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發展比較研究

2016-11-16 12:42吳精精趙邦宏
商業經濟研究 2016年18期
關鍵詞:比較韓國日本

吳精精+趙邦宏

內容摘要:本文介紹了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的提出背景和發展狀況,分析比較兩國“第六產業”的內涵、發展特點、發展類型以及法律、財政政策,最后對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發展效果進行了評價。

關鍵詞:第六產業 日本 韓國 比較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第六產業”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方式,主要是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領下,以農業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為引領,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促使一二三產業水平和垂直的融合,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的增加價值,創造多類型的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村經濟活力?!暗诹a業”側重強調農業的基礎性,只有以農業為基礎的各產業間的融合,才能促進農村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才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的提出背景

(一)日本“第六產業”提出的背景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耕地面積有限且土地貧瘠瑣碎,農業發展困難。日本政府經過研究,得出只有實行專業化的經營模式,才能促進農業的發展,為此提出了“第六產業”這一經營模式。日本提出發展“第六產業”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背景:第一,農村地區勞動力呈現出“婦女化”和“老齡化”的特點。隨著日本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日本的經濟重心開始轉移,受之影響,農村勞動力也逐漸向城市轉移,農村地區棄耕從工和農業后繼無人問題嚴重,農村農業發展缺乏活力。 第二,是順應農業需求結構的重大戰略調整。 日本消費結構的轉變,使得原有的農業供給結構無法滿足需求,日本需順應農業需求結構而做出相應的調整。第三,農業的增值收益外流。農民只能獲得農產品生產的小額收益,大部分的農業增值收益都流入到農產品加工和銷售中,制約了農民的收入。第四,日本重視“地產地銷”的政策,這為推進“第六產業”發展提供了條件。日本提出的“地產地銷”政策,鼓勵生產者從本地加工農產品,消費者從鄰近產地購買農產品,這樣既有利保障農產品的新鮮度,又能節約運輸成本,減少能源消耗。

(二)韓國“第六產業”提出的背景

韓國政府提出“第六產業”發展模式,主要是為理智應對進入“全球化”和“老齡化”時代后產生的社會問題。韓國提出發展“第六產業”主要有三方面的背景:第一,韓國農村勞動力進入超高齡時代。自20世紀60年代起,韓國以工業為中心的經濟迅速發展,農村有生產效率的年輕勞動力都開始向城市轉移,據韓國相關政府部門統計,韓國60歲以上的勞動力占到了總勞動力的2/5以上,農村地區中40歲以下的有生產效率的勞動力正在逐年減少,鄉村人口老化的速率快速超出城市。第二,農業出現萎縮趨勢。出現這種趨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農業勞動力的轉移,使得農業后繼無人;另一方面是因為韓國加入WTO后,農產品市場逐漸對外開放,農產品市場競爭加大,迫使國內農產品價格逐漸降低,進而農民收入減少,農民開始棄農從工,農業開始出現萎縮現象。第三,韓國對國內農業的發展有很多的農業政策,重視農業的高附加值,這些政策為“第六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發展狀況

(一)日本“第六產業”發展狀況

日本“第六產業”在政府、民間組織和農戶的協同合作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日本“第六產業”發展比較好的有200多個,形成了內容多樣化、主體多元化和形式混合化的特點。發展內容多樣化主要表現在產品的內容上,主要包括水產品、農副產品和桑制品等多種產品。經營主體多元化主要表現在經營主體的多種類型上,主要包括農業組織法人、農業協同組織、株式會社等多種經營主體。例如,2013年日本農林水產省頒布了《第六產業化促進事例集》,從經營主體分類的比重上可以看出,農業組織法人占25%,株式會社占25%,農業協同組織占20%,女性組織為15%,其他的為15%。發展形式混合化主要表現在多種形式的相互組合,主要包括加工、直銷、農家餐館和網絡營銷等模式的組合(小林茂典,2013)。

(二)韓國“第六產業”發展狀況

韓國“第六產業”在經營主體的合作下,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到2015年為止,依據韓國相關政府部門的統計,已經具有“第六產業”優秀案例203例。韓國的經營主體主要有營農組合法人、農村事業促進團、農民、研究協會等,分別占到的比例為35%、21%、16%、15%。韓國政府鼎力倡導農業多元化,因此“第六產業”的開展形式也出現多元化特點,包含農家樂體驗式旅游、加工制造食品、資源產業化、擴大產地直銷等方式。目前,韓國政府正在建立經營超越1500家的農家樂體驗式村莊,并鼎力推戴傳統食品和農業資源的開發,目的在于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李丙,2013)。

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發展的比較

(一)“第六產業”的內涵

1.日本。日本農業專家今村奈良臣在20世紀90年代時提出“第六產業”的概念,是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鏈,包括農林牧漁產品的生產過程(第一產業),還包括農林牧漁產品的加工、儲藏以及食品制造等過程(第二產業)和最終產品的流通、銷售、信息服務以及農業旅游等過程(第三產業)。由于“1+2+3”等于6,“1×2×3”也等于6,這就是農業“第六產業”的內涵?!暗诹a業”本質上是三次產業的交融和深化,它打破了產業融合邊界,通過產業間的相互延伸、相互滲透,實現三種產業的一體化發展?!暗诹a業”強調的是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而不是結合,要求同一經營主體經營融合中的各個環節,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所區別?!暗诹a業”重視農業的基礎作用,如果不以農業為基礎,一切將化為烏有,因為零乘以任何數都是零?!暗诹a業”能夠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

2.韓國。韓國“第六產業”主要是以鄉村居民或鄉村地域為主導,打破狹隘的“農業”生產領域,由供給結構模式轉向消費者需求結構模式,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將農業與觀光、休閑、旅游、教育等相結合,運用創意與技術,改革與融合的方式開辟新市場和新的工作崗位。在韓國的農業發展過程中,“第六產業”已經擔負起農業范圍內完成創造經濟的重擔?!暗诹a業”是探索如何把農業、食品加工業、流通業、零售業、服務業等不同產業間融為一體的方法。韓國“第六產業”發展的核心是提高農民收入,活躍農村經濟。

(二)“第六產業”的發展特點

1.日本。日本“第六產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日本“第六產業”起步較早,發展比較穩定,形成了較好的發展模式,是各國“第六產業”發展學習的典型案例;第二,日本農產品和加工品直接銷售的店鋪比較多;第三,與“第六產業”相關聯的合作社比較多;第四,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加工比重較高;第五,經營主體主要是農協和合作社(金光春等,2015)。

2.韓國。韓國“第六產業”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第一,韓國“第六產業”起步較晚,發展基礎不牢固;第二,韓國農產品和加工品直接銷售的店鋪比較少;第三,與“第六產業”相關的合作社和女性經營組織較少;第四,大米、蔬菜、藥草等農產品加工比重較低;第五,經營主體主要是個人(金光春等,2015)。

(三)“第六產業”的發展類型

1.日本。日本在“第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經營主體多元化的局面。日本的經營主體不僅局限于專業農民,而且還注入了新的角色,例如農協、合作社、公司等。日本不同的經營主體在“第六產業”發展環節中占據的位置不同,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綜合考慮日本的農村資源、地理特征和經營主體的構成,可以將“第六產業”的經營模式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專業農戶主導型、婦女和高齡者主導型、農協主導型和公司法人型。

專業農戶主導型。專業農戶主要是指農村原有的主要以糧食生產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廣義范圍內還包括受“第六產業”吸引而自愿留在農村的居民。專業農戶是經營“第六產業”的主力軍。這些專業農戶通過建立自己的小型農產品生產基地,對農產品進行生產和初級加工、包裝,通過“地產地銷”的方式直接向當地農村或者鄰近的地區進行銷售。專業農戶通過“地產地銷”的方式不但擴大了銷售產品的范圍,贏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且還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

婦女和老齡者主導型。為了使耕地面積和勞動力數量相匹配,日本政府鼓勵留守家鄉的婦女和勞動能力較弱的老齡者積極參與農業生產,使得閑置的勞動資源得到充分配置。雖然婦女和老齡者在經營主體中所占比重較少,但通過鼓勵他們加入到“第六產業”中去,激發了他們對農業生產的熱情。例如,日本許多農業生產加工基地和旅游勝地都高薪雇傭當地的婦女和老齡者,不但可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可以緩解老齡者的贍養負擔問題。

農協或機構主導型。此類型與第一、二種經營類型差別較大,它是通過行政機構或農協等農村組織為主導發揮作用的。在“第六產業”發展中,修建農產品生產加工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對于資金匱乏的農村地區是件難事,從而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去解決。農協和政府行政機構可以出資建立農用設施,為農業生產提供基礎支持,來開展“第六產業”的經營活動。

公司法人型。20世紀末,日本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村出現了大量閑置的耕地。為了解決農村地區無人種地問題,需要重新整理耕地,政府就將農村土地委托給公司法人進行經營。同時,由于修建農用基礎設施需要大量基金并伴有一定的風險,政府通過鼓勵公司參與經營活動,可以共同建設經營和共同承擔風險,通過這樣的方式,公司法人就真正地參與到“第六產業”經營中去,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韓國。按照“第六產業”使用地域資源和最終目標的差別,即是為了“創造就業崗位”還是“創造新的價值”,可分為社區型(地區共同體型)、連鎖銷售型(合同交易型)、和社交型(農工商連帶型)三種類型(金玉姬等,2013)。

社區型(地區共同體型)。社區型主要是以生產者為核心,以村為基本單位發展,將農業從生產領域向加工、銷售、服務等領域擴張,為老齡者、婦女創造新的崗位,提高他們的收入。社區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為老齡者、女性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第二,提高老齡者和女性的收入;第三,恢復地區農村共同體。社區型主要適合于地區的小規模產業,通過生產各式各樣的農產品原料,向加工領域擴張。

連鎖銷售型(合同交易型)。連鎖銷售型主要是企業或合作社與分散的農戶簽訂合同,派專業人才指導農戶的生產,給零散的農戶提供生產資料并保障他們產品的銷售途徑。連鎖銷售型的目的主要有三個:第一,擴散新技術,通過指導散戶農民的生產,將新技術、新方法傳授給農民;第二,提高附加價值,通過指導農戶生產、初級加工、包裝等方式,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第三,保障農產品的銷售途徑。零散的小農小戶在銷售農產品時缺乏銷售途徑,而且銷售價格較低,導致生產積極性不高。連鎖銷售型形式適合在園藝和畜產部門應用。

社交型(農工商連帶型)。社交型是將具備生產技術、加工技術或具有網絡銷售優勢的非農事業體互相聯結起來,把技術和信息分享到不同的產業之間,克服農業內部人員進入加工和銷售領域的困難。社交型的目的主要有三個:第一,開拓新的產品或市場,根據農業的多功能性開發新的產品和市場,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第二,提高經濟性,產生價值鏈,創造出新的價值;第三,構造地區循環型經濟。社交型適合于大規模的產地,是農業部門創新經濟最基本的形式(金玉姬等,2013)。

(四)“第六產業”法律支持

1.日本。日本注重“第六產業”的發展,并頒布了相關的法律進行保護?!掇r業基本法》是日本的“母法”,依據此法,日本又制定了200多部配套的農業法律,如今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農業法律體系?!掇r業基本法》只限于生產和流通領域,通過對其修正和增補,形成《糧食、農業、農村基本法》,此法涉及糧食、農業、農村的所有環節,是21世紀食品、農業、農村法律政策的基本方針。2004年,日本對《糧食、農業、農村基本法》進行了修正和增補,把保護農業環境作為重點提出。日本“第六產業”法律體系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基本法律,主要從利用地區資源創造新事業和提高糧食供給率等方面引導“第六產業”的發展,包括《農山漁村“第六產業”發展目標》、《第六產業化法》和《基金法》等法律。另一方面是與“第六產業”相關的法律,主要包括《農工商聯合促進法》、《中小企業新事業活動促進法》、《地區資源利用促進法》、《地區產業集群形成法》(李炳,2013)。

2.韓國。韓國“第六產業”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也比較完備,到2014年韓國“第六產業”法律體系正式形成。1983年頒布的《農漁村收入源開發促進法》,開始嘗試非農業收入和農業觀光事業的發展,非農業收入開始正式化。20世紀90年代頒布的相關法律使得農業形成復合化產業,主要包括《農漁村發展特別措施法》、《培育農水產品加工產業及品質管理相關法》、《農漁村整頓法》、《農漁業、農漁村及食品產業基本法》等法律。2004-2009年這六年期間,是“第六產業”發展的初期,先后頒布的法律使農業融合化和復合化,包含《農林漁民生活質量提高及農山漁村地區開發促進特別法》、《城市和農漁村地區相互交流促進法》、《食品產業振興法》、《農民等非農業收入支援法》和《農漁業經營主體培育及支援法》。2010-2014年期間頒布的法律主要有《傳統酒等產業振興法》、《飲食服務業振興法》、《農村融合復合產業培育及支援法》(Kim Yonglyoul et al.,2014)。

(五)“第六產業”財政政策

1.日本。日本政府對“第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財政保障,主要有財政支援政策和財政扶持政策。財政支援政策包含貸款和補助兩種形式。在貸款方面,成立了產業化支持機構和產業化基金,主要為“第六產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在補助方面,成立了“第六產業”中央支持中心,主要是對“第六產業”項目調查、新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渠道等方面進行補助。財政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農業補貼政策和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兩個方面。日本政府對農業補貼主要包括農用設施補貼、水利建設補貼、借貸利息補貼和自然災害保險補貼四種方式。日本農業保護最重要的手段是價格支持,包括管制價格和最低價格兩種形式。

2.韓國。韓國財政扶持對象是“第六產業”經營主體,按照經營主體的開展狀況,財政支援分為貸款和補助兩種形式。在貸款方面,包含低利率和事業發展前幾年不用償還貸款兩種方式。在補助方面,主要包括一定數額、最大限度額、事業費一定比例三種方式。為保證“第六產業”經營主體在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環節中擁有足夠的資金,在2013年由政府出資70億韓元,民間出資30億韓元,設立了“第六產業相生資金”。

(六)“第六產業”認證現狀

1.日本。日本“第六產業”認證機構很多,每個縣級都設立“第六產業”支援中心,命名為“某某第六產業化支援中心”。假如一個地方需要認證的“第六產業”經營體很多,那么在地方農協、農業振興公社等組織也會設立認證機構,命名為“某某縣中小企業評估社協會”,該機構與支援中心具有相同的認證權力。日本“第六產業”的認證每年會實施3次,但2011-2013年三年期間一共實施了8次認證,共認證1700個“第六產業”經營體。日本“第六產業”的認證有一個規定,就是如果某個經營體認證通過,那么在5年內,必須要有經營改善的效果,否則將會撤銷認證資格,政府不再扶持(金光春等,2015)。

2.韓國。韓國“第六產業”認證機構包含5個政府部門的9個下屬機構。韓國的認證有效期限、認證標準和許可標示沒有統一的規定,根據參與認證的機構、對象和事業內容的不同而定。韓國認證的有效期限在3年之內。雖然韓國“第六產業”經營體的認證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一般的認證順序是相同的。首先參加認證的經營體要向有關機構提交申請書;其次是有關機構接到申請書后,進行書面和現場資格審查,最后有關機構頒布評估結果,有關部門會管理合格的經營體。韓國“第六產業”認證機構很多,但各認證機構的事務詳細而不重疊,提高了認證效率(金光春等,2015)。

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發展的效果評價

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發展模式和發展內容日趨多樣化,不僅解決了日韓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提高了兩國的經濟實力。日韓兩國“第六產業”發展趨勢主要有兩個:農業生產水平多樣化和垂直多樣化。水平多樣化主要表現為產品形式的多樣化,假設以農業作為加工的原材料,日韓兩國在發展“第六產業”之前,所生產的品種是單一的,現在融合農業內部多種資源,設計多種多樣的農產品,由過去的單一農業轉向綜合農業發展。垂直多樣化表現在產業領域之間的擴展,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和范圍的經濟性。日韓兩國“第六產業”是水平和垂直多樣化融合的產物,是創造就業崗位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經濟戰略(金光春等,2015)。

結論

“第六產業”與農業產業化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很大的區別,是兩者的升級版?!暗诹a業”與諸如“都市農業”、“休閑農業”之類的發展方式也有區別?!暗诹a業”的范圍很大,包括都市經濟圈和廣大的農村地區,與消費者的需求有關,通過挖掘農業的多功能性,提高農業的增值價值。

“第六產業”是農業邁向現代化發展的途徑之一,日韓兩國根據本國的有形和無形資源,已經探索出比較成熟的發展模式。中國的農業發展現狀與日韓兩國基本相同,如農村老齡化、婦女化問題、農民收入低、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等現象,這勢必會給中國“第六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對中國邁向農業現代化、實現提質增效提供新的借鑒方法。

參考文獻:

1.小林茂典.日本的第六產業化政策方向[R].為了實現創造經濟而農業農村第六產業活性化研討會演講稿,2013-7-17

2.李炳.農業的第六產業活性化方案[R].韓國全國農業技術者協會研討會演講稿,2013-11-12

3.金光春,單忠紀,翟緒軍,韓光鶴.韓日兩國農業第六產業化發展的比較研究[J].世界農業,2015,4

4.金玉姬,叢之華,崔振東.韓國農業6次產業化戰略[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13,4

5.李炳.日本農業農村的第六產業化政策及啟示[J].韓國江原農業生命環境研究,2013(2)

6.Kim Yonglyoul, Kim Tae-gon, Heo Joonyung.韓國農業的第六產業化及相關政策[R].第10屆東北亞農政研究論壇演講稿,2014-6-16

7.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韓國第六產業化支援政策說明書[M].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2014

猜你喜歡
比較韓國日本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日本元旦是新年
在韓國走馬觀花
《黃金時代》日本版
同曲異調共流芳
托福聽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較”和“遞進”結構的講座題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