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泥河灣科普旅游的旅游體驗設計

2016-11-15 10:36李彥峰
科技資訊 2016年19期
關鍵詞:內涵設計

李彥峰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9.166

摘 要:泥河灣地區擁有開展舊石器時代科普旅游的的豐富資源。為了將旅游由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應該加強泥河灣科普旅游的體驗設計。在體驗設計中,應以古人類、古動物、古地質為重點表現內容,以科普旅游主題公園作為項目設計的中心,以專業化的旅游服務作為旅游環境建設的重點。

關鍵詞:泥河灣 科普旅游旅游體驗 設計 內涵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a)-0166-02

位于河北省陽原縣的泥河灣地區是我國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存最密集的地區,被譽為東方的“奧杜維峽谷”。因此,在泥河灣地區開展有關古地質、古動物、古人類的科普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該文擬針對當前泥河灣科普旅游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旅游體驗設計的角度,提出泥河灣開展舊石器時代科普旅游的內涵和策略。

1 提升旅游體驗對泥河灣科普旅游具有重要意義

旅游體驗這一概念源于被廣泛應用的“體驗經濟”。體驗經濟被稱為是繼產品經濟、商品經濟、服務經濟之后第四個經濟階段,其內涵是“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圍繞著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盵1]體驗經濟強調了消費者的身心感受在經濟行為中的地位。

旅游也是一種經濟行為。旅游的主體是游客,旅游的目的就是滿足其身心的需要,游客的旅游過程就是自身的體驗過程?;谶@種認識,旅游的研究學者基于體驗經濟的概念而提出了“旅游體驗”,并據此還進一步提出“旅游的本質就是一種體驗活動?!盵2]旅游體驗的提出,強調了游客在旅游中的主體性地位。

在旅游體驗的視角下,為了給游客良好的旅游體驗,作為旅游的供給方——旅游單位就要以游客體驗為中心對旅游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與設計,從而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獲得完美心理感受。而旅游單位的經濟效益也就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實現。

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現有古人類文化遺存160多處。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高,世界絕無僅有。泥河灣地區還擁有非常完整的遠古湖積地層的地質風貌,是人們了解遠古時期地質變遷的絕佳場所。陽原縣泥河灣地區雖擁有開展科普旅游的資源優勢。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整體旅游開發水平還比較低。除了位于縣城內的泥河灣博物館的內容相對比較豐富外,一些重要的遺址點還處在“土坡”“土坑”的狀態。如沒有專業知識,游客來此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名堂”,更難以獲得良好的旅游體驗。

針對泥河灣旅游的特點和存在問題,筆者認為泥河灣科普旅游要著力提升其“可旅游性”,也就是要在旅游體驗設計上多做文章。無論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在旅游項目的開發中,圍繞著讓游客獲得身心體驗這一中心環節,通過開展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項目、旅游服務等方面的規劃,一方面可以使游客獲得愉快舒適的旅游體驗,克服自身的先天不足,增強泥河灣科普旅游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泥河灣科普旅游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2 泥河灣科普旅游體驗設計的內涵

旅游體驗設計是在進行旅游開發過程中,旅游開發者針對游客的需求,通過對旅游項目、旅游服務等方面有針對性的規劃,使游客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獲得良好旅游體驗的一種旅游開發、設計過程。旅游體驗設計的核心是項目的設計與開發。而這項工作的前提是首先明確特定旅游項目的體驗內涵。然后再根據體驗內涵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設計。旅游體驗的內涵是指旅游體驗項目所涉及的內容,是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體驗觸發點。

泥河灣地區是大約在200多萬年前是一個面積達9 000平方公里的大湖,被稱為泥河灣古湖。湖中魚蝦成群;湖邊有森林和草原,大量哺乳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古人類也在這里生活。泥河灣遺址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在泥河灣村傳教的法國傳教士首先發現的,也因此用泥河灣命名。通過筆者的考察與研究,泥河灣科普旅游的體驗性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古人類生活體驗。泥河灣地區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人類活動遺跡中最早的是在馬圈溝發現的大約200萬年前古人類獵殺猛犸象的遺跡。還有在侯家窯發現的距今10萬年的“石球獵馬”的遺跡。此外,在100多個遺址點中,都有大量、精美的石器出土。古人類生產、生活是泥河灣科普的核心內容。

第二,古動物化石體驗。從20世紀20年代起,在泥河灣地區發現了大量的遠古動物化石,如:三趾馬、猛犸象、黑鹿、羚羊、野牛、劍齒虎、水獺、鼢鼠等。這些遠古動物把稱為“泥河灣古動物群”。這些動植物化石在位于陽原縣城的泥河灣博物館中有集中的陳列。各類動植物的化石在野外也非常容易找到。因此,泥河灣地區還是開展以古動物考古為內容的科普旅游的理想場所。

第三,古地質地貌體驗。泥河灣地區原是一座巨大古湖。在湖水消退后,形成了灰綠色的湖積底層。這種地層所形成的地層剖面在泥河灣地區隨處可見,是標志性的地貌。在湖水消退后,由于地殼的抬升以及雨水的抬升部位長年的沖刷,在臺地邊緣形成了溝壑縱橫的“壯美”地形。這種地形特征在小長梁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泥河灣湖積地層所形成的獨特地貌特征,在我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第四,地域文化體驗,為了使旅游體驗更為豐富,更貼近現代旅游的要求,泥河灣科普旅游體驗設計還要拓展旅游體驗的范疇,將科普主題的旅游與當地的特色文化結合起來。在這方面應該主要突出兩個方面:一是皮毛文化。目前陽原縣是北方重要的皮毛產地,其皮毛文化歷史也非常悠久。二是飲食文化。陽原縣也擁有自己的特色飲食文化,如:圪渣餅、黃糕等。另外,陽原縣還是北方水果—杏的重要產地。這些特色的地域文化可以豐富和拓展泥河灣的旅游體驗。

3 泥河灣科普旅游體驗設計的策略

游客的旅游體驗是在接觸旅游項目和接受旅游服務的過程中獲得的。整體的旅游體驗設計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體驗主題設定、體驗項目設計、體驗環境營造。體驗主題設定是要確定體驗設計的核心理念和指導思想,而項目設計和環境營造則是將體驗主題具象化。

第一,以原始的蠻荒與狂野作為旅游體驗設計的主題。泥河灣的重要地位就在于其是我國舊石器時代重要的考古遺址群所在地。而在這個時期的人類還處在原始人的階段。因此,泥河灣科普旅游體驗設計的主題就應該確定為原始的“蠻荒與狂野”。通過特定的項目設計和氛圍營造,讓游客體會原始時代的蠻荒和原始人的狂野。

第二,以建立科普主題公園作為旅游體驗設計的核心項目,針對泥河灣地區的古人類遺址可體驗性比較差的特點,在旅游體驗項目的設計上應該采用建立“泥河灣科普旅游主題公園”的方式。在主題公園內部建立各種符合主題要求的體驗性設施。在主題公園的設計上要遵循寓教于樂、造夢、身臨其境、創新等原則。由于泥河灣是遠古舊石器時代的科普旅游,在旅游體驗項目的表現方式上只能采取“情境再現”的方式來呈現。而用數字虛擬影片的方式來表現遠古泥河灣古湖的樣貌、古人類的生活場景、動植物的形態與生存狀態是被普遍采用的形式。游客的觀影的過程中,既能領略泥河灣的發展歷程,又能獲得震撼性的視覺體驗。當然,在主題公園的旅游項目設計上還要突出娛樂性,通過一些與主題相符的游樂設施,游客既可以獲得心理快樂,又能增長知識和見識。在這方面可通過設置模擬考古與真實考古相結合的體驗項目,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設計要求。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一般性的旅游體驗項目已經很難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必須要不斷創新,用新的技術、新的項目來讓游客獲得新的體驗。

第三,以專業化的旅游服務作為旅游體驗設計的環境營造要求,好的旅游體驗項目還要有優良的體驗環境向適應,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旅游體驗環境設計主要是游客的吃、住、行安排、旅游接待人員培訓以及旅游紀念品的設計。游客來泥河灣旅游,除旅游項目之外,影響旅游體驗的重要因素就是吃、住、行方面的安排。為了增加旅游體驗,讓游客吃出特色、住的舒心、出行順暢,就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與安排。在旅游過程中,各類旅游接待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是影響旅游體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進行旅游體驗設計時,要把旅游接待人員的素質培訓作為體驗設計的重要內容。旅游結束后,能夠延續旅游體驗的重要手段就是特色旅游紀念品的設計。根據泥河灣科普旅游的特點,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圍繞的“原始時代”這一主題來進行,除了設計出符合主題的一般性旅游紀念品外,還可以為泥河灣重大科普活動設計專門的旅游紀念品。

總之,河北省陽原縣開展泥河灣科普旅游具有廣闊的前景。但目前總體開發的水平還比較低。只有政府有關方面重視并加大投入,結合有針對性的旅游體驗設計,就能將旅游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從而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 徐永紅.博物館旅游體驗設計研究[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0(3):92-95.

[2] 曹新向,郭志永,雒海潮.論旅游的體驗化設計[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125-128.

注釋

① 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9.

② 鄒統釬,吳麗云.旅游體驗的本質、類型與塑造原則[J].旅游科學,2003,9(4):7-10.

猜你喜歡
內涵設計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何為設計的守護之道?
《豐收的喜悅展示設計》
略述《歲月生香》的壺中內涵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內涵漫畫
有種設計叫而專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