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赤枯病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6-10-21 11:07李沛霖宋奇倫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關鍵詞: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李沛霖 宋奇倫

[摘 要] 總結水稻赤枯病的發生特點,分析了其發生原因,并提出了綜合防治措施,以期(即階段性)為防治水稻赤枯病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赤枯病發生特點 發生原因 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055-01

水稻赤枯病,是一種水稻生理性病害,俗稱“坐蔸”,常在分蘗期發生,造成水稻減產30%以上,乃至絕收。2013年、2015年5—6月由于低溫寡日照天氣的影響,瀘縣逾1900h㎡水稻發生赤枯病,對瀘縣水稻生產影響嚴重。

1 發生特點

1.1 發生癥狀

由于秧苗素質差,或者稻株體內缺鉀,導致葉片產生大小不等呈赤褐色鐵銹狀的斑點,嚴重時會聚合,成為斑塊或條狀斑;下部老葉尖端最早出現斑點,以后逐漸從葉脈往下擴展,變為赤褐色,直至整片葉枯死;嚴重者遠望似“火燒狀”,全株僅幾片新葉為綠色。

1.2 發生規律

水稻赤枯病最易發生田塊是冷浸田、下濕田、房屋周邊的毒爛、銹田、粘性重的瘦田、紅、綠浮萍田、眼子菜田等。綜合原因:

一是水分的影響。一般淺水灌的田塊發病輕,深水灌的田塊發病重;跑水漏水田塊無病,滲透性差、無排水、長期深水淹灌的下濕田、冷浸田發病重。二是肥料的影響。返青肥氮肥施用量高的田塊發病重,施用最低的田塊發病輕,未施氮肥的田塊發病最輕。施有機肥的田塊發病很輕。施鉀肥、鋅肥的田塊發病也較輕。三是土壤的影響。發病田塊的根層土壤顏色為黑色,特別是銹爛、毒田發生較重,并有漚臭的氣味。一般土壤通透性差、含有機質較少、低洼冷涼的田塊發病較重。四是溫度的影響。插秧后氣溫較低的年份(包括紅、綠浮萍長滿的田塊),易發??;氣溫較高的年份,少發病。由于地下井水溫度較低,井灌田發病情況較河水灌田加重。待提高氣溫、水溫、土溫后,可明顯緩解該病的病情。

2 發生原因

2.1 土壤因素

一是土壤缺鉀田。以淺薄砂土田、漏水田和紅、黃壤水田多發,主要是因為土壤本身的有效鉀含量低,無法滿足水稻的生長發育需要。發病始期為水稻栽后14d左右,稻根呈黃褐色或暗褐色、短而細,根表皮層呈透明水漬狀,根毛易脫落且較少為典型癥狀。二是冷水田。由于田間長期有地下水流出,降低土壤溫度,土壤養分流失,秧苗根須不下扎,不長新須,導致秧苗長勢差甚至死苗。三是深腳爛泥田。以深泥腳田、長期灌深水、通氣不良和施用過量未腐熟有機肥的田塊比較多發,主要是因為土壤中含大量的二價鐵、硫化氫等還原性化學物質毒害稻根。四是多年免耕且秸桿還田后未全田撒開、腐熟不徹底、土壤板結田塊。多發生在秧苗移栽后15d左右,隨著上年收獲的路線根須開始變黑且有臭味,造成全田秧苗高矮不整齊、嚴重時造成爛根死苗,導致減產。這種田隨著農村耕牛的逐年減少,機械化程度低而增多。五是屋基大肥田。主要發生在農戶集中居住的地方,生活用水長期流進田里,造成泥層厚,土壤通透性差,破壞了稻株根系正常的生理機能。插秧期氣溫低,有機質分解慢,以后氣溫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機質分解產生大量硫化氫、有機酸、二氧化碳、沼氣等有害物質,還原性差,使苗根扎不穩,隨著泥土沉實,稻苗發根分蘗困難,加劇中毒程度。

2.2 低溫誘發型

該類型主要在水稻生長前期多陰雨、低溫天氣或梅雨季節發生,或浮萍長滿的田塊,陽光不能直射,造成稻株地下水溫低。其發生原因主要是長期低溫陰雨,對水稻的發根及吸肥能力產生不利影響。低溫條件下,植株上部老葉一開始為黃綠色或淡褐色,隨后稻根軟綿、彈性差、白根少而細,為發病的典型癥狀;嫩葉一開始顏色變為淡黃色,葉片上尤其是葉尖部出現褐色針尖狀小點。一般在稻田長期積水、秧苗栽插過深、偏施氮肥等情況下,病情會進一步加重??傊核境嗫莶“l生對于缺素型、中毒型、災害低溫誘發型為主。

3 防治措施

以預防為主,采取綜合措施,分類防治。前茬收獲后,及時耕翻。對土質差的地塊進行調換客土,并種植好綠肥,增加廄肥、土雜肥等腐熟有機肥和磷鉀肥的施用量。深腳爛泥田、下濕田采取半旱式栽培,秧苗栽插在壟近水面,以提高地溫防坐蔸。秸稈還田的田塊,確保在插秧前10d完成翻耕工作,撒施生石灰750kg/ h㎡;或者用漚制過的綠肥或秸稈還田。培育壯秧,采用旱育秧,適時栽秧,加強田間管理,實行淺水勤灌,提高田間排灌系統標準,減少水、肥滲漏,適時擱田和追肥。如果發酵田塊施用的有機質過多,則要及時排水,施石灰后耘稻露田、曬田。缺鉀田塊,則要補施鉀肥,適施速效氮肥。低溫陰雨期間,將溫度較低的雨水及時排出,引入溫度較高的河水。已發生坐蔸下澇的田塊,應及時擱田,并追施氮肥、鉀肥,同時用草木灰和石灰按3:1比例的混合粉450kg/ h㎡撒施,隨后薅秧,全田薅踩,增加稻田通透性,提高活性。也可噴施1%氯化鉀液或0.2%磷酸二氫鉀液。兌水60kg/畝噴施,發病嚴重的田塊可用復合鋅肥45—75kg/ h㎡混泥土750-900kg/ h㎡撒施并伴隨薅秧,再用15%三唑酮1.5kg/ h㎡+綠芬威2號750g/ h㎡對水750kg噴霧,嚴重的田塊每7-10d噴1次,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閆泗云,程大勇,張偉.水稻赤枯病的發生類型及防治[J].農業科技通訊,2003(11):32-33.

[2]陳運寶.水稻赤枯病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8(4):83.

猜你喜歡
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淺談玉米空稈病的發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葡萄白粉病在吐魯番發生情況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綜合防治措施的應用
淺析建筑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措施
蝴蝶蘭軟腐病的防治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