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幼兒正確面對“憤怒”

2016-10-21 02:32肖夏
亞太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憤怒幼兒

肖夏

摘 要:以往認為,一個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的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高低對于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起著重大的中介作用,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期的培養有密切的關系,培養情商應從小開始。本文通過對當前憤怒教育問題的反思以及對戈爾曼情緒智力理論的梳理與回顧,得出教育幼兒面對憤怒的幾點教育啟示。

關鍵詞:憤怒發泄扭曲;情緒智力理論;幼兒;憤怒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憤怒總是令人感覺不適,無論是自我發泄,還是看見他人的宣泄。當成人看見幼兒憤怒,哭鬧,常常會認為是幼兒不懂事,因此在幼兒發怒哭鬧時,成人通常會用制止代替安撫,會說:“不許哭”、“有什么好哭的”。正是這些時候,便在孩子心中種下了不良的宣泄憤怒的種子。

這種一味壓制孩子發泄憤怒的方式是可以“追溯”的,這些要求孩子“別哭”的成人是在繼承他們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他們父母又可能是受到自己父母同樣的教育,這更像是一種烙印,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瑕玷。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見過父母表達憤怒,那父母實際上就在教育孩子也不能表達自己的憤怒?;蛘?,當成人的憤怒無法自我修復并發泄出來時,那時我們也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模板,例如有家長總是以大聲、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那么他們的孩子往往會覺得發怒十分可怕,他們便會壓抑情緒。

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曾經提出過“強迫重復”的心理機制,就是指幼兒當前的創傷性事件,會在日后以同樣的方式發泄在其他事或人上,從被動的承受者變成主動地執行者,從而使痛苦體驗轉化成愉快的體驗[1]。事實上讓幼兒“別哭”本身是對孩子的一種冷暴力,阻止孩子表達憤怒,會導致孩子產生羞恥感。孩子還不能把個人情緒與自我形象分割開來,因此當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卻被告知這“沒什么好哭的”,他們會認定自己的哭是一件不對的事情,自己是一個壞孩子。成人對幼兒憤怒情緒不恰當的疏導方式,不僅不利于幼兒的情緒情感健康發展,還會使這種錯誤方式繼續被“傳承”。

二、戈爾曼情緒智力理論的內涵

1995年《紐約時報》科學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Goleman)在美國心理學家彼得·薩拉維(PetereSalovery)和瓊·邁耶(JohnMager)研究的基礎上,出版了《情感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一書,探討了情感智力的內涵、生理機制、對成功的影響、情感智力的培養等問題,基本形成了情感智力的理論體系[2]。

戈爾曼認為情感智力的內涵包括了了解自我、激勵自我、管理自我、識別他人情緒和人際處理五個方面,綜合反應了一個人了解、控制、運用自己情趣的能力,以及處理與他人情感關系的能力。該理論認為:智商并不能單一決定其成功與非,許多非智力因素更是起中介調節的作用,高情商的人具備這種中介能力。同時戈爾曼認為情商不是與生俱來是,是通過后天的培養提高的。

清晰的自我意識,對自我感覺敏銳的感知,對一個人情緒智力起著關鍵的作用。戈爾曼等人沿襲了阿德勒和薩特關于意識對情感作用的觀點,認為一旦情感反應進入了意識領域,那么,恰當處置情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為當人能從消極情緒狀態中恢復過來,首先就要對這一消極情緒有充分的自我意識,進而才能產生妥善處理問題的心理機制[3]。

對情緒的有效控制試是判斷一個人情商的主要標志。因為只有對情緒的有效控制,才可以卓有成效的發揮其智力。倘若一個人已具備隨情境的變化而恰當調節自我心境與情緒,排除非必要的情緒干擾,專注于任務本身,便可獲得卓越的發展。同時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很多研究都已顯示在學前期,對情緒的控制是影響同伴接納的最主要原因。在童年時便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兒童更容易產生安全感,樂觀開朗,自信寬和,富于探索精神與冒險意識。相反不具備良好人際關系的兒童更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畏縮的性格。

三、情緒智力論對憤怒教育的啟示

(一)以身作則,引導幼兒向榜樣學習

榜樣是具體的,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兒童對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模仿是他們重要的學習方式。要讓幼兒形成良性的憤怒情緒,成人應該率先實踐。成人首先應該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定正確的自我意識,并能試圖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生氣時嘗試采用積極地心理暗示舒緩不良的情緒,引導自己正向思考,對憤怒的抗拒往往只會加劇我們的怒氣。一旦你能更好地體驗憤怒并且以健康的方式發泄出來,沒有消極抵抗或者大發雷霆。那么你就為你的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憤怒的榜樣。

同時教育者還要善于發現各方面的榜樣,在幼兒的同伴中樹立典范,引導幼兒去向情緒調節良好、可以合理抒發自我憤怒的同伴學習。在書中也很多案例可以用來為幼兒樹立正面的教育榜樣,逐步向幼兒灌輸,憤怒應當表達出來,但卻非哭喊、打鬧等消極的方式。

(二)情緒認知,提升幼兒對憤怒的感知能力

情緒認知,是指人能夠清楚明確的感受,識別自己的情緒。對情緒的正確認知是合理表達的基礎。處于學齡前的兒童對情緒的認知是籠統的,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孩子,更是只知道自己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因此作為教育者,可以設計組織一些情緒認知的活動,如“情緒字典”、“情緒卡片”等。首先收集制作不同的情緒人物卡片,活動開始時教育者首先呈現不同的卡片人物,讓幼兒辨認有哪些情緒,豐富幼兒的情緒詞匯,如開心、傷心、憤怒等,然后說引導幼兒說出看到不同情緒卡片后的感受。

對于憤怒這一情緒,教育者可以賦予其兩個不同的故事,例如甲小朋友生氣時會哭喊打鬧,摔打東西;乙小朋友不開心時會告訴成人自己為什么開心并與成人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組織幼兒探討這兩種做法的不同,哪種做法更好,以及為什么這種做法好。鼓勵幼兒在以后自己憤怒時,也向其學習。

(三)民主平等,營造寬松的表達環境

教育者應該在與幼兒交流的過程中為他們創造一個可以大膽表達情緒的環境。首先成人應意識到憤怒并不完全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如果加以合理的疏導,便可轉化為一種積極地情緒。當幼兒表達憤怒時,成人首先應該做的不是訓斥孩子,制止其表達憤怒,而是應該幫助他們檢查憤怒的原因。為什么幼兒會對這樣的事情感到憤怒?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生氣的?然后,成人應該告訴他們情緒沒有對錯之分,它們的產生總是有原因的,我們不要回避這些負面的情緒,而要去試著控制情緒的表達。比如讓你感到憤怒的人,是否可以嘗試與其進行溝通,向其說明你內心的感受,并且傾聽對方給你的解釋?;蛘咭部梢詫で蟾改傅膸椭?,向其說出內心的不解與憤懣,成人此時應該作幼兒良好的傾聽者,幫助他們學會合理的疏導情緒,學會與憤怒相處。

四、合理途徑,引導幼兒大膽宣泄情緒

1.通過游戲轉移對憤怒的注意。游戲時兒童調節情緒的主要工具,游戲具有自主性,幼兒在游戲中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實現自己的愿望,因此游戲具有自我實現的快感。此外,游戲給幼兒營造了一個情緒安全的環境,兒童在游戲中往往是快樂的、放松的。游戲為孩子的憤怒情緒提供出路,幫助兒童學會面對與疏導自己的情緒。因此當幼兒在憤怒時,可以利用其感興趣的游戲,轉移其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運用多種途徑表達憤怒。鼓勵幼兒運用語言、繪畫、肢體動作等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憤怒的感受和認識,比如讓幼兒用書寫和繪畫的形式來寫“心情日記”,不壓抑自己的憤怒,通過抒發,來緩解內心的憤懣。

在幼兒園中可以建立宣泄室,讓幼兒通過對沙包或假人偶等宣泄物的捶打來發泄體內積聚的生理或心理上的負能量,以達到生理或心理的新平衡。這種把內心深處的不滿和憤怒的消極情緒發泄出來,有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對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也有獨特的作用。

3.制定規則,對幼兒提出合理的行為限制。引導幼兒宣泄憤怒,并不意味毫無原則的縱容孩子胡攪蠻纏、生氣發火。例如,因為少買一件玩具、少吃一些甜食,便大發雷霆,怒不可遏時,成人不可一味的退讓,應先安撫幼兒的情緒,然后與其講明其中的道理,并與之協商日后類似問題的處理辦法。家長與教師應與幼兒共同制定合理的行為規則,對幼兒的行為提出限制,弱化其不合理的發怒原因。

五、小結

總之,成人讓孩子壓制憤怒情緒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長大成人后因為這些被壓抑的情緒而爆發。與其告訴我們的孩子“憤怒是不對的”、“好孩子從不會發火”、或者“怒火最終將導致暴力與恐懼”,不如教育我們的孩子憤怒沒有錯。

憤怒是自然的,是普通的,并且我們可以教會兒童能以健康的方式體驗它、表達它。害怕自己憤怒的人永遠也學不會傾聽憤怒所要傳遞的信息。

參考文獻:

[1]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夏亞莉.戈爾曼情感智力視域下教師批評語的語言運用[J].文教資料,2013.

[3][美]丹尼爾·戈爾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7.

[4]肖靜寧.情緒智力辨析[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2):133~140.

[5]郭德俊,趙麗琴.情緒智力探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1):123~127.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憤怒幼兒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地球開啟“憤怒”模式 四月地震洪水頻發
“憤怒”的選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