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杰斯人本主義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2016-11-26 11:38孫朋朋
長江叢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羅杰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孫朋朋

?

羅杰斯人本主義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孫朋朋

【摘 要】羅杰斯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為中心”的非指導性心理咨詢治療法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非指導性教育理念。本文通過分析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探索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更新理念、拓展內容、創新方法和拓寬渠道等方面的新思路。

【關鍵詞】羅杰斯 人本主義教育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人本主義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之后成為一個重要心理學流派。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內容包括強調人的責任、強調“此時此地”、從現象學角度看個體、強調人的成長,這些思想對傳統教育思想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倡導了教育革新運動。

一、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

(一)教育目的觀

羅杰斯通過心理咨詢能夠改變來訪者的行為和人格,真正有效的教育就是要結合心理咨詢方式,喚起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意識,使學生成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的人”。羅杰斯認為有效的教育應該圍繞變化制定教育目標,讓學生意識到沒有任何知識是永遠可靠的保障,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適應變化才能不斷獲得新的知識、適應新的環境,才能成為具有獨特個性、充分發展的可靠的人。

(二)學習觀

羅杰斯認為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才能叫有意義的學習。有意義的學習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含義:(1)將個人情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2)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學習;(3)學習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價值和意義;(4)學生能夠自主評價學習效果、學習目標。

(三)教學觀

羅杰斯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自己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給予學生更多的信任和自主學習的空間和環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四)師生關系觀

羅杰斯認為“有意義的學習”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而且能夠鼓勵、促進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作為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要平等地看待學生,要表里如一,要真誠相待,要懂得換位思考,無條件地接受每一個學生的想法。

二、羅杰斯人本主義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育觀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我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樣需要圍繞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正確認識學生進而全面了解學生,與學生保持深刻交流,與學生之間形成信任與被信任的良好關系。教師要有充分的情感投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解學生不同時期的需求和思想波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挖掘潛力,認識不足,不斷成長。

(二)拓展教育內容,增強內容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根本目標,在對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升、情感態度的培養、價值觀的塑造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要求。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所選擇的教育內容要與時俱進、視角開闊,具有時代感和針對性。所選擇的內容能夠使學生在面對不斷變化、日新月異的環境時正確地處理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價值方面的沖突,提高自身面對多變社會環境的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行動,需要從大學生的需要出發,了解大學生當前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態、內心需求、知識結構及價值體系,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應該適應社會潮流的變化,結合當前社會熱點、案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靈活地融入進思想政治教育當中。

(三)創新教育方法,采用溝通和對話的方式

經研究發現,傳統教育中采用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因其教育效率的低下、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等缺點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教育發展需求。根據最新的教育發展要求,我們需要結合羅杰斯所倡導“非指導性”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灌輸式教育方式,解放固有的權威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與學生的平等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權利,通過溝通、對話的方式與學生就學習、思政方面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進而使其在思想道德、價值觀等方面具有獨立判斷。

(四)拓寬教育渠道,構建四位一體的教育平臺

要想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打破仍集中于課堂之上的單一教育平臺,構建課堂、校園文化、實踐活動、網絡陣地四位一體的教育平臺。課堂仍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我們需要在拓展內容、創新方法的前提下把課堂的作用發揮最大化。同時課堂不是唯一的平臺,我們要充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發現校園文化中蘊含的人文內涵和歷史底蘊,以此為活動基礎,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實踐活動,尤其是鼓勵大家走出校園走入社會,提前感知社會,在實踐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思想的碰撞中引導學生完善獨立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參考文獻:

[1]卡爾·羅杰斯.方展畫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論述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

[2]曾德琪.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軟件學院)

作者簡介:孫朋朋(1989-),女,山東濰坊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生事務管理。

猜你喜歡
羅杰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查德·羅杰斯:建筑是最具社會性的藝術
父親的形象
網絡傳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分析
全面依法治國環境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羅杰斯或許并不了解A股市場
“不聽話”的羅杰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