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產品加工業的關聯狀態分析

2016-10-28 05:54林發彬鄭清賢
臺灣農業探索 2016年4期
關鍵詞:加工業關聯城鎮化

林發彬,鄭清賢

(1. 福建社會科學院亞太經濟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1;2. 福建農林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2)

?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產品加工業的關聯狀態分析

林發彬1,鄭清賢2

(1. 福建社會科學院亞太經濟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1;2. 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福州350002)

農產品加工業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該文利用2007年和2012年全國投入產出表的數據,分析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前、后向關聯狀態。結果顯示:農產品加工業后向關聯農業產出的程度有所提高,而其前向關聯農產品流通服務及所有流通服務的程度卻略有下降,不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同時,分析了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前、后向關聯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相關建議。

新型城鎮化;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價值鏈;產業關聯

近幾年來,一些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以追求GDP增長為主導的“攤大餅”式快速擴張。在此背景下,大量農村人口并沒能順利轉為城市市民。2015年,我國內地的城鎮化率,按照常住人口統計為56.1%,按照戶籍人口統計則不足40%[1]?!秶倚滦统擎偦巹?2014—2020年)》提出,至2020年要實現1億農民工市民化。與傳統城鎮化模式相比,新型城鎮化更為強調以人為本、“四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其中,農業現代化的程度最為滯后,它和城鎮化相互協調、同步發展問題,在我國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越發顯得重要起來。

農業現代化是通過更科學地組織各種生產要素,不斷提高農業產出水平。它為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與推動作用。對此,許多研究者從理論和經驗研究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如王琴梅等[2]以發展經濟學的“拉-費”模型為框架,分析認為陜西省及全國已經到達了“劉易斯拐點”(也叫“糧食短缺點”)。只有推動農業現代化,才能消除糧食短缺、降低生產成本,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的順利進行。李群等[3]基于Vague集理論的相似度模型,對2011年我國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調度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二者的協調度較低。上述研究中,大多將農業限定在第一產業的范疇。農產品加工業對接農業和工業、農民和市民,是對農業產業鏈條的延伸。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就曾表示,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4]。因此,筆者認為,在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相互協調、同步發展過程中,農產品加工業的關聯狀態,尤為需要予以關注。

1 農產品加工業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恩格爾定律”指出,隨著家庭和個人收入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消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爾系數)將逐漸下降,但是對農產品相關的深加工產品的支出絕對量依然會持續增加[5]。統計數據顯示,這幾年,我國的恩格爾系數都在下降,從2013年的31.2%降到2014年的31%,2015年進一步下降到30.6%[6]。另一方面,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總體保持中高速增長,截至2014年,全國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達45.5萬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已經達到2.1∶1[7]。

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意味著農民從種植、養殖業上獲得的就業機會及收入將會隨之下降。因此,農民還需要獲得其他收入來源,才可能縮小與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由于農民家庭的“工資性收入”大幅增加,以城鄉居民收入比這個指標來衡量,從2010年起,城鄉收入差距已連續4年呈縮小的趨勢,到2014年為2.92∶1。這里涉及的“工資性收入”主要來源于非農產業,且大多與農業無甚關聯。但是其中,農產品加工業的情況有所不同。

農產品加工業覆蓋食品、煙草、木材等12個行業,與農業是上下游的關系,具有產業關聯度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它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圖1),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推動農業現代化,進而推動新型城鎮化。具體而言:(1)增加農業產出需求。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隨著人口消費水平和結構的轉變升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選擇趨向于高品質、多元化和多樣化。在這種情況下,糧食、棉花、油料、竹木等農產品往往需要精深加工。以稻谷為例,市場不僅需要去殼揚糠粗加工的產品,還需要精米、糠油等精深加工的產品。這無形之中增加了對種植業、養殖業的產出需求,拓展了其市場供給量。(2)為農業生產改善基礎設施,提供機械設備農用物質等硬件、服務及農業科技。出于讓農產品滿足加工需求及穩定供給等目的,龍頭企業往往會對當地的農業基礎設施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并向農戶與農民合作社注入很多設施、資金和科技服務等生產要素。對此,各級地方政府通常也會積極地予以扶持。(3)促使農業生產專業化、標準化、規?;图s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會促使細碎的土地流轉到專業種植大戶或是產業組織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土地適度規?;?、集約化經營。簡而言之,農產品加工業推動的農業現代化,可以有效避免農業產出減少,以及農產品價格提高的情況發生。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工業生產成本將隨之提高,并帶來工業部門利潤的下滑,進而減少城鎮就業機會,阻礙農村人口向城鎮的遷移。另一方面是促使農民沿著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而逐漸聚集,就近形成城鎮。大多數農產品,尤其是鮮活農產品,就地加工可以避免產品的腐爛變質及過多的損耗。因此,農產品加工業能夠吸收當地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有效增加農民收入。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在其調研報告中指出,農產品加工業從業人員中70%以上是農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9%以上直接來自農產品加工業工資性收入,加上關聯產業間接收入比重更大,每億元加工產值吸納107人就業,高于制造業57人[8]。

從圖1來看,農產業加工業之所以能在新型城鎮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關鍵在于新型城鎮化后帶來的市場需求的擴張,以及隨之帶來的農產品加工生產過程中對農業產出需求的增加。因此,農產品加工業的前、后向關聯狀態,直接關系著新型城鎮化的進程。

2 從投入產出表看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前、后向關聯狀態

2.1投入產出表的數據說明

投入產出表描述了各部門在投入產出活動中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程度。農產品加工業作為農產品價值鏈的一環,其關聯狀態分為兩類:一是后向直接關聯,即農產品加工業作為市場的需求方,對其他部門的產出(如農、林、牧、漁業的產出)進行消費;二是前向直接關聯,即農產品作為市場的供給方,對其他部門(如農產品倉儲、批發、餐飲等)提供要素供給。本文采用的數據分別來自于2007年和2012年全國投入產出表135個部門和139個部門的數據。其中,農產品加工業是由谷物磨制、植物油加工等部門組成(具體參見耿獻輝[9]的分類法)。為了便于分析,本文將這些部門合并為一。因此,本文最終采用的數據是合并后的投入產出表的數據。

圖1 農產品加工業的關聯狀態和新型城鎮化的關系

借鑒已有研究中的做法,本文將農產品加工業的前、后向直接關聯狀態進行以下分類:(1)密切關聯,表現為關聯度大于平均水平加一個標準差;(2)較密切關聯,表現為關聯度大于平均水平;(3)有關聯,表現為關聯度小于平均水平且不為零;(4)無關聯,表現為關聯度為零。

2.2與農業產出的后向關聯狀態

農產品加工業后向關聯農業產出的程度,可用直接消耗系數aij表示。它是指部門每生產單位總產出要直接消耗的部門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量,用計算式表示為:aij=xij/Xj,(i,j=1,…,n)。式中,xij為j部門生產中直接消耗的第i部門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量;Xj為j部門的總投入。直接消耗系數aij的值越大,表明j部門生產對第i部門的直接需求越多;從第i部門角度看,表明第i部門產品或服務的銷售對j部門的直接依賴程度越大。

農業產出是由農產品、林產品、畜牧產品和漁產品等4部門組成。利用投入產出表計算農產品加工生產中對農業產出的直接消耗系數,如下表1所示。(1)農產品加工業在2007年每生產1萬元要直接消耗農業產出共計0.1976萬元,到2012年為0.2090萬元。農業產出占農產品加工業直接消耗的比重,由2007年的25.6%上升至2012年的26.9%。這表明,農產品加工業后向關聯農業產出的程度變得更為密切,同時農業產出的銷路總體上也更為依賴于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2)農產品加工業與各農業產出部門的后向關聯狀態有差異。其中,與農產品、畜牧產品密切關聯,且2012年的關聯程度比2007年有所增加;與林產品、漁產品較密切關聯,且2012年的關聯程度比2007年有所減少。

表1 農產品加工業后向關聯的農業產出部門

注:∑aij表示農產品加工業生產單位總產出對各個部門直接消耗系數的總和。

2.3與農產品流通服務的前向關聯狀態

農產品加工業前向關聯農產品流通服務的程度,可以用直接中間產品分配系數hij表示。它是指i部門的產品被j部門用作中間使用的數量占i部門產出的比重,用計算式表示為:hij=xij/Xi,(i,j=1,…,n)。直接中間產品分配系數hij的值越大,表示i部門向j部門提供的中間使用越多,也表示i部門從j部門得到的收入也越多[10]。

農產品流通服務是由農產品運輸(含農產品鐵路貨運業、農產品道路運輸業、農產品水上運輸業、農產品航空貨運業)、農產品倉儲業、農產品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及農產品商務服務業等8部門組成[9]。對此,投入產出表并未作細分。因此,本文將表中運輸業、倉儲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以及商務服務業合并后按一定的比例估算得出。該比例為農林牧漁業需求與農產品加工需求的總和與總需求之比。

農產品加工業對農產品流通服務以及所有流通服務的直接中間產品分配系數hij的計算結果,如下表2所示。(1)農產品加工業前向關聯農產品流通服務的程度較為密切。盡管如此,與2007年相比,2012年的hij值已略有下降,為0.0087。這意味著,農產品加工業提供的產品中,有0.87%給了農產品流通服務部門,其收入的0.87%來自于農產品流通服務部門。(2)表2也列出了農產品加工對運輸、倉儲、批發和零售以及商務服務(未按比例剔除)的hij值。其中,農產品加工業前向關聯餐飲、商務服務的程度較為密切。2012年的合計值為0.0559,與2007年相比,也略有減少。

綜上分析,盡管農產品加工業后向關聯農業產出的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其前向關聯農產品流通服務部門及所有流通服務部門的程度卻略有下降。也就是說,農產品加工業的收入中來自農產品流通服務部門及所有流通服務部門的比重略有減少。更為重要的是農產品加工業這種前、后向關聯程度非同向變動傾向,要是出現擴大化,不僅不利于帶動農業的現代化,也不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

表2 農產品加工業前向關聯農產品流通服務

3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產品加工業前、后向關聯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農民仍難以充分享有農產品價值鏈上更多的收益分配

上述分析表明,農產品加工業對農業產出的后向關聯,確實擴大了農林牧漁業的銷路,為農民在城市安家落戶提供了初始資本來源。但是,另一個事實是,農民增收在來源上越來越依靠工資性收入。2015年,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資性收入所占的比重達到40.3%,首次超過人均經營凈收入所占的比重[11]。隨著各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以及部分地區壓縮產能、調節產業結構,農民工需求量將會減少,其工資性收入增長也將有所放緩甚至停滯。屆時,農民增收困難問題就又可能被凸顯出來。

從農產品價值鏈利益分配來看,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供應、技術服務、土地農轉非和交易、農產品加工、流通、倉儲等諸多環節的收益,農民都很難充分享有。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農業產出是以小農戶生產為主。小農戶購買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經營乃至銷售產品,都只能是小規模,由此導致其市場判斷和議價能力都較為薄弱。例如,在農產品加工環節,企業大多采用訂單農業的模式。分散的小農戶與強勢企業之間很難有對等的談判關系,他們之間能夠形成真正利益共同體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小農戶便很難分享到農產品加工銷售環節的收益。

3.2農產品加工企業與批發零售商之間的話語權不對等

世界著名的營銷專家拉里·萊特認為,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重要,控制了零售市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擁有市場。目前,外資在我國可以成立獨資批發企業,可以掌控零售終端。在這種情況下,農產品批發零售業走向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但是,另一方面,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85%是規模以下企業,95%是點狀分布[8]。顯然,農產品批發零售商說話更“有分量”,可以占據更多的話語權優勢。

話語權不對等意味著,農產品加工企業要么受其盤剝,減少盈利空間,要么通過自建終端、選擇第三方電商平臺等方式擺脫盤剝。但是,對大多數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而言,自建終端,房租、物流成本、人力成本等開銷是一個問題。很多農產品加工企業都因此虧損而最后放棄了自建終端。選擇第三方電商平臺,則有陷入價格戰的風險。所以,他們最終仍要受批發零售商或多或少的盤剝,效益狀況不佳。這又必然影響到其后向關聯的農業產出部門。

3.3市場對部分農產品加工產品的消費信心不足

消費者對農產品加工產品的新訴求,已經轉向吃得健康、用得健康。在這一新訴求下,他們更為重視品種、質量和安全。從原料生產到加工過程,農產品加工產品一旦發生農獸藥殘留、土壤重金屬污染、添加劑不當使用等問題,就會刺痛他們的神經,乃至重創消費信心。以食品加工業為例,在“三氯氰胺”、“冒牌奶粉”等事件發生之后,消費信心不足已成為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

2015年10月1日,我國實施了新版食品安全法。新法完善了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由分段監管變成食藥監部門統一監管,明確建立了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12]。同時,企業方面也在賣力改進??梢哉f,這幾年,我國食品業在品質和安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與世界其他國家已不相上下。盡管如此,大量的消費者還是通過出境游、代購等方式進行跨境消費。這說明,恢復消費者信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4 幾點相關建議

4.1提升小農戶在農產品價值鏈利益分配中的分享能力與水平

目前,各級政府大多強化了對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然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是典型的非公共組織,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小農戶的弱勢地位,決定了他們很難從企業那里最大化獲得種、養收入。為此,除了積極倡導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外,最為關鍵的是提升小農戶的市場地位。通過農民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聯合起來,可以幫助更多小農提升談判地位和訂單主動權。

就目前而言,農民合作社盡管在數量上發展迅速,但是其中有很多合作社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無法為小農戶提供良好的服務功能。在這方面,政府可考慮將給農民的補貼交由農民合作社,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同時,農民合作社在服務的功能和質量上應做進一步完善,例如,為小農戶提供市場信息服務,幫助他們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劣勢;統一提供采購、倉儲、運輸和銷售以及融通資金等服務;向成員提供幫扶,以及組織興修水利、改善土壤、保護環境等。畢竟,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務功能和質量,才是小農廣泛參與合作社的根本動因。

4.2避免農產品批發零售環節出現一家獨大

在日、韓等國家,農產品批發市場被視為完善市場體系的基礎設施,其建設被視為政府的一項公益事業,由此既可以增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又可以避免出現一家獨大、壟斷市場流通。目前,我國也開始學習和借鑒這一成功經驗。商務部等12部門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爭取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農產品重要流通節點,以跨區域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龍頭、區域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骨干、公益性農產品零售市場和田頭市場為基礎的全國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13]。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還可考慮在公益性批發市場內,提供冷凍冷藏等公益設施,設立產品加工生產線和配送中心,加強產業關聯效應。

此外,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需要提高市場集中度。這樣,企業在掌握更多的市場主動權后,就并非必定要接受批發零售商的盤剝。在這方面,有賴于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在政策上,除了對龍頭企業進行扶持外,還應考慮引導和促進龍頭企業在優勢農產品產業帶、農產品加工園區以及小城鎮人口集聚中成為核心力量,以扭轉目前農產品加工業分散布局的現狀。

4.3加強對農業產業鏈經營的市場監管

農業產業鏈經營強調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生產-加工-倉儲-運輸-貿易等各個環節都緊密連接、相互協作。通過這種經營模式,企業可以提升經營效率、減少交易成本以及增強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目前,一些傳統的農業企業如新希望、蒙牛、雙匯等紛紛通過投資、建立或并購整合等方式,以拓展一條完整的農業產業鏈。與此同時,外資也日益滲透到糧食、棉花、畜牧業等多個領域的產業鏈環節。

無論是國內資本還是外資,都可能在農業產業鏈經營中形成市場壟斷。尤其是外資,布局低調,很難用具體數據反映出其市場壟斷程度。例如,以三井物產為代表的日本綜合商社,通過參股多個相關聯的企業,達到控制上游原材料,掌握產品銷售的代理權,最終壟斷市場的目的。如果政府部門只是嚴格限制一個企業在某個行業的參股數量,也很難避免農產品市場的控制權和定價權旁落。對此,政府部門需要深入推進農業產業鏈經營的市場反壟斷研究、立法和監管。

4.4多方共同參與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建立、運營、評估和反饋全過程

恢復消費者信心,除了農產品加工企業自身加強產品細節的管控之外,還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媒體、公眾和廣大消費者的通力合作。第一,政府部門應從源頭上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倉儲乃至銷售環節全鏈條監管。更為重要的是,應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防范可能出現的“逆向選擇”風險而導致農產品加工平均質量的下降。第二,行業協會專家應督促和指導農產品加工企業依法、規范、科學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第三,媒體既要監督、批評、揭露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問題,又要提高透明度,避免污名化,讓他們更好發展。第四,公眾和消費者則需要提高對農產品質量的認知能力和水平。

[1] 習近平: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EB/OL].(2016-02-28)[2016-04-15]. http://news.sohu.com/20160228/n438745860.shtml.

[2] 王琴梅,楊軍鴿. 農業現代化推動新型城鎮化的效應分析——以陜西省為例[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140-147.

[3] 李群,崔春生,王賓,等. 基于Vague集的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關系實證分析[J]. 城市與環境研究,2015(2):61-73.

[4] 新華社. 農業部副部長:農產品加工是農業現代化標志[N]. 長沙晚報,2015-09-07(AA1).

[5] 王俊,李佐軍. 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再讀《農業與工業化》的啟示[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9-64.

[6] 新華網. 王保安:2015年恩格爾系數降到30.6%[EB/OL]. (2016-01-19)[2016-04-15].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6-01/19/c_128643958.htm.

[7] 張志龍. 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將突破20萬億元[N]. 糧油市場報,2015-12-05(A01).

[8]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 關于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J]. 農產品市場周刊,2015(23):41-43.

[9] 耿獻輝. 涉農產業投入產出表的編制及其應用[J]. 統計與決策,2010(5):17-19.

[10] 向蓉美. 投入產出系數作用新探[C]. 中日經濟統計學國際會議論文集,2007.

[11] 魏后凱,杜志雄,黃秉信.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5—2016)[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4.

[12] 王先知.光明為何立下食品安全“軍令狀”[J].財經國家周刊,2016(4):64-65.

[13] 陳恒.12部門部署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N].光明日報,2016-04-19(07).

Linkag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LIN Fa-bin1, ZHENG Qing-xian2

(1.InstituteofAsia-PacificEconomicResearch,Fuji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Fuzhou,Fujian350001,China; 2.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Agriculture processing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By using the data of overall national input-output table in 2007 and 2012,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 status of agriculture processing industry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backward linkages with agricultural output has increased, while the degree of forward linkages with serv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and overall circulation has slightly declined, which was helples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n, the main problems exiting in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s of agriculture processing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were also analyzed. Las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new-type urbanization; agriculture processing indust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value chain; industrial linkage

2016-06-16

林發彬(1977-),男,副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國際貿易等. E-mail:52142094@qq.com

福建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2015R0020)

10.16006/j.cnki.twnt.2016.04.007

F326.5

A

1637-5617(2016)04-0033-06

猜你喜歡
加工業關聯城鎮化
關于“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批復
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不懼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數“關聯”題的剖析與拓展
“一帶一路”遞進,關聯民生更緊
農產品加工業穩中向好
奇趣搭配
智趣
家鄉的城鎮化
工業4.0背景下的機械加工業優化升級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