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登地區金礦地質特征及成礦遠景淺析

2016-10-20 08:37四川省地礦局四三地質隊四川峨眉山6142002云南南方地勘工程總公司地質勘查院云南昆明650041
地球 2016年10期
關鍵詞:元謀斑巖礦化

(1 四川省地礦局四〇三地質隊 四川峨眉山614200;2云南南方地勘工程總公司地質勘查院 云南昆明650041)

(1 四川省地礦局四〇三地質隊 四川峨眉山614200;2云南南方地勘工程總公司地質勘查院 云南昆明650041)

元謀是目前國內公認尋找金礦最具潛力地區之一。該區位于揚子金成礦區-川滇金成礦帶-元謀金成礦帶內,是斑巖型金礦、韌性剪切帶型和構造破碎帶型及紅土風化殼型金礦的集中帶。本文以元謀普登地區已發現的數個金礦床為研究對象,研究其成礦機理,探索成礦規律,并對該區成礦遠景淺析。

金礦;控礦因素;成礦規律;成礦遠景普登

1 地質特征

元謀-普登地區大地構造位置屬揚子準地臺-滇臺背斜-滇中中臺陷-元謀凸起南段,緊鄰三江褶皺系與揚子地臺鑲嵌結合地帶。該區經歷了陸內和大陸邊緣裂谷階段、洋殼俯沖階段、大陸碰撞階段,以及呂梁、印支、燕山、喜馬拉雅期的構造運動和巖漿活動強烈改造。

根據沉積建造、變質作用程度,將區內地層劃分為基底和蓋層兩個不同的地層體系。在元謀變質核雜巖體系中,蓋層由中元古界羊臼河群(Pt2yj)構成,主要為一套淺變質巖系,巖性以片巖、千枚巖、石英巖、大理巖等為主?;讟嫵蓞^內地層主體,為一系列中-深變質雜巖系組合和部分中-酸性巖漿巖、零散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巖脈、巖墻構成。

2 礦化特征

2.1 礦化與巖石的關系

目前區內所發現的金礦點其賦存位置與下元古界普登群(Pt1pd)及華力西期花崗斑巖(γπ)關系較為密切,巖石具有較高的金元素背景值。普登群中-深變質巖系為區內金、銅鐵、云母等礦產資源的主要賦存部位。其中石英巖段為區內金的重要礦源層。華力西期花崗斑巖與區內金礦成礦關系十分密切,是金礦化的主要載體。巖漿活動對成礦元素的活化、遷移沉淀有較積極的影響。

2.2 礦化與構造關系

區內構造十分復雜,構造總體呈現“X”形分布,礦化點的分布跟構造的展布具有高度的統一性。普登群巖石的廣泛分布為成礦提供良好的物源條件;弧狀分布的大型拉伸型韌性剪切帶使應力場發生應變,造成巖石變形、破裂,改變巖石組構特征,加快流體滲透性和流體的對流循環及成礦元素的遷移,對區內金、銅等礦床具有著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時多期次的構造給熱液提供運移的通道及空間。

2.3 礦化蝕變特征

區內礦化蝕變類型主要表現為與花崗斑巖型礦床有關的中-高溫熱液蝕變、與韌性剪切帶型、破碎帶型礦床有關的“動力+熱液”蝕變。

花崗斑巖型礦床礦化蝕變主要體現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帶性,由中心向外主要為鉀質蝕變帶(主要以鉀長石、黑云母、絹云母、石英組合)→石英絹云母蝕變帶(主要以石英、絹云母、綠泥石、黃鐵礦組合),其次可見高嶺土化、電英巖化、鈉長石化、次生石英巖化及部分碳酸鹽化,其中以硅化、褐(黃)鐵礦化、絹英巖化與金礦關系較為密切,是直接找礦標志。

韌性剪切帶型、破碎帶型礦床礦化蝕變主要為“動力+熱液”蝕變,即動力變質作用與熱液蝕變為同期進行。動力變質作用主要以綠片巖相—低綠片巖相為主,礦化蝕變也具明顯分帶特征,一般從圍巖至礦體為:綠泥石化蝕變帶→碳酸鹽化蝕變帶→黃鐵絹英巖化蝕變帶,其中絹英巖化帶與金礦化特征較明顯。

2.4 礦床類型簡述

普登地區金礦類型目前可分為三類:

2.4.1 斑巖型礦床

該類金礦床與華力西期花崗斑巖在空間上有密切關系。礦體主要產在圍巖與巖體接觸部位的內外接觸帶上,形成品位相對較低的巖金礦石。該類礦床主要特點:礦體分布于內外接觸帶;礦床具分帶特征,由內至外:浸染狀金礦化帶→細脈浸染狀金礦化帶→細脈-脈狀金、銅多金屬礦帶→電氣石、重晶石帶(不發育)(圖2)。本類型礦床與斑巖體及構造有密切關聯,由斑巖中心向外,金礦化有增加的趨勢,斑巖旁側接觸帶及構造、構造交匯部位礦化加強。礦石類型主要為接觸交代型。被后期熱液改造后可再次富集成礦。

2.4.2 韌性剪切帶金礦床

該類礦床主要分布于深大斷裂的韌性剪切帶及其次級斷裂、裂隙中。普登地區的韌性剪切帶在成因上屬于拉伸型韌性剪切帶。含礦巖性為蝕變糜棱巖、蝕變千糜巖、石英脈等巖系。其中,丙令金礦的含礦巖性就為硅化糜棱巖;圍巖蝕變主要為:絹云母化、硅化、綠泥石化及黃(褐)鐵礦化等。

該類型礦床自淺部到深部形成具明顯分帶的石英脈型、構造蝕變巖型、蝕變糜棱巖型礦(化)體,并隨著地殼運動的持續性導致各種類型的礦(化)體出現多期次相互疊加的現象。

2.4.3 紅土風化殼型金礦床

該類礦床的形成主要是早期所形成的原生金礦體在后期風化淋濾作用的影響下發生次生富集。該類金礦床的空間分布跟黃鐵礦及褐鐵礦有一定的聯系,褐鐵礦在表生條件下具有加強的吸附能力,是金良好的吸附劑。該過程是金原巖在不斷氧化、還原、失穩分解及吸附而實現的。

3 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

3.1 成礦規律

圖1 普登地區金礦成礦模式圖

中元古界普登群中-高級變質巖系是區內重要成礦條件之一,該群中石英巖段具有較高的金元素地球化學背景值,是金礦成礦的礦源層,控制了區內金礦的產出。區域性深大斷裂及其旁側的次級斷裂是金礦點、礦床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構造不僅給熱液的運移提供通道,同時也提供容礦空間。

此外,構造對巖漿巖的就位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花崗斑巖的分布,基本順構造走向線兩側呈線狀分布。本次調查的所有礦點在成因上均與構造有較為直接的聯系。

大型韌性-韌脆性剪切帶控制巖漿巖的就位及礦體的分布。由于本區韌性剪切帶具有多期性活動的特點,使得帶內巖石普遍糜棱巖化、構造片理化。巖石大多具多期次疊加蝕變特征,普遍發育絹云母化、硅化、綠泥石化、黃(褐)鐵礦化等圍巖蝕變。

蝕變礦物常為金元素的重要載體,蝕變帶則是金礦賦存的重要場所。

巖漿活動對成礦物質的活化、遷移提供熱源和驅動力,使得向上運移的熱液不斷的從圍巖中萃取出金元素向淺部有利地段沉淀成礦,也是區內金礦二次富集的重要因素。多期次中-酸性巖漿活動,特別是華力西期運動所形成的花崗質巖石及深成的超基性巖脈、煌斑巖脈發育的地段,是成礦較有利的地帶。此外煌斑巖脈群的大量出現,表明了成礦物質來源于下地殼或上地幔?;◢彴邘r內外接觸帶及其附近斷裂構造是較有利的金礦成礦部位。

3.2 成礦預測

在普登地區,大面積出露的花崗斑巖、花崗閃長巖及閃長巖所形成的雜巖體,對本區金礦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大規模的基底斷層及韌性剪切帶對區內金礦床有明顯的控制作用,目前區內已發現的數個金礦點及金礦化大致呈現北東和北西兩個方位呈帶狀分布,長度約30-40Km,與區內主要構造線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因此筆者認為本區有以下三個尋找金礦床前景:苴林-帕郎-秀水河一帶,花斑巖主要順深大斷層(猛崗河斷裂)兩側呈帶狀出露,并伴隨后期煌斑巖脈侵入,有較好的尋找斑巖型、韌性剪切帶型及破碎帶型金礦前景,尤其是猛林溝-秀水河一帶大面積韌性剪切帶內,具有較好的成礦條件;班洪-普登、帕郎-埃昌一帶有較好的尋找破碎帶型及斑巖型金礦前景,尤其是帕郎-埃昌一帶,對隱伏基地構造的尋找有助于發現破碎帶型金礦床;帕郎-埃昌、普登-苴林一帶大面積出露的第四系,有較好的尋找紅土風化殼型金礦景。

[1]云南地礦局1:20萬大姚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 [R] 1965

[2]云南地礦局1:5萬元謀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 [R] 1995

[3]云南省區域礦產總結(下冊)金礦篇云南省地質礦產局

[4]元謀普登地區礦產勘查報告

[5]代清華、羅顯輝"元謀古陸"斑巖型金礦云南地質 1004-1885(2004)03-310-11

[6]張曉常元謀變質核雜巖及其控礦作用云南地質1004-1885(2003)01-107-09

[7]張連昌韌性剪切帶作用動力學與研究進展 [J]地質與勘探35卷2期 1999

[8]孫承興等元謀、牟定地區紅土化過程金的富集機理地質地球化學 2000-28卷第2期

[9] 赟羅 瑩元謀普登地區銅多金屬礦綜合信息成礦預測研究

[10]紀輝、張正清 云南大姚秀水河金銅礦區勐崗河礦段礦床成因1004-1885(2009) 03-295-04

[11]叢沖等元謀伊地地區金礦化區控礦條件及找礦前景云南地質1004-1885(2009)01-028-06

普登地區金礦地質特征及成礦遠景淺析

■王春林1孟明亮2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10-83-2

猜你喜歡
元謀斑巖礦化
礦化劑對硅酸鹽水泥煅燒的促進作用
神虛幻境——元謀新華土林
大麥蟲對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礦化作用
遼寧調兵山西調斑巖型鉬礦床特征及找礦標志
元謀,尋根的地方
播期、密度、施氮量對元謀冬繁青稞白粉病發病的影響
斑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煌斑巖的研究進展
神奇美麗的元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