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家庭冷暴力的危害與救濟

2016-11-11 16:03李喆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冷暴力救濟危害

摘要:在現代家庭生活中,除了肉體上的家庭暴力,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出現非肉體的暴力,即家庭冷暴力,又稱精神暴力。通過語言攻擊,經濟控制,不和諧的性生活等從精神的層面,更容易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

關鍵詞:冷暴力;隱性的;危害;救濟

中圖分類號:DF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99-01

家庭冷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種,是一種新的家庭暴力形態,又稱作是精神冷暴力。它是一種隱性的家庭暴力,不同于可見的肉體摧殘的家庭暴力行為,家庭冷暴力更多的是通過暗示威脅、語言攻擊、經濟和性方面的控制等方式,達到用精神折磨摧殘對方。目前法律上還沒有對家庭冷暴力做出明確的界定,對其的研究表述仍然只是停留在學術理論的研究上。在2002年我國法學會反對家庭暴力項目召開的國際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冷暴力”這一概念,“冷暴力”具體是指夫妻一方雖然不對配偶動手,但對對方表現出冷淡,輕視,疏遠及漠不關心,最明顯的特點是雙方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1]關于家庭冷暴力這一概念的具體含義學術界還存在著許多與之不同的表述。筆者對此概念表述亦持有不同的觀點。在主體范圍上,家庭冷暴力并不僅僅發生在夫妻之間,還有可能發生在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之間。在行為表現上,家庭冷暴力的實施行為須呈現出長期性的特點。通過對眾多學者提出的多種不同的表述進行比較,歸納,筆者認為將家庭冷暴力做如下界定是較為妥善的: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之間或者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之間在產生矛盾時,不是通過積極的交流和接觸進行解決,而是通過故意長期冷落,放任,疏遠或漠視對方,或者故意長期將與對方的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或者對對方進行諷刺挖苦,語言攻擊或者通過對對方進行經濟或性的控制等,從精神上傷害和虐待對方,使婚姻家庭關系長期的處于一種不正常狀態,影響對方的正常生活的行為。[2]

一﹑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一)冷嘲熱諷。語言攻擊在家庭冷暴力中采取的最普遍的手段之一。通過冷嘲熱諷和惡言相向的方式,打破受害者的防線,踐踏受害者的尊嚴,以達到在精神上傷害和摧殘受害者的目的。這種方式較于肉體上的傷害,其危害和影響不相上下。肉體上的創傷會愈合,而精神上的創傷更深,更痛也更持久。

(二)疏遠冷漠。在家庭冷暴力中,冷漠型是最普遍的表現方式。夫妻雙方在產生誤解和矛盾時,不是通過交流等方式積極處理和解決,而是疏遠對方。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對配偶漠不關心,輕視和放任,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習慣上,人們將這種情況稱為“冷戰”。多數夫妻間的冷戰并不嚴重,其誘因也不過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而且很快就會過去。只有持續的“冷戰”才是最可怕的,那往往意味著夫妻的矛盾已積累得較深,到了無法化解的程度,比如一方出現婚外戀,試圖通過冷落對方的手段達到離婚的目的等。

(三)經濟控制。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低。當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沖突的時候,在家中掌握經濟大權的一方,就會對配偶一方進行種種的限制,例如給予配偶僅限于家庭開支的費用,在其購置私人物品時斤斤計較等。經濟上的控制會在某種程度上加深夫妻一方的控制欲望。繼而在經濟上加以更嚴厲的限制,將形成惡性的循環。健康的家庭生活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之上的。夫妻雙方最好都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事業,也不排除特殊的情況,收入和財產可能有多有少,或者完全沒有,但這絕對不應當成為彼此歧視和依附的理由。

(四)變味的性。在家庭生活中,女性在生理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當夫妻間爆發矛盾的時候,拒絕滿足男性正常的性要求,成為了女性的殺手锏之一。部分男性為滿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就采取婚外性行為的方式。更有甚者在出軌之后,決定結束現存的婚姻關系,并且不想成為婚姻關系破裂的過錯方,在財產分割中得到體現,就在夫妻生活上想辦法。他們會找種種合理或不合理的接口,拒絕履行夫妻生活中丈夫的義務,從而逼迫對方主動提出了離婚的目的。當然,在與性有關的家庭冷暴力中,還有很多其他方式,例如不尊重女方的意見,不考慮女方的感受實施的婚內強奸等。

二﹑家庭冷暴力的危害

研究結果表明:在家庭暴力中精神暴力的危害性是最強的。女性對于情感和精神的要求比男性更迫切和更細致,家庭冷暴力中女性受害者的比例更高,所受精神傷害的程度也更深。長期遭受精神上的暴力的危害更加的嚴重,它容易出現情緒表達障礙和性格扭曲。[3]

第一,部分女性在遭遇家庭冷暴力的時候,通常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對于施暴者予以縱容。長期處于精神暴力中的女性,情感脆弱且易激動,心理上常常處于孤獨的狀態;男性則可能會變得猜忌,多疑,自私,自卑。家庭冷暴力作為一種隱性的暴力形式,對對方的傷害比顯性的暴力更深,甚至還可能造成精神上的疾病。

第二,在家庭冷暴力中的受害者,為了尋求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更易發生外遇行為,致使家庭矛盾進一步的加劇。

第三,長期處于家庭冷暴力的環境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容易讓兒童養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不愿與人交往。更有甚者,部分父母還會將自己內心的不滿和苦悶發泄到孩子的身上。

三﹑家庭冷暴力的司法救濟

(一) 完善我國的反家庭暴力立法。

1.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暴力法》。目前我國關于家庭暴力的個別條款,散見于各類單行法律法規中?,F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32條明確將家庭暴力作為法定離婚的理由之一,第46條規定:“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蓖瑫r《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于家庭冷暴力的救濟也有規定。但在具體的實施中,這種規定并不具有可操作性,這種概括性的立法并沒有針對性,而且由于家庭暴力的隱蔽性,完全靠事后的救濟是很難取證和勝訴的,當事人的索賠權利基本只能停留在立法表面。因此,反家庭暴力在某種意義上“僅僅是種姿態,并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有效途徑,在實際運作中顯得乏力,極不利于司法操作”。[4]因此,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暴力法》并通過立法界定和規范家庭冷暴力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2.通過司法解釋來彌補法律的滯后性。一部法律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層面,考慮到所有的問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現代的家庭生活中層出不窮的冷暴力事件,為具體的司法實踐活動帶來了越來越多棘手的問題。為了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難不成時常去修訂法律法規,明顯很不現實。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在某種程度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在具體操作實踐中的司法人員運用與時俱進的最高院司法解釋和現行法律法規相結合,更好的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勤芳,《別居法律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345。

[2]王芳,“試論家庭冷暴力的防治”,法制與經濟,2011,45。

[3]張賢鈺,《婚姻家庭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347。

[4]張迎秀,“網絡婚姻引致的法律問題與法律規制”,河北法學,2010(4),111—117。

作者簡介:李喆(1979-),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猜你喜歡
冷暴力救濟危害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遭遇冷暴力,如何“有效”應對
喝飲料的危害
喝飲料的危害
你的冷暴力會耗盡我所有的愛
遭遇配偶冷暴力,你會依法維權嗎?(一)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嗎?
28
私力救濟的界定及其正當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