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暢銷書排行榜”到“好書榜”

2016-11-11 15:46王楠
人間 2016年27期

摘要:從“暢銷書排行榜”到“好書榜”的變化,反映了媒體的內容提供從面向大眾到面向“小眾”的轉變,讀者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媒體角色由教化變為服務。

關鍵詞:暢銷書排行榜;好書榜;圖書推薦

中圖分類號:G811.3-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62-01

打開微博微信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好書榜和好書推薦欄目,這些榜單推薦的書單大相徑庭,很少有重復的現象。如今,“好書榜”已經取代了“暢銷書排行榜”成了推書的一種主要方式。那么“好書榜”為什么會取代“暢銷書排行榜”,“好書榜”的“好”字又是如何定義呢?

一、暢銷書排行榜的起源

“暢銷書排行榜”起源于美國的《書商》雜志,1895年,它開啟了“按需求數量排序的圖書目錄”這是暢銷書排行榜的最早形式。隨后各大雜志和網站也開始發布不同的“暢銷書排行榜”,其中以《出版商周刊》和《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最具權威性和代表性。19世紀末是美國廉價報紙時期的最后幾年,這一時期,美國報紙從精英化閱讀開始走向大眾,報紙價格大幅度降價,內容也從多政黨、財經新聞轉變為多社會新聞。同時,報紙的發行量也大幅度增加,完全不依靠政黨資助的商業報紙因其有趣的內容和低廉的價格成為廣大讀者的首選。

這一時期的報紙,已經具備了現代報紙的基本特點,即面向大眾,商業化。也正是因為現代報紙的受眾定位是大眾,它的內容選擇上也要更符合大眾口味,在圖書推薦上也是如此。而暢銷書是指在一個時代,或者時間段內非常受歡迎的書。將符合特定條件的書籍按照銷售冊數排列的榜單,就是暢銷書排行榜。暢銷書內容上不一定會是經典,但它卻可以反映出特定時代大部分人的閱讀需求和喜好。因此,以圖書銷售數量為基準來排列的暢銷書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書籍在大眾中的受歡迎程度的。面向大眾化的報紙、雜志選擇以暢銷書排行榜來推薦圖書也是其基于普遍的讀者適用性下的最佳選擇。

二、我國的暢銷書排行榜

我國的暢銷書排行榜最早出現在1994年左右,最早刊登暢銷書排行榜的雜志是《中國圖書評論》,隨后各大報紙雜志都推出了以自己分類為依據的暢銷書排行榜。暢銷書排行榜也漸漸成為是人們分析圖書銷售情況和進行性圖書選擇的主要方式之一,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開卷數據”以其專業性和權威性成為了業內暢銷書排行榜的風向標,許多報紙和雜志在發布暢銷書排行榜時都以開卷數據作為依據。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隨著網絡的普及和新媒體的興起,報紙和雜志的發行量開始下降,以微博和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漸漸成為人們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微博上受眾可以通過關注自己喜歡的媒體或個人的賬號來接受信息,在微信上受眾可以通過訂閱自己喜歡的個人或者媒體的公眾賬號來接受它所推送的內容。這和傳統媒體就有很大的不同點,以往購買報紙,也許有的人喜歡看社會新聞,不喜歡體育新聞,有一些人正好悄悄相反,眾口難調。面向大眾的綜合性報紙都會有幾十甚至上百個版面,其中政治、社會、財經、體育、娛樂、教育等新聞無所不包,購買報紙的受眾也只能夠被動接受購買,同樣的,綜合性報紙的圖書推薦也只是以大眾為對象,因此,它的圖書排行榜會以銷量為依據,即所謂的暢銷書排行榜。

茫茫人海,受眾需求多種多樣,在這么多的受眾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潛在客戶是許多營銷主體困擾的問題。微博微信的這種功能及時的幫助他們解決了這一問題。大部分的受眾因為喜歡和有需求才會關注相關賬號,這也就相當于受眾自動將人群進行了細分,關注相同內容的受眾群體在需求和喜好上會有一定的相似性。面對這種精準的人群定位,面向大眾的普遍化內容的推送顯然已經不符合受眾的需求。同理,“暢銷書排行榜”這種針對于普遍受眾的圖書推薦方式顯然也已經不再適用,而好書榜的出現似乎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想出的一個辦法。

三、好書榜的“好”如何定義

不同的人對于“好”的定義不同,那么,“好書榜”應該以什么為標準呢?這要取決于受眾的喜好。鑒于微博和微信的受眾精準定位的特點,其受眾的興趣、愛好和需求上也會呈一定的相關性。在進行書籍推薦的時候,也應該考慮這種特定人群的喜好問題。粉絲關注是因為他們希望從公眾賬號那里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如果內容只能離開。如果面向小學生的賬號如果一直推薦《烏合之眾》這樣的專業書顯然是不合適的,雖然這也是一本好書。但是這本書并不是它的受眾所需求的。

好書千千萬萬,但并不是每本好書都適合去推薦給自己的讀者,因此,因此書籍是需要挑選的。以公眾號“讀書雜志”為例,這是雜志《讀書》的公眾微信號,《讀書》是一本以書為中心的文化評論雜志?!蹲x書》關注書里書外的人和事,探討大書小書涉及的社會文化問題,推介不同知識領域的獨立思考,展示各種聲音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向以引領思潮為己任。其前主編汪暉說希望讀書成為知識分子討論問題的論壇,成為一個寬廣的開放的自由的平臺,由此可以看出,它的目標受眾是知識分子。再看“讀書雜志”公眾號推薦的“好書”,在內容上它囊括了文學、歷史、哲學、宗教、經濟學、藝術、考古等領域;在作者選擇上既有莊子、孟子這樣的經典作家,也有李敖這樣的現代作家,既有梁啟超這樣的中國作家,也有雨果、石黑一雄這樣的外國作家;在語言上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話文,還有英文、法語、日語等多國語言作品。而這條內容下的評論,也都是表達自己對于某一本或者幾本書的觀點,或者推薦其他書籍,或者表達感謝。由此可見這樣的圖書推薦,是關注這一公眾號的讀者們所喜聞樂見的。

從“暢銷書排行榜”到“好書榜”的變化,反映了媒體的內容提供從面向大眾到面向“小眾”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讀者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媒體的角色也由教化型向服務型轉變,受眾的地位則由以前的被動接受變為現在的主動選擇。這種轉變也展現了我國圖書消費市場化發展的更加成熟化,圖書推薦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參考文獻:

[1]吳懌.暢銷書排行榜:文化表象下的商業產物[J].新聞界.2009,(2).

[2]劉業偉.《讀書》雜志研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38,(1).

作者簡介:王楠(1991-),女,漢族,河南安陽人,碩士研究生,現就讀于青島科技大學出版學專業,研究方向:數字出版和版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