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娛樂化的現象與成因淺論

2016-10-17 06:27華姝
2016年27期
關鍵詞:轉型期

華姝

摘 要:娛樂,無處不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在轉型,傳媒事業在面向市場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商業化趨勢,媒體在新聞操作、運營模式等方面的商業化催生了我國的新聞娛樂化現象,部分媒體不斷地從政治事件、經濟變動、體育賽事、自然災難和犯罪事件中挖掘娛樂因素,新聞正在走向娛樂化是個不爭事實。新聞娛樂化的好壞是一個難以界定的問題,任何事情都需要辯證的去看待。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傳媒行業的娛樂化現象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在新聞娛樂化的大潮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背景下,我國的新聞傳播行業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用真正的新聞來報道新聞,將是每一個新聞從業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傳媒市場;新聞娛樂化;轉型期

娛樂,無處不在。從形形色色的選秀節目到霸占我們眼球的廣告,從明星的八卦緋聞到好萊塢電影,娛樂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認的是,新聞娛樂化像一股熱浪席卷了新聞行業,娛樂新聞已經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聞娛樂化由來已久,從十九世紀美國的黃色新聞時期開始,簡短、通俗、煽情、趣味性濃的新聞開始受到人們的歡迎。黃色新聞的發展過程同樣也是新聞娛樂化的發展過程。娛樂性新聞并不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它開始進入人們視線,并且為人所用就要從十九世紀末的黃色新聞說起。黃色新聞起源于著名報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競爭,它注重性、犯罪、丑聞、流言蜚語等問題,新聞報道極力夸大事實,它是在煽情主義新聞的基礎上形成的,在當時,給普利策的《世界報》和赫斯特的《新聞報》帶來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時至今日,新聞娛樂化的發展勢頭不但沒有衰減,反而越來越有市場。越來越多嘗到新聞娛樂化甜頭的傳媒紛紛將新聞娛樂化作為吸引受眾眼球和爭奪市場份額的法寶,有的媒體甚至還將娛樂化視為拯救媒體的良藥。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國開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各方面都開始轉型,中國傳媒事業也開始了市場化的發展過程。傳媒行業經過了八十年代創辦報紙周末版的熱潮和九十年代創辦都市報的熱潮,娛樂化現象逐漸顯現并走向高潮。到了二十一世紀,娛樂化現象在更廣的新聞領域中擴散?,F如今,無論你生活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你接觸到大眾傳媒,你就會接觸到娛樂內容。打開電視,我們會發現,嚴肅新聞節目所占的時間正在減少,電視劇和真人秀節目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

傳媒市場化過程中,媒體在新聞操作、運營模式等方面的商業化同時催生了我國的新聞娛樂化現象的發展,部分媒體不斷地從政治事件、經濟變動、體育賽事、自然災難和犯罪事件中挖掘娛樂因素,寫出煽情而富有刺激的軟新聞。新聞正在走向娛樂化是個不爭事實。

從張國榮自殺事件到艷照門事件,從毛寧遇刺事件到陳寶蓮自殺,再到高楓事件、劉曉慶被捕,傳媒不厭其煩地對這些事件進行大肆渲染。媒體總是對這一類事情的投入過分的熱情。倒不是說這些事情本身不具有新聞價值,但是持續的、煽情性的、夸大事實的、極度渲染的報道讓新聞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再比如2004年9月6日晚,央視國際頻道《今日關注》欄目關于俄羅斯別斯蘭市中學人質危機的報道中,推出以手機短信方式有獎競猜死亡人數的游戲。但是遇到這樣的新聞,有獎競猜死亡人數這樣的游戲出現在這種氣氛的新聞中合適嗎?如果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或許你難以置信,這樣的報道會出現大眾面前。

媒體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部分,如果新聞成了人們娛樂化的工具,那么新聞無疑就走入了歧途。它原本的初衷也就變了?,F在有的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被商業化弄得有些暈頭轉向。個別門戶網站為了報道有趣的新聞以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不惜犧牲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將新聞寫成趣味和煽情氣息濃郁的故事性新聞。為什么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商業化成為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經之路,這其中也包括傳媒行業的商業化。娛樂新聞強調故事性、趣味性的特點,在閱讀快餐化的時代有其獨特的優勢。眾所周知,媒體能夠獲得廣告贊助商的青睞的重要因素就是受眾的多寡。一個媒體的受眾多了,自然會有廣告商來投放廣告,該媒體再將廣告繼續傳播給受眾,實現新聞的二次售賣,從而盈利。當今傳媒市場上甚至還會出現媒體為搶占新聞市場而爭得頭破血流的情況,視利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報紙和雜志追求發行量,廣播追求收聽率,電視追求收視率,諸如炒作、做秀這一類娛樂界慣用的手法被某些媒體順理成章的照搬到對新聞素材的處理上,通過在新聞中加入娛樂化元素,刻意制造一些八卦新聞、花邊新聞,以滿足一部分受眾的獵奇心、窺視欲。除此之外,一些媒體內部所制定的懲獎措施也對記者和編輯造成了誤導,使得他們在利益的驅使下,以捕風捉影的態度對待新聞,甚至達到了“無所不娛”的地步。

隨著受眾自身素質的提高,以前以傳者為中心的新聞傳播方式已經漸行漸遠。隨著受者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日漸重要,部分媒體在需要吸引受眾方面想盡辦法:如果受眾喜歡看明星的緋聞,媒體就報道明星的八卦新聞;如果受眾喜歡看趣味性濃的新聞,媒體就報道各種煽情性、故事性新聞;如果受眾愛看犯罪案件的報道,媒體就報道刺激性的犯罪新聞,有的甚至將犯罪過程全部刊登在報紙上或全部呈現在電視節目中。事實上,這樣的媒體不在少數,他們為了迎合受眾,逐漸走上了新聞娛樂化的道路。如果只知道挖掘新聞中的娛樂性因素,不僅將會造成傳媒行業的亂象,還會使新聞質量下降,受眾產生審美疲勞。真實詳盡的報道才是媒體應該選擇的道路,才會是贏得受眾的最終法寶。

媒介的職業道德水準在新聞娛樂化這個問題上顯得尤為重要。一些媒體一味地從新聞中挖掘娛樂元素,娛悅受眾,嘩眾取寵,這是媒體及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意識的缺失,反映出他們缺乏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媒體把新聞報道的重點放在炒作和做秀上,把注意力集中“軟新聞著陸”和如何把新聞做“軟”上,淡化了新聞所承載的社會批判功能和輿論導向任務,使自身缺乏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缺少挖掘深度和培養高尚審美情操的能力。所以新聞從業人員一定要提高自身素養,在選取新聞寫作的角度時,要時刻以新聞客觀性為重要指標。因為,新聞真實性更是每一篇新聞的生命,這要求媒體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在做好嚴肅新聞的同時,不落下娛樂新聞。

新聞娛樂化的好壞是一個難以界定的問題,任何事情都需要辯證的去看待。新聞要面向市場發展必然會有娛樂化的因素。毋庸置疑,適當的娛樂新聞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讓受眾更加喜歡這份報紙或電視節目,這是好的。但是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傳媒行業的娛樂化現象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要知道娛樂化并不是新聞報道的必要條件。在新聞娛樂化的大潮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背景下,我國的新聞傳播行業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用真正的新聞來報道新聞,將是每一個新聞從業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作者單位: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閻予成.現代傳媒后現代生活與新聞娛樂化[J].西部廣播電視.2015(11)

[2] 鞠健夫.我們在“娛樂”什么?——關于娛樂化新聞的理性思考[J].新聞通訊.2002(9)

[3] 王葉林.沈子揚.透視傳媒與公眾在娛樂化新聞中的非良性互動[J].新聞知識.2004(9)

[4] 楊雨丹.中國娛樂化新聞媒體分析[D].四川大學.2003

[5] 侯拓.淺析當今網絡新聞泛娛樂化現象[J].新聞研究導刊.2016(4)

[6] 金晏伊.對我國當代新聞娛樂化的再思考[J].中國廣播.2016(2)

猜你喜歡
轉型期
企業黨委在轉型期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調研與啟示
論我國社會轉型期的預算改革
社會轉型期的法國大革命及其啟示
商業健康險已到轉型期
高等教育轉型期大學人文課程及其教育的質量隱憂
轉型期西藏公共圖書館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應用轉型期師范院校大學生的心理調適
論轉型期中國政治意識形態建設
轉型期非公有制經濟文化的偏離與矯正
社會轉型期人民調解制度面臨的挑戰與進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