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侗族戲劇的藝術特征

2016-10-31 17:37馮春雷
戲劇之家 2016年19期
關鍵詞:藝術特征侗族戲劇

馮春雷

【摘 要】侗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侗戲是中華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侗戲的產生和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地域特色,是侗族群眾生產生活情形在舞臺上的呈現,其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備受侗族群眾推崇。

【關鍵詞】侗族;戲??;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054-01

侗戲是一種極具侗族民間和地域特色的戲劇,是侗族民眾在勞動生產生活中創造和總結出的一種以說唱形式為主的舞臺表演藝術。它承載了侗族人民進行文化交流和民族藝術自我教育,是一項深受侗族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娛活動。

一、侗戲的產生

最初的侗戲產生于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為黎平縣茅貢鄉臘洞寨吳文彩所創立。當時漢族戲劇已傳入黎平府各地,吳文彩從漢劇中受到啟發,開創了以侗族風格的服裝為扮相,用侗族語言為劇本唱詞,并伴以獨特的戲劇步調和二胡鑼鼓等為伴奏的侗族戲劇?!岸睉蛑跚{單純,形式簡單,僅限于男子表演,停留在說唱形式,后來逐漸發展,成為現在有男女演員參加,有說有唱,曲調優美的獨立戲種。侗戲發展到今天,藝術體系越來越健全,舞臺藝術樣式越來越豐滿,表演藝術形式越來越完整”。[1]在發展過程中,侗戲不斷地受到如桂戲、辰河戲、桂北彩調、花燈等漢族戲劇的影響,漢戲表演形式逐步與侗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相融合,使侗戲在劇目表演和曲調唱腔等方面日臻完善,并呈現出其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

二、侗戲藝術特征

(一)侗戲的劇目題材。侗族戲劇劇目豐富而多樣,按題材分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取材侗族民間故事和傳說改編而成的劇本,如《珠朗娘美》、《善朗我妹》、《吳勉王》等;第二類是根據漢族民間故事、小說、戲劇改寫的劇本,如《牛郎織女》、《陳世美》等。

《珠朗娘美》是最能代表侗族傳統戲劇的一個劇目,“它不僅被譽為侗戲歷史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被稱頌為侗族文學史上的一塊豐碑”。[2]戲劇《珠朗娘美》劇本是基于同名侗族民間故事和敘事歌改編而成的,主要通過對娘美和珠朗充滿坎坷與挫折的人生的演繹,多層次、多角度的再現當時侗族社會的人文風情、思想觀念和倫理道德觀念?!吨槔誓锩馈吩趧∧抗适虑楣澗帉懯址ㄉ吓c漢戲的編寫手法大致相似,時空較為集中,戲劇情節中的矛盾沖突設置合理。但在結構和韻律的編排上則嚴格按照侗戲標準范式編寫。侗戲劇目與侗族本土文化相結合,語句生動而富有韻律感。

和許多漢族戲劇一樣,侗戲的劇目題材大都來源于勞動生產生活。民間生產生活中的音樂、舞蹈、敘事詩、民間故事等都是侗戲得以發展的精神養料,豐富多樣而又精彩絕倫的劇目題材充分反映了侗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藝術。

(二)表演方式。侗戲在演出開始前會進行一個請神儀式,即請“戲祖”吳文彩降臨,以保佑演出順利、成功。緊接著朗誦一段族源遷徙或報幕作為開場白,而后表演正式開始。

侗戲的演出一般以兩位主角對唱為主,一唱一答,唱完一段后交叉著走固定的“∞”字形的路線,來交換位置,在更換位置完畢后繼續演唱。隨著劇情發展需要有時間和空間的轉換時,一般依靠演員上下場來表現轉換,所以場次會多而細,有時候一部劇可能會演好幾天。

侗戲吸收了漢戲的一些表演方式,但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民間表演藝術。如侗戲《丁浪龍女》中,加入了許多侗族大歌和舞蹈的元素,像是踩堂歌、琵琶歌、蘆笙舞等均在里面有表演呈現。侗族本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穿插在侗戲的表演中,為戲劇本身增添了民族生活氣息,使戲劇更具民族氣息,所以為侗族人民所喜愛。

(三)曲調和唱腔。侗戲唱腔主要有“平板”、“哀腔”,還有“喲嗬依”、“侗戲大歌”、“仙腔”等。[3]“平板”又稱“普通板”,是侗戲中使用最多的唱腔,曲調自然而平順,一般為上下句結構。先有起始板,上句唱完之后有一個過渡,接著再唱下一句,如此反復,直至唱到劇目結束?!鞍д{”又稱為“哭調”,一般音調都較為凄婉、哀怨,主要為了烘托氣氛,帶動觀眾的情緒,一般用于悲傷的情景中?!皢燕酪馈鳖愃朴凇疤栕印敝械膸颓?,主要是為了帶動氣氛,一般多用于唱詞結束時?!岸睉虼蟾琛庇址Q“群眾歌”,結合侗戲的音樂坐唱,一般出現在劇末結束時,有對觀眾的答謝之意?!跋汕弧币话闶褂幂^少,在用于表現幻境時偶爾出現。

侗戲發展到現今,曲調和唱腔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有許多地方的侗戲喜結合當地特色的“歌調”,如“踩堂歌”,“琵琶歌”等,來穿插于戲劇情節中,使侗戲更具本土風韻及藝術特色。

三、小結

隨著侗戲的發展,無論是在劇目的編寫還是曲調和唱腔,表演方式上,侗戲都呈現出獨特的民族戲劇風格和特性,展現出獨特的民族審美文化特征。侗族豐富的民間文化成就了今日的侗戲,對侗戲和侗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參考文獻:

[1]周恒山.試論侗戲的個性特征及其發展趨勢[J].貴州民族研究,1990:148.

[2]吳宗源主編.侗族百年實錄(上冊)[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7(1):404.

[3]張中笑等主編.貴州少數民族音樂[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89:57.

猜你喜歡
藝術特征侗族戲劇
有趣的戲劇課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快樂童年——榕江侗族兒童
戲劇類
論侗族自然觀中的生態倫理及其價值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展
電影《煎餅俠》的大眾藝術美學特
侗族養生防病抗衰老經驗薈萃
貼近大地:侗族棲居之所的智慧之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