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中國民族動畫電影趨勢研究

2016-11-09 22:51李佩窈
戲劇之家 2016年20期
關鍵詞:趨勢新形勢動畫

李佩窈

【摘 要】電影誕生于19世紀并非偶然,它與現代科學新概念的發展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人嘗試投入動畫業,期待在這個領域發展,動畫電影在我國已有了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也有許多經典作品。從1922—1945年的萌芽時期,到1946—1956年進入穩定發展,再到1957—1965年是中國動畫片的第一個繁榮時期,中國動畫曾如此輝煌,中國早期動畫藝術家的不斷探索和努力實踐為當今動畫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借鑒和十分寶貴的財富。然而新形勢下的中國動畫電影卻陷入了瓶頸,造成這一被動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盲目地模仿美日風格,疏忽了民族色彩。動畫電影只有回歸民族風格,加強和豐富對民族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現方式,使之多元化、形象化,不斷進行總結分析,中國動畫電影才能在新形勢下更民族化,創造出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動畫。

【關鍵詞】動畫;民族;新形勢;趨勢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116-02

《山海經·南山經》中曾記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狈鸾浿械奶忑埌瞬刻岬降腻葒D羅就是鳳凰的原型,500年涅槃一次,叫聲是仙界的音樂,每天要吃100頭龍,1000條大毒蛇。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500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們才能有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從某種角度看,中國動畫就像涅槃的過程,它的終結是新的開始,在新形勢下中國民族動畫具有鳳凰撲火獲得新生的精神,敢于拼命,在烈火中錘煉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優秀,重塑金身、戰勝對手。展望未來,我們期待著民族動畫展翅高飛的那一刻!

從開始的巖壁到20世紀的現代派繪畫,繪畫藝術走過漫長的道路和歷史,有著豐厚的積淀,它為動畫作為“運動繪畫”提供了前提,當繪畫具備了視聽語言,它便成了在時間與空間中延綿并自由訴說的藝術。如果說動畫是遠古的藝術,那動畫在新形勢下拋開膠片、數碼、數學三維、立體視覺或增強現實等技術不講,動畫和詩歌、文學、漫畫、戲劇音樂等形式一樣,早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流淌在人類的血液中,成為無法脫離的視覺體驗,這恰恰就是動畫的魅力所在。

而又從歷史的角度上講,民族動畫經歷了兩個時期: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中國動畫民族藝術的“自在”時期、新中國成立之后的“自為”時期。

1962年前后,美國電影動畫片開始傳入中國,美國藝術家麥斯·福乃克繪制的《大力水手》、《從墨水瓶里跳出來》、《勃比小姐》等引起了中國動畫開拓者們的極大興趣。萬籟明、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作為中國動畫的開創者,先是模仿美國作品詼諧幽默,強調角色的夸張和變形,在此基礎上萬氏兄弟經過十多年斷斷續續的拍攝實踐,不斷打磨,最終將這些學來的經驗與中國藝術自然融合,使得中國動畫具備了民族情結。萬氏兄弟從第一部無聲動畫《大鬧畫室》到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再到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使得中國的動畫影片在當時的歐洲影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由于局勢動蕩,中國人的動畫創作到20世紀40年代基本停滯。這一階段是中國動畫的發軔,也是中國動畫民族藝術的“自在”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建國初期是中國動畫片蹣跚學步的時期,大多數中國動畫片都在模仿他國的動畫創作模式,主要是向蘇聯和南斯拉夫、捷克等東歐國家學習先進的動畫和技術,在技藝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這一時期創作的作品如《釣魚小貓》、《小梅的夢》、《野外遭遇》等影片便留有蘇聯動畫的影子。這個誤會使中國人意識到對他國動畫亦步亦趨的模仿是不利于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的。自此,中國人開始有意識地探索民族風格之路,也就是從這時起,中國動畫開始進入了“自為”時期。

從壁畫到現代派繪畫、運動繪畫、動畫、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動畫再到社會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的動畫,美日動畫電影已經遙遙領先,中國動畫電影雖然在近兩年取得了小進步,比如《大圣歸來》、《大魚海棠》,但這兩部票房偏高的院線電影仍然有著美日動畫電影的影子。

2016年3月4日中美同步上映的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全球總票房突破10億美元,北美票房和海外票房分別為3.372億美元、6.628億美元。在占比總票房2/3的海外票房收入中,中國內地貢獻了約2.3億美元。2015年5月上旬,創造華語動畫電影票房紀錄的《大圣歸來》發布了首款美版預告片和海報,并宣布影片將于7月29日以3D和2D格式在美國影院上映,這個日子距該片在國內上映已過去了兩個多月。在前景未明的情況下,參與了制片工作的福恩娛樂有限公司同時開始海外預售,通過預售為制片工作提供更多的市場反饋,這正是好萊塢絕大部分影片制作和發行采取的合作模式。

對比之下,前者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幾乎以順流而下之勢積起“票房深潭”,后者則以逆流而上之態走向海外電影市場,“錢”景未明。

新形勢下中國民族動畫電影前景未明,全球同步上映的目標雖然有些遙遠,但并非不能實現。國產動畫電影在國際接受度、制作質量、品牌口碑、海外發行戰略等方面還有待提升,從創作、制作層面來說,我們還沒達到講中國好故事并且是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的地步。雖然外國動畫團隊借中國的《花木蘭》、《功夫熊貓》在中國市場上賺足了中國人的錢——迪士尼把中國的文化遺產在美國加工一把,又打包賣回給了我們,但并不能說明中國民族動畫就能講好這個故事,中國人的邏輯思維和美國思維很不一樣,畢竟,一部動畫電影的成功不是簡單的有了好故事,而是在于如何講這個好故事。

新形勢下民族動畫電影前景未明,發行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提前與海外發行方接洽能使中國動畫制作企業更好地把控動畫創作過程,保證作品質量,但在此之外,還必須根據自身特點確定一個有效的海外發行戰略,而不是帶著作品直奔某個名氣最大的海外交易平臺。中國動畫公司現在花大成本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僅圖走出去的虛名還不如先扎實地把故事基礎打好,把藝術功底做扎實,先在本土市場上獲得認可。

每個國家對于動畫電影風格認識不同,題材的把握不同,在新形勢下什么樣的動畫作品能夠老少皆宜?目前在中國,國產動畫片主要都是原創,很少以漫畫、小說、連續劇等其他文化形式作為直接藍本。挑選最受歡迎的漫畫、小說、連續劇等來制作動畫片,不僅可以提高未來動畫片營銷市場的保險系數,而且一個故事本身已經形成出版、影視雙重利用。目前所看到的本土漫畫從人物造型與分鏡特點上靠近日本漫畫的一些成熟方式,從表層上的確學習了日本漫畫,但內在還是自己的。這種文化內在是潛移默化的,比如兩名劍客比武,輸的一方要求勝者將其殺死,以成全他的精神,這是日本文化;而如果敗者立身攻守,約好明年再戰,這是中國文化。不盲目邯鄲學步于美日動畫電影,中國民族動畫電影要發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涵養和特色,文化只可能學習而不可以是模仿,在創作上的問題重點在于,我們用什么樣的變現方式,反映一個什么樣的精神實質。

參考文獻:

[1]盤劍.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2]段佳.世界動畫電影史[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8.

[3]昝勝鋒,王書勤.動漫產業:新型業態與贏利模式[M].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04.

[4]萬籟鳴口述,萬古魂整理編著.我與孫悟空[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3.

[5][英]張明勇.Digital Animation數碼動畫[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05.

[6]Blair P.Cartoon Animation[M].Walter Foster Publishing.1994.

[7]The Animation Book.Kit Laybourne.Three Rivers Press.1998.

[8]Animation 1.preston J.Blair.Walter Foster publishing.2003.

猜你喜歡
趨勢新形勢動畫
做個動畫給你看
動畫發展史
初秋唇妝趨勢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我是動畫迷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趨勢
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