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確的心理節奏帶來聽覺美感

2016-11-11 16:31郭艷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聽覺美感節奏

郭艷

摘要:新聞是新近發生或者正在發生事實的報道,它也具有一種特殊的節奏。心理節奏帶來聽覺美感有直接和間接兩種途徑:新聞播稿過程中,對于新聞稿內容不同輕重的理解,就是一種核心的心理節奏;展現過程中的時間扭曲,也是一種心理節奏直接作用于觀眾聽覺美感的展現手段。此外,心理節奏還能通過影響外部節奏帶來美感。準確的心理節奏,體現了播音者主體的播音追求與播音理解,只有依照“節奏的規律” 認識事物,編碼新聞,才可以使得新聞報道別有韻味,從而創造出新聞的聽覺美。

關鍵詞:心理;節奏;聽覺;美感

中圖分類號:G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59-01

一、前言

“美感”一詞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從審美的接受角度看,視覺是一種空間藝術,而聽覺則是時間的藝術。藝術美感的高低,屬于黑箱系統,無法簡單量化,只能從幾個重要的參數維度上,去尋找提高的可能。而節奏對于聽覺美感的提升,從時間藝術的字面出發,即可發現其具有重要的意義。黑格爾也曾強調:“至于詩則絕對要有音節或韻。因為音節和韻是詩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悅感官的芬芳氣息,甚至比富于意象的富麗辭藻還要重要?!?/p>

節奏,原指樂音的高下緩急?,F在所謂的節奏,則是作為時間與速度的表征,在新聞播音這類過程中,尤其能夠得到體現?,F代美學認為,節奏是運動過程中有秩序的連續,“是有組織的序列”,是時空顯示生命力的象征。節奏的基本規則是動態的,它既可以是疾速的,也可以是徐緩的;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交錯的;既可以是快與慢的組合,也可以是一致與交錯的復合。正因如此,節奏才具有一種征服的力量,才帶來了聽覺美感。

二、新聞中的心理節奏與美感

新聞是新近發生或者正在發生事實的報道,它也具有一種特殊的節奏。根據節奏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差異,可以分為心理節奏與外部節奏。本文所關注的心理節奏是指新聞內容本身表現出的輕重緩急而給受眾心理留下的主觀感受;外部節奏則是具體語言組織起來而形成的高低、起伏、強弱等有規律的運動。

新聞報道是一種典型的話語編碼過程。既然如此,敘述者在敘事編碼的過程中,完全可以由內而外賦予新聞內容、新聞形式以節奏感,讓新聞文本疏密相間,張弛有道,跌宕起伏,富有韻味,使新聞作品更具可讀性。因此,研究新聞報道的心理節奏,提高新聞播報的美感體驗,對實現新聞報道的吸引力無疑具有極大地現實意義。

三、心理節奏帶來聽覺美感的途徑

(一)心理節奏直接帶來美感。

眾所周知,新聞文本的敘述時間與現實中新聞事實的發生時間并不是等時(isochzony)的,或者說,新聞的敘述節奏與現實節奏并不是等速的。新聞報道往往是通過省略、概略、減緩、停頓或者加速、延緩等來改變現實節奏,不斷破壞人們固有的心理程序,促使受眾心理活動的增加,實現對敘事張力的內在控制。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核心事件和衛星事件。

新聞播稿過程中,對于新聞稿內容不同輕重的理解,就是一種核心的心理節奏。法國敘事學家巴爾特根據事件在寫作中的不同地位和性質,把事件分為核心事件和衛星事件。那些對新聞的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或者導致不同懸念發生的事件,我們稱之為“核心事件”;而那些比較瑣碎卻又是新聞不可或缺的事件,我們稱之為“衛星事件”。新聞事件一經發生,新聞報道總是按照與新聞話題緊密程度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程度的突顯。那些與核心事實最相關的“事件”總是得到最好的呈現,而“衛星事件”的敘述總是很概略甚或是省略?!昂诵氖录迸c“衛星事件”在新聞報道中的組裝建構,使得整個新聞文本疏密相間,重點突出,節奏也張弛有道。

2.同構敘述與扭曲敘述。

展現過程中的時間扭曲,也是一種心理節奏直接作用于觀眾聽覺美感的展現手段。在新聞學中,新聞事實的“物理時間”與新聞文本的“再現時間” 是不同的。敘事人往往用兩種扭曲時間的方法達到接受美學的目的:

一是拉長時間、放慢節奏敘事。事件意義的大小往往不在于事件發生時間的長短,質變的一個瞬間細節可能包含了量變的全過程。二是縮短時間、加快節奏敘事。這種心理節奏下,在嬗變的時代、頻頻的事件、紛繁的場面、眾多的人物等新聞里,容易使讀者精神為之一振,情緒緊張興奮。

(二)通過影響外部節奏帶來美感。

帶來聽覺美感的方式,還在于通過由內而外,影響外部節奏。實現以節奏和韻味,實現新聞稿的文本美。事實上,在外部節奏的支配下,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新聞題材和內容經過信息編碼后,也能“庸事萌于新意”,變異出深遠的意境和動人的情調,顯得韻味無窮。

新聞報道的外部節奏,實際上也就是新聞的“話語節奏”。它既是新聞動態感、運動感的體現,也是新聞話語語流質感的表現。

1.“節奏主要見于聲音,但也不限于聲音,形體長短大小粗細相錯綜,顏色深淺濃淡和不同調質相錯綜,也都可以見出規律和節奏?!毙侣劜筮^程中,內心的節奏所帶來的對長句和短句的結合的重視,加之單句和復句的搭配,整句和散句的錯雜,從而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種節奏美。注重長短句的搭配、整散句的錯落,聽起來富有節奏感,具有極強的可讀性,頗具美感。

2.語言疏密變化的節奏美疏密相間。一般來說,露情顯志處、感情強烈處需要濃抹重彩,重筆勾勒;而那些與核心事實較遠的地方則要輕攏慢捻,淡雅清新。新聞語言的這種力度變化,導致新聞語言呈現出疏密相間、疾徐有致的節奏美。應該說,讓新聞語言在聲音中跳起美麗的舞蹈來,是那些有進取心的播音者不懈的追求。

四、總結

新聞作品的節奏看似并無定法,但實際上它必須服從于新聞題旨這個總基調。好的新聞播報,或激昂、或平實、或舒緩、或沉悶、或幽默,總是以文本內容的題旨為基礎的。如果離開總基調,去增強什么節奏感,就有可能破壞作品的整體和諧,造成新聞文本的前后風格不統一、不協調。

事實上,新聞內在的節奏感,體現了播音者主體潛在的、深層次的播音追求與播音理解。一方面體現了播音者對新聞的精心領悟,另一方面也是其作為創作者心靈與新聞和事件的和諧共振。因此,只有依照“節奏的規律”認識事物,編碼新聞,才可以實現受者對于這種心律與美感的共振的接收和把握,使得新聞報道別有韻味,妙不可言,創造出新聞的聽覺美。

新聞播報中,注意到準確的心理節奏對于聽覺美感的意義和作用途徑,才使得我們終于接近聽覺美感心理這個音樂美學的“黑箱”。但解開這個“黑箱”之謎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猜你喜歡
聽覺美感節奏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節奏
幾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輕快漫舞
歌唱心理感覺對歌唱的作用
不一樣的地面美感 地磚扮靚空間
自然美感的桌子
成人智障心理聲學相關問題的研究
奏響低年級節奏教學“四部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