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區農業面對WTO的思考

2016-10-21 11:07李榮友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關鍵詞:生產力市場經濟畜牧業

李榮友

[摘 要] 在我國加入WTO后,各項經濟均有了飛速發展。這一背景下,作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者,更要以當地農業發展為主要工作目標。本文主要分析了WTO背景下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研究了發展農業的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市場經濟 WTO 生產力 畜牧業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046-01

今年我國正式通過13年的艱苦談判,終于加入世貿組織(WTO),我作為一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者,以我區(鎮)農業現狀為基礎,面對我國經濟整體融入世界經濟的強大洪流之中,我們該怎么辦?在這里我作為一個基層探索者,從農業宏觀角度出發,以自己思考觀察,提出對我區今后農業的發展在思路上有一點啟示,讓今后的事實和歷史來檢驗。

1 我對WTO的認識

1.1 WTO的社會基礎

WTO建立在股份制經濟基礎占主體之上的一種貿易組織。理由:①當今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基礎絕大部分是以股份制經濟占主流;②當今世界東德與西德統一融合,南北韓鮮貧富差別,蘇聯共和國社會主義公有制解體,東歐以公有制為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變更,中國香港.澳門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這些鮮活歷史事實證明股份制這一些制度在當今社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間。

1.2 WTO發展經濟基礎

"市場經濟"。不管你姓什么,國家經濟發展基礎,國家控制管理經濟發展手段是"市場經濟"。①從中國申請入關,13年談判歷程可以看到:由計劃經濟過度到有計劃商品經濟,由商品經濟過度到市場經濟這三步曲的發展,最終入世成功;②"市場經濟"這種管理國家經濟是當今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先進技術。

1.3 WTO健康發展有兩個推動力

①追求利潤;②市場競爭。是地區間貿易爭端,貿易仲載,制定貿易規則一切經濟活動的動力源泉,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和自身安全;市場競爭是WYO促進發展的又一個動力源,資本在國際間.地區間.行業間流動;"競爭"是推動力,沒有相互比較,市場缺乏活力,只有公平競爭,加強管理,學習先進技術,降低成本,才能獲得 更多利潤空間。

1.4 WTO運轉遵循法則

"國際慣例"."優勝劣汰"。自從我國今年正式成為世貿成員,各級政府都在清理法律法規,把我國與國際慣例相抵觸條款都取消棄止,就是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

1.5 WTO是國家(地區)間發展經濟貿易組織,是把本國(本地區)經濟發展融入世界經濟發展之中,利用國內國際市場.資源,參與世界經濟的合理.公正.有序分工(13年談判是歷證),達到目的有兩個:"發展生產力,國力強大,人民富裕",不管你是一個什么樣的政黨領導管理國家(地區),不管你采用何種制度,是我們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是衡量一切工作準繩,縱觀當今世界發展史將是一面鏡子,任何背道而馳的作為,都是徒勞的。

2 對我區農業認識

2.1 傳統農業仍然是主流

2.2 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發展初見端倪,路子還在探索中,其具體體現在:①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產值占比例比較大。②特興羅莎米.石洞花博園.羅漢蛋.金龍稻魚.胡市龍眼.隆納路甜橙示范園等項目的實施,其特征是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商品在市場經濟中缺乏競爭力,利潤空間小,商品輻射半徑小。

3 存在問題

3.1 農業產業結構點子多,但檔次低,面寬,效益差,前瞻性差,以胡市鎮為例:李亞林種鴨場,潘立富種豬場,田代華的荔枝園,結果是名聲大,負債累累,自行關門走人,這些都是近幾年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深刻教訓。

3.2 政府過分干預,結果得不償失,好不容易創出一個羅莎米品牌,一個好端端的股制份企業,幾經波折,風落飄零。

3.3 農業的主體是農民的積極性始終沒有調動發揮出來,老是政府出資,牽著走,結果成功者少,失敗者居多。

3.4 初級農產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高質量農產品少。

3.5 政府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思想有偏差,現在多數農產品供過于求,出現買方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對種什么,調什么,該怎么調,農民盲然不知所措,憑直觀感覺。

4 對策措施建議

4.1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理論基礎,如果沒有正確理論基礎作支持,那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也是盲然不知所措,其理論基礎是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其含義是:一國集中生產那些國內生產成本較國外最低的產品來出口,以換取那些雖比國外生產成本低,但在國內并非成本最低的產品進口最為有利;和瑞典經濟學家伊萊赫克歇樂提出要素稟賦理論,其含義是:一國將出口較密集地使用其富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進口比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即是選擇本地優勢農產品重點發展,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并通過市場競爭獲取最大經濟利益。國與國間貿易如此,地區間產品交換也離不開這個理論基礎。

4.2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在"畜牧業":A因為畜牧業的產值在農業產值中,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農業發達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發達國家一般都在60%以上;B畜牧業和種植業相比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種植業受一個地區農業耕地的限制,而畜牧業的利用發展空間大于得多;C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人均年消費畜禽肉高達260kg左右,人均年吃糧60kg左右,同期1997年我國人均吃畜禽肉12.9kg,吃糧250kg,這說明農業的方向是從種植業向畜牧業轉移,這是現代農業發展必然趨勢;D例如發展奶業,奶是舉世公認的節糧經濟的畜牧產品,牛奶中含有人體營養所需成份,是"人類保姆",發達國家美國人均年消費奶312kg,我過是4.8 kg,其差距之大是我們農業發展的巨大空間。種植結構調整該為發展畜牧業打基礎。措施上:①改種高粱發展玉米;②改種小麥為種優質牧草等;③在畜牧業內部結構發展牛肉或牛奶一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即可,關鍵把這一產業如何做精,做深,做強;④畜牧業發展起來后下游產品深加工,如牛皮.奶制品等,提高科技含量,其產品覆蓋半徑才能增大,利潤空間才有潛力可挖,農民增收才有基礎。

4.3 從國際經驗來看,退耕還草,發展畜牧業,是一條成功典型的路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曾經砍伐大量森林,后來競認識到這種做法破壞生態環境,得不償失,可是兩國沒有走直接恢復森林的路子,而是大面積種植人工牧草,通過種草恢復植被,大力發展牧畜業,兩國成功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4.4 政策支持:首先①取消農林特產稅,是政府鼓勵的行業基礎,應該給予政策支持,現在就開始課稅顯得殺雞取卵,得不償失;②政策上應設立農業發展基金,政府對鼓勵發展行業給予必要扶持,加快發展;③設立農業保險,農業是一個多風險的產業,如果其風險全部由農民自己承擔,那就會必然放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和力度;④政府應該對農業科技人員創造一個寬松良好的政策環境,如果這些科技人才,其生存權都得不到保證,那談發展權只是一句空話。

5 結束語

市場經濟是一個有規則有秩序的競爭經濟,一個好的商品要參與市場競爭有三點:一是"質量";二是"成本";三是"服務",三者缺一不可。WTO背景下,發展農業更要認識到問題并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制約因素,實現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叢森. 面對WTO論農業產業化是我國戶營經濟發展的必然方向[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

[2]李威. 農業新品種保護現狀分析[J]. 吉林農業,2014,24:8.

[3]孫莉.我國基層農業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現代園藝,2014,23:92-93.

[4]張曉山. "入世"十年:中國農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 學習與探索,2012,01:1-9.

[5]王俊.發達國家農業科技發展經驗對中國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科技發展的啟示[J]. 世界農業,2011,07:75-80.

猜你喜歡
生產力市場經濟畜牧業
映像畜牧業
畜牧業也要打好“翻身仗”
財政稅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市場經濟
映像畜牧業
映像畜牧業
關于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