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晨間接待為平臺實現家園共育

2016-10-24 18:00吳翀燕
考試周刊 2016年81期
關鍵詞:家園共育家長教師

吳翀燕

摘 要: 晨間接待是幼兒教師了解孩子的重要環節,亦是教師與家長交流溝通的重要環節。教育孩子不僅僅是教師的事、學校的事,只有家園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讓晨間接待成為家園共育的平臺,更利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 晨間接待 家長 教師 家園共育

一、叩問晨間接待:你是誰

清晨,一日之中最有生機的時間段。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人們往往喜歡在清晨這個特定時間給自己訂一個計劃,為自己一天工作和生活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在幼兒園,教師每天早上都有一項特定的工作——晨間接待。

晨間接待是教師在幼兒園內早上迎接小朋友和家長的過程,主要內容包括:以飽滿的精神熱情接待家長與幼兒;自然地與幼兒打招呼、問好,引導其學會與人打招呼、問好,對其進行文明禮貌培養;對幼兒健康、情緒等進行觀察,有重點地向家長了解幼兒情況;聽取部分家長的意見與要求;指導幼兒將衣物等擺放整齊;指導幼兒觀察自然角動植物生長情況;提供幼兒活動材料,指導幼兒活動等。

晨間接待是幼兒園特有的一個環節,是孩子們在園內一日生活的開始,是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第一個活動內容,也是教師了解孩子新的一天的身體與情緒等狀況,老師與家長溝通、家長了解幼兒園與孩子在幼兒園表現的窗口。

二、攫住晨間接待:忘記你我做不到

孩子們的成長和思緒分秒都經歷著變化。經過了一夜的分離,孩子身上多少有了一些新情況。教師利用晨間接待這一環節,可以在最早時間內初步掌握孩子們的最新情況。同時,可以在與家長的溝通中,了解家長的一些需求與想法。

晨間接待雖然時間短暫,作用卻不容忽視。如老師親切的笑容和關切的問候,也許會讓孩子忘記早上因為起床晚而被大人批評的不愉快;老師的關懷提醒會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點點進步,和孩子一起體驗成長與進步的快樂。反之,教師的疏忽可能會讓孩子不愿意和老師多做交流,甚至產生不愿意來幼兒園的抵觸心理。

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有著蝴蝶效應。雖沒有電影里表現得那般驚心動魄,可是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在孩子和家長的心中激起陣陣漣漪。

筆者對晨間接待做了一些觀察與思考,關注教師不同態度對幼兒晨間活動產生的影響,記錄了如下兩個案例。

【案例一】

要畢業了,班上的小朋友特別激動。上個星期,楊楊開心地告訴我:“吳老師,我為你和馬老師準備了一樣東西哦!”問她是什么,“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她很神秘。果然,某一天早上,外面下著大雨,她飛快沖進教室,脫了身上的雨衣,蹦蹦跳跳地來到我的面前:“吳老師,我把禮物給你們帶過來了!”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疊紙,“我給你們畫了畫!這兩張是給你的!那兩張是給馬老師的!”我接過紙,一看,紙上有蝴蝶、房子……“你這畫的是什么呀?”“北京天安門!”

我當即意識到了她畫這幅畫的原因。這個學期,幼兒園組織大班小朋友去社區進行了紅歌比賽,表演的曲目是《園歌》和《我愛北京天安門》,本來楊楊也是要去的,后來考慮到她普通話不標準,就沒有讓她參加。她為此一直覺得很可惜,看到別人排練時,總是很羨慕。我看著她的畫,很感動,心中一陣酸澀?!爸x謝你!老師很喜歡!”我強忍著眼淚說道。

楊楊的這個例子體現的是大多數孩子的特點,會把自己想象當中的事情用繪畫方式表現出來,這也是大班孩子會做、能做的事情。這個活動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出現的這個時間點是晨間接待,用禮物方式給老師展現了一個有表演欲的女孩子,讓老師感受到內心的想法。對于平常很活潑開朗的孩子,失去參與表演的機會,內心的失落會轉化成一種寄托,將這種寄托用繪畫方式表現出來。雖然不能上臺表演歌曲,但是把對天安門的熱愛轉移到了繪畫上。

在較為準確地把握了孩子的這種心理后,我決定在班級內舉行表演活動,用這種方式彌補楊楊不能上臺演出的遺憾。

對于楊楊這種正面、積極的寄托,教師不應當阻攔,更不能抹殺孩子對夢想的渴望。老師可以作為一個傾聽者,把主角位置讓給她,適當滿足孩子的表演欲望,以安撫其失落的情緒。當天放學回家,我把早上的事情和楊楊媽媽說了,在和家長短暫交流之后,在獲得家長支持的基礎上,鼓勵楊楊吸取這次教訓,把普通話說好,爭取下一次能夠上。而楊楊媽媽也愿意在暑假給楊楊報一個興趣班,彌補孩子這方面的不足。

每一次的晨間接待就是一則小故事,從中折射出孩子內心的真實情狀,而這也是施行教育的良好契機。

【案例二】

這學期,班上來了三個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豫豫是其中比較調皮的孩子,沒有紀律觀念。這天早上,豫豫來得很早,一進門就和以往一樣,用響亮的聲音向老師打招呼:“老師!早上好!”“早上好!”而后豫豫就獨自玩積木了?!袄蠋?,我要那個紅色的積木!”“積木不是都一樣的么?”豫豫掃興地回去了?!袄蠋?,豫豫搶我的積木!”“豫豫,你怎么能搶別人的積木呢?快點還給哥哥,向哥哥道歉?!痹ピズ苁?,把手里的積木往外一推,“我不玩了!”“怎么了?”“沒有我喜歡的!”他連看都沒有看我一眼。這天早上,豫豫的游戲玩得很不開心,還到處和其他小朋友說:“回家,我也叫我爸爸買玩具!我才不要玩幼兒園里的呢!”

豫豫在班上算是一個比較外向的孩子,平常是不會斤斤計較的,這次晨間接待對于他來說是一次不愉快的經歷,就用平時擅長的生氣方式發泄對我的不滿。雖然我沒有明確地說“你不要來煩我”,但其實我對豫豫的言語已經給了他消極的暗示。孩子都是小機靈鬼,能從你講話的語音語調、表情、動作中讀出很多信息。

當天傍晚,我和豫豫的媽媽進行了一番溝通,在對豫豫早上情況進行說明的基礎上,反思了自己的態度。同時,再一次通過家長的力量,讓豫豫慢慢學會和大家一起玩玩具,有禮貌地向別人借玩具等良好行為習慣。

慢慢地,豫豫身上的閃光點越來越多,這些閃光點是很多大班小朋友沒有的。那些純樸且耐人尋味的話語表達出的內心的真實感受,總是讓人覺得心情舒暢。

這兩個案例反映出了晨間接待中因教師的不同處理而導致的截然不同情況,典型地代表了幼兒園日常教育中客觀存在的情況。

三、晨間接待,家園共育的平臺

那么,晨間接待中,教師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一)營造溫馨和諧的精神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施細則中指出“和諧的精神環境有利于幼兒建立心理安全感,產生愉快的心理感受”。所以教師要努力創建溫馨和諧、輕松愉悅的良好環境,以輕松快樂的狀態迎接幼兒來園。

(二)傾聽,并與幼兒親切交流。

親切地和孩子拉拉手,蹲下來和他們聊兩句,對于家長描述的孩子在家的表現,不吝贊美與鼓勵,讓其產生親近幼兒園的積極心態。有幼兒在情緒方面表現出不平穩狀態,如激動、沮喪、愉悅等,要主動關切地詢問,傳達教師的善意與關懷,對于幼兒的表達,更要耐心傾聽、溫情關懷。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要習慣蹲下來,從孩子角度看世界,用專業技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解決孩子們遇到的問題。

(三)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與家長交流是晨間接待的一部分,無論如何忙碌,都不能忽視與家長的溝通。上述兩個案例中,都提到了家長這個要素。雖然晨間接待是在幼兒園這個特定環境下才有的產物,可是家長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家長的工作,才能讓晨間接待綻放光彩,讓教育作用發揮到極致。

首先,教師要向家長傳播晨間接待的相關知識,讓家長正確了解晨間接待。其次,教師要熱情地對待每一個家長。家長各有特點,有的比較嚴肅,有的比較健談。教師要克服畏難心理,不要專挑看上去隨和的人交流,要主動和那些板著臉的家長溝通。對于話嘮式的家長可以多講一點,但是要說到點子上,不能天方夜譚;對于內斂的家長,則不用講太多的話,言簡意賅地道出孩子的情況即可。最后,我們要充分利用其他渠道進行交流。不少家長因為上班時間緊張而無奈放棄向老師了解孩子情況的機會。但是教師卻不能放棄,有事情沒時間在早上說,就在傍晚說;不能見面說,還可以通過電話、家訪、家校路路通等各種途經交流溝通。如果晨間接待時同時有多名家長要跟老師交流,向老師反映情況,教師分身乏術,可過后通過這些渠道與家長補充交流。

晨間接待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活動環節,卻可以體現出老師、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了解與期望,每天的接待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內心。接待中,老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向家長反饋問題。通過與家長合作,對孩子的教育達成共識,讓家長充分發揮監護人的優勢,關注并照顧好孩子在家中的十幾個小時,做到家園管理原則、方法一致,引導孩子學會寄托自己的感情,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素養和心理品質。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家長教師
最美教師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教師如何說課
我心中的好家長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論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家長請吃藥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