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應論下政治外交話語的語用模糊現象分析

2016-11-11 15:52王茁
人間 2016年27期

摘要:語用模糊作為一種重要的言語交際策略,在外交話語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證外交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順應理論為框架,以外交部發言人答記者問為語料,探究在順應理論下政治外交話語中的語用模糊現象,旨在幫助人們增強對外交語言理解。

關鍵詞:順應理論;語用模糊;政治外交

中圖分類號:H0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76-02

一、引言

政治外交中,外交人士在做出語言選擇之前通常會根據交際目的運用語用模糊策略來順應不同的外交情境。本文以順應理論為框架,以外交部發言人答記者問為語料,探究在順應理論下政治外交話語中的語用模糊現象,旨在幫助人們增強對外交語言理解。外交模糊語言的應用順應了發言人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與物理世界等語境因素,從而揭示了語用模糊在外交語境中的合理應用。Verschueren的順應論認為使用語言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進行語言選擇的過程。語用模糊指的是說話人在特定語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確定的、模糊的或間接的話語向聽話人同時表達數種言外形為或言外之力這類現象(俞東明,1997)。語用模糊在政治外交場合中很常見。出于說話者的立場和語言表達的策略需要,發言人會根據不斷變化的交際語境和交際目的對話與做出恰當的調整和選擇,而語用模糊作為一種重要的言語交際策略,是保證外交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政治外交話語的語用模糊分析

(一)心理世界順應。

Verschueren認為,語言交際是人們心智與心智之間的交流,說話人選擇語言的過程是一個順應自己和聽話人心理世界的動態過程(俞東明,2011)。在一些場合下作為外交官需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必須保證他的話語不會給他的國家帶來麻煩。因此,模糊語言就成了外交人員的有力工具,順應了雙方的心理世界,說話人心理上的自我保護和聽話人面子的保全。

問:在紐約的人權觀察組織22日發布關于西藏人權報告,批評中國政府在藏區實施更加嚴厲的壓制政策,中方有何評論?

答:對于你提到的這個所謂人權組織發表的報告我不想作任何評論。他們當中有多少人來過中國?去過西藏?他們了解在中國西藏的真實情況嗎?希望這些人摘掉有色眼鏡,客觀公正看待中國。

在一次例行記者招待會上,發言人被問及人權觀察組織發布的關于西藏人權報告一事,“不想做任何評論”,“他們”,“這些人”都是模糊不確定的,具體是誰發言人并沒有直接表達出來,因為發言人和有關當局已經對這一爭端公開給出了明確的態度。所以發言人使用了語用模糊的表達方式,“不想做任何評論”以免受進一步的質疑。順應了發言人的交際需要,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同時也得到了自我保護。既維護我國的政治權益,又緩和了緊張的氣氛。

問:據報道,針對有中國媒體稱美國拉越南遏制中國可能使南海局勢復雜化、引爆地區沖突火藥桶,美國國務卿克里24日稱,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舉動才可能引爆火藥桶,希望中方謹慎采取單方面填海造地和島礁軍事化行為。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中國所采取的行動完全是自己主權范圍內的事情……完全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主權和正當合法權益不受損害?!⑶乙辉僬T壓相關盟國或伙伴在南海搞針對性極強的?!嘧稣嬲欣趤喼藓推椒€定的事情,并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在這個例子中,記者想要了解中國對美國的態度,發言人沒有首先回答記者的問題。相反,他把重點放在了中國為保持區域和諧穩定做出了巨大努力上,中國在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仍具有建設性的作用。因此為各國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中國形象。然后,用“相關么盟國或伙伴”這一模糊詞語來回答了記者的問題,而不是給出具體明確的答案。這樣,發言人即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又滿足達到了交際需要同時還沒有傷及相關國家的面子。

(二)社交世界順應。

社交世界是指影響語言交際的各種社會因素,如社交場合、特定的制度和社會特有的交際規范,人們在社交世界里應遵循一定的規律和規則即遵循社會規約,社會規約包括風俗、習俗(俞東明,2011)。在國際關系復雜,矛盾突出的國際社會中,發言人的話語就必須符合社會世界公認的相關規范。

問:據報道,日本自民黨總裁谷垣禎一日前參拜了靖國神社。此前還有80多名國會議員前往參拜。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靖國神社問題事關日方能否正確對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涉及廣大受害國人民感情,也關系到日本的國際形象。日方應切實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慎重妥善處理。

在這個例子中,記者就日本頻繁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提問。發言人沒有對日本官員展開公開批評,而是采用了語用模糊,如情態動詞“應該”,“適當”等詞。因此,一句“日方應慎重妥善處理問題,本著以史為鑒向前看的精神”有一個以上的言外之力。表面上,它可能被視為一個建議,但言外之意是抱怨和批評,模糊的言語柔和而又禮貌的批評。語用模糊是在對禮貌的順應中產生的,這是在公共場合的符合了國際社會的外交規范。發言人不僅回答了記者的問題,而且也在國際社會面前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

(三)物理世界順應。

物理世界主要是指較集中的時間和空間指示關系。在特定語境下在場的人包括聽眾、觀眾、旁觀者都會對說話者的語言選擇和交際形式產生影響。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交際形式和語言策略的選擇,模糊語的使用會改善國際關系,促使國家之間的關系向好的方向發展。

問:美國總統奧巴馬明天將會首次訪問廣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不應忘記,正是由于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那場侵略戰爭,給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在此基礎上,戰爭加害國和受害國才能真正實現和解?!?。

記者就美國總統訪問日本廣島一事提出了一個敏感的問題。發言人并沒有給出很明確的是支持美國總統的訪問還是反對這次訪問,而是站在一個國際社會的身份來反思特定時期下的戰爭帶來的災難,并表明“歷史教訓必須深刻汲取,二戰勝利成果必須得到維護”。結合當時特定的中日關系的背景,就很容易理解這句話的言外之力。奧巴馬的這次訪日不僅涉及了中國與日本的關系,也涉及到中國與美國的關系。發言人為避免直接提到相關國家的名字,使用了“戰爭加害國和受害國”這一模糊語來回答。

發言人同時發表對了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看法,并呼吁“日方本著對日本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的態度,切實以史為鑒,避免戰爭悲劇重演”。

三、結語

語用模糊的使用在外交語言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交際手段。合理使用語用模糊策略不僅不會阻礙外交語言的準確性,相反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提升表達的有效性。本文基于Verschueren的順應理論探討外交語言中的語用模糊現象。外交辭令中語用模糊的使用一方面是為了使人們的語言得體;另一方面也維護國家利益,達到交際最優化。外交家通過語用模糊不把話說絕,永遠留有余地的交際方式正反映了外交的特殊目的——維系各國的政治利益和政治關系。研究語用模糊可以幫助人們增強對外交語言的認識以及其運行機制的了解。

參考文獻:

[1]Gruber,H.Political Language and Textual Vagueness[J].Pragmatics.1993.

[2]Nicholson,H.Diplomac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0.

[3]Verse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蔡英英,王飛.對外交模糊語言的語用分析[J].懷化學院學報,2011.

[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EB/OL].http://www.fmprc.gov.cn/mfa_chn/.

[6]魏在江.從外交語言看語用含糊[J].外語學刊,2006.

[7]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8]俞東明.語法歧義與語用模糊研究[J].外國語,1997.

作者簡介:王茁(1991.12-),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英語語言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