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液壓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016-10-18 17:25李秀蘭趙學清陳立歐陽海菲
科技視界 2016年22期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教學改革

李秀蘭 趙學清 陳立 歐陽海菲

【摘 要】高職院?!兑簤杭夹g》課程常采用傳統的教學順序,前半部分介紹基礎理論,后半部分重點介紹具體實例。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少,缺乏感性認識,因而學習困難,學習效果差。本文探討采用項目式教學對課程進行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抽像的內容生動化、形象化,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液壓技術;教學改革;項目式教學

自從我2006年教《液壓與氣壓傳動》、《液壓技術》課程到目前為止,共十年了,在這十年的教學當中,我覺得這課程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作了一些改革探索。

1 《液壓技術》課程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太多,教學課時太少

高職機械類專業《液壓技術》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學完整門課程,學生應能夠讀懂一個較復雜的液系統和根據一些已知參數能設計一個簡單、完整的液壓傳動系統。要達到這一目標,應對以下典型環節的知識進行講解:液體靜力學基礎和液體動力學基礎、液壓元件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液壓基本回路的組成及其特點、一些典型的液壓系統。這些內容前后關聯性較大,在教學過程中需整體考慮,缺一不可,并且這幾個環節中牽涉到的知識與物理、數學、機械制圖,力學等課程緊密關聯。傳統教學總教學課時在90學時以上,也應該90以上才能完成達到傳統教學目標。近年來,隨著教學計劃的改革,教學學時已縮減至60學時左右,甚至有更少48學時,相對傳統教學課時嚴重偏少。怎么處理好教學學時與教學目標這一矛盾,是此課程教改的主要問題。

1.2 內容過于抽象,學習困難加大

《液壓技術》以流體力學為理論基礎,概念、原理均比較抽象,各類元件及傳動的原理非常不直觀,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同時,該門課程實踐性也較強,教學過程中雖然安排了四個實驗項目,但基本上都為驗證性實驗,例如第一個“壓力的形成”實驗,所驗證的是系統壓力大小由外負載決定這個結論。而且實驗課上大部分學生是“看”老師做實驗,而不是自己親手“做”實驗,即使動手做,也只是老師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很少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完全只是重復一下老師的實驗過程就完事,由此導致學生理論學習困難、應用基本不會。

1.3 學生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差

大部分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目的就是“及格萬歲”,最終能拿到畢業證就萬事大吉,所以學習主動性差,被迫學習效果差,不管老師備課如何的充分,講得如何的生動,總是有大部分學生聽不進去,有的學生既不帶書又不帶筆,只帶上唯一的手機就去教室,學習根本不存在積極性。

2 教學方法探討索

打破傳統的教學順序,把傳統教學中的每個典型液壓傳動系統作為一個項目,講解每個項目之前,讓學生觀看對應項目的液壓傳動系統及其動畫,給學生提出些問題與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和要求去看,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動畫能使學生對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容易理解,在這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問題,如執行元件為什么能按照規定的順序進行動作,引出與之相關的一些知識點。這樣可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理論教學課上,圍繞液壓傳動系統的五個組成部分工作介質、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輔助元件進行展開,本著夠用的原則,應大量刪減理論偏深的原理、太多推導及證明。讓學生掌握液壓系統的五個基本組成部分自身的特點和相互之間存在的聯系。

以液壓千斤頂為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在課堂上用圖片這樣一個靜止的原理圖講解,對于缺乏感性認識的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聽著聽著個個都只想睡覺,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就煙硝云散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可以如下實施:

1)有教具或液壓千斤頂實物的話,讓學生先看,使其對千斤頂實物有一個感性認識,如果既沒教具也沒實物,可以找幾張實物圖片。

2)課前應把這個傳統的枯燥無味的靜止原理圖作成動畫形式,先理論聯系實際介紹千斤頂的作用,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學習液壓系統的重要性。把課前已經制作好的液壓千斤頂工作原理flash動畫給學生演示一遍,同時提出幾個問題,如液壓缸為什么可以實現運動方向的改變?重物怎樣才能上升?要完成這些動作,哪些元器件是必須具備的?這個系統到底能使怎樣的一個重物上升?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次看動畫,對系統有一個直觀形象的理解,學習有了目標,能主動去學習,把傳統式的“你講我聽”的教學模式變成學生的自主積極的學習。

3)千斤頂為了使重物上升,系統中工作介質,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輔助元件缺一不可,從而講解油液壓的性質,動力學基礎,液壓泵的工作原理,分類,液壓缸的工作原理分類,液壓控制閥的相關知識,過濾器、壓力表等輔助元件的作用,這樣讓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系統的掌握有很大的幫助,再去解決之前所提出的問題。

4)最后可以聯系學生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千斤頂的使用情況,如汽車維修過程,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為液壓技術還是很值得一學的。

5)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當前學科重點及今后的提升原理、主要技術特點、主要液壓系統和夾具輔助液壓系統回路的工作原理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學生的學習也更加主動性。

3 總結

此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個人素質要求比較高,備課工作量大,通過嘗試,學生學習效果得到了改善,興趣提高了不少,教學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趙學清,田力,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趙學清.液壓與氣動[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8.

[3]張安全,王德洪.液壓氣動技術與實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4]邱國慶.液壓技術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項目式教學教學改革
基于CDIO項目式教學法的信息化課堂教學設計思路探索
民辦本科高校新聞專業項目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論項目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機制專業MATLAB軟件課程項目式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