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立替康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

2016-11-03 09:27邢維山孔繁勇王世卿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5期
關鍵詞:結直腸癌療效

邢維山+孔繁勇+王世卿

【摘要】 目的 探討伊立替康應用于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46例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未經放療和化療, 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23例。治療組給予伊立替康+奧沙利鉑+亞葉酸方案。對照組給予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亞葉酸方案,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兩組患者的生存情況。結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60.9%)明顯高于對照組(30.4%),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總生存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伊立替康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臨床效果顯著, 可供臨床參考與應用。

【關鍵詞】 伊立替康;結直腸癌;轉移性;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23

結直腸癌是全世界范圍第三常見的惡性腫瘤[1]。盡管有了先進的化療、放療技術來輔助手術切除治療, 患者生存質量及5年生存率仍很低。鹽酸伊立替康是喜樹堿衍生物, 相比喜樹堿有較高的水溶性[2], 可在體內代謝為具有生物活性的7-乙基-10-羥基喜樹堿(SN-38), 具有廣譜抗腫瘤活性[3]。臨床試驗表明, 伊立替康為主的治療方案對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有明顯改善, 使其成為治療轉移性的結直腸癌的關鍵藥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確診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患者46例, 所有患者均未經放療和化療。其中直腸癌19例, 結腸癌27例。轉移灶部位有肝臟、肺、骨、盆腔、腎上腺、卵巢、腦和淋巴結。初診即為轉移者19例, 行姑息造瘺術11例;根治術后復發轉移27例, 所有患者均有可測量的病灶, 患者肝腎功能和骨髓功能均正常。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23例。治療組中男19例, 女4例, 年齡33~76歲;對照組男15例, 女8例, 年齡26~8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治療組患者給予第1天鹽酸伊立替康180 mg/m2、奧沙利鉑10 mg/m2和亞葉酸300 mg/m2持續靜脈滴注;第4周重復1次, 共使用6個周期。對照組給予奧沙利鉑10 mg/m2 和亞葉酸 300 mg/m2持續靜脈滴注, 第l~5天給予5-氟尿嘧啶600 mg/ m2持續靜脈滴注?;熐俺R幨褂酶窭经傊雇?, 白細胞<3×109/L時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 腹瀉時用易蒙?;驃W曲肽治療。用藥后每周觀察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情況以及胃腸道等不良反應, 并動態測量病灶大小。

1. 3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RECIST1.0標準行療效評定:所有目標病灶消失為完全緩解(CR);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30%為部分緩解(PR);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加≥20%或出現新病灶進展(PD);基線病灶長徑總和有縮小但未達PR或有增加但未達PD為穩定(SD)??傆行?(CR+PR)/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60.9%)明顯高于對照組(30.4%),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生存情況比較 隨訪到2015年12月, 治療組和對照組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11.6個月和8.2個月, 治療組中位生存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全球結直腸癌年發病例數超萬, 發病呈上升趨勢。FOLFOX(奧沙利鉑、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氫葉酸鈣)方案是臨床上較常用的治療晚期直腸癌的方案, 但是氟尿嘧啶需要靜脈輸注, 易引起感染等相關并發癥, 而且腫瘤組織容易產生耐藥性[4, 5]。

伊立替康是一種獨特的喜樹堿衍生物。伊立替康必須由羧酸酯酶轉換成活性代謝物SN-38, 因此SN-38被認為是負責伊立替康生物效應的主要代謝物, 包括療效和毒性[6]。隨后, SN-38主要由UGT1A1在肝臟解毒, 形成無活性的SN-38葡糖苷酸, 此外, 伊立替康也在肝臟被CYP3A4/5代謝形成無活性代謝物[7]。1994年伊立替康首次在日本獲批治療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1996年伊立替康在美國首次獲批用于治療5-氟尿嘧啶難以控制的轉移性結直腸癌, 隨后獲批為聯合5-氟尿嘧啶/亞葉酸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藥物。在本實驗中, 通過觀察二組患者病灶改善情況及生存分析, 探討伊立替康應用于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實驗結果表明,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總生存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轉移性腫瘤治療原則相符合, 即重在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綜上所述, 伊立替康對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可供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芳芳. 結直腸癌候選基因TGFBR1, CD4 3'UTR遺傳多態性影響miRNA調控研究. 西北大學, 2014.

[2] 趙廣波, 白靖, 王靜, 等. 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載藥方式的研究進展. 中國藥房, 2011, 22(37):3536-3538.

[3] Fotios L, Chiara C, Gianluca M, et al. Initial therapy with FOLFOXIRI and bevacizumab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17):1609-1618.

[4] 周建紅, 李桂生, 李高峰, 等. 伊立替康聯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結直腸癌二線化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中國全科醫學, 2013, 16(5):555-557.

[5] 黃治虎, 李小剛, 張群, 等. FOLFIRI方案治療常規含奧沙利鉑方案化療失敗的轉移性結直腸癌療效觀察.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2, 28(3):41-44.

[6] 楊建偉, 林錦源, 高煒, 等. 雷替曲塞/貝伐珠單抗聯合伊立替康或奧沙利鉑方案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3, 18(1):70-73.

[7] 鞠曉宇, 羅雪梅, 葛衛紅, 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中伊立替康及活性代謝物SN-38濃度.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5, 23(3):267-270.

[收稿日期:2016-04-21]

猜你喜歡
結直腸癌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以苦參為主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
觀察益氣養血湯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
補鋅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枳術丸湯劑結合針刺療法對結直腸癌術后胃腸功能的影響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吻合口漏危險因素分析
氬氦刀冷凍消融聯合FOLFIRI方案治療結直腸癌術后肝轉移的臨床觀察
結直腸癌術后復發再手術治療近期效果及隨訪結果分析
對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