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小說對傳統文學藝術的繼承和創新

2016-11-15 10:30王莉君
科技資訊 2016年19期
關鍵詞:繼承創新

王莉君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9.150

摘 要:新文化運動干將魯迅先生于1921年創作的小說《故鄉》把中國傳統文學技巧和天才創新完美融合,既真實地向讀者再現20世紀20年代中國舊社會農村生活場景,在寫作技巧和內容方面對傳統文學藝術的繼承和創新,體味這篇小說多樣的藝術價值,開創了中國現代鄉土文學“懷鄉”題材模式。

關鍵詞:傳統文學 繼承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a)-0150-02

新文化運動干將魯迅先生的小說數量不多,但幾乎每篇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中毋庸置疑的經典。他于1921年創作的小說《故鄉》把中國傳統文學技巧和天才創新完美融合,既真實地向讀者再現20世紀20年代中國舊社會農村生活場景,更是開創了中國現代鄉土文學“懷鄉”題材模式。下面就以《故鄉》為例,深入剖析魯迅先生在寫作技巧和內容方面對傳統文學藝術的繼承和創新,體味這篇小說多樣的藝術價值。

1 多樣的烘云托月人物出場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巨作,魯迅先生贊譽其人物刻畫、情節設置、主題思想等方方面面皆“駕一切人情小說而遠上之”,是“以一代言,則三百年中創作之冠冕也”,特別是《紅樓夢》中的人物“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睂Α都t樓夢》這樣的有價值的“魚翅”,魯迅采取“只要有養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吃掉”的創作態度,取其精華,以小說《故鄉》小試牛刀,進而成就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一篇經典之作。其中最成功之處就是《故鄉》借鑒《紅樓夢》主要人物的出場描寫方法。

1.1 《紅樓夢》中賈寶玉先抑后揚的出場方式

《紅樓夢》第三章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中全書主要人物賈寶玉、王熙鳳和林黛玉一一亮相,給讀者塑造了一個個鮮明而又美好的形象。魯迅成功借鑒其出場方式,其中主要人物閏土與賈寶玉,陪襯人物場二嫂與王熙鳳,線索人物“我”與林黛玉一一對應。賈寶玉在正式出場之前,作者就借王夫人之口,“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就連林黛玉的母親都這樣評價:“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边@樣,一個貪玩不喜讀書的紈绔子弟的形象躍然紙上,曹雪芹一貶到底,再借《西江月》二詞,慨嘆寶玉“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這些苦心積慮的貶抑正是為了襯托賈寶玉出場時那一瞬間的驚世駭俗,顯然曹雪芹是極為肯定和推崇寶玉的“行為偏僻性乖張”。這種先抑后揚的人物出場方式除了能起到出乎讀者意料,令讀者驚喜的效果,更能表明曹雪芹對世俗偏見的鄙視,對寶玉高貴人品的贊頌。

1.2 《故鄉》中閏土的先美后悲的出場方式

而在小說《故鄉》中閏土的出場也借用了這種方法,只不過是先揚后抑而已?!拔摇被氐焦枢l,母親提到閏土,“我”便回憶起少年閏土,“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彼腥び钟赂业?,教“我”雪天捕鳥,講夏夜看西瓜的稀奇事;他活潑又多情,這是一個可愛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而現實是“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后”,中年的閏土來了,他臉色灰黃,松樹皮一般的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他一直“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鄙倌觊c土的機敏,中年閏土的木納;少年閏土和“我”的一見如故,中年閏土和“我”的無話可說;月夜西瓜地美景,蒼黃的天底下,蕭索的荒村,這三組對比貫穿其間,不僅旨在揭露造成中年閏土如此貧困的社會原因:“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濒斞赶壬? 000多字的短小篇幅入木三分地描摹了舊中國農民的生活遭際和精神痛苦。

1.3 《紅樓夢》中王熙鳳先聞其聲的出場方式

另外,《紅樓夢》中王熙鳳隨一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驚艷登場。脂硯齋這樣概括,未寫其形,先使聞聲,所謂“繡幡開遙見英雄俺”也?!豆枢l》中楊二嫂的出場也采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描寫手法,“‘哈!這模樣!胡子這么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眹樍艘惶牟恢皇恰拔摇?,就連讀者心生好奇,再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笔钦l把一個曾經擦著白粉的“豆腐西施”蛻變成細腳伶仃的“圓規”?先聲奪人的出場是為了驚醒沉睡的靈魂。

2 魯迅開創鄉土文學中“懷鄉”題材小說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提及“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于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于是我終于答應他也做文章了?!毙≌f《故鄉》應運而生了。小說《故鄉》之所以能成為現代鄉土文學的奠基之作,直接影響中國現代鄉土小說作家的創作傾向和創作形式,魯迅在人物取材,情節設置和語言表達方面有很多創新之處。

2.1 拓展傳統小說的題材

20世紀的中國是比較純粹的農業社會,大多數中國人都是被壓迫者,被侮辱者。魯迅在《吶喊·自序》里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薄豆枢l》中的閏土代表當時處于最底層的農民的形象,楊二嫂代表的是城市小市民的形象,魯迅多以“S鎮”“未莊”為背景,創作了一系列的小說作品,出現了未莊的阿Q、魯鎮的祥林嫂經典形象。由此,魯迅首開鄉土文學中“懷鄉”題材小說,成為中國現代鄉土文學的開創者,中國小說的創作方法和風格得到了承前啟后的新發展。

2.2 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

《故鄉》的故事平常無奇,記敘了“我”回到故鄉遇見故人閏土和楊二嫂的一次經歷。而“我”身肩重任,《故鄉》中的“我”并不單單是線索人物,更重要的是起到升華主題的作用?!拔摇笔墙邮苄滤枷氲默F代知識分子,是覺醒者的形象,現代知識分子視野開闊,目光犀利,憂國憂民,他們把對殘酷現實的失望和對美好理想的執著糾結于心,對故鄉愛恨交加的情緒困擾于懷,塑造了現當代文學中一個獨特的“我”的形象?!豆枢l》中的“我”愕然于“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出驚地看到“頭上是一頂舊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的閏土?!拔摇笨吹焦枢l荒涼,故鄉人生活的貧困,故鄉人精神的麻木,“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因而“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濒斞赶壬鷮诎瞪鐣呐?,對底層人民的憐憫之情盡在字里行間。

2.3 卓越的語言風格

小說《故鄉》在語言表達上也別出機杼,語言簡約,而又冷峻犀利,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揭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整篇文章如散文般沉穩,抒情之味撲面而來?!豆枢l》最后一段“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弊髡哂闷綄嵉恼Z言表達對現實的失望,對未來的希望,情感壓抑而又悲痛,有杜工部之風。

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一文中這么說:“沒有拿來的,人不能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也不能成為新文藝?!币蚱婆f社會鐵屋子,除了需要新生勇氣,還需要重塑民族精神。先覺者魯迅先生用他如椽巨筆警醒昏睡的世人,取傳統文化精華,去其糟粕,大膽創新,為中國現當代文學開拓一片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商務印書館,2011.

[2] 曹雪芹.紅樓夢[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 王瑤.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4] 錢理群.與魯迅相遇[M].三聯書店,2003.

[5] 魯迅.《朝花夕拾》魯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6] 徐月芳.魯迅《故鄉》的寫作技巧探析[J].臺北: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2011(1).

猜你喜歡
繼承創新
中國傳統節日符號化再設計的繼承與創新
淺談杜審言、杜甫的祖孫關系:推崇、繼承、發展
探討私小說中的“自我”
論電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評析張學英訴蔣倫芳遺產繼承案
氣象科技史研究領域又一重要學術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