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故事中國認知國際表達

2016-11-18 13:25張君昌
中國廣播 2016年10期
關鍵詞:政治傳播話語體系認知障礙

張君昌

【摘要】本文以建構全球化語境下中國認知傳播話語體系為研究起點,闡述命題的現實性和重要性,探討全球化語境下認知傳播的特征。以跨越認知障礙為主線,分析論證認知話語的特質要求和體系架構,并在國際政治傳播視域開辟認知話語功用的新境界。

【關鍵詞】認知障礙 話語體系 認知傳播 全球傳播 政治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認知傳播是當下正在冉冉升起的新興學科,研究的卻是古老的話題。說它年輕,是因為只是在近幾年認知傳播的獨特性才被多國學者認同,開始朝著顯學方向演進。在我國,2014年才首次舉辦全國性認知傳播學術年會,成立了相關研究組織。說它古老,是因為自人類誕生之后,伴隨著生產、生活,便產生了對自然界的認知活動。嚴格地講,認知傳播從那時起便已產生。只不過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將研究對象聚焦于人類傳播活動中信息和意義的產生、加工與認知改造、心智與傳播現象的關系, 并且產生一系列研究成果,卻是近幾年的事情。本文旨在研究全球化語境下中國認知傳播話語體系的建構與創新。

一、全球化語境中認知傳播的基本價值坐標

早期人類的認知活動基本上是通過人際交流方式傳播的,后期有了實體傳播手段,這些可視為認知傳播的萌芽階段。當現代傳媒取得長足發展、相關研究趨于成熟之后,才給新的交叉學科——以認知科學為理論支點的認知傳播學的建構帶來機遇。由此,研究認知傳播才有了理論依據和現實價值。這也是國內第三屆認知傳播論壇以“全球化語境中的認知傳播學話語建構”為主題的原因所在。當某一學科與時代重要課題匯流時,方是它走向顯學的起點。

“全球化語境中的認知傳播”可視為全球傳播的重要分支。而全球傳播是國際傳播的延伸和拓展,它研究的是跨越民族國家地理邊界的信息流動及非同質文化間的理解、溝通與交往,因而先天帶有國際傳播的烙印。即具有新聞性、國際性、跨文化性和大眾傳播性等主要特征。冷戰結束后,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持續推進,國際傳播逐漸由政府統領下的一元結構向由政府、民間和商業機構多元主導的局勢轉變,由此衍生的全球傳播也呈現出一些特質:摒棄宣傳思維,采用傳播架構;軟化報道立場,隱含價值訴求;淡化現實政治表述,強化觀念政治說明。這種傳播形態,在內容構成上,表現為時政、商貿與音樂文化多元雜糅;在傳播取向上,側重維護全球公共安全,促進國際關系良性發展,維持國際格局平衡穩定;在敘事方式上,避免居高臨下的宏大敘事,側重多信源組合嫁接傳遞意圖;在傳播視野上,超越地區、國家疆域界限,體現“球域化”思維。在全球化語境中,各國經濟文化交往日臻緊密,人員往來日益頻繁,關注熱點逐漸趨同,網絡構建的虛擬空間正在形成一種共同訴求和傳媒生態,全球傳播能力和話語權構建正在成為一種權力資源且重要性日漸突出。雖然全球傳播采取種種柔化手段進行包裝,但就其本質而言,傳遞新聞信息依然是最基本的或最重要的職能。所以,全球傳播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際新聞傳播的屬性。以此為起點,探討全球化語境中的認知傳播,要求其信息編碼應當進行必要的語境化處理和詞語轉換,善于以故事說明語意、推演結論,具有國際化表達方式和人類共通的價值原則,契合接收對象的認知水平,便于在國際媒體、社交媒體以及人際間自由流動,有助于加強不同文化群體間的溝通理解,能夠在國際社會或一定區域產生反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顯著,但中國媒體的國際傳播力卻沒有得到同步提升。數據顯示,每天發自中國的信息不到全球信息發布總量的5%,中國國際傳播的影響力僅相當于美國的14%。④由于沒有找到適應全球傳播思維轉變的契合點,中國媒體還存在觀念守舊、空洞說教、形式呆板、無的放矢、力量分散等問題,這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相適應,與中國和平崛起需要營造的國際環境不相適應,與世界各國人民需要了解客觀真實的中國國情的需要不相適應。所以,業內曾有“十年外宣趕不上一個姚明”的慨嘆。美職籃明星科比曾言,姚明“在我們所有人之間搭起一座橋梁”?!懊绹送ㄟ^籃球場上這個睿智幽默的中國大個子,改變了過去很多對中國的誤解?!薄耙γ魇侵袊囊粡埢钌淖钣姓f服力的‘國家名片”。⑤甚至,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致辭中,以姚明和籃球作為切入點來談中美關系。他說:“我想借用中國籃球明星姚明的一句話說,無論是球隊新隊員還是老隊員,都需要時間彼此適應。這次對話,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達到姚明的標準?!雹?/p>

人們對籃球之外的那個“姚明”的偏愛,反襯出中國媒體在引導世界認知中國方面的無奈和乏力。而要改變現狀,就要抓住創新中國媒體在全球化語境中認知傳播話語體系這個牛鼻子。

二、全球化語境中中國認知傳播話語體系的構建

話語體系是一定思想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同風格、不同特色、不同氣質的表達方式,對于某種思想、觀念、訊息擴散的助推效果是截然迥異的。當前,國際政治領域的話語權爭奪愈演愈烈。話語創新體系,表面上看似語法修辭問題,實質上是涉及思想方法、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諸多立場問題,是涉及如何提高中國媒體國際傳播能力的重大導向問題,對于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一)跨越認知障礙

影響跨文化交流的認知障礙主要有三個:一是由于傳受雙方處于不同的文化地域,對事物的判斷有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傳者摸不透受者的真正需求,從而影響傳者對信息的取舍和報道的方向;二是傳播過程中會因為語言、文化和習俗不同,帶來表現方式和風格的差異,同樣會造成認知上的偏差;三是受者接收心理的差異,也會帶來主觀評價的多義性。如果不正視和解決這三個障礙,跨文化交流與傳播便達不到預期目的。

“文革”時期轟動一時的“安東尼奧尼事件”就較為集中地體現了上述三個障礙造成的后果。1972年,國際電影大師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受中國政府邀請和意大利國家電視臺委托,赴華拍攝大型紀錄片《中國》。這本來是紀念中意復交的友好之舉,卻因雙方溝通不暢,理解有誤,造成南轅北轍,事與愿違,釀成外交風波。安氏原本計劃用半年時間、到想到之處,拍一部真實反映普通中國人生活的紀錄片。中方認為紀錄片是“形象化政論”,需我方負責組織“場面”,安氏掌機,22天便可完成拍攝。結果影片中大量出現人們整齊劃一地做操、工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下班之后還圍坐一圈學習毛主席語錄……而秉持“真實記錄”理念的安氏則巧妙保留了一些抓拍鏡頭:隱形存在的農村集市、天安門廣場亂糟糟的人群和腳步。這顯然觸犯了當時中方設立的底線:社會主義商場琳瑯滿目、天安門廣場壯麗雄偉……于是,國內掀起對安氏持續近一年的猛烈批判。安東尼奧尼百口莫辯。

上述事例說明,跨文化傳播首先要了解動機和需求,這一點至關重要。拍攝《中國》是政治宣傳的需要,還是文獻價值的功用,要達到何種目標,雙方事先沒有形成共識。其次是對語言和接受習慣的把握,這里不僅是中外語言翻譯的問題,還有對電影長鏡頭語匯的認知問題,普及相關專業素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再次是要弄清楚影片給誰看的問題,影視語言本身就有多義性,而受眾不同,理解差異就會更大。最后是注意方言俚語、副語言和身態語言等構成的認知障礙,避免歧義和誤解。安東尼奧尼事件雖然帶有文革時期極左思潮的烙印,但本質上體現的仍然是東西方跨文化交流認知障礙造成的思想沖突。因此,實現全球化語境中的認知傳播,要通過扎實的調研,了解和掌握受者需求,按需提供內容;要重視語言轉換中的差異,防止雞同鴨講;要精準定位,減少多義性造成的誤讀。這是跨越認知障礙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二)認知話語的特質要求

盡管傳媒技術的發展已經沖破了傳播的地理疆界,但跨文化傳播的主體對象畢竟與單一的國內受眾不同。從傳播的接近性原則出發,從外國不同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輿論環境的實際出發,從各國同我們的雙邊關系及其受眾對我國的關注點不盡相同出發,全球化語境中的認知傳播必須從內容選擇、表達方式上注意針對性和差異化。既不能照搬國內報道的套路,也不能把對不同國家的報道一統化。

1.堅持內外有別,差異化傳播

“內外有別”是指在總的報道方針指導下,注意對內報道與對外報道在對象、目的、內容方面的差異,在選題視角、報道技巧和語言風格等方面有所區別。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曾片面強調“以我為主”,以宣傳代替傳播,背離新聞規律,只講成績,不講問題,只講“繁榮”,不講“危言”,使西方受眾產生一種本能的質疑、不屑甚至抵觸情緒。究其原因,固然有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作祟,也跟我們長期習慣使用一套僵化的政治術語、標簽式語言不無關系。那些習慣用語不但外國人聽不懂,連海外華人、僑胞乃至港澳臺同胞也感到費解,難以收到良好的傳播效果。要知道,一旦讓受眾感到他們在被動地接受說教,就意味著傳播的失敗。

因此,正確處理宣傳與傳播的關系,以及以我為主、以正面宣傳為主與按新聞傳播規律辦事的關系至關重要。既要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又不能回避矛盾;既要堅持以我為主,不跟著西方輿論節拍跳舞,又要考慮外國受眾的興趣、痛點、興奮點。正面宣傳的本意是“實事求是地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主流”⑦,要真實全面客觀準確地向世界說明中國、報道世界,要講究策略,把握節奏,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正確導向,并不等于照搬文件句式。講好中國故事,要適應全球傳播話語方式的轉變:即由宣傳式話語向傳播式話語轉變,由文件式話語向交流式話語轉變,由結論式話語向啟發式話語轉變。⑧表達技巧講究“去宣傳味”的“無痕性”,崇尚“硬內核、軟包裝”。當然“去宣傳味”并非“去政治化”,應秉持中國立場、世界眼光、人類情懷、國際表達,才是創新話語的方向。

2.堅持外外有別,分眾化傳播

“外外有別”是指國際傳播不僅要認識“內”與“外”的區別,還要認識“外”與“外”的區別。即充分了解對象國家和地區間的不同,歐美國家、拉美區域、東歐地區、亞非各國國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涉華輿論氛圍不同;即便是同一國家和地區,也要區分階層、信仰的不同,區分外國人與華裔的不同,因人而異,精準聚焦,分眾化傳播。實際上,這是全球化背景下對國外受眾的進一步細分,是內外有別原則的延伸和發展。

一套話語滿足不了所有人群,一種曲牌難以唱響五洲四海。全球化語境中的認知傳播,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外國受眾,不可能只提供千篇一律的通稿,而要“對癥下藥”。首先,選題要有差別。西歐人關心中國經濟,東歐人想借鑒中國房改、醫改方法,拉美人追崇中國功夫、中華漢字,非洲人關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華裔較多的東南亞與中國歷史、文化結緣較深。其次,切入點不同。西方通訊社每天播發的國際報道,往往針對不同對象地區提供不同版本。美國《讀者文摘》刊載《秦始皇的兵馬俑》時,其英文版開頭把兵馬俑和古希臘神話作對比,這對熟悉古希臘神話的英語國家讀者就有吸引力;日文版導語則改為介紹古代長安和秦陵的位置,這很適合日本讀者口味,因為他們知道古長安和秦始皇。再次,消弭文化差異。文化差異制約著認知傳播的有效性,而提高認知傳播的效果,實際上就是克服文化差異的過程。由于文化差異存在,許多詞匯在不同國度和群體會產生不同理解。比如,孔雀在中國代表喜慶和吉祥,在日本被視作優美和才華的象征;對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來說,孔雀又是神話中“鳳凰”的化身;而在英國和法國,它被視為淫鳥、禍鳥,連孔雀開屏也被賦予反義——自我炫耀和吹噓,英語里有“像孔雀一樣驕傲”的成語。如果不了解這些文化符號的差異,擅自將“孔雀東南飛”畫軸當作禮品分送國際友人,會得到截然相反的評價。

堅持外外有別,分眾化傳播,就是充分尊重和承認各國各民族文化差異,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胸襟、開明的姿態,積極回應各國受眾關切,有效促進不同文化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和諧發展。

3.認知話語體系的整合

認知傳播與大眾傳播同根共源,它所使用的語言符號符合大眾傳播的共性要求:準確生動,能夠抓住受眾關切;客觀公正,能夠反映事物真相;簡潔洗練,便于理解轉達;新穎別致,易于激發興趣。同時,它又有鮮明的個性。進行中外翻譯時,具象詞匯一般可以直接對譯,抽象詞匯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理念則需要精心從對象國母語中尋找相近詞語來表達,有的還要加上必要的解釋,以避免誤讀誤解。全球化語境中認知傳播的話語體系,應當把握國際性和跨文化性內在語征,融通中外語體思維,結合網絡表達特點,形成跨界雜糅新格局。這樣的話語體系應當具備以下主要特征:

——語匯方面,淡化意識形態色彩,兼容官方用語、民間用語和網絡用語,避免極端化、攻訐性用語;

——語態方面,以陳述性語態為主,間或使用議論性表達,切忌居高臨下;

——語調方面,高低起伏配置合理,語勢節奏明快、錯落有致,宜聽宜受宜記宜傳;

——修辭方面,樸實而又活潑,少用形容詞和長句式,避免堆砌華麗詞藻;

——文本方面,文字、圖表、影音并重,系統化、碎片化發布兼用,母語和外來語表達共存,技術范本與人文范本混搭;

——手段方面:個體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社交媒體傳播、大眾媒體傳播并用。

文化是由一系列象征符號構成的系統,人們憑借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來判斷社會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實現溝通。沒有一種文化能夠在所有人面前產生同一種理解,也沒有一個人能夠適應同一種文化的所有維度。認知傳播承擔著弘揚母語文化和吸收優秀外來文化的雙重責任,同時還要克服認知障礙和其他消極因素。要建立一套普遍適用的話語體系十分困難。中國古代的風、雅、頌分別對應民間歌謠、貴族雅樂和祭祀詠唱。如果只有一種腔調,勢必難以適應各方需求。再好的思想、觀念、情感也要借助生動的形式、多樣的途徑表達出來,才能實現交流與共享。國際媒體通常采取兩種方法達到上述目的,一方面加速母語文化的現代化,以其突出的民族特色和時代感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推行對象國本土帶動策略,不但內容取材本土化,合作伙伴也要本土化,針對不同地區受眾特點,提供不同樣態、不同面孔、不同包裝的內容產品,以符合接收者的文化心理。即以文化融合來消弭跨文化傳播的障礙,分眾定位,精準對焦,多樣表達,整合傳播。使人際交流、民間往來、網絡互動、媒體傳播交相輝映,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既有直面闡釋又有側面迂回,形成全方位、多聲部、立體化的傳播格局,起到“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

三、結語

當今世界正處在劇烈震蕩時期,各種力量組合和利益格局正在發生新的裂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不僅在改變自己,也在改變世界;中國在影響世界,世界也在影響中國。正是由于中國的崛起給世界帶來格局性的變化乃至沖擊,所以不僅如何向世界說明中國成為中國認知傳播的一個重大課題,而且如何應對各類涉華輿論也成為中國認知傳播的一個重大課題。尚在成長期的認知傳播學科,能夠際會世界風云、契合國家大勢,值得慶幸和自豪。隨著推廣普及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技術,逐漸走進人們日常生活,并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的認知體驗,甚至改變人類的認知基因密碼。預計下一個10年貫通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新一代移動智慧傳播工具將會誕生,認知傳播研究的藍海將會更加廣闊。

我們要從大處著眼,從戰略高度確立和把握認知傳播的總體基調;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增強報道的時效性和客觀性;權衡利弊得失要立足全局、立足長遠,既不要把暫時的局部利益當作永恒的整體利益,也不能把暫時的局部爭端視作持久的全面爭端;既要善于從縱向坐標看待成就,又要善于從橫向對比中發現不足,從而防止淺薄與狂妄、盛氣凌人和自大、膨脹及自吹自擂,防止片面報道為人誤讀、被人利用,防止中國媒體公信力被人質疑,避免片面的正面報道產生全面的負面效果。

全球化語境中認知傳播,涉及覆蓋能力全球化、報道視角全球化、用戶分布全球化、機構設置全球化和影響范圍全球化等幾個方面。要切實研究對象國家和地區受眾的需求和口味,不斷創新話語體系。杜絕使用枯澀難懂的名詞和“行話”,不堆砌華麗詞藻,不賣弄腔調,擯棄專業術語和盲目刮風式宣傳;介紹中國的最新變化要快而活,反映中國的風物資訊要全而準,不但要讓世界聽見、聽懂中國的聲音,還要用世界習慣的方式接受來自中國的聲音,更要讓世界聽到想聽的來自中國的聲音。即,學會用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用國際眼光捋清世界局勢,用國際規則開發用戶市場,用國際通用手段實施傳播覆蓋,從而徹底轉變中國形象由“他塑”為主的傳播狀況。

話語是思維的載體,猶如承載衛星的火箭。話語創新的作用,如同給火箭制導并填充燃料,能把衛星準確送達太空以完成預定任務;話語創新的魅力,就像裝點夜空的焰火,可以有效提升內容的感染力,增強話語的穿透力。切實創新話語體系,是提高中國文化信息生產、傳播和用戶服務能力,增強中國話語權和文化軟實力的殺手锏。

注釋

林克勤《認知傳播學的宏觀學術視野》,《現代傳播》,2015年第12期。

中國認知傳播學會2016年年會(第三屆)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16年4月9日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舉辦。

球域化(glocalizatiom)系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區域化(localization)的合成詞,又譯全球本土化。意指全球化視野、全球化覆蓋、本土化議題、本土化運作,這是當代國際傳播的一體兩面。

④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20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頁。

⑤紅深 《姚明的高度》,《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1年7月12日,第1版。

⑥梁金雄 《他是姚明,移動的“中國長城”》,新華網,2011年7月21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7/21/c_121701041.htm.

⑦李瑞環《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求是》,1990年第5期。

⑧張振華主編 《當代中國廣播電視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年版,第94~95頁。

(作者系中國廣播影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學術部主任,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本文編輯:劉浩三)

猜你喜歡
政治傳播話語體系認知障礙
防跌倒,警惕認知障礙性疾病
關愛父母,關注老年認知障礙癥
慢性心力衰竭與認知障礙的相關性
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的政治傳播效果研究
核心素養如何在中小學校落地生根
在修辭與實踐之間:環境權概念的貧困及其義務轉向
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傳播主體探析
長征時期工農紅軍革命政治文化傳播實踐的多維分析
試論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的作用
政治傳播語境下政治人物公眾形象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