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范長存,光照南粵

2016-11-19 16:18張越軍
源流 2016年4期
關鍵詞:楊老南路同志

張越軍

2015年7月13日晚,打開“南路子弟網”,一支支燭光在眼前閃動,上方令人不愿看到的一行字:深切悼念革命老前輩楊應彬同志。我簡直難以置信!然而,第二天早上拿到《廣州日報》時還是見到了一則無法回避的消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廣東省委原常委、秘書長,廣東省政協第五、六屆副主席、黨組書記楊應彬同志,因病于2015年7月13日14時52分在廣州逝世,享年94歲。

革命老前輩楊應彬,既是我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老領導,也是南路革命斗爭中富有傳奇色彩、令人敬重的領導人之一。令我特別深刻的是,很久以前,父親給我講起南路革命斗爭史時,無限感概地說:“南路的革命斗爭能夠減少損失和取得勝利,離不開隱蔽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下黨員傳遞出來的情報?!备赣H曾講到楊應彬同志,使我增添了對楊老的幾分敬重。2011年,父親寫出革命回憶錄《一生跟黨走》的初稿,叫我帶稿件去找老首長楊應彬審閱并請他作序,我有機會見到了這位久負盛名的革命老前輩。后來又和父親拜訪他,因而有幸聆聽他的教誨,領略到他的精神風范,也知道了他的一些傳奇革命故事。

念念不忘弘揚革命傳統

堅守黨的信念,一生跟黨走,念念不忘弘揚革命傳統,是楊老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2011年,我帶著父親的書稿去拜訪九十高齡的楊老,受到了他和革命伴侶鄭黎亞的熱情地接待,楊老對我父親在八十多歲仍撰寫革命回憶錄十分贊賞,爽快地答應作序,并用顫動的手拿起毛筆題寫了書名。末了,楊老還殷殷寄言我們南路的革命的后一代要盡快搶救南路革命史料,弘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

革命一生,已到暮年的楊老,對黨的事業這份執著深深感染了我。我把這些轉告了父親,傳達給南路的革命子弟,大家無不為之感動,并受到很大的鼓舞。從2012年起,我和南路的革命子弟開始積極收集南路革命史料,為組織南路革命歷史展覽出謀劃策。楊老聞知后十分欣喜,給予鼎力的支持和鼓勵。為了保證展覽的順利展出,他與南路革命前輩歐初、陳超、羅連等同志聯名寫信給廣東省委請求支持。省委書記胡春華十分重視,親筆批示有關部門進行協調組織。這樣,“南路——粵桂邊革命風云錄”展覽在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市黨史研究室、在廣州地區老游擊戰士聯誼會粵桂邊分會、廣東南路中共黨史研究會籌委會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單位的支持和配合下,于2012年8月1日在省立中山圖書館正式開展。南路革命歷史是首次在省展出,當時參觀的人數達幾千人,盛況空前。

2015年1月19日,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成立70周年之際,在楊老和南路老游擊戰士陳超、歐初、吳宏信、羅連等人的推動好組織下,由廣州地區老游擊戰士聯誼會粵桂邊分會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南路部分老游擊戰士及其家屬、子女等200多人參加的“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在廣州三寓賓館會議廳成功舉行。此期間,南路的革命后代發起編纂一部南路革命歷史文集《烽火南路》,也得到楊老的大力支持,使之順利出版并在紀念大會上獻禮。這些活動對搶救南路的革命史料,弘揚革命前輩的優良傳統起到了促進作用。

楊老還念念不忘建設南路革命歷史展覽館,多次向廣東省及地方領導提議,且牽頭與南路老同志聯名打報告,要求盡快建設南路革命歷史展覽館。目前這一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可惜楊老再也沒能看到,我們只有繼承他老人家的遺志,積極推動這些工作。

一生光明磊落永遠忠于黨

楊老1935年參加革命,193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期間,任中共粵桂邊區黨委軍事特派員,粵桂邊縱隊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廣州軍事管制委員會副秘書長、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中共廣東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常委秘書長,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書記,1993年3月從領導上崗位退下來。楊老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斗爭如何殘酷,還是在和平年代,受到歷次政治運動的沖擊,無論順境或逆境,無論職務升或降,他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堅強的黨性和堅毅的革命意志一直不變。他始終相信黨,始終保持革命的樂觀精神并以此勉勵同志。這些,楊老在我父親張振文的革命回憶錄所作的序中就可看到。他寫道:

回首往事,國民黨軍隊曾不斷調集重兵圍殲我們,實行并村入柵的政策封鎖,我們與群眾的聯系被切斷,糧食、食鹽供應困難,除缺衣斷糧外還受到惡劣自然環境的侵害,營養不良,生疥瘡、打擺子,病號日益增多,我軍指戰員的處境十分險惡。當時,以為十萬大山是開辟游擊根據地的理想場地,實際并非如此。十萬大山是窮山僻壤,人民極為貧困,又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外人進入險象環生。我帶隊伍曾兩次轉戰于該地,幾乎無法立足。但為什么敵人打不垮、剿不滅我們呢?我想,一是與中央和地方黨組織自始至終的領導分不開,即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密切聯系群眾,與廣大人民結成魚水關系;三是面對頑敵和困難,毫不動搖的堅定信念和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

他深切地說:“南路的革命戰友,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經歷了殘酷的戰火洗禮,在和平年代同樣歷盡艱難曲折,甚至經歷了比戰爭年代更加難以忍受的心靈折磨與生死考驗。這些,張振文同志在《一生跟黨走》中都有較全面的敘述。一個革命戰士、共產黨員天大的困難都不怕,在敵人面前視死如歸,但面對革命內部的同志把你幾乎當作敵人的殘酷斗爭,那是需要有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堅強的黨性和堅毅的革命意志的?!?/p>

楊老光明磊落,無私無畏,仗義執言。他說:那時,廣東反地方主義說“廣東黨是舊基層,混進大批壞人”,這種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歷史證明,廣東地下黨是經過長期斗爭考驗的。反地方主義還把一些根本沒有內在聯系的事情混淆在一起,打擊、清理地方干部,這也是完全錯誤的。值得慶幸的是,南路的戰友不愧為久經考驗的革命同志,他們中大多數人不但堅強地面對逆境,而且無怨無悔地繼續努力為黨工作;無私無畏,一如既往地繼續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始終跟黨走,永遠忠于黨!這也是楊老的真實寫照。

傳奇故事和鮮為人知之事

楊應彬因家窮未能升初中,13歲時的他竟趁母親不在家,把家里的四只小雞拿去賣錢報名讀初中并寫出《小小先生的游記》出版,

此書由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題寫封面,在解放前再版12次,曾轟動一時。1935年10月14歲時他參加左翼教聯,未滿15歲時入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16歲的他進入淞滬戰場張發奎為總司令的戰地服務隊,此時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的中共特別支部成立,他被黨組織安排到特支工作,是最小的黨員,被周恩來趣稱為“小同志”,從此在張發奎部潛伏十年從事中共地下工作。1938年他后來的夫人鄭黎亞也進入戰地服務隊,他倆共同學習、相互勉勵,演繹出一對中共特工男女身在虎穴、智取情報、比翼齊飛的傳奇。1946年1月,蔣介石撕毀國共雙方簽定的協定,密令張發奎對廣東東江縱隊的北撤干部“聚而殲之,一網打盡”。這一情報,被隱蔽在張發奎司令部任參謀的楊應彬獲悉,他立即將蔣介石的密令及國民黨的廣州行營軍布局情況告訴中共特支書記左洪濤等同志,左洪濤立即找人火速趕回香港把特急情況轉告林平。林平隨之告知方方、曾生并電告周恩來、葉劍英。在周恩來、葉劍英的布置下,動員香港的進步報紙刊物,揭露和譴責國民黨廣州行營的陰謀,使我東江縱隊2500人順利北撤。

其時,中共中央及時提出“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南路部分暴露身份的同志和粵桂邊人民武裝也奉命北撤成功和分散、轉移。當時,我父親所在的南路抗日人民解放軍第一團奉命西征,進入廣西。國民黨正規軍64軍156師師長劉鎮湘奉命率兩個團,配合廣東、廣西保安團和地方民團向我父親所在的部隊發起大規模的圍剿。在如此緊急的形勢下,第一團領導根據中共南路特委和廣東省區黨委、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根據斗爭形勢的需要,避開敵人鋒芒以保存實力,于1946年3月初進入越南北部邊境進行整訓。至此,國民黨猖狂剿滅我東江縱隊和南路抗日人民解放軍以及西征隊伍的陰謀徹底破產。父親說,解放后我們才知道此情報出自他們的老參謀長楊應彬之手。

楊應彬和他的夫人鄭黎亞是一對潛伏在國民黨部隊里長達十年的中共特工同志,當時,為了消除張發奎的懷疑,楊應彬、鄭黎亞經與左洪濤商量,決定舉行一場結婚儀式,并請張發奎作證婚人。1945年12月3日,張發奎出席了他們的婚禮并作了講話祝福。1947年夏,楊應彬突然向張發奎請假回老家,成功撤離張發奎所部,結束了潛伏張部十年的秘密工作。楊應彬撤離后輾轉香港,后受中共華南分局委派到粵桂邊區任軍事特派員,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參謀長,在南路雷州半島等地領導武裝斗爭。

楊應彬、鄭黎亞夫婦是一對相濡以沫七十余年的恩愛夫妻,他們一起書寫了一段革命一生、白頭到老的傳奇故事。2013年12月16日,95歲的鄭黎亞先于丈夫仙逝。當時,鄭黎亞老人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廣州殯儀館舉行,我特意趕去送行并和父親送了花圈。在五百多個花圈中,有習仲勛夫人齊心送來的花圈。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習仲勛同志主政廣東,旗幟鮮明地帶領廣東省廣大干部和群眾積極支持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認真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平反冤假錯案,制定廣東的改革開放政策。當時楊應彬出任省委秘書長,有不少文件出自楊老之手,他為廣東的改革開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風范長存,光照南粵。革命老前輩楊應彬同志,我們永遠懷念您!

猜你喜歡
楊老南路同志
籠中鳥
同志
『大元帥』與『小同志』
鑒寶大師
OVER THE RAINBOW
鑒寶大師
百歲翁的“三氣”養生法
中國青島市北四流南路80號紡織谷
中國青島市北四流南路80號紡織谷
青島四流南路第一小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