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小華”觀“中華”——壬辰倭亂后朝鮮戰俘魯認的中國之行

2016-10-21 19:12杜慧月
古代文明 2016年3期
關鍵詞:小華王朝日記

杜慧月

【比較文明史】

以“小華”觀“中華”——壬辰倭亂后朝鮮戰俘魯認的中國之行

杜慧月

提 要:萬歷二十七年,壬辰倭亂中的朝鮮戰俘魯認在明人援助下從日本逃至中國福建,并與當地士子和官員進行文化交流,其《錦溪日記》和《錦溪集》生動地記錄了這段傳奇經歷。魯認選擇迂道中國,他對忠孝節義的詩文表達、對《朱子家禮》的恪遵、對“止修”學說的接受、對佛教的排斥,皆表現出朝鮮士人強烈的朱子學背景。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小華”觀念,使魯認的中國之行,成為“以小華觀中華”的文化之旅,藉此可以考察朝鮮和明朝兩國文化的同中之異。

魯認;《錦溪日記》;文化交流;以“小華”觀“中華”

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三月,丁酉再亂中被俘至日本薩摩島的朝鮮冰庫別提魯認,在明朝差官林震虩等人的援助下逃至中國。在福建滯留的近四個月間,本是逃亡戰俘身份的魯認自覺擔當了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將目睹耳聞訴諸筆端,并通過筆談的方式,與福建士人、官員在諸多方面進行了溝通交流,且在福建右布政徐即登的推薦下入兩賢祠書院留館參講。最終,萬歷皇帝頒詔,魯認自福州啟程,經浙江、南京、山東、北京、遼東歸朝鮮。魯認(1566—1622年),字公識,號錦溪,其《錦溪日記》(以下簡稱《日記》)有寫本傳世,現存部分始于二月二十一日,迄于六月二十七日,生動地反映了這段傳奇而溫情的經歷。1《錦溪日記》寫本(或疑為魯認手稿)為魯認后孫韓國魯錫俓氏所藏,原稿多殘闕漫漶,日本《朝鮮學報》(第56輯,1970年)據以影印。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國譯海行總載》收錄另一寫本,疑今人據影印本抄錄。又,魯認《錦溪集》卷三所載與《日記》略同,蓋其后人據《日記》增刪改寫而成,文中稱魯認為“公”,將《日記》所載分擬“壬辰赴義”、“丁酉彼(被)俘”、“蠻徼陟險”、“倭窟探情”、“和館結約”、“華舟同濟”、“漳府答問”、“海防敘別”、“興化歷覽”、“福省呈謁”、“臺池舒懷”、“院堂升薦”、“華東科制”、“圣賢窮亨”等14個小標題,補充萬歷二十年壬辰倭亂開始至萬歷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結識陳屏山、李源澄等人之前,魯認抗倭、被俘、在薩摩島之概況,以及六月二十七日后魯認返歸朝鮮之事。與《日記》現存部分按日記事不同,補充部分偶涉逸聞,極為簡略;而對《日記》累次述及之事,則標明“刪煩”之處。本文征引的《錦溪日記》,依據《朝鮮學報》影印寫本;征引的《錦溪集》,則依據首爾景仁文化社1991年出版的《影印標點韓國文集叢刊》(第71冊)。其后人編纂的《錦溪集》中,亦收錄了不少魯認與明朝文人的酬贈詩文。

魯認為何以逃往中國為首選?魯認的身份使其與中國士人、官員的詩文交流中呈現了怎樣的心靈對話?在魯認與明人的文化交流中,彼此有著怎樣的共識與分歧?這些問題的探討,對于認識壬辰倭亂時期朝鮮兩班戰俘的復雜心態,進一步考察明朝與朝鮮王朝的政治外交關系,以及雙方文化的同中之異皆大有裨益。2關于魯認《錦溪日記》,目前相關研究皆出于日本和韓國學者。日本學者關注較早,側重于文獻介紹、釋讀以及與日本相關史料的解析,如長節子「朝鮮役における明福建軍門の島津氏工作——《錦溪日記》より」(『朝鮮學報』第42輯,1967年)及「《錦溪日記》小紹介」(『朝鮮學報』第56輯,1970年)、內藤雋輔『文祿慶長役における被擄人の研究』第三章「《錦溪日記》釋讀」(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6年);韓國學者側重于考察魯認的戰爭經歷,并在與姜沆《看羊錄》、鄭希得《月峰海上錄》的比較中確立其俘虜文學的價值,如金鎮圭「?? ???? ?? -「????」? ????-」(『??????』?10?,1997)、魯起旭「壬亂義兵將 魯認? 日·中遍歷? 對倭復讐策」(『???????』?2?,2004)、樸永煥《魯認<錦溪日記>里的詩歌研究》(載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編:《韓國學論文集》第21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年)等。樸永煥近年又有系列論文發表,將視野轉向《錦溪日記》中閩文化的探討,如「魯認《錦溪日記》裏記載的閩文化-以學術思想、書院文化以及科擧制度爲中心-」(『中國語文學』?61?,2012)、《十六世紀末閩地學術宗教思想研究——以魯認<錦溪日記>記錄為中心》(“創新與創造:明清知識建構與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年)、「朝鮮人筆下的十六世紀末福建面貌 -以魯認《錦溪日記》路線考證爲中心-」(『東亞人文學』第32輯,2015)。本文則從心態史和思想史的視角,在中朝文化交流乃至東亞政治文化的視野中整體觀照,呈現魯認之行的思想文化意義。

一、魯認迂道中國的動機與心態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朝鮮全羅道南原被日倭攻陷,時年32歲的魯認因年輕健壯且是有文化的兩班,并未遭遇殺身之禍,而是最終被押至日本薩摩島,成為戰俘。經歷了殘酷戰爭能夠保全生命本該歡欣鼓舞,但魯認和與他有相似遭遇的兩班如姜沆、鄭希得等卻都有著保全生命后的糾結和痛苦。1姜沆有《看羊錄》、鄭希得有《月峰海上錄》,人們常將魯認《錦溪日記》與二者并提,但魯認《日記》目前留存的部分主要為中國經歷,與前二者主要記載日本有所不同。他們在這種痛苦折磨中想盡各種辦法力圖回到故國,其中一部分人通過日本人的幫助或是隨同朝鮮官方派到日本的回答使最終回到朝鮮。魯認返歸朝鮮的方式和路徑是這些朝鮮戰俘中的一個特例,他選擇迂道中國返歸朝鮮。飽受戀土思親之苦的魯認逃歸之時選擇如此迂回之路徑,不能不令人費解。當他抵達福建漳州浦港時,明朝將官即有疑惑:“你是何國人也?若朝鮮人,何不直渡本國,而枉來萬萬里他國乎?”2[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三月二十八日,『朝鮮學報』第56輯,1970年,第85頁。事實上,對于逃歸路線,魯認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謀劃的,迂道中國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復雜的動機與心態。

一方面,就政治現實而言,朝鮮戰俘直接歸國罕能被善待,或被疑為通倭間諜,或被邀功之官兵追殺,或即使未被問罪而余生卻是如履薄冰。魯認最初策劃逃歸朝鮮的方案時,至少考慮了三種選擇:一是迂道中國;二是直向全羅道;三是直歸釜山。第一種被魯認視為“萬全之策”;第二種則為“第一長計”;第三種雖最為迅捷,卻被其直接否定。何以如此?雖然四五日航程即可抵達釜山等地,但魯認擔心被留在此地的明兵誤殺。其實,遇見朝鮮本國之兵,又何嘗能逃脫?鄭希得就記載了壬癸年間(1592—1593年)被俘至日本的朝鮮人在丁酉年(1597年)隨同日倭返歸朝鮮作戰,雖已到故國,逃匿甚易,但他們仍然重還日本的原因:

我等結約脫走,則我國伏兵見而追之。高聲疾呼曰“我是被擄人逃還者”云,而追者益急,不得已還入倭陣,或不及于倭陣,則皆斬頭持去。此不過我軍獻馘要功之意,豈不冤痛哉?我等為倭之用者,豈本心然也?3[朝鮮王朝]鄭希得:《月峰海上錄》卷1,《自賊倭中還泊釜山日封疏》,引文據韓國古典綜合數據庫 http://db.itkc.or.kr。

對于朝鮮朝廷而言,這些返歸的戰俘非但未能履行忠臣節義,甚至帶有日本間諜的嫌疑。4魯認歸國后,亦曾受到懷疑,如時在朝鮮的明朝通判沈思賢曾向朝鮮宣祖言:“頃者,走回人魯認,心術奸邪矣。當初史世用,出入于石蔓子,備知賊情矣?!币姟缎鎸嶄洝?,宣祖三十二年十二月甲辰,《朝鮮王朝實錄》第24冊,??: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1958年。因此,借助各方力量最終逃歸朝鮮的戰俘,如樸壽永、姜士俊等,不免受到殘酷對待。5韓國學者鄭出憲《壬辰倭亂和穿越海洋的戰爭俘虜——曲折的記憶和敘事的再構》一文有比較詳細的論述,載李海英、李翔宇主編:《海洋與東亞文化交流》,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4年。而如姜沆者則在回國后戰戰兢兢,唯恐動輒得咎。如樸太守意欲請姜沆作郡文學時,姜沆則曰:

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有時出門,惡聲或至。猶不敢怨天尤人,而自恨賦命之奇薄,一死之不早也……今夫深居簡出,猶且不免受侮。一行作吏,戴烏帽腰烏角,身紅黑公服,與官人列坐公廨,則十手十目,必相指視,牽引笑侮,動必齒冷。民雖頹靡,性實狷狹,外雖甘受,而中有不可堪者。1[朝鮮王朝]姜沆:《睡隱集》卷3,《上樸太守書》,《影印標點韓國文集叢刊》第73冊,??:景仁文化社,1991年,第67—68頁。

另一方面,就道德理想而言,劫后余生面臨的節義困境使魯認對直接逃歸朝鮮顧慮重重。魯認的時代,朱子學已扎根朝鮮士林的精神世界之中,人臣應盡節義,臨難死節,以身殉國,成為士人應該遵循的普遍準則。如魯認保全生命者,有悖對國君的忠義,不免受到貪生怕死之譏,這些情形應是魯認能夠預見的。如其詩云:“亂后流離未死身,生還只恐陷常倫”、2[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寫懷示倪進士士和二絕》,《影印標點韓國文集叢刊》第71冊,??:景仁文化社,1991年,第186頁?!半m存視息還如死,魂夢茫茫碧海長”正是其猶豫忐忑心態的表達。3[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和泉館贈姜佐郎(沆)》,第185頁。與魯認同期被俘至日本的姜沆、鄭希得等人亦常常有這種心態。如姜沆言:“吾輩被擄于不共戴天之讎虜,不以一死報國,渡海之日,鼎鑊固其所?!?[朝鮮王朝]姜沆:《睡隱集》卷3,《與宋生(檣)書》,第64頁。如果說魯認、姜沆皆為進士出身,且皆曾作過朝廷六品官員(魯認為冰庫別提,姜沆為刑曹佐郎),故而有違背忠臣節義之困窘與不安;但尚未參加科舉的鄭希得,亦有如此之矛盾:“志違忠孝身猶在,羞向傍人說姓名”、5[朝鮮王朝]鄭希得:《月峰海上錄》卷2,《往見柳仲源寓所書懷以贈》,引文據韓國古典綜合數據庫 http://db.itkc.or.kr?!皥蟮劳蹙┙?,王京是鬼關。非緣探虎窟,無路見龍顏?!?[朝鮮王朝]鄭希得:《月峰海上錄》卷2,《辛丑冬姜睡隱(名沆)來訪騎吾馬而歸馬還時示詩》,引文據韓國古典綜合數據庫http://db.itkc.or.kr。由此可見,這些朝鮮兩班戰俘彼此交流之際很難避開這一話題,面臨的道德困境是他們共同的糾結。因此,被濃郁的節義觀念裹挾著的朝鮮兩班一旦成為未能為國捐軀死節的戰俘,他們的處境是可以想見的,他們的不安亦是情理之中的,這是一種自覺,亦是一種迫不得已。

相較之下,迂道中國是朝鮮戰俘最為理想的選擇。明朝是朝鮮的宗主國,作為壬辰戰爭的直接參與者,政治上置身于朝鮮本國的利害之外,可以為朝鮮戰俘提供庇護,文化上又居于漢文化圈的中心,正是“小華”朝鮮眼中的“中華”。7“小華”一詞源于宋人所刊高麗使臣樸寅亮等《小華集》,后成為高麗、朝鮮士人國族觀念的重要部分。魯認之行,正是“小華”之人的“中華”之旅。因為有明朝大船提供的物質援助和明朝差官林震虩等對其意欲上達倭情并尋求復仇之策的紹介與稱許,魯認的迂道之行不但可以衣食無憂,而且既能脫離孤帆返歸朝鮮的兇險,又可避免成為可疑分子,甚或能在“中華”獲得令名。對此,魯認充滿自信和憧憬:

我能漢語,又能文書,得見地方官,書示吾等來歷根本與倭賊情勢,地方官□必聞于布政司,因護送北京矣。如達北京,則非但壯觀天下,順歸朝鮮,必仰叫天閽,細達日本事情,朝鮮俘民,庶幾刷還,而中外青史,留我芳名。8[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三月十三日,第74頁。

漢字這一在朝鮮被視為兩班特權和身份的文化標志,可以說是魯認迂道中國的敲門磚和不可或缺的交流媒介。藉此,他在日本結交了明人陳屏山、李源澄,并由二人推薦給明朝差官林震虩,順利得到救助而抵達福建。借助嫻熟的漢詩文,魯認與福建的士子、官員多方交流溝通時,通過闡述自己的忠孝之心,贏得了他們的理解與同情,并最終得到萬歷皇帝“爾忠如祥,爾節如武,苦渡鯨波,欲叫天閽,其命貴得緊貴得緊”的詔書和賜馬,9[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4附錄,《催歸原情疏后》,第221頁。兵部隨即派遣員外郎史汝梅護送其至鴨綠江。

在明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中,朝鮮國王即位、王妃及世子冊封等皆需有明朝的詔敕才具合法性。因此,獲得皇帝詔書的魯認猶如得到了庇護傘,使其歸國更多了一份榮耀。如魯認詩曰:“皇恩賴免殊方鬼,賤質還為故國臣。去路拜乘天賜馬,青山萬里首回頻”、10[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謝行人司行人李汝圭》,第189頁?!皫啄晔庥蛉谓箍?,恩詔生還半死軀?!?1[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謝進士徐》,第189頁。歸朝鮮后,宣祖亦下教書曰:“別提魯認,自日本至中華而生還,得全素節,皎然本心,天監所燭?!?2[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4附錄,《東還本朝后》,第221頁。至此,魯認的戰俘身份已無需追究,徹底實現了身份的轉換。

二、魯認與明人的詩文之緣

魯認的中國之行,留下許多詩文,散見其《錦溪日記》及《錦溪集》?!度沼洝分斜4嬲叱斦J詩約30首、呈文8篇之外,又錄明朝秀才黃大晉次魯認詩韻1首,福建右布政徐即登書于兩賢祠書院明道堂壁上文1篇?!跺\溪集》中魯認相關詩文按照體裁散見于各卷,詩作凡50余首,其中紀行詩之外,又有次韻明人贈別詩作19首等;文凡7篇,主要是向福建官員如軍門、布政司布政、監察御史等所上的呈文。1《日記》較《錦溪集》所載呈文為多,有彼此重合者,有此有而彼無者,亦有呈文對象不同者。后者如《日記》四月十四日所寫上軍門呈文,《錦溪集》卷四題作《催歸原情疏》,文字略有更易,成為上皇帝之文,《錦溪集》卷三述及此篇呈文時有小注:“蓋此文先呈軍門,而后自軍門轉達天門者也?!绷?,《錦溪集》卷二收有明人詩21首、文2篇。21首詩中,七言律詩19首,系福建兩賢祠書院秀才倪士和、謝兆申、徐、陳薦夫等及官員金學曾、李汝圭、王毓德等19人贈別魯認之作,魯認后孫編輯《錦溪集》時將其題為《皇明遺韻七言律詩》;絕句2首,系護送魯認至鴨綠江的史汝梅及其父史世用(壬辰倭亂時曾至朝鮮作戰)之作。文2篇,一為陳儀《送魯公識還朝鮮序》,一為徐即登《明道堂木屏風正論》。2明人贈別魯認之作,散見于諸人文集,如謝兆申《謝耳伯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卷二存6首,陳薦夫《水明樓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卷三存2首,徐《鼇峰集》(《續修四庫全書》本)卷一四存2首。其中,謝兆申詩六首不見于《錦溪集》,陳薦夫、徐詩四首皆見于《錦溪集》卷二,然各有一首不署二人名,蓋酬贈之際偶有捉刀,當從明人本集。

盡管魯認是逃亡戰俘,但其朝鮮兩班的身份和深厚的漢文化素養,使得他與明人的相交非常融洽。個人情感上,可謂“隨處文人添眷戀,到頭才子倍交歡”;3[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謝院執事孫昌基》,第188頁。國家情感上,可謂“箕封自是小中華,天下均稱一體家”。4[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謝進士馬欻》,第190頁?!靶∪A”與“中華”在文化上的共通性,使得魯認與明朝士子官員的詩文交流成為可能,以忠孝節義為中心,魯認藉以剖白心志,明人藉以表達理解和同情。

忠孝觀念的訴求集中體現在對官方的呈文之中。迂道中國本是魯認選擇返歸朝鮮的萬全之策,抵達中國后,卻因各種原因被滯于此。為了早日報仇雪恨,實現對君親的忠孝,魯認不斷請求速歸。其文曰:

以君親一念,不忍浪死于異域……萬死隱忍,一息尚存,日夜揣摩者,歸謁吾君,生聚教訓,大舉沼吳。上雪山陵廟社之恥,下洗全家殄滅之痛。5[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4,《再呈徐布政》,第220頁。

哀哀一念,只在趁歸。今冬雨雪之前,亡親白骨收拾,招魂埋葬于先塋之下也。6[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四月十四日呈文,第108頁。

茲以催歸,先叫帝闕,次報故國君父之前,欲圖預備復讎之策也。屬國流亂之臣,回送故國,于禮當然,而于情最憐。7[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四月二十六日呈文,第124頁。

魯認的迫切,不僅是道德和情感的需要,也是一種政治策略,希望得到明朝官方的認可,進而獲得朝鮮政府的寬宥。

節義觀念的表達集中體現在與士人的詩歌酬贈之中。信奉朱子學的魯認不遠萬里從日本逃至福建——朱子的故鄉,在國家危難之際,茍活于世如何獲得明朝理學士子的理解與支持,借詩言志成為一種巧妙的方式?!胺細埫缓凛p,三歲漂流水上萍。天地常綱宜擲死,山河舉目愧余生。身隨萬里皇朝使,路指三韓故國城。自是難忘君父恥,丈夫何必為英聲?!?[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謝閩中兵備都司王繼武》,第189頁。戰爭漩渦中的人們生死無常,士可殺不可辱之類的舍生取義固然壯懷激烈成就令名,但君親依然不能免除蹂躪之苦,若能忍辱偷活于世,尋求良策奇謀拯救家國于水火之中,未嘗不是另一種忠孝節義。因此,忍辱負重的張良、蘇武等成為魯認最佳的榜樣。其詩曰:

瓦全不改蘇卿志,戀國丹忱質鬼神。9[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寫懷示倪進士士和二絕》,第186頁。

魯連忠憤鳴東海,蘇子旌旄掣北濤。10[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謝進士朱天球》,第188頁。

恩深蘇武終歸漢,誓切張良快報韓。1[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謝進士袁敬烈》,第189頁。

魯認寫下這些詩句,無論是真誠的傾訴,還是一種自救的策略,明人都對其報仇雪恨的壯志雄心寄予了贊美和期待,見于《錦溪集》卷二《皇明遺韻》者如:

絕似蘇卿歸漢國,還期范伯沼吳宮。(洪汝讓詩)

還相舊君如范蠡,十年生聚剪夫差。(王毓德詩)

張良引去韓讐重,蘇武生還虜氣摧。(張秀英詩)2[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2,《皇明遺韻》,第192—194頁。

與“小華”朝鮮相比,“中華”之大在于其文化之包容性更強。對于中國士人而言,為了節義舍棄生命固然值得尊敬,九死一生以圖后報亦屬難得。壬辰倭亂之時明廷派大兵支援朝鮮,對明人而言,向中國求助的朝鮮戰俘既非間諜,即屬吾族類,應當加以保護,這是明朝懷柔遠人的自然反映。從社會階層而言,明朝士人階層的多元化背景相比朝鮮兩班的相對純粹化背景,也使他們有著更為融通的思想。當然,從人生哲學而言,與朝鮮純粹以儒學尤其以朱子學立國不同,明朝的官方哲學雖是朱子學,但士人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和哲學背景遠比朝鮮復雜得多。尤其在中晚明時期,王陽明心學及其后學對社會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如王艮即提出“明哲保身”之說,提倡尊身、安身、保身、愛身。因此,對于魯認,明朝的士子官員幾乎一致地體現了理解和同情。魯認歷經磨難,渡萬里瀚海逃至中國,他們對魯認的九死一生嘖嘖稱贊,其中有對生命的珍視,亦是對節義的權變。

魯認與明人的詩歌賡和,出于魯認的主動訴求,明人陳儀稱其“瀕行而更徼余二三友人之言”,又言“此豈其夜郎駭漢,藉中華之緒余以自詡,夫亦孟氏所謂豪杰之士悅周公仲尼之道者也”。3陳儀:《送魯公識還朝鮮序》,載魯認《錦溪集》卷2,第194頁。魯認藉“小華”(所謂“中華之緒余”)以自詡,而陳儀則藉“中華”以自傲,視魯認為《孟子》中自楚而“北學于中國”的陳良。孟子說“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也”,4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卷5下,《滕文公章句上》,阮元??獭妒涀⑹琛繁?,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706頁。魯認像陳良一樣北學周孔之道,正可謂“用夏變夷”。正因為此,魯認不遺余力地在明人之前表現其“小華”的一面,而明人則盡力對其示以寬待,以凸顯“中華”大國的大度優容。朝鮮之為“小華”,不僅是相對明朝而言,還由于鄰國日本的存在。被俘薩摩島時,魯認結識一日本僧人希安,魯認亦用《孟子》之典稱其為“北學而知禮者”,借其口對日本作了一番批判:

日本數百年來,未有干戈,不知師旅,而百官之改替、科目之取才及法令賞罰,與中國無異,自為一樂國矣。五十年前,南蠻海舶滿載炮矢等物漂到日本,日本之人從此力學,皆為妙手,自成戰國之習,而便作禽獸之域。5[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3,《倭窟探情》,第198頁。

本來“與中國無異”,亦有望成為“小華”之國的日本,卻因崇尚武力,而墮落為“禽獸之域”。對于倭寇,魯認確實如前引詩中所言,有著強烈的沼吳雪恥之心,他憑借自己對日本的觀察和從倭僧希安處所借《日本風土記》中探知了許多倭情;6《錦溪集》卷六有《倭俗錄》、《畿內五國》、《東海道十五國》、《東山道八國》、《北陸道七國》、《山陰道八國》、《山陽道八國》、《南海道六國》、《西海道九國》等,涉海道險夷、兵民強弱、田畓結卜、地圖風俗、路程里數等,皆魯認被俘時所獲情報之記錄。即使不能沼滅日本,仍可報仇雪恨,即以對馬島人為間諜,請明朝參與作戰,對其施加壓力;鑒于日本擅長“土壘”之戰,則需揚長避短,誘引日本出動大兵駕海而來,以朝鮮水戰之長才攻彼所短,使其扁舟只卒不復再還。凡此種種,均可見出魯認務實的一面。

三、恪遵《朱子家禮》與魯認的中國觀照

飽受羈旅楚囚之感的魯認,憑借漢詩文素養,客觀上成了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這一交流并非僅止于詩文往來,魯認于深層的文化交流更為用心,而其前提是朝鮮與中國的深厚淵源。魯認多次提到“弊邦雖偏在東藩,自三代時善變于華,故特封箕圣教之以八政,而后衣冠文物、禮樂法度燦然斐矣。秦屬遼東,漢封郡縣,至自晉時各分疆域,自為聲教。然恭修職分,事大以誠,獨居諸侯之首,僭得小中華之名久矣,而與諸夏無異也”之類的話。1[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四月二十六日,第123頁。朝鮮文人普遍引以為傲的“小華”觀念,明人看來頗不以為然,但這卻是魯認觀照中國的精神立足點。也正是通過觀照中國,他發現中國不那么合乎其理想中的“中華”,更增強了其“小華”觀念——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朝鮮王朝在將儒學尤其是朱子學作為官方哲學的同時,以《朱子家禮》(以下簡稱《家禮》)作為行禮之儀,以期厚人倫正風俗,并逐漸將其制度化。朝鮮的兩班不但學習朱子學,而且忠實地踐行朱子學。兩班作為儒家文化的載體,以實踐名教禮法立身。2朝鮮兩班的精神世界、生活文化與朱子學價值體系的關系,可參見潘暢和、何方:《論古代朝鮮的“兩班”及其文化特點》,《東疆學刊》,2010年第3期?!都叶Y》中的冠婚喪祭之禮更是朝鮮兩班謹遵的,魯認正可看作《家禮》的忠實踐行者。

九死一生漂流在外的魯認恪守《家禮》,成為朝鮮禮儀之邦的代表者,由此,魯認及其故國朝鮮令明人感嘆不已。在薩摩島期間,魯認私意揣測家親遇難,即以喪禮處之。抵達漳州時,對孫把總的盛情款待,魯認決意推辭:“我國凡人一遵朱晦庵《家禮》。而況喪制三年,自天子至于庶民,無貴賤一也。我雖流離顛沛之際,何敢自毀于一刻?”3[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三月二十九日,第86頁。對此,孫把總贊嘆不已,以白衣白冠相贈。而魯認的衣冠引來了不少福建士子的好奇與同情,亦引起了他們的從權保身以全生還忠孝之勸,魯認堅持認為不可毀禮以遵夷狄之風。至此,魯認已從己身守禮上升到了禮儀文獻之邦的民族與文化高度,這使明朝士子不由得不感嘆朝鮮的守法知禮。

當然,魯認對本國禮儀的宣揚也遇到了質疑者。曾有秀才持《大明一統志》展示“朝鮮記”所載云:“朝鮮人,父母死則壑葬、水葬、瓦葬。而崇佛喜巫,戶外脫屨,常坐地上。白晝市井男女攜手并行,善淫使酒?!?[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三日,第144頁。對此,魯認更加詳細列舉朝鮮與中國自秦漢至元明之淵源關系,并特舉喪禮以辯白:

雖奴賤之人,父母之喪,非獨不用酒肉,至于居廬哭泣,啜粥三年,柴毀自盡者亦有之?;驀L糞斷指,流血入口,復甦父母,而旌表門閭者,比比有之。家夫死則終身守節齊衰,矢死不他,三綱五倫,禮義廉恥,可軼于三代之上,故得稱“小中華”之名素矣。5[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三日,第146頁。

總之,朝鮮實乃“小中華”,絕無違禮之俗。對明人的似信非信,魯認以《家禮》喪禮細節書示,且現身說法:“其則不遠,鄙雖以流離顛沛之際,尚不失喪禮,況平居無事之人乎?”6[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三日,第146頁。的確,魯認的示范作用,使明人對朝鮮的喪禮及衣冠文物、禮樂法度稱贊不已。而魯認并未止步于此,尚欲奏改《大明一統志》為朝鮮辯誣:“不佞當回國之日,特達朝廷,然后因轉報天朝,必欲改正一統之志也?!?[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三日,第146—147頁。其實,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朝詔使董越、王敞出使朝鮮之際,朝鮮遠接使許琮即向董越提出《大明一統志》記載朝鮮風俗有誤,請予改正。董越亦曾要求許氏錄示朝鮮之淳美風俗,答應在撰修實錄時奏達朝廷并改正。8見《成宗實錄》,成宗十九年三月己巳,《朝鮮王朝實錄》第11冊,??: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1958年。其后董越《朝鮮賦》中于此已有所更正,但或許拘于《朝鮮賦》未能廣泛流傳,明人對朝鮮風俗之認識仍限于《大明一統志》。魯認對董越《朝鮮賦》更正朝鮮風俗之事蓋亦不甚明了,不過,他義正詞嚴要為朝鮮辯誣的態度已足以令明人側目相視。

在極力宣揚本國喪禮儀俗的同時,魯認也以《家禮》來衡觀中國,比照之下,中國對《家禮》的踐行顯然不如朝鮮。魯認曾觀摩一戶儒家喪禮,認為其喪服、喪禮布置等乃純用《家禮》,但對其銘旌之寫法“顯考行年七十三歲李公之柩”有異議,對喪主與客以蔬菜相對而食,更認為是大違于《家禮》?!都叶Y》卷四“乃易服不食”下注云:“諸子三日不食,期九月之喪三不食,五月三月之喪再不食,親戚鄰里為糜粥以食之,尊長強之,少食可也?!?朱熹:《家禮》卷4,《喪禮》,《中華再造善本(唐宋編)》經部第4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傲戩骸毕伦⒃疲骸皶唬耗彻倌彻?。無官即隨其生時所稱?!?朱熹:《家禮》卷4,《喪禮》,《中華再造善本(唐宋編)》經部第40冊。以此觀之,魯認的異議確乎正常。不過,明朝士子對此并不甚在意,并解釋云:“(《家禮》)大江之南則或純用而或不同,江北則純不用之,蓋陸學亂之矣?!?[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六月二十日,第195頁。由于陸王心學的影響,明人對《家禮》或部分不遵,或完全不遵,即便實施《家禮》,還要參考其他官私儀注、政典等。4參見王志躍:《推崇與抵制:明代不遵循<朱子家禮>現象之探研》,《求是學刊》,2013年第5期。但對恪遵《家禮》的魯認而言,朱子之故鄉對朱子之禮尚且如此,由此給魯認帶來的不平之感或可想見。也正因此,明朝士子對朝鮮的“小華”之名更是由衷贊嘆:“信貴國文獻天下素知,然守法知禮,豈意此極!晦庵《家禮》,中國雖不盡用,而大江之南則(大江,乃黃河也)用之者頗多。貴國則至于奴賤皆用云,蓋箕子之遺教也?!?[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三日,第147頁。部分明人認為,“小華”朝鮮在守法知禮層面上,比真正的“中華”甚至更勝一籌。

四、魯認初觸“止修”學說及其認知

如果說在禮俗層面魯認所目睹之“中華”與朱子之本義有違,在學術層面,魯認所接觸福建學者的“止修”學說則近于朱子之學。從信奉朱子學的朝鮮的立場來看,二國之學風只是大同而小異了。由于地域的緣故,在陽明學風靡于世之時,福建還保留著比較濃郁的朱子學傳統。相比而言,出使京師的朝鮮使臣,便要經常遭遇朱子學與陽明學的沖突了,譬如學宗李滉的許篈,在萬歷二年(1574年)出使中國時,即對陽明學盛行于中國憂心忡忡,斥之為邪說橫流,認為是彝倫滅絕、國家淪亡之兆,他對“中華”的批判也由此而生。6參見[日]夫馬進著,伍躍譯:《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第一部第一章《萬歷二年朝鮮使節對“中華”國的批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壬辰倭亂爆發之次年(1593年),明朝經略宋應昌赴朝鮮,軍務之暇與朝鮮柳夢寅、黃慎、李廷龜講論《大學》,作《大學講語》,猶可見程朱、陸王間不同學風的交鋒。7《大學講語》存李廷龜《月沙集》卷十九、卷二十。

魯認在福建期間,恰逢徐即登任右布政且提督學政,徐氏不遺余力地傳播宣講其師李材的“止修”學說,師從其說者眾多。8參見劉勇:《中晚明士人的講學活動與學派建構——以李材(1529—1607)為中心的研究》第七章第二節《謹守師傳:徐即登的講學與督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李材之學,本出于王陽明,但又有意立異,標舉《大學》中“止修”二字,自認為其學上接孔圣,實則又回到朱子而已,其論多不出程朱之藩籬?!睹魅鍖W案》論李材之學曰:“以止為存養,修為省察,不過換一名目,與宋儒大段無異,反多一張皇耳?!?黃宗羲:《明儒學案》卷31,《止修學案·中丞李見羅先生材》,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668頁。黃宗羲的批評可謂一語破的。不過明末的學林生態使得這種“多一張皇”的現象司空見慣。徐即登作為李材的弟子,又在朱子故鄉任職,宣揚“止修”之學,自當會有不少支持者。魯認的到來,令徐即登有意讓魯氏傳播“止修”之學到朝鮮去,或者也是考慮到朝鮮是個理學發達的文獻之邦。魯認致書徐即登傾訴急于返歸之情,令徐氏心生憐惻,遣家人送《閩中答問》八卷、銀子二兩。魯認回復謝文,將徐氏贈書視為開來學于萬世的達德大道:

金囊而書閱,則皆是相國窮源洙泗,討論義理,發明乎前古未發明至精至密之蘊奧??追蜃酉鄠髦剐拗畬W,復明乎此……相國側念弊邦兵燹之余,稀圣賢經傳,恐吾道之殘弛,因使認抱歸,而求之得有其師之樂,又布諸國后覺小子者也。10[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一日,第138頁。

或許由于魯認對《閩中答問》中“止修”的認同,且樂意擔當傳播“止修”之學到朝鮮的使命,徐氏吩咐魯認留福州兩賢祠書院參講。在兩賢祠書院講學的是倪士和,他原本為武夷山紫陽書院講學大宗師,后追隨徐即登來到福州。魯認初入兩賢祠書院,倪士和即鼓吹其學云:“孔門三千,登杏壇親炙圣德。然若未透止修之學,則是徒登杏壇已而?!?[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二日,第143頁。何謂“止修”?倪士和的解釋是“止于至善者,修身為本之命脈也;修身為本者,止于至善之竅門也?!?[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四日,第147頁。魯認對此虛心接受:“已聞止修之學,怳然如親見孔夫子之門墻?!?[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五日,第150頁。十余日后,李材的另一門人——行人司行人李汝圭頒詔至福建,徐即登在兩賢祠書院組織了一次講學大會,魯認參與其中,仍以“止修”二字互相質對切磋。其間,倪士和云:“魯先生熟讀《全閩答問》,付之梓人,傳頒聯朋講學,則朝鮮人人向學,民皆孝悌忠信,尊其君親其長,此所謂好謀而成者,故天時地利不如人和?!?[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二十六日,第167—168頁?!度}答問》即徐即登所贈《閩中答問》。倪士和明確道出徐即登贈書的用意,正可看出他們以“中華”自居的心理。

魯認或許沒有將此書在朝鮮刊刻,除了魯認本集和《日記》之外,現存韓國文獻中,亦未能發現關于《閩中答問》的更多信息。這并不能說明魯認不重視“止修”之學,在兩賢祠書院的兩個月間,魯認對于講學的參與還是非常積極的,但對“止修”之學魯認是否能夠全然接受則未可知。從他的提問和辯難來看,“止修”學說與魯認所理解的朱子學,至少有兩處不同。其一,初學下工夫處不同。魯認詢問“初學緊切下工夫處,則先入《小學》乎?《大學》乎”,5[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二日,第143頁。對于徐即登倡明道學之旨,倪士和這樣闡述:“吾儒只宗孔圣,而孔圣之學,只在《大學》經一章。蓋《大學》之道,論主意則只是止于至善,論工夫則卻是教以修身為本?!?[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十四日,第147頁。相較而言,朝鮮士人學習理學則是自朱熹《小學》入門,《大學》則在其次。朱子學在朝鮮王朝具有絕對的思想權威,朱熹刪定的《小學》,在朝鮮初期即被作為科舉考講之書,是官方指定的鄉學教材,也是王室教育的啟蒙書籍,可謂家傳戶誦,在士人修身齊家和國家化民成俗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退溪李滉、栗谷李珥在教授門生之時,皆以《小學》為首。魯認之問,正因為他看到明朝和朝鮮在學習次第上的差異。其二,對經濟之功的認識不同。倪士和與魯認有筆談云:“足下識見高明,景慕晦庵,庶免泣歧之嘆。然止修之學,今始醫聾,必沉潛細究,惺惺于戒謹操檢,然后八條之功自有歸宿之所,而腔子?;罨钣谌诵灾V,施之萬事,無處不活。此所謂所操者約而所及者廣。吾儒經濟之功,亦在于此?!?[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六月三日,第177頁。此論引起了魯認的辯難。相對于朱熹概括的“三綱”、“八目”的內圣外王之道,“止修”之學只是以修身為目的,修身即經濟之功,而于外在事功似不甚著意。但在魯認看來,諸葛亮、狄仁杰、司馬光之所為方可視為經濟之功,尚且因諸人“區區乎討賊,汲汲乎反正,眷眷乎革弊”而未能大成,孔子則是“非但未能經濟,尚蒙盜蹠之垢”,濂洛關閩等宋儒則是“懷道抱德之士,未遇其時,而一未試經綸大手”。8[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六月三日,第178頁。魯認認為或因王風委草世道日卑,故上自孔子下至宋儒皆未實現經濟之功,而未能使天下之民皆被至治之澤。倪氏則認為若以長遠眼光視之,則孔子與宋儒之經濟,實天下萬世之經濟,不可以一時窮達論之。二人的分歧,魯認視之為“常道”與“變道”之別。魯認重事功、崇權變,既有其性格上的因素,也與其所面臨的國家危難有關,這種認識與其意欲在明朝上達倭情以求報仇雪恨之策是一致的。

總體而言,魯認對“止修”之學是在朱子學的范圍內來認知的。魯認抄錄徐即登題書院屏風文一篇,于其后論曰:“蓋此文,排斥陸象山、王陽明學術之誤,而倡明孔、曾傳受經一章蘊奧之旨,與見羅李先生倡和一世,天下歸宗焉?!?[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三十日,第172頁。見羅即李材之號,朝鮮朱子學與李材的“止修”學說在排斥陸王之學上是一致的。10許筠《惺所覆瓿稿》卷十八《漕官紀行》言及魯認在福建事有云:“認以最崇考亭為言,即登乃攻陸王者,喜甚,悉以其書付之,待之如賓?!保ㄒ姟队坝它c韓國文集叢刊》第74冊,??:景仁文化社,1991年,第286頁。)這或許是朝鮮人認為的魯認被贈書及入兩賢祠書院參講的主要原因?!爸剐蕖睂W說來源于《大學》,但李材意欲與朱子學、陽明學有所區別而另立新說的用意,尤其是其出自陽明學,由此形成的與陽明學微妙而復雜的關系,蓋是魯認無從知曉的。但正是“止修”之學意欲開宗立派的傳播講學活動和爭取更多信眾的用心,使魯認成為徐即登等人借以向朝鮮傳播“止修”之學的角色。朝鮮柳成龍《西厓集》記魯認回國時:“諸生各為歌詩以贈之,且云:‘聞朝鮮以為中原尚陸子,實不然。陸學間有尚者,如此處,專崇晦庵之學,須以所見歸語朝鮮’云?!?[朝鮮王朝]柳成龍:《西厓集》卷16,《雜著·魯認》,《影印標點韓國文集叢刊》第52冊,??:景仁文化社,1990年,第326頁。李瀷《星湖僿說》卷九引柳氏所載,且有論斷:“后認還國傳此事。以此數條推之,陸王之學,中國亦不甚盛。其所尊尚者,即間有之耳,何足為懷襄天下之慮耶?”2[朝鮮王朝]李瀷:《星湖僿說》卷9,《人事門·王陽明》,引文據韓國古典綜合數據庫 http://db.itkc.or.kr。以魯認《日記》及其與倪士和、謝兆申等人關于“止修”的討論來看,福建“專崇晦庵之學”雖有些言過其實,但這些正是朝鮮士人愿意看到的。在他們看來,朱子學與陽明學的對立,甚至可以視為“中華”與夷狄的分野。因此,對于魯認傳至朝鮮的福建學者的“止修”之學,他們在內容上將其放大為朱子學,又在范圍上將其放大為整個中國,所謂“中原尚陸子,實不然”、“陸王之學,中國亦不甚盛”,都是通過調整焦距,在有意無意地誤讀“中華”之中,確立其“小華”之國的文化認同。

五、排斥與包容:魯認與明人對佛教的態度

朝鮮朱子學的中心地位是在與佛教的斗爭中逐漸確立起來的。高麗時期以佛教為國教,佛教及僧侶地位甚高,而朝鮮王朝自立國之初即采取崇儒排佛政策,至明宗朝佛教基本遁入深山,學者稱之為“山僧佛教”。魯認對佛教持嚴厲排斥的態度,與明人對佛教的包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魯認對明朝士人官員的包容佛教甚為不滿,但明人則認為接納佛教無傷于儒家之道。魯認曾親眼目睹楊坐營的敬待僧侶之禮,心中的疑惑使他直言不諱:“雖素相善,若非道僧,不過惑誣之輩。堂堂大丈夫,必困辱而奴之者也,何必待之以禮乎?”3[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四日,第130頁。在魯認看來,僧人中只有遁世服食修行不問世事的道僧或可善為相處,其他之輩則容易蠱惑人心。這種認識正是基于朝鮮對佛教的嚴厲打擊而形成的。朝鮮對僧侶的待遇,魯認曾有描述:或隱藏山谷開寺講經,或服食面壁觀心,無論道僧、教宗法主還是俗僧,絕無恣行城市,更不可能像明朝僧侶那樣可以“著足衙門,對椅相坐”,并且若遇兩班,這些“僧徒恐懼伏地,而暫或不恭,則使奴仆結縛,捆打終日”,4[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四日,第131頁。而對于讀書于佛寺之士子,僧徒皆敬畏相待,朝夕盡心供給。顯然,僧侶地位極為低下。由魯認所舉朝鮮僧寶祐因迷惑畿民被儒林上書言其罪過,充軍濟州島,后被杖斃之事,更可看出朝鮮王廷對佛教僧徒的嚴懲不貸。正由于朝鮮儒學對佛教不遺余力的打擊,“是以吾道堂堂,異端寥寥矣”。

5[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四日,第131頁。

處于海東一隅的朝鮮,尚能使“吾道”光大,“異端”隱遁,而明朝士人卻對佛教極為包容,甚或是縱恣。因此,魯認極為震驚,不免有些憤慨:“(朝鮮)億萬蒼生,只游于名教五倫中矣。夫何中國,以圣人之淵藪,禮義之根本,異端之著至此。而寺塔崢嶸于城市,而緇衣橫行于各衙耶?”6[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四日,第131—132頁。面對魯認的質問,楊坐營淡然應對:“自梁武而后,弊痼已久。宋賢諸儒及我朝碩儒,雖極嚴治排斥,但風俗忠厚,只以虛文應接而已,豈可尊信那輩耶?且那輩雖有,何傷吾道哉?貴國之風若然,儒釋懸殊嚴明,文獻之稱,果有所自來矣?!?[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五月四日,第132頁。魯認的質問是對“中華”的質問,他以名教、五倫、圣人、禮儀指斥中國異端橫行;楊坐營的回答既是對“中華”何以如此的辯白,也是對“小華”朝鮮的恭維。確實,在許多明朝人看來,佛教與儒學并非勢不兩立,而明朝佛教的世俗化、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趨勢,更是魯認無法想象和接受的。

雖然魯認似乎對潛心修行的道僧有所包容,但當他真正面對道僧之時,仍是充滿挑戰地對其坐定提出質疑。福州烏石山一位服食松藥入定36年的老僧高坐榻上,對其一行視而不見,默無一言,此舉與朝鮮僧侶相遇士林的卑躬屈膝截然不同,激起了魯認的不滿。他對老僧的入定提出質疑:“以入定觀之,則分明面壁,未知道師已觀心體乎?但定榻宜離市井,繁華滿目,鼓角盈耳,恐非雪山少林之靜也?!?[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六月十日,第186—187頁。道師的“若一大觀,則雖萬物交前,豈累我心哉”之答,2[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六月十日,第187頁。并未讓魯認信服,而是以老僧對秀才等人的來訪視而不見再次發難,列舉慧遠遠送陶淵明過虎溪之事,質問道師的堅坐不動與視而不見:“果若大觀,則雖日應千萬人,豈累方寸?”3[朝鮮王朝]魯認:《錦溪日記》六月十日,第187頁。其實,道師的淡定與漠然,并非僅僅對魯認與秀才等一行,即使軍門、布政以下各衙諸相亦是如此,這正是明朝佛教的社會地位與朝鮮甚為不同的一種自然反映。

六、余論

面對國仇家恨及自身的被俘,魯認表現出了極強的積極用世精神。這從他主動選擇迂道中國,以及在福建期間與中國士子官員多方交流可以得到證實。魯認于萬歷二十七年十二月歸至朝鮮,并向朝鮮宣祖上書啟十條,內容涉及講和假使、明朝軍情、倭情等。4參見《宣祖實錄》,宣祖三十二年十二月庚子。幾年后,曾于萬歷十年(1582年)中進士的魯認又登武科,參與嶺南唐浦對倭作戰并取得勝利,魯認的忍辱偷生報仇雪恨之志總算實現?;蛟S由于魯認得到了萬歷皇帝的詔書,亦得到了宣祖的教書,返歸朝鮮的魯認沒有姜沆那種動輒得咎的恐懼,亦沒有杜門謝罪,或者仕途蹭蹬;相反,他仍然積極進取,并最終官至三品黃海水使。他在黃海水使任上時,寄姜沆詩有云:“十年憔悴未揚眉,獎激誰期得若斯?;拭魇⒌峦品?,幸奉君親宛昔時?!?[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1,《贈姜佐郎》,第187頁。返歸10年后,魯認對自己如今的位置感到欣慰,他也非常清楚迂道中國給他帶來的潛在保護。

魯認以戰俘身份從日本逃至中國,而后由中國返回朝鮮,其經歷是傳奇的。雖非官方使臣,但魯認與中國官員多有詩文酬贈,而入兩賢祠書院留館參講,使他與中國士子在中朝文化的諸多方面有了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交流,因此可以說他的中國之行兼具官方與民間的雙重性質,從而使其《日記》及紀行詩文,無論與多屬官方性質的“朝天錄”抑或是民間性質的《漂海錄》相比,都是極為獨特的存在。魯認的中國之行本出偶然,不可能如其他使臣作“朝天錄”多有前人記錄可供參考,其《日記》乃是通過親眼目睹或與中國士子官員交流獲得的更為真實的記錄。而其行走路線貫穿中國南北,在其記錄中可以看到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一地之風土人情和學術文化,這在有明一代曾經到過中國且有文字記錄的朝鮮人中,實屬罕見。

自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七月豐臣秀吉暴死之后,由于日本內部的奪權之爭非常激烈,對朝鮮的戰爭也在不了了之中結束。但由于日本之前曾在丁酉年(1597年)再次發動戰爭,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與反復之態,使當時的人們對戰爭形勢無法預測,即使豐臣秀吉已經死亡,他們也在時刻準備著。魯認迂道中國,并向明朝呈上倭情形勢,期間與徐即登等探討對日作戰,與福建士子交流戰況,正說明了這一點。

在朝鮮后期尊周思明的背景下,魯認中國之行的意義愈加凸顯。如吳翰源《錦溪集序》云:“游于閩之庠,睹朱夫子遺風,講明吾東學問,以合乎三代之典則,于是閩人灑然起敬,發周禮在魯之嘆。陳辭帝廷,乞早東歸,圣天子褒之以文山之忠、北海之節。公惟生長東國,習熟教化,故卒能秉國之光,宣于四方,耀于上都。此行雖公不幸,實國之大榮也?!?[朝鮮王朝]吳瀚源:《錦溪集序》,載[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第180頁。所謂“周禮在魯”,正是朝鮮士人藉以自傲的“小華”意識。魯認的后孫們努力為其先祖博取朝廷的褒顯之典,如請求為其建祠,全羅道羅州鄉校、禮曹等皆有上書,高宗時領議政洪淳穆亦為其請言。2參見[朝鮮王朝]魯認:《錦溪集》卷7,《請建祠上言》、《全羅道疏會發文》,第241—243頁、第244—245頁;《承政院日記》,高宗二十年五月八日,??:國史編纂委員會,1977年。最終,魯認以忠節卓異被追贈為二品兵曹判書,3《承政院日記》,高宗二十年五月十四日。這使魯認成就了令名,其中國之行終于被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魯認與明人的文化交流,亦引發了朝鮮文人對明朝的別樣情懷。如田愚曰:“是帖也,即武夷諸儒贈公東歸詩及序也。公之后昆,持以示余。愛玩累日,怳若汛掃腥羶之氣,而復見冠帶之人。于是乎彌切風泉之感,為之太息而識其后?!?[朝鮮王朝]田愚:《艮齋集》前編續卷5,《跋皇明遺韻》,《影印標點韓國文集叢刊》第333冊,??:景仁文化社,2004年,第488頁。任憲晦亦曰:“生于東表,限以鰈域者,乃得與中華文獻之士,際接而周旋如此。此可謂稀有之快事也……嗚呼!此等文字之不復渡鴨江,今已二百余年矣。天運循環,無往不復,抑或有其日乎?”5[朝鮮王朝]任憲晦:《鼓山集》卷9,《皇明遺韻跋》,《影印標點韓國文集叢刊》第314冊,??:景仁文化社,2003年,第228頁。時移世易,二百余年之后,“中華”已滿是“腥羶之氣”,而朝鮮的“小華”意識則愈來愈強,這段中朝交流的歷史記憶,在明清易代后令朝鮮文人感嘆唏噓不已。

[作者杜慧月(1979年—),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講師,河南,焦作,454000]

(責任編輯:劉波)

10.16758/j.cnki.1004-9371.2016.03.010

*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明清東亞漢文紀行文學中他國形象認知比較研究”(項目批號:15AZW006)階段性成果。

2016年1月11日]

猜你喜歡
小華王朝日記
遇見小華媽媽
兩漢王朝對匈奴的戰爭訴求
養心殿,帶你走進大清王朝的興衰沉浮
成長日記
里約日記
成長日記
成長日記
楊貴妃 王朝的女人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夢回大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