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管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現狀與共享探索

2016-10-20 16:15李宜
商業會計 2016年13期
關鍵詞:建設現狀

李宜

"

摘要:本文首先從實踐教學三個環節出發闡述了北京市屬市管本科院校經管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現狀,然后分析了市屬經管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的四個建設特點,最后提出經管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共享的建議。

關鍵詞:實踐教學資源 建設現狀 共享探索

教學資源總處于分布不均衡狀態。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著重提出:“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與此同時,我國高等教育正在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劉瀅,2015;蔡偉等,2014;余建星等,2012等)。有鑒于此,積極推進區域性高校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可以突破教學壁壘盤活區域性教育資源,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提高區域教育資源利用率和辦學效益。本文調研北京地區市屬本科院校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現狀,探索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地區性共享的有效途徑和保障措施,對推進北京地區市屬本科院校發揮區域優勢增強辦學實力,大眾化條件下加快實踐教學發展,更好地為首都經濟圈建設培養各類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北京市屬經管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現狀

據22所北京市屬市管本科院校公開信息,經濟管理領域擁有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被列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名單以及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有三所高校,名單見下表。

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實驗(實訓)、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三個方面。

(一)實驗(實訓)教學方面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

1.首經貿的“大實驗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以大實驗觀為指導,實驗類型包括實驗課程、活動講座、大賽培訓和科研活動。通過實訓、實驗、實戰三個環節,首經貿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強化模擬與仿真的特色,基本形成了單一型實驗到綜合型實驗、基本型實驗到研究創新型實驗、“實訓”到“實戰”三個階梯式的實驗教學體系,初步實現實驗教學從重實驗課程建設到重學生素質提高的根本性轉化。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下設13個實驗室,具體包括會計財務綜合實驗室、會計信息化實驗室、稅務與資產評估仿真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沙盤推演實驗室、數字化金融實驗室、數字化調查研究實驗室、數學建模實驗室、電話訪談實驗室、經濟運行與國際貿易實驗室、勞動科學實驗室、數字城市經濟實驗室以及數字仿真實驗室。實驗教學中心開設有內部審計、高級會計、ERP與企業財會信息化、MATLAB財務建模與分析、現代會計學(英語)、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準則專題、統計軟件與應用、金融計量學、房地產估價實務、會計決策案例分析與應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信用管理學等實驗課程,經管類學院實驗課時一般占到8%—24%。

2.北工商的“仿真實驗”。北京工商大學的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是首批入選國家級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根據不同專業特點,中心共設計了22個功能不同的現代化高度仿真實驗區,包括物流管理、法學、會計、金融學等17個專業的學生都能使用。在中心證券、期貨、外匯的金融交易大廳,學生可通過虛擬賬號和虛擬貨幣,進行股票、期貨和外匯的模擬交易;現代服務業交易和現代企業管理大廳內,模擬了工商稅務、制造業生產經營、銀行與會計、國際貨代、第三方物流等工作場景,學生可以按核心企業和外圍服務企業分成若干團隊,根據團隊流程按部就班到各自崗位進行項目模擬,并通過角色互換,體驗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國際商貿視聽實驗室,同步接收國際經貿信息,使學生置身英語場景和畫面中,感受其他國家經濟社會和行業企業的發展變化。這樣的仿真實驗,充滿了鮮活的市場氣息,學生感覺很真實,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身臨其境”,與只聽老師一人講的教學效果截然不同。

3.北工大的“資源整合”。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實驗中心歷史悠久,1981年在冶金實驗室和管理信息實驗室整和基礎上發展建設起來的,1997年實驗中心就形成了“仿真”的發展理念。中心設有10個實驗室,到2014年11月已擁有87個軟件模擬平臺和實訓環境,具有專業軟件模擬和情景業務實訓兩大基本功能。經濟管理實驗中心不僅成為北方工大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整合了經管類專業及相關專業各類課程教學和教輔資源,如實驗中心獨具特色的開放式教學平臺——E資料平臺,平臺提供管理、會計、國際經濟與貿易三個專業的教學參考資料,以及考研、英語、計算機及其他相關教學資料,包括文本、語音、視頻等形式;中心資源還包括北工大經管類專業的各項精品課程和精品教材,其中有北京市級精品課程基礎會計,北方工大校級精品課程微觀經濟學、管理學、財務會計學、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管理等,北京市級精品教材市場營銷管理,北方工大校級精品教材《基礎會計》等;此外,中心集中經管專業各類實踐教學資源、數據庫資源、網站資源,很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站式”服務。

其他市屬市管高校也結合自己的專業或學科建設優勢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實驗中心。如北京物資學院商學院實驗中心的集團財務協同實驗室、體驗理財中心等。

(二)實習基地方面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

北京工商大學文科實踐中心是將北工商四大學院,經濟學院、商學院、會計學院和法學院16個專業實踐教學一體化而建設的校內文科實習基地。北工商文科實踐中心基本形成現代服務產業各專業循環實踐,創設集各種機構業務、企業經營管理于一身的仿真“實習環境”。學生在實景式的實踐教學流程下操作和實訓,將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掌握專業技能。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為統籌協調實習基地,成立“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校企合作委員會”,目前擁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天圓全會計師事務所等固定會員超過50家,形成了一批穩定的校外人才合作培養實習基地。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理應承擔起社會責任,環境信息披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企業的行為。為了提高環境報告的真實性,發展環境報告審計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本文通過分析環境報告審計在我國發展的現狀及必要性,探討了環境報告審計的定義、主體、對象和內容,以及審計程序和方法等。

關鍵詞:環境報告 環境報告審計

一、研究綜述

國外對企業環境報告和環境報告審計業務的發展較早。英國資本市場上的100強公司中有近一半發布了單獨的環境信息報告,而且每份報告都附有外部審計人員或專家的外部保證聲明。歐盟要求通過EMAS認證的所有企業提供合格的、經第三方驗證的年度環境報告。日本也在2000年發布的《環境報告保證業務指針》中指出環境報告必須接受第三方機構審計??梢?,開展企業環境報告審計或第三方鑒證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我國,環境報告和環境報告審計業務從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2010年環保部公開征求《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意見,敦促上市公司積極履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2011年6月發布了《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導則》,規定環境報告書中必須附第三方驗證。由于我國現階段對環境報告獨立審計的條件并不成熟,我們稱環境報告審計為“驗證”,而并不是“鑒證”或“審計”,因此,我國對企業環境報告審計相關理論與實務問題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開展環境報告審計的必要性

開展環境報告審計的前提是企業發布環境報告。環境報告由企業披露,同財務報告一樣可以滿足企業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消除道德風險,建立企業良好形象。與之相對應的環境報告審計則可以發揮監督功能,增加報告的可信性。然而,我國大多數的企業環境報告中并未提到鑒證或審計,即使有個別企業的環境報告中提到受到了環境監測部門等外部技術部門的核查,但都沒有披露詳細的審核程序和審核意見。還有個別企業在環境報告中提及“第三方認證”,但只是一些知名人士對企業所編制的環境報告意義的評價,這些都說明我國企業環境報告審計仍處于起步階段。綜上,發展企業環境報告審計是大勢所趨。

三、環境報告審計的基本問題及其實踐

(一)企業環境報告審計的定義。我國企業環境報告審計作為審計領域的新秀,目前學者對其定義的理解主要有:一是環境報告審計可以作為治理工具,李雪等(2011)通過分析企業環境報告審計的內容和流程,對被審計單位環境報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作出評價,并以審計報告的形式供利益相關者使用。二是環境報告審計是一種應該履行的責任,彭菲(2014)的研究認為企業開展環境審計的初期應是政府環境審計,主要是針對企業遵守國家環境法規的情況、環保資金的使用情況、評估環境整治措施等開展審計,而保護環境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理應以民間審計為主,即由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環境報告進行審計,從審計人員要求、審計對象、審計標準、審計目標、獲取審計證據的程序這幾個方面來定義環境報告審計。三是環境報告審計發揮著監督和鑒證的作用,張艷等(2014)定義環境報告審計為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獨立環境報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合法、公允地發表審計意見,并提供具有較高保證程度的獨立性的鑒證業務。筆者認為環境報告審計是指具有審計資格的審計組織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被審計單位有關環境活動進行監督、評價與鑒證,對被審計單位環境報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進行評價的審計活動。

(二)審計主體。我國的審計是以國家政府審計為主導,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共同發展。為了保證企業披露環境信息報告的真實性和公允性,要加快環境報告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發展,尤其是對社會審計組織的重視。環境報告的內容不同于以往的財務報告,不僅包括可計量的貨幣性信息,還包括大量的非貨幣性信息,涉及眾多領域和技能要求。并且環境報告審計的委托人是社會公眾,因此注冊會計師自身的獨立性也很重要,否則審計報告就不具有說服力。相對于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人員來說,對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更加嚴格,特別是注冊會計師必須保持獨立性,不能承擔無法勝任的工作等,所以說社會審計組織如注冊會計師更具有客觀性、獨立性和公正性。

(三)審計對象。王艷鞥(2014)和李雪(2011)認為審計對象(內容)即為環境報告,審計內容是環境報告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反映的是企業受托環境責任的履行情況,主要包括環境合規信息、環境會計信息以及環境績效信息等。企業環境報告內容一般包括三方面的信息:一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是否具有環保理念,是否曾因為環境受到行政處罰等;二是與企業環境活動有關的資源進入;三是關于環保資金的披露。但目前環境報告信息較為主觀,標準不一,因此開展環境報告審計存在很多困難。

(四)審計目標。企業環境報告審計的目標可以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偰繕耸侵钙髽I是否按照既定標準來編制環境報告,環境報告中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實、公允,以及是否能保證其環境管理取得相應效率和效果。根據歐盟的EMAS,環境審計的分目標具體包括:一是監督檢查企業是否遵守了環境保護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公司制度,是否受到行政處罰,以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二是評價環境活動是否科學、合理,以促使其符合可持續發展;三是審驗環境報告,對報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致性進行鑒證,促進其環境活動的科學發展;四是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環境影響即環境績效評價,以促進企業對環境活動的統籌安排。

(五)審計標準。環境報告審計屬于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評價標準是審計的前提條件。在環境報告的編制標準方面,在國際上影響較大的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制定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以及國內近年來出臺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導則》《關于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等相關制度法規,都可以作為環境報告審計參考的標準,盡管如此,關于環境報告編制的統一標準和披露的評價指標體系還沒有形成,所以相應的審計也無法順利進行。

猜你喜歡
建設現狀
對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的幾點思考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的實踐應用探析
杭州桐廬生態漁業發展思考
沈陽高新技術產業“產學研”互動創新體系建設現狀研究
當前普通高中體育師資隊伍狀況研究
高校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及建設方案探討
網絡信息資源評價視野下的云南政府網站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