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說影視化淺析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的異同

2016-11-10 17:12張丹旭李慧婷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視聽語言文學語言文學

張丹旭++李慧婷

摘要:文學與影視是通過多樣的語言形式創作出的不同的藝術形式,文學通過文字語言進行創作,影視則以直觀的畫面和聲音敘述故事,小說的影視化改編在近幾年成為熱點,小說也成為了影視界爭奪的優質資源,無論是院線還是電視熒屏,都不乏擁有良好粉絲基礎的文學作品改變成的影視劇。小說的影視改編, 一方面提高了影視的劇本豐富度,另一方面影視將小說以更為大眾化的形式呈現,兩者相輔相成。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進的不同表現賦予了小說和電影兩個生命,本文將通過對小說《鬼吹燈》及其改編的兩部電影《九層妖塔》和《尋龍訣》為例,淺談的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的異同。

關鍵詞:文學;影視化;文學語言;視聽語言

近期由小說、音樂、電視節目等網絡媒體資源發展的IP影視充斥在銀屏,以“IP電影”為例的相關詞語成為了影視圈最火的概念。其中天下霸唱的小說《鬼吹燈》也占了一席之地?!豆泶禑簟纷?006年在網上發表,圈了許多忠實的“燈謎”。而盜墓題材的小說也成為各大影視公司的爭奪的對象。2015年由《鬼吹燈》改編而成的兩部電影——《九層妖塔》、《尋龍訣》,分別在院線上映并獲得一定的票房。兩部作品均通過視聽語言對原小說進行了影視化的改編和詮釋,并賦予其新的生命。

文學語言是文學作品的語言,也包括人們口頭語言的書寫過程[1]。視聽語言,是影視語言,用畫面和聲音進行描寫敘事,用蒙太奇剪接來展現情節。小說是通過文本語言來展現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變化的,讀者通過閱讀作品想象出相應的畫面;而電影則是用影像、聲音組合的直接方式來呈現故事情節的發展,觀眾可以直觀地欣賞畫面與聲音[2]。電影的視聽語言表現出更加直觀、更加感性、也更真實的形象,因此電影被認為是更具有感染力的交流媒介。不同的語言形式有不同的優勢。

一、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的相似性

(一)功能的相似性

觀看與閱讀都是一個語言的交流過程,都是語言藝術,而且導演與觀眾,作者與讀者都是互為前提的。小說作為文學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讀者能從閱讀中獲得精神上的慰藉與共鳴,并且對于文章有屬于自己的理解。電影在觀眾的觀看中,同樣與導演產生精神上的交流與感應,可能是思想上的,也可能是音樂上的。

在小說中,我們從作者的文字語言的描述中感受到鐵三角之間的深厚的感情。而電影,我們在觀看的時候,看到胡八一和王凱旋之間默契的動作、肢體接觸以及相互調侃都能直觀看出他們的情誼。而胡八一和Shirley楊,他們的感情用文字描述會復雜,到電影中就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欲言又止的表情都能看得出來。這些是導演、作者和觀眾、讀者之間一個交流。所以文學語言和視聽語言在產生精神共鳴的功能上是有相似性的。

(二)文藝創作的相似性

視聽語言與文學語言在表達上,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個性鮮明,故事情節的設置,語言的風格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都要符合邏輯。電影拍攝需要劇本,其實就是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不管是觀眾還是讀者,都希望故事發展的節奏快,劇情是緊湊的。

小說《鬼吹燈》里人物的形象可謂是個性鮮明,思維邏輯也各有特色。小說在創作的時候,作者會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來塑造人物。電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無疑也是重中之重,電影中胡八一、王凱旋等人的個性,在鏡頭下的表情、語言,通過造型、光線、色彩等藝術化手段,將人物的內心世界挖掘出來,塑造好了每一個鮮活的人物性格特征。邏輯性,是一個故事能夠講好的基礎,《尋龍訣》中為了將胡八一三人返回草原的行為更加合理化,將丁思甜的設定改為了兩人放不下的初戀,這樣就給整個故事的發展定了一個合理的方向?!毒艑友分泻艘坏摹棒嗤踝印钡纳矸菥徒忉屃藯罱淌谧屗蜅钇即蜷_九層妖塔疑問,以及圖書館長的出現。

(三)文化價值傾向的相似性

兩種語言在形式上雖然表現各異,但其所講訴的內容都順應了社會當時的思潮。視聽語言和文學語言都表現出現實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風格特征?,F實主義堅持真實、客觀再現生活的要求,對現實生活以及人物真實的內心進行刻畫;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以情緒和感受的自由表現和情緒的自由宣泄來換取故事的真實性和連貫性,作品游走在想象與現實之間。

小說中胡八一為了幫助犧牲的戰友的家人才開始倒斗,不是為了發財,開始是一個很正面的機緣。電影中幾人已經金盆洗手,但是卻為了丁思甜返回草原,這是一個感情上的推動產生的,這些都是人物心理地真實反映,觀眾也能夠理解。

二、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的差異性

(一)欣賞途徑不同

文學作品,我們是通過閱讀;對于影視作品,我們是通過觀看??葱≌f時,人們擅長的是將文字中描述的事情感同身受,根據自身的想象理解,每個人心中有一部屬于自己思維改編的電影。而電影將一個拍攝好的真實的東西放在你面前,讓你去看別人心中的影像,你要去接受導演給你展現出來的設定,以便于自己投入感情。而且電影也有許多技術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色調,不同的運動方式展現的意思可能是不一樣的。

(二)傳播方式不同

文學語言屬于“冷媒介”,它能夠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需要讀者的參與和投入;視聽語言則屬于“熱媒介”,能夠提供大量視覺和聽覺上的信息,在觀眾的參與程度上要求并不高。讀者在閱讀時需要自己去構建一個故事里的世界觀的框架,極強的參與感。而觀眾在觀影時僅僅需要去判斷導演構建出的故事結構是否符合自己的世界觀就可以了。對于主人公的形象,小說中胡八一是一個愛開玩笑,嘴里隨時說著毛主席語錄,關鍵時刻會變得很靠譜的一個人,他為了養家糊口和發小王凱旋一起摸金倒斗。而電影《九層妖塔》中開始胡八一的身份是科考隊的一名戰士,踏實穩重,后來又有了“羿王子”后裔的身份?!秾堅E》中,陳坤飾演的胡八一隨時都是神神叨叨,卻又智勇雙全,穿著打扮不拘小節,同小說中的形象很契合。

(三)構成要素不同

文學語言是用文字、詞組、語句組成的;視聽語言是用形象、聲音符號構成的一種由畫面、聲音、鏡頭、光線、色彩、剪輯等內容有機組織構成的表意系統。電影語言具有更加直觀、感性以及與現實世界直接相連的特點。電影語言主要包含的內容有畫面形象、鏡頭言語、后期剪輯、電影配樂、劇本字幕等。電影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是通過鏡頭對觀眾產生影響的??葱≌f時我們主要是看文字,而電影,有聲音,有畫面,甚至在一些3D電影中,我們還能夠身臨其境的去感受這些視聽語言。

(四)修辭手法不同

另一種不同體現在兩種語修辭策略上。文學作品,不管是散文還是小說,都是講究修辭手法的運用的。文學作品中常常使用比喻、夸張、象征等修辭手法。而視聽語言,電影的修辭性主要是體現在蒙太奇上。愛森斯坦認為蒙太奇即是“隱喻”,即是“象征”,也是電影的修辭性,前后的鏡頭是有修辭性的。文學語言的隱喻是需要修飾語的,而電影則因為其在記錄時具體性和精確性,可以取消形容詞。

(五)存在狀態不同

文學語言是文字組成的,是靜止的,故事的敘述講究的是連貫性語言的流暢性;視聽語言是畫面的,聲音的,是運動著的,是隨著鏡頭的運動而運動的,所以文學語言比視聽語言更穩定。文字語言可供讀者一遍遍的閱讀、斟酌、想象;而視聽語言作為影視藝術的表現手法卻是稍縱即逝,它用直接的方式沖擊著觀眾的視覺和聽覺。一個鏡頭、一個畫面、一句臺詞停留時間短暫,更需要受眾仔細捕捉才能更好的對影片進行欣賞和理解。

(六)通用程度不同

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語言系統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文學語言具有很強的民族性,不具備普遍的可接受性。而視聽語言作為影視語言是世界通用的一種語言,人們可以通過眼睛去感悟其中的文化,這與繪畫、雕塑、音樂等有較多的共性。

小說的傳播,它不僅受到語言文化上的限制,而且在通過翻譯后,或許原文中的某些細節也會處理不到位,甚至不同文化水平和生活狀態下的譯者翻譯出的文章也是不同的。而電影在聲音和畫面的渲染下,即使有語言或者文化上的差異,觀眾也能對劇情很好的消化,或許通過音樂也能了解故事發展的節奏。

三、小說影視化的優勢

(一)視聽語言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具層次感

文字雖然可以為讀者們帶來很多的文學活動,但是表現形式與外露的影視作品相比欠豐富。在小說改編的時候,影片要將人物的內心活動以及內在化的東西通過視聽語言的方式表現出來,就要通過角色的動作和語言或者是其處于的環境、適合的音樂等多元素視聽語言進行表現,視覺內容豐富多彩。

雖然每一部改編電影有些缺點,但是它們還是會有閃光點被觀眾銘記。演員對角色的演繹的生動性,導演對情節上的創造性的改編,以及音樂背景對氣氛的烘托,無疑會給影片加分許多。有的時候即使看到一部改編欠佳的影片,依然可以從中找到一些亮點。

(二)視聽語言接受性更強,影響范圍更廣

在小說中,主題的表達主要是通過敘述者議論性的文字,敘述者的沉痛悲憤都是通過文字直接呈現的,讀者很容易被其鮮明的立場和口吻所左右,讀者的文化水平、人生經歷各異,可能對文學作品中的尖銳諷刺的議論或贊同或反對或震驚,但更可能多地是單方面的接受,而缺乏聯系自身的思考。電影是通過畫面和故事間接反映主題,用一些客觀的鏡頭直接進入觀眾的眼簾,而不是像直接的議論性的主題文字要告訴觀眾什么歷史的事實和道理。通過這種視覺的沖擊、心靈的震撼,引發觀眾對故事的共鳴、對影片的思考,這樣思考到的會更真實,對人的影響也更大。不管你是怎樣的文化水平,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都可以收獲自己的感悟,而不僅是站在敘述者的感情和立場。

除此以外,娛樂性也是小說影視改編吸引受眾的一大優勢。在如今這個紙質讀者越來越少的社會,將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播放,不僅會使小說重新成為關注的對象,同時也會帶來許多新的讀者。小說的影視改編并不是對于原著的刻板復制,而應懂得二度創作時利用視聽語言的力量,在尊重著作本身主旨的基礎上,運用畫面的光線、色彩、構圖、鏡頭的剪輯等表現手法,打造小說的視覺造型,深化原作的主題,給予觀眾別樣的視覺感染力,從而體會到影視文學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李薩如拉.談應用語言與文學語言的差異[J].中國文房四寶,2014,6:96-96.

[2]朱媛.哲人之思--李安電影敘事美學解讀[D].太原理工大學,2015.

猜你喜歡
視聽語言文學語言文學
現代網絡文學語言的審美維度研究
我們需要文學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香港神話電影視聽語言中民族性分解
20世紀現代漢語文學語言整合現狀簡析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