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脈狹窄/閉塞、側支循環程度與前循環進展性卒中的相關性研究

2016-10-27 00:38高振波王百靈孔伶俐王春霞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24期
關鍵詞:短暫性腦缺血進展

高振波 王百靈 孔伶俐 王春霞

動脈狹窄/閉塞、側支循環程度與前循環進展性卒中的相關性研究

高振波王百靈孔伶俐王春霞

目的 探究與分析動脈狹窄/閉塞、側支循環程度與前循環進展性卒中的相關性,旨在為前循環進展性卒中的治療及預后提供可靠依據。方法 收集發病24 h內入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285例,按照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為進展性卒中組及非進展性卒中組。評價兩組血管狹窄、閉塞以及側支循環情況。結果 兩組血管狹窄、閉塞以及側支循環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頸內動脈狹窄/閉塞、大腦中動脈狹窄/閉塞、基底動脈狹窄/閉塞、3級側支循環與進展性卒中的發生具有密切聯系。結論 動脈狹窄/閉塞及側支循環的程度在預測進展性卒中的發生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進展性卒中;動脈狹窄/閉塞;側支循環

據調查研究資料顯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可造成較大的威脅,在入院后即便給予積極的治療也存在易誘發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病死率,且預后較差[1-2]。但結合以往的研究我們發現,目前尚無明確的方法阻止進展性腦卒中的發生和發展,只能盡早的對高危病例進行預測,以降低發病率。因此,本研究著重于通過評價腦梗死患者的動脈狹窄/閉塞、側支循環的形成,分析其與進展性腦卒中的相關性,旨在提高對該病的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治療奠定基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1年10月~2012年12月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病房住院的285例急性腦?;颊?,男性患者165例,女性患者120例,年齡38~80歲,平均(60.8±11.5)歲。指派科室內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分別對每位患者入院時、發病72 h及發病1周時進行SSS評分,取其平均值,按照是否符合進展性卒中的診斷標準納入進展性卒中組及非進展性卒中組。

1.2研究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入院72 h內均行顱腦MR+MRA檢查,可見血管狹窄率>70%。側支循環分級[3]:1級為側支循環良好,位于軟腦膜的側支動脈達閉塞動脈邊緣,基本覆蓋其供血區;2級為側支循環情況一般,位于軟腦膜德側支動脈覆蓋其血區1/2;3級為側支循環差,軟腦膜無側支動脈或者僅一點動脈發揮代償作用。

1.3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兩組SSS評分比較

兩組發病72 h及發病1周SSS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SSS評分的比較(±s)

表1 兩組SSS評分的比較(±s)

指標 非進展性卒中(n=228) 進展性卒中(n=57)入院時 29.2±11.0 28.7±9.8發病72 h 28.1±8.7 15.8±8.7發病1周 27.5±6.7 13.8±8.2

2.2兩組血管狹窄、閉塞和側支循環狀況比較

兩組血管狹窄、閉塞以及側支循環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管狹窄、閉塞和側支循環狀況比較(%)

2.3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頸內動脈狹窄/閉塞、大腦中動脈狹窄/閉塞、基底動脈狹窄/閉塞、3級側支循環的患者發生進展性卒中的危險性明顯增加(P<0.05)。見表3。

表3 進展性卒中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3 討論

3.0T磁共振MRA圖像可以清晰地顯示顱內動脈狹窄及相應的側支循環,從而在腦卒中病人的血管評價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大血管的狹窄/閉塞現在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主要的進展性卒中的危險因素。腦動脈狹窄及頸動脈粥樣斑塊與缺血性進展性腦卒中有直接相關性[4-5]。已有研究表明有91%的進展性卒中的患者閉塞動脈位于大腦中動脈或頸內動脈,特別是大腦中動脈(MCA)起始部或主干支狹窄常常預示卒中進展的可能[6-7]。本研究發現,動脈狹窄/閉塞與進展性卒中密切相關,具有顱內動脈狹窄/閉塞卒中患者發生進展性卒中的風險大大增加,而基底動脈狹窄/閉塞與進展性卒中發生相比其他因素具有更強的關系[8]。

側支循環的建立具有時間依賴性,據調查研究資料指出,約有50%以上的患者在腦梗塞發生后的1h內存在某些稀疏的側支循環,另外,約有75%以上的大腦中動脈閉塞患者能建立較充足的側支循環[9]。國外應用多普勒評價患者的側支循環,發現大腦中閉塞的患者如果未建立較有效的側支循環,患者發生進展性卒中的可能性比較大[10]。側支循環開放良好,則許多處于半暗帶區的神經組織可以得到及時的血液供應,避免進一步的缺血、凋亡。

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3級的側支循環是進展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這也說明側支循環在缺血性腦卒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側支循環建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腦灌注,影響著缺血半暗帶的轉歸,決定著患者臨床癥狀的輕重。

[1]王慶松,范進. 老年后循環缺陷患者單側椎動脈優勢現象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2):158-160.

[2]馬康勝,吳碧娟. 清新地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年齡對后繼腦梗死的影響[J]. 臨床醫學工程,2014,21(7):12-13.

[3]徐琴,張微微,魏微,等. 頸動脈狹窄與進展性腦卒中的相關性[J].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 (7): 619-622.

[4]戴軼偉.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進展為腦梗死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J]. 中國處方藥,2016,14(6):143-144.

[5]許航,馮敏,壽廣麗.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進展為腦梗死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2012,10(3):390-391.

[6]林傲蕾,徐艷煒,王寧,等.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對后續腦梗死影響的臨床分析研究[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6):628-631.

[7]王振煥,張欽昌,王焱平. 急性腦梗死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對神經功能缺損的保護作用[J]. 臨床誤診誤治,2009,22(7):16.

[8]鐘芳芳,宋水江,王黎萍,等.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進展至腦梗死危險因素[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11,11(5):374-376.

[9]王泉蘭,李小兵,徐祖斌,等.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超敏-C反應蛋白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關系[J].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52(6):59-61.

[10]賴堅強,劉宏文,古賤秀,等. ABCD 2量表用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短期預后評估價值[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5):500-501.

Correlation of Arterial Stenosis/Occlusio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Progressive Strok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GAO Zhenbo WANG Bailing KONG Lingli WANG Chunxia The First Ward of Geriatric Department,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Qingdao C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34, China

Ob jective To study correlation of arterial stenosis/occlusion,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progressive strok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rogressive strok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t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Methods 2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in 24 h in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progressive strok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group and non-progressive strok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gree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The vascular stenosis/block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of vascular stenosis, occlusion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P<0.05). The stenosis/occlusion i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midd le cerebral artery, basilar artery, the 3rd degree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S. Conclusion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occlusion and the extent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showed by MRA may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PS effectively.

Progressive strok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Artery stenosis/ occlusio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R 743.3

A

1674-9308(2016)24-013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4.086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一科,山東 青島 266034

王春霞,E-mail:24465761@qq.com

猜你喜歡
短暫性腦缺血進展
HIV相關淋巴瘤診治進展
晚期癡呆患者治療及照護進展
Micro-SPECT/CT應用進展
扁平苔蘚的診斷與治療進展
膽綠素改善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
大黃總蒽醌提取物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尤瑞克林治療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觀察
阿托伐他汀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48例臨床效果觀察
原花青素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腸道功能的保護作用
細胞外組蛋白與腦缺血再灌注損傷關系的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