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對中學生早戀問題上的介入

2016-10-21 19:52聶梓芮
華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早戀社會工作

【摘 要】初中生正值青春年華,剛度過小學階段,生活、學習方式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生理和心理也發生了變化。不管男生、女生對異性的好奇心理也逐漸增長,性懵懂、性萌芽的初發讓很多中學生早戀現象頻發,如洪水猛獸般在學校中蔓延,這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生長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學校工作的經驗以及所學習的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淺談社會工作在中學生早戀問題上的介入,以期望改善中學生早戀現象,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社會工作;危機介入模式;早戀

一、中學生早戀現象的現狀和危害分析

(一)以H市J學校為例,分析中學生早戀現象的現狀。筆者在學習階段,與班上幾位同學組成了青少年二組,參與調研H市J學校中學生早戀問題,根據訪談法、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得到的數據顯示,35%的學生選擇早戀的原因是“情感需求”,在家庭中特殊的家庭結構和家庭交往方式使得部分學生缺少關愛,性意識的萌芽在同輩異性群體中找到了關注點;45%的學生選擇早戀是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看著身邊同學談戀愛,自己學業上的壓力和家庭的不如意都會轉移到“男朋友”、“女朋友”身上來,尋找歸屬感,這也反映著中學生對自我意識的判斷還不是很成熟;此外,剩余一小部分的學生將早戀的目標定位在“尋找終身伴侶”,單調枯燥且沒有奮斗目標的生活也是部分學生產生早戀心理的重要原因。從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早戀的學生并沒有將結婚最為目標,因此對于初中生早戀現象的對策研究還是很有必要和具有重大意義的。

(二)中學生早戀現象的危害分析。筆者根據青少年二組在調研過程中的觀察與總結,以及組員之間相互討論交流的結果,從社會大眾對青少年發展期望和發展構想上考慮,總結出中學生早戀現象的危害如下:(1)不能協調好早戀和學習的關系,學習成績不穩定。中學生課業負擔較重,學科難度大且學科種數多,由于心理還不夠成熟,難以平衡好精力和時間,情緒具有易變性、不穩定性,大大分散了注意力。據老師表示,早戀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錯誤較多,考試成績不理想,有的甚至出現厭學的現象,成績每況愈下。(2)注意力不集中,個人每天精神狀態差異巨大。因為中學生還不夠成熟、人生閱歷較淺,因此中學生很難從容面對一份感情,在日常相處中往往成年人看來的小事對中學生的心理影響就很大。早戀的學生尤其難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心理不成熟,遇到開心的事情會異常興奮,轉牛角尖的時候會抑郁苦悶,每天精神狀態反差太大。(3)容易產生過激行為。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期,尤其是男孩子,在戀愛時候容易沖動,做事情容易沖動和莽撞,一言不合九容易發生過激行為。

二、社會工作理論分析初中生早戀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于 1943 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馬斯洛理論把需求由低到高排列為:生理、安全、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青少年的親密關系首先是在同性同伴中發展起來的,后來才逐漸發展為異性之間的親密關系。青少年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從青少年前期的同性親密關系向青少年晚期的異性親密關系的轉變。

(二)逆抗力理論,反抗權威,獲得成人感。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體上成熟的變化使得他們想要盡快擺脫童年,以一種全新的社會角色來獲得全新的社會評價體驗不同的人生意義。受身體發育及性成熟的影響,青少年在為人處事及表達情緒情感時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趨向成熟、穩重,想要自己拿主意,反抗父母的一教式言論,以便獲得成人感。據分析,除了主觀因素外,社會上不良性教育的傳播、家庭教育方式的呆板固執以及學校在青少年性教育上的缺失也是原因之一。

三、社會工作介入初中生早戀問題研究

(一)介入社會工作個體。鏈接服務對象個體,從H市J學校三個年級的典型中學生早戀學生入手,開展個案訪談、小組活動,以滿足中學生的情感需求、培養正確的感情觀、戀愛觀為目的,發掘可利用的資源,與服務對象的父母、老師聯系,多方面開展服務。

(二)介入家庭成長環境。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產生早戀問題的中學生有一部分原因都是家庭成長環境的影響,家長們沒有做好正確的疏導,未及時注重孩子們的情感需求。社會工作者要協助家長們認識到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管是不科學且不合理的,樹立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教育理念,改變固有的“家長式”嚴厲教育格局。對于親子關系不太好的家庭,社工要從多方面進行疏導,有必要時候開展情景對話,組織小組活動,促進父母與子女之間敞開心扉的交流,以期望形成正確的交流方式。

(三)介入學校教育環境。學校教育的不合理也是初中生產生早戀問題的一個方面,社工與學校聯系,通過調查研究學校監管方式的不當,與其溝通,倡導充分理解,從學生角度為學生著想。同時,學校社會工作的不健全、學校心理健康部門工作的不全面也是一個原因。社工可以走進課堂,開展小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的同時,教會他們學會正確處理與異性的關系,收獲真正的友誼。

(四)介入社區和社會環境。筆者根據在H市某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實習經驗,社區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發展疏漏地方的一個重要補充,良好的社區運作、及時的社區活動和社工的疏導可以幫助社會減輕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壓力。針對初中生早戀問題,可以與社區對接,鏈接社區資源,開展社區活動,利用社區、社會家庭的幫助,發展初中生的社會作用,增加其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結語

初中生早戀問題一直都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社會工作的介入還處于探索與開始階段,生態系統理論、優勢視角理論等都可以提供很好的理論視角,筆者根據自己在社工機構的實習經驗,以及從事教師的職業便利,為預防和改善早戀問題的研究做自己的綿薄之力,相信在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之下,這一問題的解決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韓玥.優勢視角下針對青少年“早戀”行為的探究與引導[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2.

[2] 郭建立,紀福新.怎樣對待中學生出現的早戀現象[J].科學教育研究,2007(02).

作者簡介:聶梓芮(1992.05- ),女,安徽蚌埠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方向:兒童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早戀社會工作
淺談幾種早戀類型的疏導方法
青春發育期提前的影響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小學生性教育現狀分析研究
星女郎林允獨家專訪選秀招黑緋聞一一回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