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理念、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016-10-21 00:10王心源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6年7期
關鍵詞:王澍建筑設計符號

摘 要:在如今迅猛發展的中國建筑領域,面對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人們強烈意識到傳統要素理念在建筑中的作用。以中國本土建筑建筑師王澍為例,結合文獻閱讀、建筑解析等方法,探討他在建筑設計中融情于景的設計手法、自由表達的設計理念、詩意般的建筑空間意象,用最樸實無華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中國文人建筑師的文化底蘊,得到了建筑界的認可,為中國本土建筑發展另辟蹊徑,同時給中國本土建筑師和學者們指出一個新的方向。

關鍵詞:傳統理念;符號;王澍;建筑設計

一、引言

王澍,作為一個本土建筑師,以文人式的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為基準,一直堅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沒有被實際工程項目所干擾。在他開始的執業生涯中,根植于對中國傳統的民間文化技藝的研究,試圖在建筑與環境之間打造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著力將傳統文化技藝在現代建筑中的演繹——王澍的建筑模式語言研究表達出中國文人氣質與現代建筑之間的內涵,對如何使建筑適應環境和空間感的傳達、對傳統建筑材料的收集有著自己獨特的詮釋。

二、王澍的建筑設計理念

對于王澍的建筑作品就像迷園一般,讓人在虛幻與現實之間迷失方向,正如他的文章一樣,牢牢地抓住人們的心理,能感受到他是有思想的建筑師,而在設計風格上,王澍迷戀傳統,強調氣氛,突出事件,又趨向簡樸。在解讀建筑這一過程中,當你隱隱約約體會到一絲想法的時候,你會得到發現經驗的喜悅和多義性閱讀的快感。王澍說,相比起職業建筑師,對他而言,他首先是一位“文人”。是的,他身上所蘊含的那種細膩豐富的文人氣質體現在這樣一位建筑師身上,更讓我們覺得難能可貴。

通過對王澍作品的分析了解,將其設計理念分為以下幾點簡要概括:1.融情于景的設計手法。在象山校區中,將建筑之景巧妙地與象山之景融于一體,成為建筑景觀的一部分。2.自由表達的設計理念。從王澍自宅中看出,利用傳統建筑中的各種手法使得到場者感覺比實際面積大很多,這些隔墻就像迷宮的感覺,而王澍則是這一迷宮的主導者,人們可以圍繞這些墻體追逐、游戲,獨具匠心的設計賦予墻更多的價值。3.詩意般的建筑空間意象,王澍最喜歡的元代畫家倪瓚的《容膝齋圖》,在杭州市中山路南宋御街的保護規劃項目中賦予其詩意般的意象,將不同年代的建筑遺物,如元代的石,清代的瓦以及近代和現代不同風格陳列在一起,形成“歷史的剖面”。

三、傳統文化符號在王澍建筑作品中的應用

在現代的建筑設計中,通過對傳統材料的運用,對傳統空間的自然運用,可以引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和對傳統的眷顧,還可以表現出對傳統的當地人文的關注。

(一)傳統園林特征在建筑空間的體現

就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來看,“禮制觀念”和“老莊思想”分別代表了理性思想和感性思想的兩大觀念,體現在建筑方面就是以理性的庭院和感性的園林為代表的兩種空間形制??v觀王澍的建筑作品而言,你很少發現其利用傳統空間形制中的理性的庭院,而往往更鐘情于以感性園林為代表的園林。王澍引用童寯先生的話:“今天的建筑師不堪任園林這一詩意的建造,因為與情趣相比,建造技術要次要的多?!北憩F出王澍心中以童先生為代表的中國文人所持有的情趣才有可能造出中國園林。他的這種文人情結,影響了他的為人氣質與做事方法,也使得他對傳統園林關注的角度不同于其他專業的人。他要學生不再以“他者”的身份去看待園林,而是要以自我來認知,體會到園林的奧妙在于“人的到場”。

在他作品當中較有影響力的作品就是蘇州大學文正圖書館(圖1)。該圖書館的設計來源于蘇州園林對他的影響,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對傳統園林精彩的片段進行移植,也不是不假思索地拷貝,而是采用了很多傳統園林中常用的處理空間手法,達到與傳統 空間異曲同工之妙,把圖書館的主體建筑將近一半的體積處理到地平面以下,這樣一來,與主體建筑物之間的空間關系會更加貼切,符合傳統院落空間。四個或穿插、或包含、或離合的盒子式單體散落在主體建筑的周圍,和主體建筑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關系,巧妙地運用了園林設計中尺度轉換的設計手法。在建筑內部各功能之間的組織路徑上,將傳統園林路徑選擇的自主性與多樣性的方法運用到其中,讓到場者感受到場所內的路徑選擇多樣性。而這每一條不同的路徑又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致和體驗,正如傳統園林中的步移景異。這種探索模式體現了傳統園林的特征和神韻在現代建筑的運用,而在王澍的其他作品中,如他的自宅、中國美院象山校園,都體現了他的這種園林的、游戲的設計手法,無不透露著他文人園林的意蘊。

(二)傳統材料在建筑中的體現

在王澍的作品中,可 以隨處發現他將中國傳統 的青磚、青瓦、石材、木 材 等 運 用 到 現 在 建 筑 當中,他似乎在嘗試恢復傳統建筑往日的活力,為傳統 材 料 彌 補 其 丟 失 的 尊嚴,為當代鋼鐵建筑找到 其文化的靈魂,為現代建 筑找到文化的根基。

在中象山校區二期的主 樓 建建筑中,通 過 對 傳統青 磚 的 十 字 形 構 筑 的 研究,從而建筑立面上形成豐富的紋理。為了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特點,傳達傳統人文精神,王澍在青 磚中的史詩般的處理手法得以實現?!按晌荨笔峭蹁鵀榻鹑A建筑公園建造的一個咖啡廳。他利用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破碎的瓷片裝飾建筑的表皮,瓷片以其豐富的色澤、光滑的表面,在光線的照射之下盡顯其材質的韻味,并盡情地展現了中國悠久的瓷文化,瓷代表了中國傳統的一種,而咖啡則是外來文化,這樣一來形成了中外文化的碰撞。而在他設計的寧波歷史博物館中(圖 2),王澍利用寧波當地生產毛竹作為模板來制作混泥土墻。這種別出心裁和因地制宜的設計為那冰冷的混凝土墻創造了十分豐富、細膩的竹子紋理,賦予了混凝土更多的人文情懷。

(三)傳統建筑色彩中的體現

中國傳統建筑中縱觀歷史可算是豐富多彩,但每一種顏色背后都有其豐富的文化意義。受到傳統禮制的約束,大部分官式建筑中一般由“紅”“黃”兩種顏色控制著整個基調,艷麗的色彩彰顯了皇權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而在民間建筑、江南園林 等卻往往常用“黑”“白”“灰”等比較純凈,素雅的顏色,有時還會有原木色、大地色等,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融。

在象山校區主教樓的設計中,使用了來自當地的橘黃色黃杉木作為主要外立面色彩(圖 3),這種明亮的色彩與灰色的瓦頂以及整個象山的色彩相對比,相交呼應,相得益彰,使人如置身于一幅山水畫中。

四、結論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充斥著很多理念和符號的東西,需要我們對其進行理性的判斷思考,不能再設計過程中斷章取義。將傳統的事物與當代建筑結合的時候,更是要抓住傳統空間精髓的所在,而不再是一味地模仿與抄襲,這樣一來,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征的本土建筑師才能在世界建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王斌.建筑師、文人、學者、教師--解讀王澍及其建筑思想[J].華中建筑,2009,(02):35-36+63.

[2]馮雪婷.體驗寄暢園[D].中央美術學院,2010.

[3]金秋野.論王澍--兼論當代文人建筑師現象、傳統建筑語言的現代轉化及其他問題[J]. 建筑師,2013,(01):6-14.

[4]陶鈞,王暢.四步走近王澍--對文人建筑師的一次解讀[J].江蘇建筑,2012,(02):1-3.

[5]周順裕.王澍建筑作品中傳統元素運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2.

[6]俞禹濱.竹、木、磚、瓦:當代建筑中鄉土材料的運用[D].南昌大學,2012.

[7]特約記者河西.王澍:建筑師,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場[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3-26028.

[8]王雪垠,李昌菊.王澍建筑里的畫意美學--以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為例[J].藝術教育,2014,(08):264.

作者簡介:

王心源,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猜你喜歡
王澍建筑設計符號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傳統水墨“畫意”表達
狂妄與謙恭
“+”“-”符號的由來
變符號
建筑設計的困惑
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分析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探討居、商、景一體化的建筑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