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主流媒體可視化數據新聞報道的創新

2016-11-22 13:01李萍楊欣如白長燕
今傳媒 2016年10期
關鍵詞:數據新聞可視化創新

李萍+楊欣如++白長燕

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以報紙、期刊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紛紛向數據新聞靠攏,可視化數據新聞顯然已成為新聞業界的熱點話題。我國主流媒體在可視化數據新聞領域發展如何?本文以《南方都市報》的實踐為例,對我國主流媒體可視化數據新聞報道進行探析,指出國內媒體可視化數據新聞報道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可視化;數據新聞;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0-0137-02

數據新聞,又叫數據驅動新聞。是指基于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1]。作為我國主流媒體之一的《南方都市報》,率先在數據新聞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赌戏蕉际袌蟆烽_辟了專門的“數據”欄目,會不定期的在報紙的A疊刊載一些數據新聞,一般一期一篇,偶爾一期兩篇。本文選取了南方都市報最近幾年的數據新聞報道作為分析樣本,探究其“可視化數據新聞”的創新實踐,以期對國內主流媒體的數據化新聞報道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考。

一、我國主流媒體可視化新聞的創新實踐

《南方都市報》作為我國主流媒體之一,最近幾年在數據新聞方面的不斷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1.打破了以文字為中心的單一報道形式

2015年9月《南方都市報》的數據新聞《全國機場都出過哪些事》。這篇報道把中國發生的142起事故原因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這個圖表中,人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造成這么多起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飛鳥和漂浮物,而其中的機場安檢問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這篇新聞報道運用了大量的圖片和圖表,但文字卻很少,而這就是可視化數據新聞較以前傳統報道方式的不同之處。以往的新聞報道中,文字始終是新聞的主體,而在可視化新聞中,數據和圖表成為了新聞的主體。隨著編程軟件和制圖工具的開發,圖表、圖像、視頻等成為新聞報道的主要表現形態,原本晦澀難懂的新聞事實和新聞數據更直觀、更形象。

2.擁有專門的新聞生產團隊

可視化新聞從關系復雜的數據中來挖掘新聞故事,揭示數據之間的關系和包含的意義,使得復雜關系的數據變成具有可讀性的新聞。2014年6月,《南方都市報》全新優化升級,其中一方面就強調挖掘數據、分析數據、重獲新聞的生產方式。由此,《南方都市報》的數據新聞工作室應運而生,和傳統的新聞生產工作流程有較大的不同,這個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有編輯、支持人、音頻制作者、數據工程師等,并且是虛擬設置的,需在團隊的作用下完成的作業。比如在2014年8月3日發生的云南魯甸地震,在接下來的7天的時間里,《南方都市報》的數據新聞工作室連續做了三期的數據新聞,其中有一期向讀者展示了一幅“中國百年地震分布圖”,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地震剛發生時,各省市區5級以及7級地震的次數,甚至人們可以了解到當時處在地震帶上的云南經歷了怎樣的悲痛、以及哪些地方從未經歷5級地震。這起報道之所以影響廣泛,跟它數據幾乎同步的報道是分不開的。而這些精彩之處也都是得益于《南方都市報》數據團隊的生產作業。

3.通過對比性數據解讀,挖掘新聞的深度

2015年9月29日,《南方都市報》數據版中有這樣一篇報道是《哪些企業家能隨習近平出訪》,在這篇報道中,作者通過新聞數據圖表的形式,把其中隨習近平主席出訪的之前企業和現在的企業做了一個比較,在這個對比中,人們可以發現這次隨習主席去進行國事訪問的企業中的民企明星和互聯網企業的數量和以前相比明顯增多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次明星和互聯網企業增多的原因得是由于目前我國對民企企業的鼓勵及推動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我們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更是得益于新聞工作者善于挖據新聞信息和數據,才讓人們能夠發現一個報道數據中背后的深層含義。數據新聞不是把數據新聞的簡單堆砌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多種方式將新聞背后的深層含義挖掘并表現出來,并且能使讀者看到背后的深層含義,這也為新聞評論和新聞深度報道提供了數據基礎。比如跑消防新聞的記者日常要建立起消防、火災的數據庫,一旦火災把其中事件發生時就可以把數據調出來,分析半年或一年來廣州到底發生了多少火災?集中在哪里?傷亡人員到底是什么人?通過層層追問原因:是規劃問題、監管問題?還是個人素質問題?最后用示意圖呈現,并得出結論[2]。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也能使讀者一目了然,了解新聞的內在意義價值。

二、我國主流媒體可視化數據新聞報道創新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南方都市報》雖在可視化數據新聞方面的創新實踐上有不錯的體現,但在呈現形式、時效性、報道內容及與讀者互動等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這也是我國主流媒體中紙媒可視化數據新聞發展存在的共性問題。

1.可視化呈現形式單一

在國內,可視化數據新聞的呈現方式多是以傳統的表格、餅圖和柱狀圖等靜態形式為主,既呆板又單調,忽視了動態可視化數據新聞的運用。而在國外,數據新聞報道除了靜態的信息圖外,他們還采用動態圖表、數據地圖等互動性強的表現方式,形式多種多樣,有很好的閱讀體驗[3]。

單一的靜態信息圖雖能體現新聞的可視化,但仍存在諸多缺陷,如對讀者吸引力不夠、不能準確傳達信息、受眾易疲勞。如《南方都市報》刊登的《14%新生代農民工覺得被城里人排斥》數據新聞報道,可視化呈現方式是:一是用不同比例的柱狀圖表示新老農民工不同的身份認同度和工作時長;二是用兩種不同顏的條形圖對比新老兩代農民工的心理和行為差異。如此單一的可視化呈現方式,未免大大降低了對讀者的吸引力。

2.數據新聞的時效性較弱

我國主流媒體所報道的數據新聞多是經過組織策劃的實時性新聞。所以,時效性不強。數據可視化報道在制作的時候首先要在整理、分析、總結數據的同時,對數據進行篩選,選取需要的,刪除無用的;然后再進行數據間運算,從中找出數據間的內在聯系;最后以可視化的數據形式呈現給受眾。這一系列的過程,數據繁瑣、運算復雜、工程量大,自然消耗的時間就長。如《南方都市報》對飛機空難的報道,報道中列出 1990 年至 2014 年 7 月空難發生的頻次和空難死亡人數;2014 年3 月全國兩會期間,《南方都市報》刊登《總結2013 展望2014》等,收集如此龐大、繁瑣的數據,在整理、分析、總結中會消耗大量的時間,當到達讀者手中時,其時效性自然會大打折扣。

3.數據新聞報道內容以硬新聞為主,缺乏活力

我國主流媒體可視化數據的報道中,多是以關系國計民生以及人民切身利益的新聞,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議題的硬新聞為主,內容嚴肅、用詞比較嚴謹。網絡媒體的可視化數據新聞則多在社會生活等軟新聞報道欄目中出現,如澎湃新聞開展的“花邊數據”欄目、網易新聞的《中國游客赴日爆買:人均消費遠超他國》等類似的新聞報道,以當下熱議的話題等軟新聞為主,受眾比較感興趣,因而親和力較強。

《南方都市報》數據新聞的報道內容多嚴肅,多以當地時政類、經濟類等硬新聞為主,缺乏活力,因而對手中的吸引力有限。如《2013 政府工作報告詞頻分析》,每年兩會的相關系列報道等,此類報道內容多嚴肅、用詞較嚴謹,對于廣大讀者來說,盡管這些信息都非常重要,通過可視化的制作方式,可讀性雖然增強了,但如果能再題材選取上增加一些軟性題材作為調劑,受眾會更喜歡。

三、我國主流媒體數據新聞報道的改進策略

針對《南方都市報》發展中的問題,應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完善:豐富可視化呈現方式、加強團隊建設、軟硬新聞并重,豐富報道內容。

1.豐富可視化呈現方式,變單一為多樣

多樣的可視化數據呈現方式,可以讓受眾更容易、更深刻的理解新聞報道。財新網的2014年7 月的可視化新聞《周永康的人與財》,就是采用類似于插圖或配圖,直觀、清晰、形象地配合了六萬字的文字調查報道,并榮獲2014 騰訊傳媒大獎“年度數據新聞”。

在國外,可視化數據新聞的呈現方式不斷成熟,由信息圖表向動態圖表、數據地圖等方式逐漸轉變。如英國《衛報》“2012倫敦奧運會數據圖表”、“BBC是如何開支的”、“英國人死亡的原因”等新聞報道,采用多形式的視覺圖表,簡潔明了。此外,諸多媒體還專門研發了新聞APP,給讀者提供了多樣的閱讀體驗。如《衛報》等媒體采用Tableau Public、GooglefUsion tables等軟件,輕松實現數據的可視化。

2.加強團隊建設,提高數據分析效率

數據新聞多是經過組織策劃的實時性新聞,其時效性不強是本身存在的。增強時效性是數據新聞必需面臨的一大難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建立一支優秀的團隊。歐美等多家知名報紙都擁有自己的得力新聞團隊,如《芝加哥論壇報》的數據新聞團隊,包括選題策劃、文字攝影攝像記者、數據編輯、美術設計、電腦制圖、版面編輯和網頁設計等層面的人員。相比而言,國內主流媒體的團隊建設則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團隊人員配備不齊、缺少數據編輯和電腦制圖編輯這樣的崗位設置。所以,國內數據新聞提高時效性的方法就是提高團隊成員的數據素養,增強報道的服務性,建立一個得力的團隊,為受眾提供更可靠、更簡明直觀的數據新聞。

3.軟硬新聞并重,豐富報道內容

我國主流媒可視化數據新聞的報道多以內容嚴肅、用詞嚴謹的硬新聞為主。那些娛樂、體育、健康等貼近讀者心理、趣味性較強的軟新聞在主流媒體中則很少見。在快速閱讀的今天,軟新聞已成為年輕人的寵兒,可視化新聞已成為新聞制作一大潮流,如何吸引受眾眼球成為媒體競爭的目標。只有在可視化數據新聞的選題中,考慮到受眾的消費新聞的習慣,既重視硬新聞的制作,又注意選取一些與百姓生活和心理比較接近的軟題材,實現軟硬新聞自由轉換,豐富數據新聞報道的內容,才能真正吸引受眾。

參考文獻:

[1] 鄒瑩.可視化數據新聞如何由“作品”變“產品”?——《南方都市報》數據工作室操作思路[J].中國記者,2015(1).

[2] 李小華,張卉.紙質媒體數據新聞實踐特征及趨勢分析——以《南方都市報》為例[J].當代傳播,2016(3).

[3] 方愛華,張解放.數據可視化實踐對數據新聞團隊的啟示[J].新聞世界,2014(6).

[責任編輯:傳馨]

猜你喜歡
數據新聞可視化創新
數據可視化設計在美妝類APP中的應用
思維可視化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中外數據新聞編輯流程比較研究
大數據時代新聞的新變化探究
媒介融合時代數據新聞可視化教學探索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