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加強黨的領導

2016-10-21 21:11羅雪梅
華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憲法

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一、發展社會主義法治離不開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的首要原則,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決定的,是由憲法和人民賦予黨的領導地位決定的,也是從我國歷史經驗和現實要求中得來的。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決定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離開了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二)憲法和人民賦予黨的特殊地位決定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領導核心,而這種領導核心地位是我國人民賦予的,是憲法明確規定的。一方面,我國各級領導干部都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代表著人民的意志和要求,通過選舉任命黨推薦的干部作為國家機構的領導者,從而確定了黨領導國家事務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我國《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就根本上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三)歷史經驗和現實要求告訴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從1978年寥寥幾部法律到2014年3月的242部法律;從法律意識淡薄到要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從人治多于法治到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的轉變,充分說明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堅持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中國將成為現實。當前,社會轉型進入深水區,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顯,而法治建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必須始終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面有序推進依法治國。

二、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是內在一致的

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互相離不開,兩者是一致的、內在統一的。習總書記談到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關系時強調,“對這一點,要理直氣壯講、大張旗鼓講。要向干部群眾講清楚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視聽”。那些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對立起來、割裂開來的看法是不正確的。

(一)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性質是一致的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法治作為一種社會治理工具,必定與特定的社會制度相聯系。在我國,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性質,就是工人階級用來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憲法強調,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決定了法治在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也是我國法治建設的旗幟,必須始終堅持。

(二)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的任務是一致的

黨章規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憲法也明確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兩者都以國家的繁榮富強、社會的安定發展、人民的幸福生活為己任,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的目的是一致的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習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繼承這種真心實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優良傳統,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指引、評價和檢驗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法是階級統治的工具,社會主義法治就是要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維護人民合法利益,兩者都直指為民謀福祉的根本目的。

三、堅定不移在依法治國中加強黨的領導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加強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就要抓好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四個方面。

(一)黨領導立法

這是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基本前提和法治基礎。黨領導立法,就要保證立法工作的正確方向,使立法工作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保證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通過廣泛征求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使黨的主張始終與人民意志、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并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要不斷完善法律體系,通過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機制,完善法律體制,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完善黨內法規制度等措施,編織一張完善的法律網,實現有法可依。

(二)黨保證執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秉h保證執法,就要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通過增強憲法與法律至上、執政為民的理念,加強法治知識學習,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法律思維能力、法律判斷能力和法律運用能力;要深化行政體制和執法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確保黨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要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加強責任追究,推動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確保國家法律法規和各項方針政策得到有效執行。

(三)黨支持司法

就是要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權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大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機制;要樹立黨政機關依法帶頭執行司法機關判決的意識,切實糾正各類違法干預司法機關辦案的行為;要以公正執法為核心,以專業化建設為方向,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素質高、職業道德素質高的“兩院”隊伍;要加強和規范對司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讓司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四)黨帶頭守法

這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黨帶頭守法,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就要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以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樹立守法表率;就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從制度層面促進黨做守法的先行者。

總之,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兩者是內在一致的,要毫不動搖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

作者簡介:羅雪梅,贛州市委黨校馬基教研室,助教。

猜你喜歡
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憲法
公司成長的“法治之鑰”
科技看百年
道縣:學校憲法宣傳教育全覆蓋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報》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推進憲法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四部憲法
法治中國是實現中國夢的推動力量
兩會布局 依法治國
朱景文: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
張榮臣:黨的領導是最根本的保證
憲法解釋機制專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