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櫟嫁接育苗試驗

2016-11-16 12:22周洪舟羅小平
湖南林業科技 2016年4期
關鍵詞:麻櫟芽接苗高

何 慎, 李 恂, 周洪舟, 羅小平

(郴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 郴州 423000)

麻櫟嫁接育苗試驗

何 慎, 李 恂, 周洪舟, 羅小平

(郴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 郴州 423000)

采集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紅琊山林場25年生優良母樹上的枝條作接穗,以1年生麻櫟實生苗作砧木,選擇插皮接、切接、腹接、T字形芽接和劈接等5種常規方法,進行麻櫟嫁接試驗,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對麻櫟嫁接成活率、苗高及地徑的影響。結果表明:嫁接方法對麻櫟嫁接成活率、苗高及地徑均具有顯著影響。切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達到90%;其次是劈接法,達到85%;其它3種方法的較低,其中腹接的為70%,插皮接的為65%,T字形芽接的為60%。不同嫁接方法各處理苗木高和地徑大小依次為切接>劈接=腹接>T字形芽接=插皮接。

麻櫟; 嫁接; 育苗; 成活率

麻櫟(Quercusacutissima)屬殼斗科(Fagaceae)櫟屬(Quercus),是我國優良的硬闊葉能源和用材樹種,具有耐瘠薄和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極具開發潛力[1]。生物質能源作為可再生環境友好型能源受到世界各地廣泛重視[2-6],麻櫟作為理想的能源樹種成為研究熱點[7-9]。利用麻櫟果實的淀粉作為生物質能源材料的研究項目是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生物液體燃料科技工程”重點開發項目,也是生物質能源研究的新方向。而開發利用麻櫟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麻櫟優良品種的嫁接苗營造能源林,可在5~6年內實現投產,比采用麻櫟實生苗營造能源林提早10年以上進入結果期和投產期。目前國內外對麻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源選擇[10]、苗期施肥[11]、經營管理[12-18]等方面。我們于2013—2015年開展了麻櫟嫁接育苗試驗,以期為麻櫟能源林定向培育及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1 試驗區概況

郴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位于郴州市城西駱仙嶺,地理坐標為25°15′N、113°01′E;地勢走向是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丘陵起伏,周圍環山,構成一個盆地,境內最高峰駱仙嶺海拔365 m。其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春早多變、夏熱期長、秋晴多旱、冬寒期短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7.8 ℃;1月最冷,平均氣溫6.5 ℃,極端最低氣溫-9 ℃;7月最熱,平均氣溫27.8 ℃,極端最高氣溫41.1 ℃;年均日照時數1570 h,無霜期290天;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469 mm。土壤為板頁巖、石灰巖、第四紀紅色粘土母巖發育的紅壤,適宜各種林木生長。

2 材料與方法

2.1試驗材料

分別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和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紅琊山林場選擇球果較大、結果較多、健康的優良母樹,其中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園采集20株,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紅琊山林場采集15株,均選擇樹冠南向及西南向的中部以上部位采集枝條作接穗。母樹樹齡為25年,胸徑22 cm,樹高18 m,生長良好,無病蟲害。采用1年生麻櫟實生苗作砧木。

2.2研究方法

2.2.1 試驗設計 先將湖南省森林植物園采集的枝條和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紅琊山林場采集的枝條充分混勻,然后采用隨機區組設計,選擇插皮接、切接、腹接、T字形芽接和劈接等5種常規嫁接方法進行嫁接。每種方法接5株,各重復4次。

2.2.2 試驗方法

(1)嫁接時間為2月28日至3月6日;5月中旬,當嫁接口完全愈合以后進行嫁接成活率調查。

(2)于當年的10月中旬,當麻櫟樹進入休眠期后進行苗高和地徑的測量。

2.2.3 數據分析 應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3 結果與分析

3.1嫁接方法對麻櫟成活率的影響

表1結果表明,嫁接方法對麻櫟成活率有極顯著影響(P<0.01)。表2結果表明:就成活率而言,切接與劈接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且成活率較高,該2種嫁接方法與其他嫁接方法之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腹接、插皮接和T字形芽接之間無顯著差異。切接成活率最高,達到90%;其次為劈接,達到85%;成活率較低的3種嫁接方法分別為腹接、插皮接和T字形芽接,其成活率分別為70%、65%和60%。造成成活率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嫁接方法的砧木與穗條的接觸面存在差異。

3.2嫁接方法對麻櫟苗高生長的影響

表1結果表明,嫁接方法對麻櫟苗高生長有極顯著影響(P<0.01)。進一步多重比較結果(表2)表明: 切接的苗高最高,達180 cm,該嫁接方法與其他4種嫁接方法之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腹接與劈接之間無顯著差異,但這2種嫁接方法均與插皮接和T字形芽接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插皮接與T字形芽接之間無顯著差異;插皮接的苗木生長最慢,其苗高僅為115 cm。不同嫁接方法各處理苗高從高到低依次為切接>劈接=腹接>T字形芽接=插皮接。

3.3嫁接方法對麻櫟地徑生長的影響

表1結果表明,嫁接方法對麻櫟地徑生長有極顯著影響(P<0.01)。進一步多重比較結果(表2)表明: 切接的苗木地徑生長量最大,可達1.5 cm,該嫁接方法與其他4種嫁接方法之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腹接與劈接之間無顯著差異,但這2種嫁接方法均與插皮接和T字形芽接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插皮接與T字形芽接之間無顯著差異,兩者地徑均為1.1 cm左右。不同嫁接方法各處理苗木地徑從大到小依次為切接>劈接=腹接>T字形芽接=插皮接。

表1 成活率、苗高、地徑方差分析Tab1 VarianceanalysisofgrowthcharacteristicsofQuer?cusacutissimatreatedwithdifferentgraftingmeth?ods生長指標變異來源平方和df均方F顯著性組間02684006771790002成活率組內0140150009總數040819組間1221070043052675287220000苗高組內159425015106283總數1380495019組間058840147275630000地徑組內0080150005總數066819

表2 成活率、苗高、地徑多重比較Tab2 MultiplecomparisonofgrowthcharacteristicsofQuercusacutissimatreatedwithdifferentgraftingmethods嫁接方法成活率(%)苗高(cm)地徑(cm)插皮接65Bb115±403Cc11±006Cc切接90Aa180±1461Aa15±008Aa腹接70Bb151±943Bb13±008BbT字形芽接60Bb118±332Cc11±005Cc劈接85Aa158±1420Bb13±008Bb 注:同一列的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

4 結論與討論

(1) 切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達到90%;其次是劈接法,達到85%;其它3種方法的較低,腹接、插皮接和T字形芽接的成活率分別為70%、65%和60%。不同嫁接方法各處理苗高和地徑的大小依次為切接>劈接=腹接>T字形芽接=插皮接。這些與相關研究[19]的結論基本一致,但在嫁接成活率上稍有出入。相關研究[19]表明,劈接法成活率最高,其次為切接、腹接、T形芽接和插皮接。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穗條儲存方法存在差異,導致穗條失水或芽眼萌動;操作人員嫁接技術存在差異。

(2) 試驗中發現: 接穗和砧木大小基本一致利于嫁接口的愈合,接穗太大而砧木太小或者接穗太小而砧木太大都不利于嫁接口的愈合,從而影響嫁接成活率,該因素對切接、腹接及劈接有直接影響;嫁接人員操作的熟練程度是影響嫁接成活率的關鍵因素,該因素直接影響插皮接和T字形芽接的成活率;采集結果母樹樹冠中上部、芽眼飽滿的健康穗條嫁接,其成活率較高;接穗的合理保鮮也是影響嫁接成活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1] 劉志龍,虞木奎,羅忠,等.麻櫟資源研究進展及開發利用 [J].中國林副特產,2009,12(6):93-96.

[2] 方升佐.關于加速發展我國生物質能源的思考[J].北京林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30-34.

[3] 薛立,楊鵬.森林生物量研究綜述[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4,24(3):283-288.

[4] 祝彥杰,祖慶喜.開發生物質能源提高環境質量[J].應用能源技術,2004(1):4-5.

[5] 項文化,田大倫.森林生物量與生產力研究綜述[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3(3):57-64.

[6] 胥輝.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評述[J].林業資源管理,1997(5):33-36.

[7] Shao H B,Chu L Y.Resource evaluation of typical energy plants and possible functional zone planning in China [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08,32(4):283-288.

[8] Chow J,Kopp R J,Portney P R.Energy resource and global development[J]. Sience,2003,302(5650):1528-1531.

[9] Fang S Z,Xue J H,Tang L Z.Biomass production and carbon sequestion potential in poplar plantations with different management patter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2007,85(3):672-679.

[10] 劉志龍,虞木奎,馬躍,等.不同種源麻櫟種子和苗木性狀地理變異趨勢面分析[J].生態學報,2011,31(22):6796-6804.

[11] 侯昆,于成琦,趙慶喜,等.麻櫟不同播種量及施肥生理效應的研究[J].吉林林業科技,2005,34(2):15-18.

[12] 葛樂.不同經營管理措施對麻櫟人工林碳平衡的影響[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2.

[13] 柴承佑,王新洋,丁伯讓.江淮丘陵地區麻櫟薪炭林經營效益的調研[J].中國林副特產,2001(8):56-57.

[14] 劉志龍,虞木奎,方升佐,等.兩種立地條件下麻櫟人工林地上部分養分的積累和分配[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9,33(4):44-49.

[15] 唐羅忠,劉志龍.立地條件及撫育措施對麻櫟人工林生長的影響[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8,28(2):130-135.

[16] 陳中東,吳耀先.麻櫟炭材林短輪伐期定向培育技術指標制定[J].林業實用技術,2006(2):4-5.

[17] 丁伯讓.皖東地區麻櫟資源及開發利用[J].安徽林業科技,2006(2):75-76.

[18] 于一蘇,于光明,李叢,等.皖東丘陵地區麻櫟生長特性調查研究[J].安徽林業科技,2009,28(2):1-15.

[19] 陳素傳,于一蘇,蔡新玲,等.麻櫟嫁接育苗技術的初步研究[J].林業科技開發,2009,23(5):90-92.

ThegraftingseedlingexperimentofQuercusacutissima

HE Shen, LI Xun, ZHOU Hongzhou, LUO Xiaoping

(Forestry Institute of Chenzhou City, Chenzhou 423000, China)

The 25-year-old superior mother trees ofQuercusacutissimafrom Hunan Forest Botanical Garden and Hongya Mountain Forest Farm of Nanqiao District,Chuzhou City of Anhui Province was taken as scions. Use 1-year-old seedlings as rootstocks and choose five kinds of grafting methods, which are bark grafting, cut grafting, side grafting, T-budding grafting and cleft grafting, for Q.acutissimagrafting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s on survival rate,seedling 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 ofQ.acutissima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urvival rate,seedling 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 ofQ.acutissima. The cut grafting had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90%,followed by cleft grafting which had the survival rate of 85%, and side grafting 70%,bark grafting 65%, T-budding grafting 60% respectively. From seedling 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the growth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ed cut grafting >cleft grafting=side grafting>T-budding grafting=bark grafting.

Quercusacutissima; grafting; seedling; survival rate

2016-04-13

湖南省林業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麻櫟能源林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研究”(XLK201443)。

何 慎(1969-),男,副研究員(高級實驗師),主要從事經濟林良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

S 792.181; S 723.2

A

1003 — 5710(2016)04 — 0025 — 03

10.3969/j.issn. 1003 — 5710.2016.04.006

(文字編校:唐效蓉)

猜你喜歡
麻櫟芽接苗高
麻櫟果實的開發利用及培育探究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質量對橡膠樹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長的影響
橡膠樹小苗芽接不同葉蓬的芽片質量和芽接效果比較分析
土壤微生物群落對麻櫟-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的影響
幼年茶樹如何定型修剪
麻櫟種源1年生苗生長特性比較
定向培育措施對麻櫟生長的影響評價
烤煙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對煙株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
河南省刺槐優良無性系引種篩選試驗
核桃夏季芽接育苗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