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常見突發事件情況分析

2016-11-15 10:20楊鳳珠張穎徐敏敏
科技資訊 2016年19期
關鍵詞:群體性事件突發事件高校學生

楊鳳珠++張穎++徐敏敏

DOI:10.16660/j.cnki.1672-3791.2016.19.116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及高校日新月異的變革,各種內部和外部的,自發的和非自發的,自然的和人文的種種因素交織,使“突發事件”也時常光顧象牙塔中的高校學生。而此類突發事件嚴重影響校園穩定,阻礙高校教學、科研秩序的正常開展。因此,也對高校各級部門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戰。該文根據高校學生的具體特點,解讀了突發事件的概念,闡明了突發事件的特征、對常見的突發事件進行分類,并逐一進行分析,以期為廣大高校學生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突發事件 高校學生 群體性事件 個別性事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a)-0116-0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招生規模日益擴大,學生人數連年攀升。新時期,年輕的90后,甚至00后將逐步踏入校園,他們成長所處的文化環境與70后、80后都不同。他們中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心理素質與承受能力比上兩代人普遍要差?,F今的社會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多種因素的交織使原本寧靜、和諧的校園頻繁發生學生突發事件,這不僅影響了所在大學的聲譽,還給師生的身心造成陰影,破壞高校的安全穩定,給學校的正常教學、科研、生活秩序帶來負面影響。

1 突發事件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突發事件”,在英文中用單詞“emergency”表示,從字面上看,將人們沒有能夠預料或者難以預料而突然發生的事件,稱為“突發事件”。而在我國,更為精準的表述是指在突發性自然或社會因素的支配下,突然發生,往往會產生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并且給社會帶來一定破壞性的事件[1]。若將范圍縮小到高校,校園內的突發事件是指受自然因素以及社會、高校、學生自身、家庭等人文因素影響,對高校的正常教學、科研、生活等秩序產生沖擊及危害等負面影響的突然發生的事件[2]。

因此,大部分的突發事件,都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這些突發事件具有以下特征[3]:(1)突發偶然性,突發事件與常規事件相比,其顯著的特征在于該事件將于何時、何地以何種形式發生都無法預先進行判別,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具有偶然性,當然, 這種偶然性又寓于必然性之中,如果對這次的突發事件不加以總結,吸取教訓,往往還會萌發新的突發事件。(2)破壞危害性,校園突發事件的主體一般是學生,事件的發生不僅會影響到涉事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還會影響高校其他師生教學、科研及生活秩序。若是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一旦發生便很難短時間控制,會造成混亂,具有極大的破壞和危害性。(3)敏感擴散性,隨著網絡和智能設備的普及,各種信息軟件可以快速將事件的動態進行傳播,而網絡上的信息真真假假,某一單純的突發事件往往可能會被激化,成為引發高校群體行動事件的導火線。

2 突發事件的分類情況分析

突發事件的分類有多種方式,該文以高校學生的特點,歸納總結了校園內外常常發生的突發事件,按突發事件的規模來分,可以分為群體性事件和個別性事件。

2.1 群體性事件

2.1.1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地震、干旱、洪水、臺風等。2016年,厄爾尼諾現象嚴重影響我國,大面積的降雨嚴重危害人們的生活。比如今年7月,暴雨襲擊武漢,武漢各個大學校園積水已達半人高,操場儼然成了一片汪洋,部分宿舍已經被淹沒接近一半。

2.1.2 疫情

談及疫情,比較著名的是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這些大規模的疫情一旦爆發,傳播速度快、傳染面廣,易在學生群體中造成恐慌,影響學校的各項秩序。因此,管理人員應該及時做好科學防治疫情的宣傳工作,加強監管,排解學生心中的負面情緒。

2.1.3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進食物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最近,江蘇南通市通州灣科創城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參加考研、藝術培訓的學生先后出現嘔吐、發熱、乏力、腹瀉等癥狀,出現癥狀的人高達80名。

2.1.4 游行、踩踏

游行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學生當然有權去進行示威游行。然而,由于學生頭腦簡單、單純,易被網上的一些輿論煽動,失控的行為會給學校及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此外,學生的政治敏感性較差,往往會被一些敵對勢力利用,破壞社會的穩定。

在校學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其大規模的聚集也會對自身的安全帶來影響。比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灘踩踏事件,遇難者中諸多上海高校的學生。

2.2 個別性事件

2.2.1 治安類事件

主要包括盜竊、詐騙等一系列刑事事件。筆者所在高校會定期在校內網上發布《治安保衛簡報》。雖然,目前校園內遍布攝像頭,但是盜竊事件依然時有發生,比如我校保衛處常接到盜竊報案,主要發生在教室、宿舍、浴室等。目前,電信詐騙猖獗,涉及電話詐騙、網購詐騙等。因此,學校管理人員也應與時俱進,做好此類宣傳工作,使學生避免損失。

2.2.2 疾病

學生群體雖然年輕,但不乏突發疾病的發生。比如,本學院一名研究生在讀期間,突然出現脫發現象,一個月內幾乎全禿,這對該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作為研究生管理人員,應該主動與該學生聯系,幫助該學生一起分析脫發的原因,鼓勵其科學就醫,并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心理壓力,保障該學生的正??蒲谢顒硬皇苡绊?。

2.2.3 學術類事件

(1)學術道德,包括論文抄襲、一稿多投等情況。(2)學術工具的合理使用,比如,有研究生短時間內大量下載美國化學學會中的期刊文獻,導致整個高校的IP地址被封,嚴重影響該高校的聲譽。(3)實驗室安全,高校中目前的研究生比例愈來愈高,理工科研究生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室度過,因此加強實驗室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緩。2015年底清華大學一名博士后因化學實驗爆炸身亡,令人扼腕。

2.2.4 個人意外

這里包括個人的出行安全,突發的交通事故。如2015年,發生了本學院一名研究生在校園內被其他學院的學生撞傷的事件。個人意外還包括個人的旅行安全,現在學生在節假日比較喜歡出行旅游,但是學生“失聯”的事件也常有報道。此外,在宿舍發生火災、觸電等也是常見的學生個人意外情況。然而,一些個人的突發事件,雖然僅僅波及一小部分人,甚至只有一個人,但是對該類意外進行大力的宣傳教育,可以使其他學生防患于未然,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率。

3 結語

總之,高校,這樣一個小社會,涉及到眾多領域,其復雜的社會各項活動必然包括了各類學生及學校工作人員。而突發事件種類多,涉及面廣,要想在高校中做到完全杜絕突發事件的發生,幾乎不可能。關鍵在于管理部門能夠重視已經發生的突發事件,從中歸納總結,吸取經驗教訓,重視后續事件的預防、應對和處理,降低此類事件的發生率,從而為新時期和諧校園的建立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牟方兵.我國突發事件應對的法律完善[D].武漢:湖北大學,2012.

[2] 熊雁兵,翟兆斌,顧澤鑫.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淺析[J].經濟師,2013(3):102-103.

[3] 邱煒嶸,古清, 涂如進.淺談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對策[J].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5):58-61.

猜你喜歡
群體性事件突發事件高校學生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涉警網絡輿情危機與群體性事件
淺析征地拆遷群體性事件的成因、特點及管控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群體性事件應急管理路徑優化研究
清朝三起突發事件的處置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突發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