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銀行業法人金融機構穩健性分析評估模式初探

2016-11-12 04:15吳潔
中國市場 2016年37期
關鍵詞:金融機構

吳潔

[摘要]當前國外經濟下探加深、國內經濟轉型調整加大,給金融機構帶來大量經營風險與資產風險,為了施行更為有力的金融穩定和防范處置風險措施,準確判斷各法人機構經營狀況成為重要的環節,出臺科學合理的金融機構分析評估模式成為關鍵,然而傳統監管模式中評估工作很多地方已不適應目前各金融機構經營中的混業模式,部分評價結論還存在單一考核“盲人摸象”現象。所以,建立一套全面客觀、科學規范,適應當前穩健性經營的分析評估模式成為當務之急,為正確行使監管職能和穩健經營提供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金融機構;穩健性經營;評估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01

1傳統模式下分析評估特點

傳統監管模式下監管者所使用的評估模式,在執行過程中更多的是注重項目方面的指標性分析,側重于對指標的要求,為此評估結論有著偏好于滿足監管機構的指標要求。其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可比性強

傳統的金融系統內部監管者分析評估主要是長期使用同一方式對指標進行評價,形成的結論容易與歷史指標進行比較,有著很好的可比性。使用傳統模式對資產評估結論與現行評價標準也能達到吻合,很容易完成整個分析評估工作,但是結論簡單不具有全面代表性。

12工作成本低

由于傳統模式評估使用者對業務的熟知程度高,分析評估程序相對容易,可以對照歷史經驗直接得到所要結論,評估環節少,人力成本較低,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不高,其結論是經驗成分占比高,對新情況包含較少。

13涉及面少

目前很多監管機構人為地將一些指標進行分割,在分析過程中按照時點進行單項項目的計算評估與預測結果。在使用結論上能夠做到用什么去做什么,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單項或是幾項指標的分析評估,耗時較短、結論單一。

14覆蓋性差

由于對監管指標的偏好,監管機構內部對被監管機構評估時對流動性指標側重于資產短期變現的能力;在收益方面側重考核某項金融性資產投資收益率的高低;對于風險性暴露主要看其不良資產的占比是否達到預警線等。以監管者的身份來把這些指標進行硬性化,從指標結論上硬性劃分被監管機構級別,更多的是為監管者使用。

2傳統分析評估方式存在的缺位

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在我國經濟處于重大轉型時期,對金融機構的分析評估工作也隨著復雜起來,新的監管目標需要新的評估方式來適應,全新的經營方式需要全面客觀的評估結論來服務,傳統評估辦法開始顯示出很多的不足與缺位。

21人力資源的不足

金融系統內部監管工作的評估是監管者主要采用的方法,但是由于長期的封閉式監管工作使很多監管人員缺乏對被監管對象業務上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時對新的混業經營評估工作缺少經驗與知識。很多監管機構長期缺乏專業的評估知識培訓,缺少同時擁有信貸、會計、財務和機構構架等多項業務精通的監管人員,因而對所收集的數據信息做出的評估報告也只是一種簡單的表述,缺乏專業人員深層次的評估結論。

22評估系統不夠規范

作為監管機構,要及時對被監管機構經營情況、風險程度進行經常性的、具有針對性的評估,由于金融核心業務和名譽質量的要求,經常使用外部第三方進行評估也不實際。為了完成全面評估,監管機構也在不斷調整評估方式,而很多評估模式是為了滿足某一方面的監管要求而設計,沒有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全面評估工作機制。同時監管體系中缺少統一的評估數據信息來源標準,還沒有形成標準化的參數體系和預測體系。

23工作角度有待修正

監管機構為了完成監管任務,從評估開始的指導性意見就偏向于監管者使用,評估結論往往是為了滿足某一監管任務而服務的,而不是真正的第三方評估結論。當前更多金融創新與傳統業務相互滲透組合,而只站在監管者角度進行評估必然造成“混業經營、分項評估”的尷尬局面,結論定會產生很多的盲區和死角。

3建立新型的內部分析評估機制的思路

31著力加強評估內設職能部門建設

在一定區域進行評估人才的整合,一是從不同部門抽調知識面廣、能力強、業務精的人員進行組建;二是對組建隊伍重點進行業務培訓和深入金融機構實踐鍛煉,通過金融資產評估理論研究與學習,提高專業評估能力。在向監管方負責的同時也要為被評機構提供全面真實的評估報告,把監管寓于經營中,加強預測服務,把監管方與經營方統一起來。

32建立健全標準的評估模式

目前金融機構隱性風險相對分散,對風險的識別、劃分、評估日趨復雜,依照傳統的分析辦法對大量金融衍生品場外交易及其表外業務不能做出客觀評價,所以集中人力資源建立統一模式、統一指標、統一模型才能將數據和信息整合成有用的數據集和信息群,在不同機構中進行標準化評估結論對比,為監管者與經營者提供可比性的評估報告。

33確定評估工作的正確主導思想

要建立完整的評估機制,提高評估工作的獨立性,讓評估工作與監管和經營管理各司其職。要合理分析評估各類金融機構在各項融資和交易中的能力、優勢和特點,把分析評估工作建立在監管部門和被評機構全面利用基礎之上。

4內部分析評估模板的框架

建立金融機構分析評估模板主要是根據維護地方金融穩定和防范金融風險所需,全面揭示金融機構現存風險與預測未來幾年發展趨勢,為監管者和經營者提供真實、全面、客觀的機構經營現狀。41建立分析評估模式的要求

首先在模式上要參照國內外有關評估專業機構通用模式,結合金融機構經營特點,立于第三方的角度進行科學分析評估;其次保證評估工作公平、公正、公開,確保了分析評估項目的嚴肅性和科學性,要有規范的依據來支撐模式的各個項目;最后模式中指標體系和參數項目應當采用當前國內主要經濟分析中通用的維度模式,便于整個工作中對數據集進行增維、降維和信息處理。

42分析評估模式的分類

要根據業務要求區分類別,對不同的項目進行劃分歸類,應用數據集、升維、降維的簡單方式對單項、多項、關聯、綜合項目進行客觀分析評估。既要提高對整個被評機構基礎項目全面分析與評估的可視能力,又要做到被評機構主要項目的全覆蓋。

43分析評估模式的標準

要確定本次分析評估的工作目的、原則、范圍、內容等,對資料收集、主要依據、規范文本等進行明示,達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保證分析評估整個過程使用統一的標準指標,給報告的使用者提供一個較為規范的分析評估結論。

44加強對基礎項目的分析評價

對基礎項目進行收集整理、分析評價,擴大被評機構的周圍市場環境、同區域同類機構經營狀況影響度,通過市場環境項目的表述能夠讓報告使用者更客觀地認識被評機構與所處區域經濟金融發展現狀的聯系程度,使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聯系起來。

45對影響經營結果的項目進行深度與廣度上的了解與認定在對整個業務評估中,要對被評機構多年來經營過程中各項主要指標逐項確認并對其進行準確的分析與評估,特別是對影響經營結果的項目進行深度與廣度上的了解與認定。通過數據分析與圖表展示把多年的數據集變為可視直觀結論,同時通過對多項關聯項目的組合,把多年的數據集通過降維或是增維的方式貫穿起來,對主要項目進行發展趨勢和周邊環境限制分析評估,對風險情況做出客觀分析評價,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客觀預測。

46要對主要經營和監管指標進行全面分析評估

在收集大量歷史資料與數據的基礎上,使用最新計算方式把不同歷史數據和統計口徑數據集進行交換,形成統一可比的多項目數據集。在不同的信息維度中尋找關聯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評估,把通常容易忽略或是隱藏報表背后信息進行增維,通過多元的圖表展示出來并加以分析評估,揭示出客觀實際的現狀和發展規律;最后把分析與評估結論進行歸納,客觀地提出問題存在原因和對今后發展前景影響程度,并對主要問題提出整改和完善的建議對策。

參考文獻:

[1]施韜,蔣禮淺論我國金融穩定評估[J].上海金融,2006(4)

[2]那洪生構建區域金融穩定評價指標體系實證分析[J].黑龍江金融,2007(4)

猜你喜歡
金融機構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重要途徑
分析我國中小金融機構形成風險的因素
金融機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
我國金融機構股價和主要財務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社會績效探析
閔行區新型金融機構運行狀況分析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解決小微金融機構的風控難題
赤道原則Ⅲ與金融機構角色定位
組建小型金融機構 加快小微企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