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靈活精悍的微課程成為初中語文課堂的左膀右臂

2016-11-07 11:37孫彥偉
文教資料 2016年20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設計方法微課

孫彥偉

摘 ? ?要: 微課為初中語文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有效實現了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整合,有利于語文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初中語文教師首先要注重微課程的優化設計,無論是選題、時間還是教學語言都要從創新設計著手,并不斷改革和探究微課程的應用策略,讓微課程靈活地應用于整個教學過程,更好地為學生語文能力和知識素養的提高服務。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課堂 ? ?微課 ? ?設計方法

微課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產物,也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結果,其載體是教學視頻,主要是在教學環節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或者記錄,具有直觀形象、用時短和內容精煉的優勢。將微課程引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突破語文學習中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和課文的意境與情感。本文將重點就初中語文課堂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作探討。

一、如何設計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微課程?

(一)選題要新穎別致

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當中的選題設計要保證精煉,同時也要提高創新性,用新穎別致的微課程選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提高微課程設計的針對性,確保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效果。例如在學習《借條》一課時,教師就需要選擇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且和實際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內容,借助實際生活中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真實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引導學生思考借條的作用及寫作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微課程設計時可以用字幕讓學生了解借條的作用,可以利用借條模板引導學生在寫借條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知識條理的清晰。

(二)時間要科學合理

初中語文課堂微課程的時間設計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規律進行相應安排。一般來說,微課程的時間應該控制在10分鐘到15分鐘,這樣能夠確保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知識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能夠讓學生保持注意力和關注度,從而強化微課程的應用效果,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技能。

(三)語言要精益求精

初中語文微課程的教學語言主要包括話語和文字,是進行知識呈現和幫助學生消化理解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必須注重教學語言的優化設計,在語言的設計中要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教學語言能夠通俗易懂和形象直觀。教師在制作微課程時要保證語音標準、語言表達有感染力,這樣才能夠快速調節語文課堂氣氛,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保證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抓住微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并著力解決課程學習的難點。

二、如何巧妙應用初中語文課堂微課程?

(一)課前激發自覺

教師借助微課程為學生不斷優化語文教學資源,指導學生掌握和突破語文重難點,引導學生總結語文學習規律,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從而奠定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為學生語文素質的深層提高打下堅實根基。為了實現初中語文微課程視頻應用的優勢,一個重要前提是學生必須具備極強的自覺性,能夠將語文學習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語文學習保持長久的動機,并將這種學習動機變成持續學習的動力,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且能夠在語文學習中受益,從而積極努力地鉆研學習,有效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因此,教師在課前的微課程設計和應用中要將激發學生的自覺性作為重點內容,關注學生的愛好,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視頻設計和應用的關鍵要素,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還要注意在語文微課程視頻中為學生營造探究環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師可以借助有效的激勵機制,讓學生從中獲得巨大的驅動力,培養學生長期的自覺習慣。

例如教師在講解說明文《看云識天氣》時,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說明文知識,雖然其中的內容是學生實際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知識,但是說明文中蘊含的較為深刻的科學知識,卻是讓學生比較陌生,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程的形式將學生感到陌生的語文知識變成學生生活中常見形式,以此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進行選題設計,可以將選題定位天氣預報的形成,并用具有吸引力的問題引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天氣預報在我們的生活中太平常不過了,但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產生的嗎?接下來,教師可以借助豐富多樣的微課程設計技術用直觀形象的動畫或者視頻為學生介紹不同云的特征,并讓學生在觀察之后,對云的特點進行科學歸類。在作業展示環節,教師可以按照以下三部曲進行:第一,用視頻為學生呈現與課本中不同的云朵圖片,并讓學生對云朵進行分類判斷。第二,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如何通過觀察云上光彩的方法進行天氣預測,同樣為學生呈現圖片,并讓學生判斷。第三,引導學生探究除了教材中給定的看云識天氣方法,是否還有其他可以判斷天氣的辦法。教師借助課前的視頻作業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并為學生進一步的深入學習提供持久動力。

(二)課中解決疑難

初中語文課堂當中的微視頻應用的重要目標在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為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技能創造一個良好平臺。不少語文教師制作和應用的微課程采用的是課堂教授視頻化的方法,拘謹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學習,極大程度上影響到微課程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發揮。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視頻應用的目的在于彌補教師在課堂知識講授環節存在的不足,其主要內容是對語文知識的獲取過程進行呈現,并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獲取分析,突破原有的文字板書教學模式,采用的是能夠跨越時空的微課程應用模式,當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可以借助生動形象的微課程輕松地理解和解決難題,同時會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致,使學生能夠對課上學習的內容記憶深刻。例如在講解《海燕》一課時,經過了課前的視頻作業學習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了更多關于海燕的資料,并且了解了海燕最基本的象征含義。課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教學視頻,根據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基本分析和了解,將本課中海燕、大海、暴風雨、太陽等形象進行放大呈現,讓學生在課上更為深層次地體會文章內涵,并對詞語的運用進行分析。因為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思考的同時進行語言表達,不僅僅細化了語文知識,還讓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語文課堂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平臺,如果單純地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單一的師生互動活動,那么不僅不能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反而會讓學生在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倦心理,且借助抽象思考獲取知識和技能是初中生較為缺乏的。相反的,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表現形式為學生梳理思路和引導學生強化語文能力則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是在課堂中應用微課程的重要目的。教師應用微課程能夠將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表現力的符號為學生形象地展現語文知識中的重難點問題,還可以在呈現教材內容后用相同的方法將相似的文章與其進行對照,借助表演和在線的形式對學生產生強烈的視覺刺激,在對照中幫助學生了解知識學習中的差異,鼓勵學生從中找尋規律,讓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例如學習《孔乙己》時要求學生對本篇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內涵進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而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體會時,教師可以用微課程為學生呈現《范進中舉》,運用這樣的比較設計引導學生深層次探究,并快速地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三)課后延伸拓展

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意識到課堂教學并不是語文課程的結束,課后階段同樣要給予極高的重視,利用語文課后為學生進行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在語文課堂學習當中,學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也很容易錯過知識的連接和基礎點,甚至是重點的知識內容,這對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會形成一個較大的障礙,而且教師不能夠找出更多的時間為學生補充疏漏內容,只能夠依靠學生在接下來的語文學習中不斷發現和彌補,但是難免會有漏網之魚。于是,將微課程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后階段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學生進行知識延伸和拓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幫助學生彌補疏漏的大好時機。教師要對教學內容中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內容進行歸納,并圍繞這些內容制作成形象直觀的微課,上傳到網絡共享學習平臺上,讓學生能夠充分借助課下的碎片時間對微課進行反復研讀和學習,充分發揮微課程能夠重復使用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查漏補缺平臺。同時,教師課后要為學生設計拓展類問題和相關作業,讓更多有能力和興趣的學生深入學習,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微課程的應用使語文教學更靈動和靈活,并在無形中達到分層教學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解《背影》時,可以為學生制作能夠幫助其深化知識點理解的拓展型微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完本課知識之后,課下自主選擇時間觀看拓展內容。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主題的拓展,一方面是以文章作者朱自清作為基點進行內容和知識拓展,讓學生能夠對文章作者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接下來學習該作者的其他作品時做好鋪墊,讓學生能夠在環環相扣當中感受知識之間密切的聯系。另一方面是為學生播放文章的情感朗讀作品,并引導學生細細品味父子情深。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課下學習時提出的疑問進行分析和歸納,找到學生的共性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向學生進行耐心解答,必要時還可以制作成簡短的微視頻,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平臺上反復觀看和琢磨,從而真正理解教師給出的解釋,極大地提高微課程在課后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效率。學生課后觀看微課可以稱之為一種有效的補課形式,但是更重要的是拓寬學生視野和培養學生正確語文觀念,真正培養學生完善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不斷的積累中達到知識的活學活用,將知識內化成能力。

微課是構建初中語文翻轉課堂的重要工具,也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產物,有效實現了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整合,有利于語文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并為初中語文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微課程的優化設計,無論是選題、時間還是教學語言都要從創新設計著手,并不斷改革和探究微課程的應用策略,讓微課程靈活地應用于整個教學過程,并更好地為學生語文能力和知識素養的提高服務。

參考文獻:

[1]陳乃云. 利用微課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素質教育,2014,(11).

[2]韓佳偉. 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研究. 河北大學,2014.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課堂設計方法微課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的設計
公路橋梁結構橋梁抗疲勞設計方法應用
如何利用七年級新教材進行英語課堂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生活化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