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瑤族服飾文化研究

2016-11-11 17:02李夢珂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服飾文化

摘要:瑤族服飾自古以來便五彩斑斕,絢麗多姿,是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龍勝紅瑤族服裝、飾品、繡片等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對龍勝紅瑤服飾圖案進行藝術研究,并結合少數民族審美情趣,探討傳統瑤族圖案的現代應用,力求實現民族傳統服飾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研究瑤族服飾文化的特點及其功能,對弘揚瑤族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廣西瑤族;龍勝紅瑤;瑤族圖案;服飾文化

中圖分類號:TS941. 742.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25-01

瑤族服飾自古以來便五彩斑斕,絢麗多姿,是瑤族文化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瑤族服飾文化的特點及其功能,對弘揚瑤族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一、瑤族服飾文化的特點

瑤族服飾與瑤族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它將瑤族的民俗風情、宗教信仰、審美觀念、工藝技能等文化傳統濃縮匯集于一身,從而形成了鮮明特點,其表現是:1、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瑤族由于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經濟生活各異,在服飾上形成了眾多的款式和鮮明的地域風格。2、具有濃郁的節日特點?,幾迦嗣裨诠澣罩卸际肿⒁庾约旱姆?,特別是婦女和男青年。3、具有明顯的性別特色?,幾迥信梾^別除受漢族影響外,與其自身的社會分工和生理不同有關。4、具有圖騰信仰特點?,幾迨莻€保留原始殘余較多的民族,盤饑圖騰崇拜的形響最大。

二、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種類

歷史上,紡織、染色、挑花、刺繡、織錦等一直是瑤族人民用來制作民族服飾的傳統工藝。從漢代開始,瑤族先民就開始在服裝上染、織、繡飾圖案紋樣,以增加服飾的美感,滿足人們精神上的享受?,幾鍕D女對服飾進行裝飾的方法和手段是變化無窮的,有時單以蠟染和挑花進行裝飾;有時則把蠟染、挑花、刺繡、織錦等幾種不同的工藝混合運用,使服飾更為豐富艷麗。

三、龍勝紅瑤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及美學分析

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的“紅瑤”,是瑤族中的一個支系,主要居住在龍勝縣的泅水、和平鄉一帶的山區里,因喜穿紅色的服裝而得名,被譽為“桃花林中的民族”。

(一)廣西龍勝紅瑤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龍勝“紅瑤”的服飾主要有繡衣和織衣兩種。繡衣主要以藏青色棉布作底,用各色絲線精心刺繡,所繡的圖案有著不同的寓意,其形象生動,針繡精致??椧?,主要是以白線為經,紅線為緯,用古老的織機織就、縫制而成。紅瑤服飾圖案的題材主要來自于人們十分熟悉的大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以及對民族文化歷史的記錄和表達,體現了對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

(二)廣西龍勝紅瑤族服飾圖案的美學分析。紅瑤服飾以正紅或玫紅色為主色調,用淺紅、綠、紫、黃各色調相間進行搭配,使用各種大小和色彩豐富的幾何圖案進行組合,層層鑲拼縫成服裝,體現了紅瑤服飾圖案鮮艷奪目的色彩特征。紅瑤服飾圖案在造型上也多種多樣,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其中抽象的幾何圖案在紅瑤族服飾中的使用頗為廣泛。

四、紅瑤男女服飾研究

(一)紅瑤女性服飾。紅瑤女性的服飾分為“衫”和“裙”兩種,其中“衫”即“上衣”,共分為四種,分別是:飾衣、便衣、花衣以及夾衣。

1.織衣、花衣、便衣??椧?,是紅瑤婦女的常見服飾之一,其色彩以大紅為主調,玫紅、紫、黃、綠及藍則為輔,各色相間,搭配和諧有序。它的長度直至肚臍下方,沒有對襟,多是由蠶絲和棉紗用當地特有的木質織布機織造而成。

2.裙裝。在裙裝上,紅瑤裙子分為青裙和花裙兩種。紅瑤裙子整體褶紋上細下粗,呈百褶裝,下半截則為擰成120行左右的細褶,且每一裙褶都工整有序。在穿著方式上,紅瑤婦女采用裙頭系帶的方式,八寸長的裙頭帶被當地人稱之為“東把”,聰慧的紅瑤婦女將簡單純色的東把用各色絲線繡出著極為細巧美麗的花紋圖案。

3.發飾。長發是紅瑤女子的一大特色,對此,當地流傳的一首《長發歌》就很好地表達了紅瑤女性對于長發的鐘愛情感。紅瑤婦女的發式大多為蟠桃式,借助假發編梳出豐滿美麗的法式,再用一個繡滿各式花樣圖案的黑色方形頭巾包在頭上,并將頭巾一角的盤王印系在額頭的正中央,以此表達對盤王的敬意。

4.銀制配飾。銀制配飾是紅瑤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銀梳、銀項圈、銀牌、銀耳環、銀戒指及銀鐲。平時常戴的有銀耳環、銀戒指和銀手鐲等,其他多在婚嫁,盛大節日活動時才進行穿戴。

五、瑤族服飾文化的功能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瑤族先民審美觀念的產生,瑤族服飾的功能也逐漸發生變化,除實用外,還有如下功能:1.裝飾功能?,幾宸椉仁乾幾迦嗣裆钪械膶嵱闷?,又是工藝美術品,實用性與審美性的有機統一一直是瑤族服飾制作的顯著特點。2.財富功能?,幾宸椬鳛槲镔|文化來說,它的財富功能也是十分明顯的。至今為止,瑤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還相當緩慢,人們創造的社會財富還不太豐富。

六、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現代化對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沖擊早就開始了,但真正使瑤族傳統服飾工藝面臨失傳的危機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隨著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瀕臨失傳,繼承與發展瑤族傳統服飾工藝成為保護瑤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瑤族傳統服飾工藝傳承危機的原因與表現。20世紀80 年代后.隨著中國農村市場經濟的建立,商品經濟如水銀瀉地流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即使是居住在邊遠山區的瑤族也能較快地享受到工業文明所帶來的物質商品的便利,從而對瑤族傳統服飾工藝造成巨大的沖擊,使其傳承產生危機。

1.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末的經濟全球化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瑤族傳統服飾工藝傳承的社會基礎不再存在。

2. 青年婦女外出打工。使瑤族村寨、家庭出現空巢現象,導致傳統服飾工藝的傳承后繼乏人。

3. 強勢文化與新時尚的傳播,使瑤族青年價值觀念、審美觀念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傳統服飾工藝傳承危機加劇。

(二)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傳承與發展。1. 各級政府要重視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保護、傳承工作。2. 做好瑤族民間藝人的培養、保護和傳承工作。3. 借助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保護、傳承瑤族傳統服飾工藝。

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發展既不能完全放棄固有的文化傳統。要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又必須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引入新技術、新觀念,使之和瑤族的現代化經濟生活相適應,只有這樣,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發展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發展繁榮。

參考文獻:

[1]王建偉,李佳鴻,湯潔.廣西龍勝紅瑤服飾圖案的藝術研究及設計應用[J]2010,11.

[2]玉時階.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傳承與發展[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

作者簡介:李夢珂(1994.06-),女,漢族,河南南陽,本科,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猜你喜歡
服飾文化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楚雄彝族服飾文化發展的思考
中國唐代與西方中世紀服飾文化交融發展
云想衣裳花想容
客家傳統女性的生活習俗及其文化
用符號三分法分析中國旗袍文化之美
基于中國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服裝設計的內在契合
基于“新中裝”的傳統服飾文化傳承與創新
基于Kinect體感交互技術的3D服飾文化展示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