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教學方式改革研究

2016-11-26 02:27田其英
決策與信息 2016年36期
關鍵詞:教學方式時代改革

田其英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3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教學方式改革研究

田其英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3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教育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為大數據在教育中的應用提供了條件。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生源多樣,學習基礎不一,傳統的課堂教學難以滿足其學習要求?;谡n堂教學和在線課程開展混合教學,有利于開展個性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大數據;高職;混合教學;改革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堅持從客觀實在出發是做好一切實際工作的保證。自1941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人類社會就進入了將所有事物數據化的時代。進入新世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人類行為更易加以數據化,產生了海量的數據。2012年“大數據”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實際上我們已身處“大數據時代”,這些大數據本身就是所說的客觀實在,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挖掘、分析,可以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在以往小數據或模擬數據時代,人們獲得的數據有限,多為結構性的,注重分析數據間的因果關系卻又難以實現,使得數據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在如今大數據時代,能夠使以往不可計量、存儲、分析和共享的很多東西得以數據化,人們獲得了較為完整的數據。它不僅展現了未知的因果關系,還揭示了數據間的相關關系??梢哉f大數據將豐富甚或從根本上改變人類探索世界的方式、思維方法與人的行為方式。

大數據對整個社會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高等職業教育作為社會的子系統,也受到了它的極大沖擊。當然,大數據變革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為信息化教學改革提供了必要現實條件。慕課、翻轉課堂、在線微課程等就是大數據變革教育的產物。

一、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現狀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首批國家示范校建設之初,提出了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目標,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生產、管理、服務等應用型人才。但隨著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進和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創新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和引領已經越來越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實際上,當人類從工業社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的信息社會,迫切需要大批具有開拓進取的創新型人才。當今,科技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學校學習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必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然而由于高職招生制度改革,生源出現多樣化,學習水平差異增大,增加了教學和管理的難度。加上信息教育平臺的擴張,教師知識崇拜降低,傳統教學模式沒有突破,教學評價片面等因素,使高職院校教育受到巨大沖擊,迫切需要研究當前發展趨勢加以改革來滿足大數據時代的人才需求。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師和書本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有著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供學生自由選擇。主要各高職院校自主建設的專業課程,相互共享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知識碎片化的微課,自由注冊學習的慕課和網絡公開課等。網絡的全覆蓋和移動終端App的便利,為高職院校師生隨時隨地學習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二、大數據時代對高職教學改革的探索

傳統課堂中從板書教學到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在信息網絡普及后,因為知識獲取的快捷、便利,現有課堂教學無法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課堂上教師講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迫切需要改變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在線自主學習,教師講解幫助學生解惑和提高,使課堂成為教師與學生交流、答疑、解決問題的場所。

基于互聯網和移動學習終端開展混合教學,為教學大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打下了基礎,也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學習指導提供了可能。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可向學生發出預習通知,發送預習資料;學生課前進行學習,教師登陸課程平臺檢查學生預習進程,進行督促。課堂上教師提問,講解,發習題和統計學生掌握情況。課后通過作業、推薦學習資料鞏固所學知識,向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指導或調整教學方案等,完成課程教學內容和結構。大數據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在于精確掌握學習者行為,開展因材施教。在線學習中涉及的視頻觀看、在線練習和測試、交流互動等,每個學習行為都會產生大量數據,需要不同的學習分析法從數據中提取有價值信息。例如視頻觀看行為,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觀看動作(前進、暫停和回退等),從大量學生動作分析中捕捉到在某個微視頻處有大比例的暫停和回退動作,這潛在意味著該視頻時間點所對應的知識點可能有教學設計上的不足,進而和老師溝通進行重新設計。也可以對單個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根據其學習程度為其量身打造學習計劃。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本鸵蟾咝閷W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促進其成才。開展混合教學,學生可以在線上線下學習,可以碎片化的學習;可以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學習任何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導和主體地位,有些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學生可以通過在線交流做在線老師,學習不達標的學生也可以根據能力測試和學習指導進行個性化學習。

三、結束語

開展混合教學其實是全面教學改革,要想取得較好的效果需要進行一系列改革。一是高職院校要與時俱進,制定相應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服務,為教師提供多種課程資源平臺和上網硬件設施。二是教師教學手段的改變必須要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能否接受和實施還需要學生學習習慣的改變,教師需要加強培訓,學生需要加強引導。三是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考核是教學方式改革的促進,也是教學方式改革的檢驗,考核評價不僅在于評價功能,還在于激勵、改善作用。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盛楊燕(譯).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2]梁文鑫.大數據時代_課堂教學將迎來真正的變革[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14-16.

[3]李建新,唐小燕.基于大數據的高職學生個性化培養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2015,(11):77-78.

[4]吳文峻,呂衛鋒.大數據時代的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J].計算機教育,2013(20):9-10,44.

田其英,1980-,男,漢,籍貫山東省,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教學。

猜你喜歡
教學方式時代改革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方式與方法優選例談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探析
改革創新(二)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