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2016-10-19 11:41剛,羅
中國市場 2016年35期
關鍵詞:教學法課程教師

曾 剛,羅 培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曾剛,羅培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武漢430200)

“微電影制作”是傳媒策劃與管理專業中一門綜合性的實踐科目,涉及“廣告文案與影視編劇”“視聽語言與視覺藝術”“化妝與造型”“攝像技術”“圖像處理”“影視美學”“音頻制作”“影視編輯”“影視合成”等多門專業課程知識,在整個專業學習生涯中起到一個全方面考量專業技能學習成果的作用。為了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嘗試將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課程教學中應用,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同學們歡迎。

課程改革;微電影;制作;實踐

項目教學法是“基于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是,項目教學法的體系中教育是基于行動的過程學習,打破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教師唱主角的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而是整個項目過程中的設計師,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實施完成整個項目。通過項目的完成來促進學習者職業能力的發展,核心在于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統一,通過行動來學習,為了行動而學習。

1 “微電影制作”課程傳統教學方法的基本情況

“微電影制作”課程針對傳媒策劃與管理專業開設,開設時間為大學第三學期,學生經過前兩個學期的學習,掌握了劇本策劃、視頻拍攝、視頻剪輯等基本技能,這門課程的開設,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的短片拍攝來鞏固所學知識,并且通過具體的項目實踐來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1.1傳統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與課程標準

1.1.1傳統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微電影制作”這門課程共安排了72個教學課時,50個課時為理論學習,22個課時為實踐學習,此外還有一個教學實踐周。這種以理論講授、實操演示加實習周實踐的方式教學目的,是為讓學生在掌握影視制作理論的同時,也掌握視頻制作的實踐技能。

1.1.2傳統教學中所使用的課程標準

(1)課程目標。在課程目標設置方面,“微電影制作”這門課程主要以微視頻、微電影拍攝理論為主,實踐為輔,主要讓學生掌握拍攝的基本理論與技巧。

(2)所用教材。在教材方面,選用了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的《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作為本課程理論學習的教材,為加強實踐教學我們輔選了電子工業出版社《低成本拍大片的100個高級技巧》作為實踐教材。

(3)考核目標。本門課程采用課程考察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

1.2“微電影制作”課程傳統教學方法的效果評價

1.2.1“微電影制作”課程教學效果調查

為檢驗教學效果,我們組織相關部門老師對該門課程進行了數據分析,如圖1~圖3所示。

圖1是針對2012級學生離校畢業實習前所做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50%以上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效果不好。

圖1 微電影制作課程效果調查

圖2是2015年第二學期,聯合學院學生工作部門、學生會、任課教師,針對2013級學生對這門課的考勤做了調查。通過表2,明顯發現,整個學期該門課程的考勤效果都不理想,除4月份的考勤稍微有所起色,其他月份三方面的調查數據都沒超過80%。學生對課程的接受度不理想,滿意度不高,課堂出勤率偏低,需進行課程改革。

圖2 考勤調查

圖3是我們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訪問,調查學生對該課程不滿意的原因。

圖3 “微電影制作”課程不滿意原因調查

1.2.2“微電影制作”課程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

通過上述圖表反映的數據,大部分同學的意見都集中在實踐環節上。以往在講授這門課程的時候,由于受設備、人員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教師采取以理論講解為主、實踐操作為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各項技能得不到充分鍛煉,教學效果不佳。

教研室通過對教師的訪談,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教學時間上的限制?,F行的教學計劃將學生限制在八小時內的課堂,根據課時計劃,照教材講授,在實踐操作的環節上學生只能局部性地參與微電影制作,另外在以往的授課中,我們發現最適宜拍攝的光線在早上六點到八點、晚上四點到六點,通常這個時候學生還未上課,或已放學。夜景的拍攝基本上沒有相對應的上課時間。

(2)教學空間上的限制?,F行的教學體系將教學場所設定在課堂,但在一部標準化數字影視短片里,會涉及到室內室外的場景,課堂往往都是標準化的教學場所,只能有限度的拍攝部分場景。雖然能將學生帶出校園進行實踐教學,但受教學計劃及人員、場地等條件限制,往往達不到好效果。

2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情況

項目教學法能有效地解決“微電影制作”傳統教學方

法存在的問題。班級變劇組,學生變工作人員。以短片制作工作項目為導向,開展劇本制作、場景拍攝、后期剪輯合成實踐訓練。

2.1項目選擇

作為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課程中的首次探索,我們在選取項目時重點考量了以下因素。

2.1.1項目主題

在作品主題選擇上,選取以反映大學多彩生活,展現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為主的故事《尋找四葉草》作為我們的拍攝劇本。

2.1.2項目人員

在人員選擇方面,我們按照“老帶新”的方式組建團隊,在劇組方面選取了有數字微電影制作經驗的老師和大二學生組成劇組第一梯隊,將大一“新人”們編入第二梯隊,為他們指定“師傅”,帶領大一學生迅速適應崗位要求。

2.1.3項目場地

根據拍攝需要,在內景方面我們選取學校的實訓室、花卉房、畫室、圖書館等作為拍攝地點,外景方面我們選取了學校附近的一片油菜花作為拍攝地點。

2.2制定項目計劃及人員安排

按照劇組拍攝要求,我們在拍攝進度表、人員職責、崗位要求、技術指標等方面做了詳細的統籌規劃,在拍攝期間嚴格執行。

拍攝進度表,如下表所示。

序號步驟內容時間人員1劇本創意根據需要確定全片風格、內容,撰寫劇本,提出創意和解決方案2014年12月23日編劇及其他主創2劇本意見反饋及看景劇組討論并對拍攝劇本提出反饋意見2015年1月16日劇組全體人員3拍攝劇本創意修改確認根據大家提出的反饋意見對劇本設計進行修改完善2015年1月20日編劇及其他主創4拍攝劇本的簽收確認拍攝劇本2015年1月25日導演5分鏡頭腳本的撰寫根據確定的拍攝方案進行詳細的分鏡頭制作2015年1月28日編劇、導演6分鏡頭意見反饋對分鏡頭腳本提出反饋意見2015年1月30日編劇及其他主創7分鏡頭腳本修改確認對分鏡頭腳本進行修改完善2015年2月1日編劇、導演8分鏡頭腳本簽收確認分鏡頭腳本可行2014年2月5日導演9拍攝統籌根據每天的拍攝內容,需要哪些人員,場地,劇組列出拍攝統籌2014年2月10日導演實地拍攝階段1實地拍攝根據拍攝統籌進行實地拍攝2015年3月5日~3月12日導演、攝像及其他劇組相關人員2補拍劇組根據實際拍攝統籌完成情況,進行補拍2015年3月15日導演、攝像及其他劇組相關人員后期制作階段12后期制作并提交驗收劇組提交成片,驗收,提出修改意見,劇組完成修改2014年3月20日導演、剪輯師及其他相關人員整個項目工作的最終確認,總結2014年3月22日制作周期總計: 個工作日;籌備看景選演員總計:3個工作日;拍攝期總計:5個工作日,驗收期總計:10個工作日。

崗位設置、職責要求及人員安排如下表:

崗位設置職責要求人員安排出品人負責該劇總體投資,擁有該片知識產權生態學院制片人全面負責整個微電影的制作與人員安排。聽取導演工作匯報。監督劇組工作進程。負責拍攝與制作過程的對外銜接工作。負責對劇組各項工作進行指導。程暁瓊、石海云導演組負責整個微電影的拍攝與制作,具體工作如下:1.熟悉或編寫文字稿本,編寫分鏡頭稿本2.組織攝制組,對各個成員提出具體的任務和技術要求3.擬定錄制方案,領導整個錄制工作4.現場錄像指揮5.檢查各種錄像素材6.整理分鏡頭稿本,指揮剪輯7.制作項目進程表8.制作工作人員一覽表9.制作主要演員一覽表李立、曾剛編劇組負責劇本編寫,協助導演完成分鏡頭劇本熊浩、李立、曾剛攝像組依照分鏡頭本,在導演的指導下完成拍攝組長:周珊組員:郭川、鄧雅婷場務組負責記錄每一場戲的拍攝情況,具體工作如下:1.記錄拍攝花絮(視頻、照片)2.記錄每一場戲的演員表演所用的服裝、道具等3.協助導演做好演員情景準備,幫助演員進入規定表演情境4.維護現場秩序、保證拍攝順利進行5.協助導演組織群眾演員組長:彭艷君組員:陳盼、張靜、徐碩演員組依照分鏡頭本,在導演的指導下完成表演曹麗君、李航、吳珊、杜麗君、夏江、張貝等造型組依據劇本拍攝要求,給角色造型柯冰青、徐熒熒剪輯組依照分鏡頭本,在導演的指導下完成剪輯佳影傳媒工作室

2.2.1組織項目實施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除了制訂詳細的統籌計劃外,還對劇組進行嚴格考勤,提前聯系好拍攝場地、車輛等,保證拍攝項目能順利實施。

2.2.2效果評估與總結

效果評估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節,通過評估可以發現學生操作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他人長處改進和提高自身技能,使學生的各項技能在評估中得到提高。

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以技能考核為主,貫穿于整個影片制作的始終,從前期劇本策劃、中期實拍、后期剪輯等核心環節對學生各項技能進行考核,并填寫考核情況表。學生最終的課程成績依據考核情況表來得出,無須理論考試。

通過項目的實施,由空洞的理論教學轉到具體的項目崗位職責,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升,由于良好的管理體系,學生的出勤率也得到很好的保障。在學習過程和具體崗位上得到實踐鍛煉,這種方式得到學生的喜愛。

3 有關的問題探討

微電影制作課程運用項目教學,學生根據崗位要求領取工作任務,完成工作要求,教學過程靈活性強,是一種適用于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教學方法,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問題要妥善處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造成教學效果不佳。

3.1項目教學過程中師生角色定位

項目教學法從教學組織到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是項目的布置者,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來完成項目,教師在整個項目中被定義為監督者,扮演項目設計、組織、引導和咨詢的作用。這需要教師不僅具備專業知識,還具備項目的組織能力,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項目中各種突發情況,教師也需有良好的協調能力與臨場處理問題的能力。如在外景拍攝過程中,教師就要和外景拍攝地的工作人員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確保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

3.2項目教學過程中的成本控制

在微電影制作的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室外場景的拍攝,需要聯系外景地,特別是景區的拍攝,會產生部分費用。同時,劇組人員和設備也需車輛運輸,也會產生費用。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不僅能指導學生進行拍攝,更需要教師扮演好劇組制片人的角色,控制劇組成本,積極聯系車輛和外景地,保障拍攝順利進行。

3.3項目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監控

項目教學強調專業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需要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良好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高職類的學生在學習行為的自我約束方面做得普遍不好,需要教師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教學監控提醒。本次拍攝中,我們建立一個以小組為單位的考勤制度,每組兩名組長,負責日常拍攝的考勤,將考勤結果引入最終的課程學習成績中。

項目教學法是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學生鞏固傳統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也能讓學生在“接地氣”的實際項目中提高專業實踐技能,幫學生順利走向就業崗位,提升在職場的競爭力。

微電影制作的項目化教學是傳媒策劃與管理專業教學改革邁出的第一步,存在的問題還很多,未來教學中,我們將繼續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探索適合高職類傳媒學生的教學方式。

[1]《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思想研究》課題連載(Ⅳ).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5).

[2]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

[3]李慶武.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教育探索,2008(4).

[4]張黨省.項目教學法在食用菌栽培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2(25).

10.13939/j.cnki.zgsc.2016.35.180

曾剛(1985—)男,湖北武漢人,碩士,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電影學。

猜你喜歡
教學法課程教師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最美教師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圓我教師夢
“假弱”教學法你用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