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生學習呂劇的幾點想法

2016-11-27 16:02高美麗
決策與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呂劇揚琴小學生

高美麗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山東廣饒 257300

論小學生學習呂劇的幾點想法

高美麗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山東廣饒 25730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國粹傳承的力度不斷加大,呂劇作為我國的國粹的一種,也得到了積極的發展,為了將呂劇更好的傳承下去,許多小學逐步在校內開展小學生呂劇鑒賞也學習的課程,在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的同時,為學生提高了藝術素養,本文就對小學生學習呂劇方面提出了幾點想法,希望可以為學校今后呂劇學習活動的開展起到促進作用。

小學生;藝術素養;國粹傳承;呂??;探討

一直以來學校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藝術素養,都會在校內進行多種多樣的音樂教學課程,音樂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大腦思維,幫助學生在各科中集中學習精神,而這樣的音樂教學環境可以極大程度上輔助呂劇在校園內的發展,但目前學校中開展呂劇學習的方法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還需要學校以及教師在學生呂劇學習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證學生可以在校內學習到更佳純粹的呂劇文化。

一、呂劇的形成

呂劇的形成大概分為三個階段,其先后經歷了山東琴書、化妝揚琴最終形成了呂劇。最早出現的山東琴書是起于魯西南一帶,以民間小曲連唱的形式進行,因其中的揚琴伴奏而得名。山東琴書傳入后,迅速被各地的民間藝人所接受并傳播,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專業的揚琴藝人,他們在揚琴說唱的基礎上將更多的方言元素進行融入,最終形成了坐唱揚琴這種新型戲曲形式。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坐唱揚琴的表演形式已經不能讓觀眾盡興,自1900年前后,我國許多民間藝人將坐唱揚琴的表演形式進行改造創新,在演出過程中使用驢作為道具來豐富戲劇表演。獲得了很大的反響,自后人們戲稱其為“驢戲”。與1950年開始山東省文聯著手挖掘地方戲曲,正式將化妝揚琴定名為“呂劇”,以此名流傳至今。

二、正確認識呂劇

呂劇屬于山東的特色文化,屬于當地的一種娛樂方式,政府責無旁貸要對其進行保護推動其發展,最早的呂劇發展因為欠缺政府的支持與管理所以發展時遇到的很多困難,后期在得到了政府的資源幫助才最終正名成為呂劇,這證明呂劇的發展必須要政府與演出團體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呂劇的振興繁榮。

現如今,呂劇的演出形式可分為兩種:其一是連臺本戲,其二是小戲和單出戲。但目前觀看大戲的觀眾寥寥無幾,反而小戲和單出戲的觀眾群體較為龐大。有觀眾曾經反應過:小戲的內容豐富,比大戲更有看看頭。這便說明如今的呂劇存在這貪大、形式化的問題,最早的呂劇發展是靠著觀眾成長起來的,如今的劇團是依靠政府在發展,所以對劇情的內容不夠重視,造成了留不住觀眾的現象。因此,呂劇不能固步自封,走老路,呂劇人一定要改變化妝揚琴的發展思路,對化妝揚琴進行改革,促進呂劇成為讓人們耳目一新的戲劇。

三、我校開展呂劇進課堂后的小學生呂劇學習建議

我校小學部自2013年來,就將呂劇引進課堂,有不少小學生都對呂劇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在學校的教育和指導下,我校的小呂劇團在縣里演出多次獲得好評,演出劇目有李二嫂改嫁、小姑賢等等。在此過程中,得出一些經驗,在今后的小學生呂劇學習中,應當注意:

(一)加強學校整體對呂劇傳承的意識

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各種新媒體的誕生為社會中帶來了許多流行文化,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人們必不可免的對流行音樂、流行文化的興趣更多,包括學生在內,很少能有人真正靜下心來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認真品味,我校想要將呂劇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的傳承下去,首先要加強我校教師與學生對呂劇的認識,開展更多的關于呂劇文化的鑒賞活動,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呂劇題材,比如小姑賢等經典呂劇劇目,來激發小學生對呂劇的興趣,為之后開展的呂劇學習奠定基礎。

(二)開發系統性教材體系

在我校小學生進行呂劇的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紙質的教材來進行學習,小學生思維開闊,并且生性活潑,本身變對坐在教室學習有抵觸情緒,如果在呂劇的學習上還保持著這樣的死板的教學模式,必然無法激起學生呂劇學習的興趣,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具,通過視頻以及圖像對學生進行輔助教學,還可以在學生中進行最喜愛呂劇的投票,在將票數最高的呂劇橋段,錄制成音頻來增加學生對呂劇學習的熱情。因為每一個呂劇的劇目都由許多呂劇表演者進行表演過,所以教師在選擇呂劇音頻時要注意選擇更能吸引學生的聲音,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呂劇學習。

(三)注重呂劇的教學改革研究

呂劇的教學不能使用常規的教學方式,需要更加靈活的進行,可以在課程教學中按照小學生不同年齡,不同的思維接受能力來進行呂劇課程的制定,比如在呂劇教學后,教師可以同一劇本為主體,比如學生了解最多的李二嫂改嫁、小姑賢等優秀呂劇劇本。來組織呂劇表演比賽,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參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單獨情境參與其中。比賽最終選出“呂劇小行家”為優勝學生給予獎勵,來加強學生學習呂劇的自主性,增加呂劇在學生之間的影響力,加強呂劇的傳承力度。

(四)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呂劇創作

小學生雖然生活閱歷不多,但觀察力非常強,并且具有很強的創造力,學生在課上學習的呂劇大多都是傳承已久的情節,時間長了自然無法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教師就可以在呂劇的教學中增加學生自主呂劇創作的環節,不要求邏輯性嚴謹,只需要學生在呂劇的基本形式與風格上進行內容的編寫,鼓勵學生從身邊發生的事,同學之間的交往中尋找靈感,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可以讓學生從呂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從而激起學生進行呂劇學習。

四、結束語

呂劇根植于齊魯大地并世代流傳,凝聚著民間戲曲藝術的精華,是齊魯文明的生動體現,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小學從小學階段進行呂劇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并促進呂劇的發展,使其逐步成為一項被社會積極傳承的文化產業,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文化效益,促使我國的文化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1]王筱筱.呂劇發展規劃探微[J].通俗歌曲,2016(07).

[2]張玉梅.淺析呂劇的傳承、發展與未來[J].戲劇之家,2015(01).

猜你喜歡
呂劇揚琴小學生
瓜田籬下系列二十七——家鄉的呂劇
呂劇進鄉村
淺析中國揚琴樂器改革歷程
我與揚琴協奏曲《鳳點頭》的“緣”
呂劇進校園 唱響家鄉戲
淺論黃河口呂劇的傳承與保護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淺談中國平均律揚琴
我是小學生
20世紀以來中國揚琴音位排列的變革(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