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視域下的情感美

2016-11-09 10:20劉亞利
戲劇之家 2016年20期
關鍵詞:情感美大自然

【摘 要】大自然的美與人類情感的美在文學作品中的占比較重,大自然隨著不同的情感變換著不同的色彩,本文從大自然的視角來探尋當代小說愛情題材的表現。

【關鍵詞】大自然;愛情題材;情感美

中圖分類號:I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263-02

文學史上自然與愛情的主題屢見不鮮。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到“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天天念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再到后來的“專心致志作情詩”的“湖畔詩人”等,對愛情的歌詠在自然的襯托下都顯得唯美而感動。

1978年《十月》雜志刊出了劉心武的短篇小說《愛情的位置》,引起了學界廣泛關注。愛情題材禁區的突破,是對“文革”中人性被壓抑的一次反駁。與之不同的是,在以自然鄉野為背景的愛情表達別有一番情趣。自然賦予了人們爽朗、大膽,甚至粗野的秉性,體現了對愛的執著。

鄭義《愛情的熱帶》中的主人公逃離家里為自己舉辦的婚宴,來到湖邊,在湖水里暢游,在湖畔兩棵并生的檸檬樹下,搭起了露營的“小窩兒”;“我原以為我早已領略了愛情的一切奧秘,現在才發現,在自由的大自然的懷抱里愛情的全新魅力!”站在西江的客輪上,他們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懾,希望這船一直飄下去,去看珠江、看大海,他們的愛在大自然中變得更加親密??捉萆毒G色的蜜月》來到了海南,主人公站在被伐倒的樹木砸死的昔日戀人的墳墓前,這里曾是他下鄉、付出汗水和勞動的地方。這代人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各地的山林,他們帶著自己的愛人重新來到這里,是對過去的一次緬懷,將這里的記憶深深地印在自己的愛里。程賢章《千里共嬋娟》中,新婚的張小蘭和李小敏決定將自己的新婚旅行地定在曾經戰斗了五年的蓮花山林場,他們將這里稱為“娘家”。還有陳建功的《天壇情話》,主人公不僅是在自然界中感受著愛情的甜蜜,還在與自然的融合中尋找著人生的理想?!斑@些小說都將自己愛情的起點放在了大自然中,讀著它,既為祖國大自然的美麗所吸引,又升華了年輕人的思想。他們懷著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踏上了各種迷人的旅途,將自己的美好愛情溶進名山大川之中?!雹?/p>

相比較而言,汪曾祺《受戒》(1980年)中小英和明海的愛情顯得更加純潔而真誠。小英自己愛捋荸薺的葉子和踩荸薺,還拉了明海一起去。在吐新穗的蘆花叢中,紫灰色的蘆穗,發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在這美好的大自然中,兩個少年的對話是那么的純潔美好。作者在談《受戒》的創作體會時,說道:“我要把它寫得很健康,很美,很有詩意。這就叫美學感情的需要吧。創作應該有這種感情需要?!?/p>

汪曾祺的另一部作品《大淖記事》(《北京文學》,1981年第4期)寫的是在大淖這個地方,十一子與巧云的愛情故事。大淖指的是湖泊,也指水邊的陸地。一個是住在西邊的錫匠徒弟十一子,長得結實,一表人才;一個是住在東邊的挑夫女兒巧云,長得漂亮。兩人的交往雖然遭到諸多磨難,但他們依然堅持了下來。這兩篇小說寫得空靈自然,純美得不落纖塵,未被塵世熏染的人性與美麗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渾然天成。

如果上述作品表達了人性與自然相融合的美,那么下面提到的這些作品,它們所表達的情感就顯得沉重了。如鄭萬隆的《黃煙》講述了鄂溫克人的信仰和禁忌。莫娃對哲別的愛表現在她執著的行動上,哲別對莫娃的愛卻毀在了他們信奉的神明禁忌中。最后,哲別不顧莫娃因自殺而刺傷了鎖骨,將她送回了無親無靠的“斜仁柱”,再也沒來看她,義無反顧地走了。鄂溫克的山林賦予了哲別英勇的探險精神,哲別不相信,他要重復父親的老路,探明黃煙的究竟。為此,人們為他冒犯神靈的舉動而氣憤,他的母親也為此哭壞了眼睛,人們想射死他,卻被莫娃攔住了射向哲別的箭,死在了哲別走過的路上。一場隕落在自然界中的愛情,一場愛的悲劇?!兑暗辍分械摹八?,為了得到金子迎娶戀人而去了金礦,又為贖回已為人妻的戀人,從榮源金礦死里逃生而被打折了一條腿?!八闭业搅藙偹廊斓奈羧諔偃舜笳渥拥膲災?,將她的尸體抱回地窩子,用酒認真地清洗,再用白布包好,要好好安葬她。聞訊趕來的大珍子的丈夫福庚,用槍打傷了正在為大珍子纏白布的“他”?!拔覀儺斎灰矏?,但是我們能像‘他(《野店》)那樣愛得徹底、愛得透徹心骨嗎?我們寫信、打電話、約會、逛馬路,我們用各種復雜的方式來表達我們本來很單純的感情。突然,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了另外一種愛的方式,一種大膽的、熱烈的、拋棄了所有非愛情的東西:金錢、名譽、貞操、生命……你難道不會為之震動?”②《綠化樹》(《十月》,1984年第2期)里,馬纓花對“我”這個讀過書的知識分子的愛“就是鋼刀把我頭砍斷。我的血身子還陪著你?!庇惺裁磧炑诺暮J纳矫吮冗@句帶著荒原氣息的、血淋淋的語言更能表達得真摯、永久?賈平凹《遠山野情》中的香香,忍辱負重,以出賣肉體來換取賺錢的機會,艱苦的自然生存環境使得她有著超強的忍耐力,當她像完成了任務一樣幫扶著丈夫蓋好房子后,毅然離開了丈夫,奔三大而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真正的愛。李杭育《流浪的土地》中,灘哥和穗兒的愛情依然是個悲劇的結局。同樣,鄭義的《楓》中,盧丹楓與李黔剛在革命中的愛情悲劇,震懾人心。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我”和副指導員,雖然彼此有相愛的渴望卻沒有愛的機會。和孔捷生的《大林莽》一樣,即使簡和平和許晴有著愛情,但在嚴酷的環境面前,什么都化為泡影。如果這些小說中描述的愛情是沉重的話,那么鐵凝的《麥秸垛》披露的則是被那個特殊年代扭曲了的愛。主人公通過愛發泄抑郁的情緒,展露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小說中活潑開朗的沈小鳳暗戀著陸野明,而愛著楊青的陸野明最終沒能把握住自己,在沈小鳳的誘惑下,在麥秸垛里發生了違反紀律的事情。令人感覺荒誕的是,陸野明是因為膩歪沈小鳳才做那些事情。更讓人覺得可笑的是,審訊的人那不厭其煩地細節審問。這些都暴露了在那個精神生活極其匱乏的歲月里,人性的被扭曲。如同王安憶《小城之戀》中的那兩個舞蹈演員,女的高大粗壯,男的矮小瘦弱,沒有愛情的兩個人,只有互相折磨。而《錦繡谷之戀》卻展現了一個美麗的愛情畫面,將身心與愛釋放于自然之中,夢幻著得到那種賞心悅目的愛,然而主人公恪守著道德底線,只是在自然界的神游中滿足自己虛幻的愛。

這些作品在對愛情的表達上,都沒離開大自然,美好之處皆美好,滯重之處皆暗淡。自然界也帶上了人們的感情色彩。借用魯迅的一句話來形容此時期的文學,是一個爭著寫戀愛的悲歡的時代。

這些愛情不論是浪漫的羅曼蒂克,還是現實的苦苦掙扎,都以自然為背景,那些愛而不能的悲劇故事深深地打動著讀者的心弦。透過愛情,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看到了那個時代年輕人面對愛情的堅強執著與高尚的情操。這些愛情絕不是才子配佳人,沒有做作,沒有技巧,沒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的只是真情的呼喚,真情的流露。經歷那場非人的浩劫,現實將所有的浪漫都改變了色彩,再不是“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狂飆突擊式的吶喊,而是在愛里透著心酸,透著苦澀,透著隱忍,透著堅毅。

注釋:

①鄭義等.新婚之旅[M].廣州:花城出版社出版,1982.

②蔡翔原.野蠻與文明:批判與張揚——當代小說中的一種審美現象[A].孔范今,施戰軍.中國新時期文學史研究資料匯編[C].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239.

作者簡介:

劉亞利(1980-),女,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博士,內蒙古赤峰學院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情感美大自然
淺談小學美術特色教學
淺析敦煌飛天藝術形象的情感美
親近大自然,體驗快樂
新課程改革下的生物學科教學
小學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初探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童謠審美藝術特征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