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教學法在民辦應用型高校非線性編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2016-11-09 23:39王炯
戲劇之家 2016年20期
關鍵詞:民辦民辦高校教學法

王炯

【摘 要】民辦高校課程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民辦應用型高校傳媒類專業而言,非線性編輯技術課程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筆者結合學校定位與社會現實,對本課程進行了課程改革探索。在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大大地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技能水平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民辦教育;課程改革;非線性編輯技術課程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189-02

一、民辦應用型高校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民辦高校課程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民辦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課程改革是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民辦高校課程設計應以學情為基礎,以社情為依據,以教師為核心,實現民辦高校的課程教學改革。

民辦應用型高校課程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教育大眾化背景之下,民辦高等教育課程體系需要從精英教育轉換為大眾教育。自從1999年高等教育擴招以來,大學生逐年增多,但是,一些畢業生的專業知識結構與行業脫節,企業出現招工難的現象。這不得不讓人對高校教育產生反思。

二、非線性編輯技術課程介紹

非線性編輯技術課程是民辦應用型高校影視傳媒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開設本門課程會涉及到非線性編輯軟件如EDIUS、PREMIERE、大洋非線性編輯系統等。本文以Premiere軟件教學為例,引入項目方案、前期策劃、小組合作。

三、非線性編輯課程項目教學法的闡述

傳統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之前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基本上都是先將軟件的基礎知識點進行全面地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基本知識能掌握,但在作品整體創作把握上缺乏創新,從而使他們不能快速地將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筆者后來嘗試在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將章節知識進行解構打散,將知識進行模塊化,再重構融入到精選項目案例當中。各個項目案例都是精心選擇,貼近行業制作前沿。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課堂不再沉悶、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提高了教學效率。筆者在非線性編輯課堂中采用的項目教學法,即課前教師布置一個“項目”課題,讓學生寫項目任務書,給他們一個提前自主思考的時間,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這個項目。例如,筆者在講解《人文記錄片》的項目中,將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項目任務,寫出策劃方案,然后在校內或社會生活中自主尋找拍攝素材。通過分工合作,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這對于學生日后參加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四、非線性編輯課程的項目教學過程

項目教學法能讓學生將項目作為任務,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會根據“項目”需求來學習。項目教學法的整個教學過程依次為擬定策劃方案、收集拍攝素材、完成后期剪輯、成品展示匯報及專家點評,每個環節之間緊緊相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

(一)項目方案的策劃

筆者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了教學項目——人文記錄片創作。該項目難易適中,學生可互相合作完成。首先,學生在課前先完成項目任務書,并通過小組團隊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探討項目的策劃方案。然后,根據小組成員具體情況做出合理分工安排,依據學生的學情及個人背景分析,設計出小組項目主題。

(二)通過小組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項目任務

1.團隊分工和任務分配。實施過程中,可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4-5人為宜。若小組人數過多,則容易導致部分學生濫竽充數;若小組人數過少,則可能無法完成項目任務或任務完成率低下。教師在分配任務的時候,應根據班級同學的學情,將綜合素質較高的同學確立為組長,以組長為核心展開團隊合作,以學生特長進行分工,用以好帶差的原則進行任務分配。例如,在“人文記錄片創作”的項目教學中,筆者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由4-5人組成的小組團隊,每隊選出組長,然后根據小組每位成員的特長,進行前期文案策劃、攝像、燈光、錄音、后期剪輯、字幕制作、整體調色、版式設計及最終合成輸出的分工。

2.全程學生動手,教師引導調控。首先安排學生在課外自主進行素材拍攝及搜集工作,然后教師輔助學生篩選有用的素材及補拍鏡頭,引入高年級學生的優秀作品,從而引導并打開學生思路,模仿借鑒并創新。由于前期學生已經自主學習了字幕制作、工具使用、視頻特效應用、視頻轉場應用和關鍵幀動畫等基本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屏幕廣播形式進行相關知識點講解,將學生制作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在屏幕廣播中分析解決。教師全程引導學生完成項目,讓學生帶著問題,邊制作邊思考,從而實現從做中學,從做中教。項目真實貼近行業,學生在過程中真學真做。

(三)組織學生進行課程匯報

完成項目之后,教師以課程匯報或電影節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及效果評價。課程匯報中設置主持人,特邀專業教師嘉賓,學生自主制作匯報會或電影節相關音樂,中間設置學生自制節目串場等。全程分為若干單元,每個單元有相對應的學生作品播映,每個作品播映前由團隊組長進行導演闡述,制作經歷,作品展示及經驗分享。同時教師和特邀專家現場打分。教師或專家對于項目的評價及獎項的設置,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創作的喜悅,通過橫向比較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后將作品上傳到優酷網或其他微電影平臺,進行更大范圍的展示,同時可以聯系影視傳媒公司,進行校企合作,使課堂作品與企業產品對接。通過這種形式,極大地刺激了學生創作的熱情,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為其以后的專業學習及行業規劃大有裨益。

五、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的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團隊協作”方式展開的教學過程,通過對“人文記錄片創作”項目來完成后期剪輯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學成為一種充滿樂趣的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所以,筆者認為,項目教學法在高校課程教學改革中是一個有效嘗試,比較適合影視后期制作課堂的教學,能較大程度地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新民.民辦高等教育轉型期的矛盾和對策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6,(12):49-50.

[2]李錦元,趙軼.高職院校教師在項目教學中的作用[J].教學改革與管理,2008.

[3]楊新波,武衛衛,楊帆.PremiereProCS6影視剪輯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猜你喜歡
民辦民辦高校教學法
民辦本科院校開展文科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
新時代加強民辦中小學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基于學科競賽的民辦本科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民辦少兒英文圖書館工作初探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民辦高校大學生人際關系與自我概念的研究
“假弱”教學法你用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