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

2016-11-23 01:00麻雪彥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交流探究數學

麻雪彥

摘 要:探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問題為核心,教師作為引導者與指導者,鼓勵學生充分運用已學的知識對新問題進行探索與解決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得學生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真正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等,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內涵與基本特點,并提出了有效開展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要進行轉變,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與教研的實踐,談談對“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一、分析探究式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體現過程性,關注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與方法;突出創新性,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為出發點;凸顯探究性,著力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前提準備。

準備的目的在于穩定學生的情緒,喚起學生的原有認知,為探究作好知識、能力、心理等方面的鋪墊。這一環節既可以在課前準備,也可以在課中進行,可以用談話、講故事等多種形式進行。

2.探究新知。

這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關鍵環節。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數學現實”,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圍繞學習內容設計綱要性思考題,創設知識遷移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獨立探究新知。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暢所欲言,大膽質疑,促進同化,發展思維的流暢性,讓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3.拓展運用。

這是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獲得能力。教師的練習設計要緊扣教材,有適當的坡度與密度,要讓全體學生都練有所得。要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開放性習題訓練,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獨特性。

4.總結評價。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回顧問題探索過程,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進行自我評價、總結得失,并聯系實際將知識點向課外延伸,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激發再認識、再發現、再創新。

二、如何進行探究式教學

1.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

和諧的課堂環境能喚醒和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需要,使之產生強烈的欲望,并積極進入狀態,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首先,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過程。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多一些贊揚與鼓勵,少一些批評與指責,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縮短師生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其次,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提問題的環境與機會,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與意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質疑,倡導多樣化的解題策略。如,在分數乘整數這一部分,教材在講解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以后,補充了一例,說明“好約分的先約分再乘比較方便”。我在教學中沒有受教材的限制,在學生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進行了一定練習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題:╳7777,激趣說:看哪位同學計算得又對又快。當學生覺得2與7777相乘比較麻煩時,我點撥道:“看題中的數字有什么特點,怎樣算比較簡便呢?”許多學生通過思考,恍然大悟,自覺地運用了先將7777與9999約分,然后,再把7和2相乘的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數和整數相乘,先約分再乘比較簡便這樣一個結論,這比告訴學生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他們單純地做計算效果好得多。

2.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本學期我在講《納稅》一課時,我提前一周布置學生自己去查詢、收集有關納稅的知識。在上課時,我叫學生匯報自己收集的稅務知識,設想自己以后的職業和收入,說一下自己的納稅想法。

3.合作探究。

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小組根據任務分工便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

4.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需要老師預先設計好問題,要有交流的焦點,交流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爭議性。交流的問題,如果沒有深度,則議論不開;如果沒有爭議性,則議論時也無法有效地展開。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過交流使得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對此問題不理解的學生得到理解。

學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每個人的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然后才能談到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猜你喜歡
交流探究數學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錯在哪里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