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世界》的現實主義革新之我見

2016-11-11 15:28于淼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洛奇反諷戴維

于淼

摘要:戴維·洛奇是一個自覺意識很強的學者型作家?!缎∈澜纭肥瞧?984年出版的一部英國戰后校園小說,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部“后現代”小說?!缎∈澜纭冯m然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后現代主義元素,如泛性論、解構、拼貼、戲擬和元小說等,但作者通過運用反諷、戲擬對主人公們在“小世界”中的世俗追求和學術腐敗現象進行的細致描寫體現出了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特征,由此向我們展示了其現實主義的革新特征——英國現實主義的傳統與后現代主義小說實驗革新因素的融合。本文通過闡釋文本所運用的反諷與戲擬手法入手,進一步論及小說不同于傳統現實主義又有別與后現代主義的對現實主義的一種創新。

關鍵詞:戴維·洛奇《小世界》;反諷;戲擬;現實主義;革新

中圖分類號:I561.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23-02

英國伯明翰大學有一位著名的教授——戴維·洛奇,他是當代著名的文學家、評論家,被譽為英國學院的雙子星座之一,之所以如此稱呼他是因為他橫跨文學和理論兩大學術研究領域,并分別在這兩個領域之中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他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的校園小說三部曲《換位》、《小世界》、《美好的工作》使他一舉成名,其中《小世界》的問世使他名噪一時?!缎∈澜纭芬彩撬麄€人最喜歡的一部作品“我覺得我不會再寫出這么有意思的作品了”。學術界對此作品也評論火熱,眾多學者對此作品看法不一。本文就《小世界》中反諷與戲擬手法的運用進行分析,討論這部作品在現實主義方面的革新。

對于小世界的定位,我讀到很多評論家對此做出的評論,他們都認為這部作品是現代主義或者后現代主義又或者是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結合。我曾經也由這部作品的元小說、蒙太奇、戲擬、互文性以及所表達的意義無法企及等特點判斷此部小說為一本不折不扣的后現代主義作品??墒?,在查閱并學習了幾份相關資料后,我發現事實并沒有如此之簡單。此外,閱讀這部小說后,在反諷與戲擬的技巧與運用上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獲。本篇讀書報告欲闡述一下我在《小世界》所屬流派類別及反諷戲擬手法運用方面的思考與所獲得的心得。

洛奇于1984年出版的《小世界》自問世后穩定各項大獎,評論界給予了一致好評,這也實現了洛奇本人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即“要寫出讀者讀了一遍還要再讀的小說?!蔽谋局猩婕暗搅诵埋R克思主義、女權主義、泛性論、解構、后解構主義、符號化等眾多文藝理論。也就是這一點使讀者難以否認這部作品屬于后現代主義。與此同時,《小世界》在成書之際又恰逢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進入成熟時期,作者本人受當時解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影響在他的文本中也反映了后現代的諸多創作特征,比如上面提到的把很多學者的學術活動和日常生活片段集中放到一起進行敘述描寫的蒙太奇手法,還有用脫衣舞娘的舞蹈去描述作者、文本、讀者彼此之間關系的解構主義,通過對柏斯追求安吉麗卡與作家弗洛西比爾由于greasy這個形容詞而筆澀的描寫來表現語言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反應和干擾反映出的意義無法企及的解構思想,及借他之口表達自己學術觀點的元小說特征。并且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陸續有僅憑者戲擬、狂歡化反諷、拼貼和元小說斷定這就是一部典型的后現代小說。

從本部作品的結構與內容來看,此兩者都與神話和中世紀傳奇文學中關于尋找圣杯的故事不無聯系。而現代派經典作家在創作時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借用古代神話傳說來幫助其謀篇布局,利用神話所提供的陰雨和象征意義來表現現代社會,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和形式。而這一點又使得本部作品具有了現代主義的印記。

如此看來,《小世界》是一部集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為一體的小說,其結構框架反映出現代派的手法,其主題內容卻是受后現代主義影響的產物。然而,我后來讀到一篇丁兆國副教授做出的一項山東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戴維·洛奇校園小說研究”,其成果顯示上述觀點不盡準確。其觀點為“《小世界》所體現出的應該是一種新型的現實主義”。對此說法我本人頗感新穎。那么,為什么如此說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兩方面,一方面是本部小說的創作繼承了英國小說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另一方面是在本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吸收了后現代主義形式實驗的革新因素。而后者主要通過文本中“戲擬”這一形式特征來揭示說明。

瞿世鏡先生認為,雖然洛奇的校園小說的表層敘述結構接近現實主義的傳統模式,但絕不是回歸到傳統現實主義。而是折中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三者的“后小說”。我們都知道英國文學史上有一個擺錘效應,也就是說英國文學歷史上的現實主義、現代主義是交替出現的,彼此都略帶有對方的痕跡,貿然的斷定某一部作品屬于某一種特定的派別都是不準確的。

《小世界》的開放式結尾、拼貼和戲擬的運用更接近于實驗主義,而表層結構之下是傳統的現實主義的內容,即自由人文主義精神和深刻的道德關懷。也就是說,它不是現實主義,不是現代主義,不是后現代主義,也不是三者的簡單調和,而是一種新型的現實主義,或者說是現代化的現實主義,是傳統現實主義在當代文化語境下的新發展。洛奇本人也曾說過自己基本上屬于反現代主義,但其中也吸取了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成分。

上面談到的《小世界》中大量使用的反諷與戲擬手法無疑是本部作品的一大特點。那么首先,我想談一下自己對本書中使用的反諷手法的認識與看法。

“小世界”這一書名本身具有象征隱喻意義,它取自歌德的《浮士德》。當浮士德準備跟隨魔鬼靡非斯托離開書齋時,他問魔鬼:“咱們去哪里?”魔鬼說:“咱們先看小世界,后看大世界?!北瘎〉牡谝徊烤褪菍懜∈康略谛∈澜缰械穆?。在魔鬼的引誘下,他沉迷于酒色之中,幾乎不能自拔。洛奇將小說命名為“小世界”其實就是暗諷學者們的小世界。他們在這個小圈子中追名逐利,渴望浪漫的愛情經歷或風流韻事,他們匆匆忙忙地在不同的大陸之間展開各式各樣荒唐可笑是的追逐。從更深一層的隱喻義來看,“小世界”又指地球。生活于其中的人們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欲望,而這些欲望卻又永遠無法得到滿足。這是在書名中運用的典故反諷。

洛奇對小說的開頭也進行了精心的構思。他認為“小說的開頭就是一個門檻”,“是分隔現實世界和小說家虛構的世界的界限”。小說序曲的第一自然段,“四月,甘霖陣陣,把三月的旱魃,連根拔去……”,是對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開頭一段話的復述。這里作者在文章的開頭運用了典故反諷。此種開頭可以起三種作用,一是可以確立二元對立結構的基本模式,奠定全篇的反諷基調;二是將當代學者們開研討會與古代基督徒的朝圣對比,一次諷刺學術界的不良風氣和學者們的墮落;三是序曲的開頭與小說第一部的開頭形成巨大反差,以達到反諷目的。

《小世界》的情節結構是對圣杯傳奇的滑稽模仿,其中的現代學者們也都是“尋求冒險和榮耀的游俠騎士”,他們自己也在尋找自己的“圣杯”。但這“圣杯”并不是學術,而是功名與性愛。對圣杯傳奇的滑稽模仿也暗含著“荒蕪與拯救”的主題。洛奇在用典時有時以典故為隱喻,到達反諷目的,如小說的書名及柏斯、金費舍爾等人名的取用;有時是對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如小說對功名與性愛的追尋就與圣杯騎士的追尋有著不同的意義;有時是將兩個表達相反意義的典故并置以實現反諷,如小說序曲的開頭及第一部分的第一句

而小說中的戲擬手法則主要是綜合性的,體現了其戲劇性及元小說功能。洛奇自己就曾引用巴赫金的小說理論解釋自己為什么成為小說家而沒有成為詩人:“對散文藝術家來說,世界充斥著他者的詞語,他必須在其中為自己定位,他必須能敏銳地辨別他人話語的特點,他必須具備把他人話語引入他自己話語層面的能力,但卻不能破壞自己的話語層面”。洛奇對戲擬這一文學傳統具有強烈的自覺意識?!缎∈澜纭分械膽驍M大致可以分為整體戲擬和局部戲擬二種類型。前者主要是針對具體作品的戲劇性模仿,后者是對寫作模式、敘事技巧和社會思潮等問題的嚴肅思考,但也往往兼有戲劇性嘲諷。在設置故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時,如通過對中世紀圣杯傳奇的戲擬來描寫現代學者的各色人生追求時,洛奇就運用了整體戲擬的手法,現代教授與中世紀騎士一同出現在戲擬的雙重結構里。而局部戲擬則被用來諷刺之前已經使用了戲擬手法的文本并且表達作家的意圖,同時這種做法也使得文本具有了元小說的功能,進而揭示出小說創作與批評以及小說與現實的關系。

綜上所述,我在閱讀完戴維·洛奇的本部著作之后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部具有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特征的新現實主義小說,其中戲擬與反諷的大量使用是作家文學創作手法的重要的特色?!缎∈澜纭防^承了英國現實主義傳統,在擺錘運動中得以吸收融合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實驗革新的多種優勢與特色,成為了不同于以往十八、十九世紀的現實主義的現代化的新型現實主義。這應該是本部作品取得的戰后英國小說里程碑式的成就,并同時開拓出了一條英國文藝批評理論發展的新方向。

猜你喜歡
洛奇反諷戴維
劫匪用上“大數據”
劫匪的大數據分析
臨界之美
《黃色墻紙》的女性主義解讀
接力棒
禮品變廢品
各有所“長”
高不可攀
大偵探柯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