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

2016-10-17 07:33張偉李國梁
現代園藝 2016年17期
關鍵詞:天臺縣開發利用

張偉 李國梁

"

摘 要:通過近幾年的野外調查,初步統計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有6屬23種,這些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具有觀賞性,有些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文敘述了這些野生觀賞植物的主要用途、花色及地理分布,并對開發利用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忍冬科;觀賞植物;開發利用;天臺縣

忍冬科植物落葉或常綠灌木及藤本,單葉,稀為奇數羽狀復葉,對生,無托葉或具葉柄間托葉,或托葉退化成腺體?;ㄐ蚓蹅銧?,或由聚傘花序集合成傘房或圓錐式的復花序,有時因聚傘花序中央的花退化而僅具2朵花,排成總狀或穗狀花序,常具發達的小苞片;花冠合瓣,顏色多樣。果實為肉質漿果、核果、蒴果、瘦果或堅果。全世界有15屬,約500種,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中國有12屬,200余種,廣布于南北各省區,忍冬科具有觀賞、藥用、釀酒等作用。

1 自然概況

天臺縣位于浙江省東部,四面環山、中部較為平坦的丘陵盆地,整個地勢東北、西北、西部較高,東南較低。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區,具有盆地氣候的特點,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8℃,無霜期234d,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1600mm。由于水熱條件好,野生忍冬科植物生長茂盛。

2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

通過近幾年的野外調查研究,初步統計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有6屬23種,這些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具有觀賞性,有些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這些野生觀賞植物的主要用途、花色及地理分布(表1)。

3 天臺縣忍冬科植物的開發利用

3.1 藥用價值

由表1可知,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中可供藥用的種類有14種,莢蒾屬根、枝、葉及果實供藥用, 根煎汁可治淋巴結核、癔??;果實可防治感冒,咳嗽、支氣管哮喘,綠色果實制劑可除面部粉刺;花煎汁外洗,可治兒童皮膚??;樹皮、花、果混合的加工制劑可用于防治有角大牲畜的口蹄疫。莢蒾枝、葉有清熱解毒、疏風解表之功效, 治風熱感冒;鮮莖、葉治外傷骨折、過敏性皮炎。目前全國已知有忍冬屬20種以上植物的花蕾當作“金銀花”入藥。忍冬帶葉的莖藤入藥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傳染性肝炎、癰腫瘡毒、筋骨疼痛;花蕾(金銀花)入藥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果實(銀花子)入藥治腸風、赤痢。接骨木枝葉入藥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性關節炎;根治痢疾、黃疸;花作發汗藥;種子油作催吐劑。

3.2 綠化觀賞

忍冬科素以富含觀賞植物而著稱,多數種類樹姿優美,花色迷人,是花、果、葉俱優的觀賞植物種類。莢蒾屬植物具有較大的傘形或圓錐狀復傘花序,絕大多數種類的花潔白、繁茂、賞心悅目,如蝴蝶戲珠花的大型白色不孕花如群蝶飛舞,別有情趣,生于葉腋和枝端的果實殷紅,是優良的觀花、觀果植物;七子花的花萼在開花的后期變為紫色,遠看似第二次開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接骨木、水馬桑為優良觀枝葉、觀花、觀果植物;忍冬屬植物唇形花冠,兩花并生,花色有黃色、粉紅色、由白變黃,有些種類香色宜人,姿態優美,可作綠籬、花架、盆景等。

3.3 其它價值

莢蒾屬果實有很高食用和藥用價值,可加工成果醬、調味品、果子羹、糕點餡、開發飲料和果酒,鮮果Vc含量為1038.5mg/100g,直接食用具滋補作用。七子花是中國特有的單屬種植物,對研究忍冬科系統進化和東亞植物區系有重要科學意義,可以吸引中外學者和植物愛好者來此考查研究和旅游觀賞。

4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植物開發利用的建議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植物資源豐富,但目前開發利用僅限于個別種類。為了更好地將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在開發利用時應注意做好以下方面:

4.1 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做好物種保護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植物中的七子花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觀賞價值高,對這些物種的開發利用重點應放在保護上,尤其要保護好野生種群,以擴大野生種群數為主,禁止采取掠奪式的開發利用,然后在此基礎上探索快速有效的繁殖方法,通過人工繁育擴大種群規模,為遷地保護和園林利用創造條件,同時進行在平原城鎮適應性和栽培技術的試驗,為園林綠化或觀賞栽培提供保證,發揮其應有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4.2 加大資金投入,開展應用研究

忍冬科植物不僅樹姿優美,花色迷人,氣味清香,花、果、枝葉俱優的觀賞植物,而且在生態上有廣泛的適應性。林業、園林、研究機構等有關部門應加強合作,加大應用研究力度,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綠化樹種,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接骨草對生存的環境要求較低, 繁殖力較強,生長速度較快,可作為新開公路的裸地綠化和廢棄地的植被恢復。接骨木對花蠅、蚊子有驅除作用,水馬桑具有抗氟化氫的功能,作為城市園林綠化樹種具有廣泛的前景。

4.3 因地制宜,綜合開發

野生植物大多生存在交通不便的山區,而這些地方往往自然景色非常美麗,發展生態旅游有很大的潛力。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把一些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種植在景區或景點內,提高旅游品位,吸引游客;把一些適合做成花卉盆景的植物開發成花卉盆景,把一些藥用價值較高的植物開發成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成為特色旅游產品。

(收稿:2016-03-16)

參考文獻:

[1]《浙江植物志》協作組.浙江植物志(第四卷)[M].合肥: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421-456

[2]王發國,葉華谷,葉育石.廣東省忍冬科藥用植物及開發前景[J].中藥材,2003,26(10):704-706

[3]姚振生,徐志杰.江西忍冬屬藥用植物資源[J].武漢植物學研究,1994,12(3):220-224

[4]羅建良,藍錦富,雷聲宏等.天臺縣忍冬屬藥用植物資源調查[J].中藥材,1996,19(5):223-224

作者簡介:張偉(1976-),男,浙江天臺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

(9)棠梨花pyrus pashiaBach-Hamex D. 野生灌木,薔薇科,生于海拔650~3000m的山坡斜坡和叢林中[7]。整個花序都可以采摘食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十幾種礦質元素,食用時經焯、漂、洗、除去苦澀味,可炒食、涼拌和做湯。

2 食用花卉資源的研究與開發利用現狀

2.1 開發現狀

中國花卉文化歷史悠久,與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有一定聯系,花卉食用現象自古就有?,F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保健品越來越重視。因花卉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所以越來越成為一種受人歡迎的、獨具特色的美食。目前,對食用花卉的研究主要在營養物質探討和保健作用方面,對花卉的加工技術才逐漸發展起來,如云南以玫瑰花為原料的鮮花餅,桂花為原料的桂花糕,以及國內外的鮮花釀酒工業。此外,花卉保健品加工也越來越多,花茶現已經成為世界上大部分人并不可少的飲品,在云南花卉被用作蔬菜食用現象已逐步普遍化。目前,云南食用花卉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花卉銷售量不斷上升,花卉銷售已面向了多個國家,市場前景甚好。

2.2 存在問題

云南食用花卉雖然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但是目前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對花卉的加工還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花卉只是直接食用或者粗略加工。第二,發展規模小而滯后,投入不足,大部分只是小企業種植,規模分散,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大眾接受程度很低。第三,生產標準化程度低,專業人才缺乏,種苗的生產、社會服務和營銷滿足不了大眾的要求,人們對花卉產業認識不夠,大多數經營人都是非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和認識不夠。第四,市場營銷體系不健全,在鮮花產品中食用花卉比例非常小,沒有形成大量的消費市場,作為蔬菜食用的花卉大多是少數人從山上摘來,時有時無,沒有成為普遍化的蔬菜。第五,在食用花卉加工和烹調過程中,對顏色、味道、成分等易變和損失的問題還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法,對食用花的急性毒性試驗缺乏科學研究,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第六,對可食用的花卉沒有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對部分可食花卉的認識僅停留在表面;更多花卉資源是否可食用有待進一步挖掘。

3 展望與思考

云南自然條件優越,鮮花種植資源豐富,花卉總體市場較大,花卉栽培較廣,目前已成為全國乃至多個國家的主要花卉貨物源;云南各民族已有的花文化使得食用花卉容易被接受并成為地方特色食品;花卉含有較高的營養成分,具有極好的保健作用,從全球趨勢看,無公害、無污染、有特色的健康食品已經成為全世界人們追求的主流。另外,云南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有利于企業投資,因此,開發云南食用花卉具有廣闊的前景,現對云南食用花卉的發展思路進行初步探討。

(1)增加投資,加強對食用花卉產品的深加工。吸引外資,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高加工技術,加大生產規模。

(2)擴大產業規模,把握市場動向,制定科學的產業規劃。明確目標,形成科學的產業鏈,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服務,避免科研沒有以銷售產品為目標、生產沒有科研為基礎、加工粗略等現象;擴大企業規模,形成技術、產品、特色等方面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渠道,做到產銷結合,保證產品有出路。

(3)多模式利用食用花卉。充分挖掘民間的食用方法,與現代食品科學技術相結合,利用民間食用的花卉做成特色菜肴,并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形成新鮮蔬菜,或加工成菜肴、 冷凍鮮花食品、鮮花糕點以及鮮花飲品等,形成市場上常見的蔬菜以及普遍、大眾化的餐食;利用花卉的藥用價值, 開發功能性復合花卉保健食品。

(4)鼓勵農戶種植食用花卉,企業收購,農戶和企業聯合,加強培訓,提高食用花卉栽培技術,觀賞與食用相結合,增大產量,增加效應。

(5)對產品加工和菜肴烹調過程中出現的成分、色香味損失易變等現象,以及部分具有急性毒性的花卉進行科學研究, 改進方法, 提出科學的對策, 提高產品質量。加強調查研究,開發出更多可食用的花卉資源。(收稿:2016-05-01)

參考文獻:

[1]劉怡濤,龍春林.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中的人文因[J].自然雜志,2001;23(5):292-297.

[2]劉怡濤,龍春林.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的初步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1,23(4):41-56.

[3]王長雷,張文娥,潘學軍.食用花營養價值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4(07):189-192.

[4]劉怡濤.云南畫報[N].2000 ;(2):18-25.

[5]許又凱,劉宏茂,刀祥生,等.粉花羊蹄甲的營養成分及作為特色蔬菜的評價[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學版),2004,26(1):88-92.

[6]李向東,趙國,晶冉云.云南常見野生食花植物資源[J].河北林果研究,1998,(13):15-16.

[7]張麗琴,楊敏杰, 秦榮,等.云南民間食花野菜[J].北方園藝,2003,(4):24-25.

項目基金:云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青年基金項目“瑪咖多酚功能性質研究(編號:2014FD060)”

作者簡介:楊嫦麗(1988-),女,彝族,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園林園藝植物。

猜你喜歡
天臺縣開發利用
天臺縣工業企業創新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新時期高校足球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審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審計成果利用探析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淺析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對策
天臺縣平橋鎮中心小學
3女孩溺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