與結果,對不足和錯誤的地方不斷進行微調和更正。

二是自主創新,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延邊地區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找到自己的特點,如地理環境的特點、民族文化的特點等。在“營改增”政策全面實行、帶來大量難得發展機會的同時,努力做到讓自己的長處更長,優勢明顯,特色鮮明。

三是加協調配合,積極提供相關幫扶。以各級政府為首,同各個相關部門一起,構建完善的聯合體系,互相幫助,要做好溝通工作,加強各方協調配合,同時更要加強互相監督,防微杜漸。各級政府應當對相關的行業進行細致具體的調查與研究,在各行各業進行正確的政策宣傳,并幫助各個機構及時進行業務培訓和學習指導。選取典型成功案例,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供寶貴的經驗與教訓。在全面實行“營改增”后,對稅負不降反升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

四是不斷完善,切實增強政府財政保障。事權、財權和財力是我國財政基礎性制度安排體制的三要素。由于分稅制體制的特點,導致中央和地方事權與財權不匹配?!盃I改增”后,這種矛盾將變得更為緊張。研究表明,中央政府擁有較多財權與之對應的是較少的事權,地方政府擁有較少的財權卻要承擔較多的事權。作為地區政府,應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表明地方訴求,向上呼吁擴大地方所占分享比例,從而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同時要完善地區財政體制,提升地區政府財力管理水平,來彌補地區財政收入減少的問題,為區域發展提供更堅實的財政保障。(作者單位: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新、安體富.“營改增”減收效應分析[J].稅務研究,2013(10).

[2] 韓曉,王一民.“營改增”對財稅體制的影響及對策[J].稅收經濟研究,2013(5).

[3] 胡怡建、田志偉.我國“營改增”的財政經濟效應[J].稅務研究,2014(1).

[4] 王金秀.“營改增”后地方財稅體系重構的設想[J].稅務研究,2014(4).

[5] 崔丹、劉明慧.“營改增”稅制下的財政收入重新配置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14(1).

[6] 許文.“營改增”對地方財政的影響[J].中國財政,2013(17).

[7] 張學芳.“營改增”視角下地方財政收入而臨的困境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4(12).

[8] 程晨.淺談“營改增”對地方財政的影響及應對舉措[J].財政監督,2013(30)。

猜你喜歡
營改增建議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我的學習建議
高考二輪復習的幾點建議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