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2016-11-15 10:26閆雷吳景全房英杰周繼鵬
科技資訊 2016年19期
關鍵詞:社會適應能力高職體育分析

閆雷++吳景全++房英杰++周繼鵬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9.135

摘 要:在我國的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成功地塑造自身人格,這是學生今后步入職場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進一步深化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效率,就一定要先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我國高職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關鍵詞:高職體育 社會適應能力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a)-0135-02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使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也讓社會勞動力的素質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這種客觀存在的環境因素是沒有辦法避免的,而且這也給高職院校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前提下,怎樣培養出合格的人才,成為了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中非常突出的問題。

1 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步入社會職場的必然要求

每一年當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大批的畢業生就會直接涌入到社會中,到人才市場尋找合適的工作,這時在學生的心中,就業就成為了當前一大難題,怎樣才能在眾多的人才中脫穎而出,順利地拿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這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具備專業的素質,而且還要在面試中始終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才是一個學生立足于職場的第一個關鍵因素,除此之外還要求高職學生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而體育教育是最為接近實際的一門學科。體育講求的是自身與心理之間的平衡,所謂的心理其實就是指心理素質,學生有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目前研究的關鍵,不管是哪種具體類別的體育科目。都會涉及到一些團隊協作的內容。像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隊員的體能技能可以很好地體現這一球隊的真實能力。而團隊協作則可以更為集中地將隊員的能力聚集在一起,從而提升競爭能力。如果說團隊中的隊員都是各自為政,這樣的隊伍就會失去原有的戰斗力,如果將這樣的一支隊伍放在職場上,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被市場淘汰掉。

1.2 是學生自身人格塑造的需要

社會適應能力,這個概念的范圍是非常廣的,簡單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認知能力、獨立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踐能力。高職院校是學生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學校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在校園生活中的各種表現也能夠反映到社會的大環境當中,所以說不管是學校還是學生都要認真地把握此次機會,社會適應能力雖然比較抽象,但是通過個體也是能夠很好體現出來的,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修養。認知、交際、應對問題這些方面都是高職院校學生需要掌握和學習的。隨著網絡的不斷更新,社交軟件逐漸受到了廣大學生的青睞。據網絡數據調查顯示,學生群體是當今互聯網的主力部隊。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但是還有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就是互聯網的社交軟件交互性太強,而學生的好奇心又過重,這時學生非常容易被不良信息誘惑。并隨之出現模仿行為,這種現象的后果是不可控的。而我們的體育教學具有目標性,體育課程任務的編排也很好地符合了學生自身的發展階段特征。對學生也能夠進行一個良性的引導。這對于學生自身的人格塑造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1.3 是當前深化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

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近幾年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再加上國家對高職院校軟硬設施的各項扶持,我國的高職教育逐漸進入到發展階段,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體育教育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體育教學的認同感不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與大學體育教學相比,認可度相對較低,這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這樣的一種誤區會直接影響到大眾的觀念,高職教育需要通過體育教學等方式來提高高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 高職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幾點建議

2.1 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觀念的更新有利于促進教學教育質量,體育教學也要提升教學的觀念,從我國當前的體育教學來看,不管是大學體育教學還是高職體育教學,體育教學這一課程在教育教學中所處的地位都是非常尷尬的,體育教學的本質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目的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可以按照目的來隨時調整教育教學的思路。這樣才能真正地體會到體育的內涵,體育教學應該作為文化課程的補充課程出現,而不是作為一種教學的附屬品。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課都被所謂的文化課給占用了,再加上高職院校的學生都非常重視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著重于對技術的運用。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轉變教學觀念是非常迫切的。

2.2 提高教學團隊的專業素質

體育教師和其他學科的教師是一樣的,除了要掌握必須的基礎知識以外,更要與時俱進,體育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敢于創新,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會影響到體育教學的目標,如果將其剖開分析的話,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對學生的行為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此外,體育教師隊伍的創新素質和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關鍵的。原因非常簡單,教師只要將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并將先進的教學管理觀念進行擴散,學生在聽教師講課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但并不是相對獨立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更像是朋友,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因為單調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并不是很大,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更無從談起了。

3 結語

高職教育雖然強調的是學生的技能培養,但是學生的適應能力也是我們教育領域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就業壓力帶給學生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對我國高職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當前我國的高職體育教學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說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對體育課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讓體育教學邁入正軌,才能夠真正地實現我國的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艷花.河南省農村中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C]//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2011.

[2] 趙靜.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科研動機的影響因素分析[C]//2011高等職業教育電子信息類專業學術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11.

[3] 吳志剛,孫顯仁,王鵬宇,等.拓展運動課程對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6):166.

[4] 邱良武,武云化,鄭龍云.中學體育合作學習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關系之探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5):141-142.

[5] 馬蘭軍,王德瑋.拓展訓練課程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及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C]//自主創新與持續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3).2009.

[6] 韓冰,胡秦,王巖.情緒管理訓練對提升高專學生情感智商及社會適應能力效果的研究[C]//中華預防醫學會石油系統分會第七屆預防醫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1.

猜你喜歡
社會適應能力高職體育分析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初探
籃球運動對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
淺析微課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和意義
中學體育課堂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研究
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職體育教學現狀及完善方法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探討如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