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縣小麥種植重點推廣技術

2016-10-21 12:08盧曙光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關鍵詞:播量公分麥田

盧曙光

1 小麥規范化整地技術

耕作整地質量好壞嚴重影響小麥的生長發育和最終產量。針對近年來機械化整地環節存在的秸稈粉碎質量不高,還田后只旋耕不深耕,且不鎮壓耙實,導致耕層過淺,犁底層加厚,活土層變淺,土壤過于疏松,漏風透氣、失墑過快,麥苗易旱易凍,出現黃苗死苗,對產量影響較大等突出問題,小麥播前整地一定要做到“四個必須”,即:秸稈還田地塊必須深耕,旋耕地塊必須耙實,連續旋耕三年的麥田必須深耕或深松一次,地面必須平整,且耕深應控制在25公分以上,深松應達到30公分以上,秸稈粉碎的長度不要超過8公分。

2 推廣種子包衣技術

首先選用半冬性中熟,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綜合抗性(抗病、抗寒、抗干熱風等)好的品種,如矮抗58、周麥18、豫教5號。播前對種子進行包衣:方法是: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10ml或40%辛硫磷乳油20ml,加3%敵萎丹50-60ml,或2.5%適樂時15-20ml對水0.5kg均勻拌麥種10kg,拌后堆悶1-3小時,待藥液全部吸收后播種,可有效預防小麥全蝕病、紋枯病、葉枯病等土傳、種傳病害及地金針蟲、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

3 適期晚播

針對滑縣氣候特點,小麥播期由10月上旬推遲至10月中旬,10月20日以后播種過晚的小麥,播量根據地力、品種、整地質量酌情增減,平均每晚播1天,播量增加0.5公斤,可有效減輕冬季旺長及倒春寒造成的凍害。

4 半精量“窄行勻播”技術

針對播量過大、群體質量下降導致的倒伏、病蟲害嚴重以及產量結構不協調、制約小麥產量提升的問題,在優選品種、精細整地和平衡施肥的基礎上,推廣半精量窄行勻播技術,控制每畝播量不超過10公斤,適當縮小行距,可采取寬窄行:21×13厘米;或等行距:17厘米左右均可,增大株距,提高播種均勻度,并做到播量準確、深淺一致,播種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播后及時鎮壓。

5 綜合運籌肥水

1、堅持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做好增磷、補鉀平衡施肥;2、加強水分管理:首先播種前造好底墑水,做到足墑播種;然后將小麥返青水推遲到3月中下旬小麥拔節后。最后于4月底-5月初小麥揚花期澆好揚花水,5月中旬以后不再澆水,以保證小麥的產量和品質。3、推廣氮肥后移技術 該項技術在優選品種、精細整地和高質量播種的基礎上,適當減少播種前底施氮量,將麥田一次性底施氮肥改為底肥與追肥相結合,底施氮肥量占總施肥量的60%-70%,拔節期追施40%-30%。在麥田春季管理時,因苗、因地、因墑制宜,對群體適宜、生長正常的壯苗麥田,大力推廣“前氮后移”技術,將返青起身期追肥推遲至拔節期,結合澆水追施拔節肥,一般畝施尿素15公斤,重視葉面噴肥,在小麥中后期,結合小麥病蟲害防治,適當加入磷酸二氫鉀、尿素等,以延緩小麥植株衰老,增加小麥千粒重。此技術對打造小麥優質群體、促進小麥產量構成因素協調發展以及預防晚霜凍害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6 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

重點推廣小麥病蟲害“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技術。草害以及麥田雜草冬前(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氣溫8℃以上、麥苗3-5葉、小草2-3葉期)化除、春季補防(化學補防要在小麥拔節前完成)技術。病蟲害播種前注意選用對路殺菌劑和殺蟲劑對種子進行混合包衣或藥劑拌種,病蟲重發區做好土壤處理,在小麥生長發育期間,做好病蟲監測預報、對發病蟲害時期實施重點盯防,重點預防小麥白粉病、赤霉病、銹病、蚜蟲及吸漿蟲,選好備足適宜藥劑,抓準時機,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防好病蟲害。

猜你喜歡
播量公分麥田
異常氣候下播期、播量對百農207生長發育和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汝州市2018年度優質小麥不同播量處理試驗報告
離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籠 子
不同播量、行距對“藏青320”產量的影響研究
播期播量對晚粳稻寧84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小黑螺
不關我的事
別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